制冷剂蒸发器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9438542阅读:来源:国知局
于相邻的管llc、21c之间,并接合于它们。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层积体中的多个管llc、21c及多个翅片lld、21d的层积方向称为管层积方向。
[0138]AU芯部11具有第IAU芯部Ila及第2AU芯部lib。第IAU芯部Ila由多个管Ilc的一部分构成。第IAU芯部Ila由排列成一列的一群管Ilc构成。第2AU芯部Ilb由多个管Ilc的剩余部构成。第2AU芯部Ilb由排列成一列的一群管Ilc构成。第IAU芯部Ila和第2AU芯部Ilb在管层积方向上排列。沿空气的流向X观察时,第IAU芯部Ila由配置于管层积方向的右侧的管群构成。沿空气的流向X观察时,第2AU芯部Ilb由配置于管层积方向的左侧的管群构成。第IAU芯部Ila比第2AU芯部Ilb更靠近罐部12的制冷剂出口 12a地配置。
[0139]罐部12是制冷剂蒸发器I中位于制冷剂流的最下游的最后的集合用的罐。罐部12是设置于构成AU芯部11的多个管Ilc的制冷剂下游端并使通过AU芯部11的制冷剂集合的集合部。罐部12提供在制冷剂流向的下游侧端部具备制冷剂的出口 12a的出口集合部。
[0140]AD芯部21具有第IAD芯部21a及第2AD芯部21b。第IAD芯部21a由多个管21c的一部分构成。第IAD芯部21a由排列成一列的一群管21c构成。第2AD芯部21b由多个管21c的剩余部分构成。第2AD芯部21b由排列成一列的一群管21c构成。第IAD芯部21a和第2AD芯部21b在管层积方向上排列。沿空气的流向X观察时,第IAD芯部21a由配置于管层积方向的右侧的管群构成。沿空气的流向X观察时,第2AD芯部21b由配置于管层积方向的左侧的管群构成。第IAD芯部21a比第2AD芯部21b更靠近罐部22的制冷剂入口 22a地配置。
[0141]罐部22是制冷剂蒸发器I中位于制冷剂流的最上游的最初的分配用的罐。罐部22设置于构成AD芯部21的多个管Ilc的制冷剂上游端。罐部22是对构成AD芯部21的多个管21c分配制冷剂的分配部。罐部22提供在制冷剂流向的上游侧端部具备制冷剂的入口 22a的入口分配部。
[0142]第IAD芯部21a也称为第I芯部。第2AD芯部21b也称为第2芯部。第IAU芯部Ila也称为第3芯部。第2AU芯部Ilb也称为第4芯部。
[0143]AU芯部11及AD芯部21在空气的流向X上以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换言之,AU芯部11及AD芯部21在空气的流向X上相对。第IAU芯部Ila及第IAD芯部21a在空气的流向X上以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换言之,第IAU芯部Ila及第IAD芯部21a在空气的流向X上相对。第2AU芯部Ilb及第2AD芯部21b在空气的流向X上以相互重合的方式配置。换言之,第2AU芯部Ilb及第2AD芯部21b在空气的流向X上相对。
[0144]多个管llc、21c分别在内部划分形成用于流动制冷剂的通路。多个管llc、21c分别为扁平管。多个管llc、21c分别以扁平的截面沿空气的流向X延伸的方式配置。
[0145]AU芯部11的管Ilc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即上端连接于第IAU罐部12,且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即下端连接于第2AU罐部13。第2AU罐部13提供对多个管Ilc分配制冷剂的分配部。
[0146]另外,AD芯部21的管21c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即上端连接于第IAD罐部22,且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即下端连接于第2AD罐部23。第2AD罐部23提供使来自多个管21c的制冷剂集合的集合部。
[0147]多个翅片lld、21d分别构成接合于管llc、21c的平坦的外表面、且使与空气的传热面积扩大用的热交换促进单元。多个翅片lld、21d分别为波纹状翅片。多个翅片lld、2Id分别将薄板材弯曲成波形而成形。
[0148]在管llc、21c及翅片lld、21d的层积体中,在管层积方向的两端部配置有增强各芯部11、21的侧板lle、21e。另外,侧板lle、21e与配置于管层积方向的最外侧的翅片lid、21d接合。
[0149]第IAU罐部I由筒状部件构成。第IAU罐部12的一端、即沿空气的流向X观察到的左端被封闭。在第IAU罐部12的另一端、即沿空气的流向X观察到的右端具有制冷剂出口 12a。制冷剂出口 12a从罐内部向未图示的压缩机的吸入侧导出制冷剂。在第IAU罐部12的图中的底部形成有插入接合多个管Ilc的一端的贯通孔。S卩,第IAU罐部12以其内部空间连通于AU芯部11的多个管Ilc的方式构成。第IAU罐部12起到使来自AU芯部11的多个管Ilc的制冷剂集合用的集合部的作用。
[0150]第IAD罐部22由筒状部件构成。第IAD罐部22的一端被封闭。在第IAD罐部22的另一端具有制冷剂入口 22a。制冷剂入口 22a导入被未图示的膨胀阀减压后的低压制冷剂。在第IAD罐部22的图中的底部形成有插入并接合多个管21c的一端的多个贯通孔。SP,第IAD罐部22以其内部空间连通于AD芯部21的多个管21c的方式构成。第IAD罐部22起到向AD芯部21的多个管21c分配制冷剂用的分配部的作用。
[0151]第2AU罐部13由两端被封闭的筒状部件构成。在第2AU罐部13的顶板部形成插入并接合多个管Ilc的另一端的多个贯通孔。即,第2AU罐部13以其内部空间连通于各管Ilc的方式构成。第2AU罐部13起到向AU芯部11的多个管Ilc分配制冷剂用的分配部的作用。
[0152]在第2AU罐部13的内部,在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配置有分隔部件13c。分隔部件13c将第2AU罐部13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I分配部13a和第2分配部13b。第I分配部13a是与构成第IAU芯部Ila的多个管Ilc连通的空间。第I分配部13a对第IAU芯部Ila供给制冷剂。第I分配部13a对构成第IAU芯部Ila的多个管Ilc分配制冷剂。第2分配部13b是与构成第2AU芯部Ilb的多个管Ilc连通的空间。第2分配部13b对第2AU芯部Ilb供给制冷剂。第2分配部13b对构成第2AU芯部Ilb的多个管Ilc分配制冷剂。由此,第I分配部13a和第2分配部13b构成连续的分配罐部13。
[0153]第2AD罐部23由两端侧被封闭的筒状部件构成。在第2AD罐部23的顶部形成有插入接合多个管21c的另一端的多个贯通孔。S卩,第2AD罐部23以其内部空间连通于多个管21c的方式构成。
[0154]在第2AD罐部23的内部,在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配置有分隔部件23c。分隔部件23c将第2AD罐部23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I集合部23a和第2集合部23b。第I集合部23a是与构成第IAD芯部21a的多个管21c连通的空间。第I集合部23a从构成第IAD芯部21a的多个管21c收集制冷剂。第2集合23b是与构成第2AD芯部21b的多个管21c连通的空间。第2集合部23b从构成第2AD芯部21b的多个管21c收集制冷剂。第2AD罐部23起到分开收集第IAD芯部21a的制冷剂和第2AD芯部21b的制冷剂的集合部的作用。由此,第I集合部23a和第2集合部23b构成连续的集合罐部23。
[0155]第2AU罐部13与第2AD罐部23之间经由调换部30连结。调换部30将第2AD罐部23的第I集合部23a内的制冷剂引导向第2AU罐部13的第2分配部13b。调换部30将第2AD罐部23的第2集合部23b内的制冷剂引导向第2AU罐部13的第I分配部13a。
[0156]S卩,调换部30以使流过AD芯部21的一部分的制冷剂流过AU芯部11的另一部分的方式调换制冷剂流。上述AD芯部21的一部分与AU芯部11的另一部在空气的流向X上不重叠。换言之,调换部30以使从第2AD罐部23朝向第2AU罐部13的制冷剂相对于空气的流向X交叉的方式进行调换。换言之,调换部30以在芯部11与芯部21之间在芯宽度方向上调换制冷剂流的方式构成。调换部30提供错开连通部30,该错开连通部30将定位于在空气的流向X上至少局部不重叠的位置、即不同的位置的两个芯部连通。错开连通部30将上游芯部IlaUlb与下游芯部21a、21b连通,使制冷剂依次流过上游芯部IlaUlb和下游芯部21a、21b,上游芯部11a、Ilb和下游芯部21a、21b定位于在被冷却流体的流向X上至少局部不重叠的位置。错开连通部30形成连通第I集合部33a与第2分配部13b的第I通路33a、及连通第2集合部23b与第I分配部13a的第2通路33b。
[0157]调换部30提供将流过第IAD芯部21a的制冷剂引导向第2AU芯部Ilb的第I连通路和将流过第2AD芯部21b的制冷剂引导向第IAU芯部Ila的第2连通路。第I连通路与第2连通路交叉。
[0158]具体而言,调换部30具备集合部连通部31a、31b、分配部连通部32a、32b及中间罐部33。多个连通部31a、31b、32a、32b能够由形成有在内部流通制冷剂的通路的筒状部件或形成于罐部23、33的对接的开口部提供。
[0159]第I集合部连通部31a将第2AD罐部23的第I集合部23a与中间罐部33之间连通。第I集合部连通部31a连通于后述的中间罐部33内的第I通路33a。在第I集合部23a与第I通路33a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I集合部连通部31a。
[0160]第2集合部连通部31b将第2AD罐部23的第2集合部23b与中间罐部33之间连通。第2集合部连通部31b连通于后述的中间罐部33内的第2通路33b。在第2集合部23b与第2通路33b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2集合部连通部31b。
[0161]第I分配部连通部32a将第2AU罐部13的第I分配部13a与中间罐部33之间连通。第I分配部连通部32a连通于后述的中间罐部33内的第2通路33b。在第I分配部13a与第2通路33b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I分配部连通部32a。
[0162]第2分配部连通部32b将第2AU罐部13的第2分配部13b与中间罐部33之间连通。第2分配部连通部32b连通于后述的中间罐部33内的第I通路33a。在第2分配部13b与第I通路33a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2分配部连通部32b。
[0163]中间罐部33连结于多个集合部连通部31a、31b及多个分配部连通部32a、32b。多个集合部连通部31a、31b提供调换部30的制冷剂的入口。多个分配部连通部32a、32b提供调换部30的制冷剂的出口。调换部30在内部具备交叉的通路。划分形成该通路的壁面以沿制冷剂的流向螺旋状地回旋的方式推移。
[0164]图11是表示制冷剂蒸发器I的下部的多个罐的配置的俯视图。图12是图11的XI1-XII线的剖视图。图13是表示中间罐部33的分隔部件35的立体图。图14表示形成于中间罐部33内的通路的形状和其推移。在图中透视地图示了分隔部件35。另外,在图中,标记了用于识别分隔部件35的正面35a与反面35b的剖面线。
[0165]中间罐部33具有两端被封闭的筒状部件34。中间罐部33配置于第2AU罐部13与第2AD罐部23之间。沿空气的流向X观察时,中间罐部33以中间罐部33的一部分、SP图中上方侧的部位与第2AU罐部13及第2AD罐部23重叠的方式配置。沿空气的流向X观察时,中间罐部33以中间罐部33的其他部分、即下方侧的部位不与第2AU罐部13及第2AD罐部23重叠的方式配置。换言之,中间罐部33配置于用于集合制冷剂的罐部23与用于分配制冷剂的罐部13之间,且以沿空气的流向X而与集合罐部23及分配罐部13重叠的方式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使集合罐部23、分配罐部13及中间罐部33小型化。
[0166]该结构能够使第I蒸发部10与第2蒸发部20在空气的流向X上近接地配置。其结果,能够抑制因设置中间罐部33而导致的制冷剂蒸发器I的体积的增大。
[0167]基于图11至图14对中间罐部33进行说明。中间罐部33具备筒状部件34和分隔部件35。筒状部件34的两端是封闭的。分隔部件35收容并配置于筒状部件34的内部。通过筒状部件34和分隔部件35提供错开连通部30。
[0168]如图13所示,分隔部件35是具有相当于筒状部件34的内径的宽度和相当于筒状部件34的全长的长度的细长的板状部件。分隔部件35接合于筒状部件34内。分隔部件35将筒状部件34内部划分为多个通路。分隔部件35将筒状部件34内部划分为两个通路、即第I通路33a与第2通路33b。其结果,中间罐部33在其内部划分形成第I通路33a与第2通路33b。
[0169]分隔部件35是板状的部件,且具有扭转部。分隔部件35具有绕板状部件的长度方向中心轴将该板状部件扭转成螺旋状的形状。其结果,分隔部件35具有正面35a与反面35b交替出现的扭转形状。分隔部件35至少具有一个扭转部35c。分隔部件35在扭转部35c被扭转。在图示的例子中,分隔部件35具有多个扭转部35c。一个扭转部35c通过扭转角度180度以使正面35a与反面35b反转的方式而形成。一个扭转部35c以遍及分隔部件35的长度方向的规定范围的方式并具有平缓的扭转角而形成。在图示的例子中,分隔部件35由多个扭转部35c连续而形成。其结果,分隔部件35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边缘螺旋状地延伸。
[01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