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削液净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803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削液净化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削液净化装置,具体是一种切削液净化机。



背景技术:

切削液作为现代加工生产的重要组成,其具有以下功能:

1、冷却:冷却刀具、冷却产品及冷却切屑;

2、清洗:清洗产品、清洗机床及清洗刀具;

3、润滑:在刀具和产品切削面形成保护膜,减少摩擦力;

4、防锈:有效保护机床和产品,防止生锈或氧化。

切削液在使用后积聚在机床液槽内,机床液槽内的切削液,上层被杂油和被破坏的乳化液以及游离杂质所覆盖,长期如此油层下会大量繁殖微生物细菌(厌氧菌、有氧菌、真菌、酵母菌等),造成切削液变质、腐坏、发臭、ph值降低,刀具磨损和产品腐蚀,以及人员呼吸道疾病和皮肤过敏等异常发生。

废切削液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对水和土壤的污染,废切削液通常含有矿物油、表面活性剂、极压剂、防霉杀菌剂、各种金属离子和悬浮物等。矿物油是切削液的主要成分,其生物降解性差,能长期留在水和土壤里,其对地下水的污染可长达100年。矿物油对水生物具有急性致死毒性,据研究表面当淡水中矿物油含量达300mg/kg时可使淡水鱼类死亡。同样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是对饮用水的污染,人类80%的疾病与水有关,工业类废水和废弃物中的有毒物质,很容易通过地表径流进入地下,进而侵入生物链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净化再利用机床液槽内的切削液,有效防止切削液变质、腐坏、发臭、ph值降低、刀具磨损和产品腐蚀以及人员呼吸道疾病和皮肤过敏等异常发生,减少废切削液的产生,缓解废切削液对环境的危害的切削液净化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切削液净化机,包括机箱以及位于所述机箱内的过滤器、水泵、油水分离仓、油水分离机构和集油仓;

所述过滤器的进液端通过管路连接设置在所述机箱侧壁上的进液接头,所述过滤器的出液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液端,所述水泵的出液端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油水分离仓;

所述油水分离机构设置在所述油水分离仓顶部,所述油水分离机构能够对进入所述油水分离仓内的切削液进行油水分离,所述集油仓安装在所述油水分离仓的侧壁上,所述油水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进入所述集油仓;

所述集油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集油仓并具有排油阀的排油管,所述排油管远离所述集油仓的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机箱侧壁上的出油接头,所述油水分离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油水分离仓并具有排液阀的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远离所述油水分离仓的一端连接设置在所述机箱侧壁上的出液接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所述水泵抽提机床液槽内的切削液,经过所述过滤器过滤杂质后进入所述油水分离仓,由所述油水分离机构对所述油水分离仓内的切削液进行油水分离,所述油水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进入所述集油仓,油水分离仓内则留下净化的切削液,定期打开所述排油阀和排液阀排出废油和净化后的切削液,净化后的切削液重复利用,达到能够净化再利用机床液槽内的切削液,有效防止切削液变质、腐坏、发臭、ph值降低、刀具磨损和产品腐蚀以及人员呼吸道疾病和皮肤过敏等异常发生,减少废切削液的产生,缓解废切削液对环境的危害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过滤器包括至少两个过滤仓,每个所述过滤仓内分别竖直设置有筒状的滤芯,所述滤芯的侧壁为多层筒状的滤网,每个所述过滤仓的顶部具有可拆卸的密封仓盖,所述密封仓盖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滤芯的中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密封仓盖外,所述出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过滤仓与所述滤芯侧壁之间的腔室,另一端位于所述密封仓盖外;其中一个所述密封仓盖上的所述进液管连接所述进液接头,其余所述密封仓盖上的所述进液管连接相邻的所述密封仓盖上的出液管,从而使各个所述过滤仓形成串联连接的多级过滤结构,最后一级所述过滤仓上的所述密封仓盖上的所述出液管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液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级过滤配合多层滤网,确保切削液中的杂质被充分过滤,提高切削液的净化效果。

进一步,所述密封仓盖与所述过滤仓的顶部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所述密封仓盖与所述过滤仓顶部可拆卸地连接,可靠性高,并可随所述密封仓盖的拆卸将所述滤芯从所述过滤仓内取出进行清洗,便于定期清洗所述滤芯以保持所述滤芯的过滤效果。

进一步,多层筒状的所述滤网的虑孔孔径由内而外依次减小。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切削液中的杂质被充分过滤,提高切削液的净化效果。

进一步,所述油水分离机构包括安装板、转盘、驱动装置和集油槽,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油水分离仓顶部,所述集油槽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表面,所述集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集油槽的排油槽,所述排油槽的底壁高度高于所述集油槽的底壁高度,且所述排油槽的底部设置由连通所述排油槽的排油口,所述排油口的下端开口朝向所述集油仓;所述转盘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并由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的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转盘的下部位于所述油水分离仓内,所述转盘的上部竖直穿过所述安装板伸出所述油水分离仓,且部分所述转盘的上部穿过所述集油槽的底壁伸入所述集油槽内,所述集油槽内、所述转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转盘抵接的刮油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所述转盘的旋转带起所述油水分离仓内含油的切削液并由所述刮油部刮落到所述集油槽内,再经过排油槽将浮于液面的油排入所述集油仓内排出,完成油水分离,可靠性高,分离效果好,效率高。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其输出端上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安装板对应所述主动齿轮的位置开设有过口;所述转盘中心固定有圆筒状的中轴,穿过所述中轴的中孔固定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靠近所述过口的一端通过两个轴承座与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上、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套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部穿过所述过口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所述电机带动所述主动齿轮旋转进而带动所述从动齿轮旋转以带动所述驱动轴旋转,从而带动所述转盘旋转,实现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盘旋转,传动可靠性高。

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固定有连通所述集油槽的溢流槽,所述溢流槽与所述集油槽的连通处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边缘的高度高于所述排油槽底壁的高度,且低于所述集油槽上边缘的高度,所述溢流槽的底壁上设置连通所述溢流槽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下端穿过所述安装板连通所述油水分离仓。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溢流槽将所述集油槽内过多的含油的切削液回流到所述油水分离仓内,避免所述集油槽内含油的切削液积压过多溢出而污染本机并影响本机正常运转。

进一步,所述刮油部包括基座和刮油胶条,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集油槽底壁上,所述刮油胶条固定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转盘对应的一侧抵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所述刮油胶条将所述转盘从所述油水分离仓内带起的含油的切削油刮落到所述集油槽内,刮油效率高,可靠性高,实现所述刮油部的刮油功能。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油水分离仓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a,所述排液阀为电动控制阀,所述控制器通过获取所述液位传感器a反馈的液位信号控制所述排液阀开合;所述集油仓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b,所述排油阀为电动控制阀,所述控制器通过获取所述液位传感器b反馈的液位信号控制所述排油阀的开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所述净化后的切削液排出和分离出的油排出的自动控制,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进一步,所述排液管上安装有一个三通管接头,所述三通管接头未接所述排液管的一个接头上安装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由所述控制器控制开始运转或停止运转,且所述臭氧发生器随所述排液阀的开启而开始运转、随所述排液阀的闭合而停止运转。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所述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对净化后的切削液进行除臭,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味道洁净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安装板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过滤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箱;2-进液接头;3-出液接头;4-出油接头;5-滚轮;6-安装板;7-散热风扇;8-电机;9-转盘;10-刮油部;11-溢流口;12-溢流槽;13-排油槽;14-排油口;15-集油仓;16-集油槽;17-排油管;18-水泵;19-油水分离仓;20-过滤仓;21-密封仓盖;22-进液管;23-出液管;24-主动齿轮;25-刮油胶条;26-基座;27-过口;28-轴承座;29-从动齿轮;30-驱动轴;31-中轴;32-滤网;33-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切削液净化机,包括机箱1以及位于机箱1内的过滤器、水泵18、油水分离仓19、油水分离机构和集油仓15,机箱1底部设置有便于机箱1移动的滚轮5;

过滤器的进液端通过管路连接设置在机箱1侧壁上的进液接头2,过滤器的出液端通过管路连接水泵18的进液端,水泵18的出液端通过管路连通油水分离仓19;

油水分离机构设置在油水分离仓19顶部,油水分离机构能够对进入油水分离仓19内的切削液进行油水分离,集油仓15安装在油水分离仓19的侧壁上,油水分离机构分离出的油进入集油仓15;

集油仓15的底部设置有连通集油仓15并具有排油阀的排油管17,排油管17远离集油仓15的一端连接设置在机箱1侧壁上的出油接头4,油水分离仓19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油水分离仓19并具有排液阀的排液管,排液管远离油水分离仓19的一端连接设置在机箱1侧壁上的出液接头3。

本实施例中:

如图2和图5所示,过滤器包括至少两个过滤仓20,每个过滤仓20内分别竖直设置有筒状的滤芯33,滤芯33的侧壁为多层筒状的滤网32,每个过滤仓20的顶部具有可拆卸的密封仓盖21,密封仓盖2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液管22和出液管23,进液管22的一端伸入滤芯33的中孔内,另一端位于密封仓盖21外,出液管23的一端连通过滤仓20与滤芯33侧壁之间的腔室,另一端位于密封仓盖21外;其中一个密封仓盖21上的进液管22连接进液接头2,其余密封仓盖21上的进液管22连接相邻的密封仓盖21上的出液管23,从而使各个过滤仓20形成串联连接的多级过滤结构,最后一级过滤仓20上的密封仓盖21上的出液管23连接水泵18的进液端;密封仓盖21与过滤仓20的顶部螺纹连接;多层筒状的滤网32的虑孔孔径由内而外依次减小。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油水分离机构包括安装板6、转盘9、驱动装置和集油槽16,安装板6固定于油水分离仓19顶部,集油槽16固定于安装板6上表面,集油槽16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集油槽16的排油槽13,排油槽13的底壁高度高于集油槽16的底壁高度,且排油槽13的底部设置由连通排油槽13的排油口14,排油口14的下端开口朝向集油仓15;转盘9与安装板6转动连接,并由安装于安装板6上表面的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转盘9的下部位于油水分离仓19内,转盘9的上部竖直穿过安装板6伸出油水分离仓19,且部分转盘9的上部穿过集油槽16的底壁伸入集油槽16内,集油槽16内、转盘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转盘9抵接的刮油部10。

如图3和图4所示,驱动装置包括电机8,电机8固定于安装板6上表面,其输出端上套接有主动齿轮24,安装板6对应主动齿轮24的位置开设有过口27;转盘9中心固定有圆筒状的中轴31,穿过中轴31的中孔固定有驱动轴30,驱动轴30靠近过口27的一端通过两个轴承座28与安装板6的下表面转动连接,驱动轴30上、两个轴承座28之间套接有从动齿轮29,从动齿轮29上部穿过过口27与主动齿轮24啮合。

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板6上表面固定有连通集油槽16的溢流槽12,溢流槽12与集油槽16的连通处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边缘的高度高于排油槽13底壁的高度,且低于集油槽16上边缘的高度,溢流槽12的底壁上设置连通溢流槽12的溢流口11,溢流口11的下端穿过安装板6连通油水分离仓19。

如图3所示,刮油部10包括基座26和刮油胶条25,基座26固定于集油槽16底壁上,刮油胶条25固定于基座26上,并与转盘9对应的一侧抵接;在安装板6上表面对应电机8安装有散热风扇7。

还包括控制器,油水分离仓19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a,排液阀为电动控制阀,控制器通过获取液位传感器a反馈的液位信号控制排液阀开合;集油仓15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b,排油阀为电动控制阀,控制器通过获取液位传感器b反馈的液位信号控制排油阀的开合。

排液管上安装有一个三通管接头,三通管接头未接排液管的一个接头上安装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由控制器控制开始运转或停止运转,且臭氧发生器随排液阀的开启而开始运转、随排液阀的闭合而停止运转。

工作方式:

取管路连接机床液槽和进液接头2,启动水泵18抽取机床液槽内的切削液依次经过两个过滤仓20并被其内的滤芯33进行多层多级过滤后进入油水分离仓19,启动电机8带动主动齿轮24旋转进而带动从动齿轮29旋转以带动驱动轴30旋转,从而带动转盘9旋转将油水分离仓19内含油的切削液带起进入集油槽16内后被刮油胶条25刮落到集油槽16内,由于油浮于切削液表面,当集油槽16内液面高于排油槽13的底壁时,浮于切削液表面的油进入排油槽13并经过排油口14排入集油仓15内,当集油仓15内的油抵达液位传感器b的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排油阀开启经过排油管17排出集油仓15内的油,当油水分离仓19内的液位抵达液位传感器a的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排液阀开启经过排液管排出油水分离仓19内净化后的切削液,并控制臭氧发生器运转对经过三通管接头的切削液进行除臭,得到可再利用的切削液;另外,当集油槽16内的液面高于隔板的上边缘时,集油槽16内含油的切削液溢到溢流槽12内经过溢流口11回流到油水分离仓19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