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凹凸棒粘土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486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活性凹凸棒粘土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外的活性白土,极大部分是以膨润土为原料,是用硫酸、盐酸等强酸活化的湿法生产的酸性白土。每生产一顿膨润土活性白土产品,一般要300~400公斤浓硫酸,70~80顿水。造成生产周期长、成本高、能耗大,同时大量的废水严重地污染环境。又因为用上述原料及工艺生产的产品,含残留酸0.2%左右,PH值2~3,因此用于食用油的脱色时,往往也将一部份残留酸带入食用油中,用这种食用油制作食品时,因含残留酸高,当小孩食用后易出现肠胃不宜,有害健康。根据凹凸棒石性质与应用一文中介绍:“凹凸棒石加水为土体积40%以上,在7.309公斤/厘米2压力时,脱色力突然增加,超过此压力脱色力增加缓慢;在400℃以上温度焙烧,显示脱色力活性增加”。但实际国际市场上至今未见有脱色力高的生产中不排污的干法生产的中性活化凹凸棒粘土的商品性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研究一种用酸、用水量微少,不排污的干法生产活性凹凸棒粘土的制备工艺。使产品具有中性无毒PH值7~8、热稳定性高、吸附能力强,同时能降低油脂酸价、除臭及除去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保持精炼糖油谷维素等特点,成为油脂及化工产品优良的脱色剂和吸附剂。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首先是选择凹凸棒原土为原料,将其粗碎、摊晒;再经中碎进入搅拌器,同时加入浓度为0.3~0.01当量的稀酸(水溶液),进行搅拌均匀,使拌匀后的湿土含水量为35~60%;再经压力为15~80公斤/厘米2,最佳压力为30~45公斤/厘米2挤压、晒干;再经温度为200~400℃焙烧,焙烧时间为30分钟至2小时;然后再经细碎、检验、包装成产品。

本发明的显著特点是凹凸棒石是层链状铝镁硅酸盐,在八面体中镁等是不稳定离子,土中加入适量的稀酸水溶液(以盐酸水溶液为最佳)再挤压、焙烧,使镁、铁离子溶于凹凸棒石表面,使凹凸棒石八面体中原来相当多的镁铁离子位置形成“空穴”,从而大大增加了凹凸棒粘土的脱色、吸附性能。又因为活性凹凸棒粘土在制备过程中不需要加入多量的酸,又是在干法的条件下制备所以它不排污,因此达到了发明预期的目的。

实施例:

1. 本地灰白色凹凸棒原土,经颚式破碎机碎至直经小于2厘米,经摊晒后使原土水分小于15%;再用小钢磨中碎至60~80目,再进入搅拌容器中,(此时原土含水量一般小于10%)在容器中同时加入适量的浓度为0.05~0.02当量的阳离子交换水配制的盐酸水溶液,经搅拌並使拌匀后的湿土含水量为56%;再用螺旋挤泥机在每平方厘米15公斤的压力下挤压;然后晒干入隔焰式转窑,在窑温到达360℃后,控制该温度焙烧1.5小时;取出后用φ300型离心式粉碎机细碎,使95%以上通过200目,其中小于400目的应不大于45%,水分不大于5%。以上产品对菜油脱色力达190。(凹凸棒原土对菜油脱色力为90)

根据目前中国规定标准,脱色力170以上为高效级活性土。

2. 本地深灰色凹凸棒原土,经颚式破碎机至小于2厘米的直径,经摊晒后使原土水分小于15%;再经φ300离心式粉碎机中碎至60~80目,后入搅拌容器中,(此时含水量一般小于10%)同时加入适量的以阳离子交换水配制的浓度为0.036当量的盐酸水溶液,搅拌混匀,使拌匀后的湿土含水量为39%;再入挤压罐中,用油压机在30公斤/厘米2的压力下挤压3秒钟,並反向复压一次;晒干后进入隔 焰式转窑中,在窑温到达200℃后,烘焙30分钟;取出用φ300型离心式粉碎机细碎,使95%以上通过200目,其中小于400目的尽量不大于45%、水分不大于5%。以上产品对菜油脱色力达190以上。(该凹凸棒石原土对菜油脱色力为9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