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温型化工物料高效搅拌溶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1529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温型化工物料高效搅拌溶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溶解装置,具体是一种调温型化工物料高效搅拌溶解装置。



背景技术:

溶解釜是一种用于溶解某种或多种物质的容器,通常由釜盖、釜体、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构成,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传统的溶解釜存在着诸多弊端,溶解时对加热装置的温度控制不够精准,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都能导致溶解失败,且温度过高还有可能使釜体材料分解渗入溶解物质中造成污染,同时传统溶解釜搅拌装置通常采用U字形的叶片对溶解物质进行搅拌,溶解物质混合性较差,影响反应的进行,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溶解釜进行结构或系统性的优化,以此来满足现代化工产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温型化工物料高效搅拌溶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调温型化工物料高效搅拌溶解装置,包括罐体和上盖;所述罐体设置成空心圆柱体,内部设置为溶解腔,顶部开口处设置有上盖;上盖上设置有固体物料破碎装置和进液装置;所述固体物料破碎装置设置在上盖中部,且固体物料破碎装置由破碎罐、破碎电机、破碎转轴、旋转刀片和定刀片组成;所述破碎罐设置成漏斗形,内部通过固定杆固定有破碎电机;所述破碎电机的主轴与破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破碎转轴上固定有旋转刀片;所述旋转刀片在破碎转轴上设置有两层,每层设置有两片,且两片旋转刀片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两层旋转刀片之间设置有定刀片;所述定刀片与破碎罐内壁固定连接;破碎转轴底部设置有挡料板;所述进液装置由三通管、加压泵、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组成;所述三通管的一端与加压泵连接,一端与第一喷头连通,另外一端与第二喷头连通;所述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设置在溶解腔中,对称设置在固体物料破碎装置两侧,且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表面均布有若干喷嘴;所述溶解腔中设置有隔板和搅拌装置;所述隔板上均布有若干通孔;所述搅拌装置由搅拌轴、搅拌片、螺旋搅拌器和刮料板组成;所述搅拌轴底部通过减速器与搅拌电机的主轴连接;所述减速器和搅拌电机设置在罐体底面;搅拌轴通过矩形框与搅拌片连接;所述搅拌片上均布有若干导料孔;矩形框内的搅拌轴上设置有螺旋搅拌器;所述刮料板在搅拌轴上设置有两片,且两片刮料板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罐体内壁上镶嵌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连接;罐体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排料管;罐体外壁上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底部设置有进水管,顶部设置有排水管;罐体底面镶嵌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固定在夹套外壁上,且控制面板由温度显示器、单片机和控制按钮组成;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按钮连接,输出端与温度显示器、破碎电机、加压泵、搅拌电机和电加热器连接;罐体底面通过减振装置与底板连接;所述减振装置由弹簧、导柱和导套组成;所述弹簧顶部与罐体固定连接,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柱和导套设置在弹簧内部,且导柱顶部与罐体固定连接,底部设置在导套内部,导套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盖通过螺栓和螺母的相互旋合与罐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料板上均布有若干通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料管上设置有排料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固体物料破碎装置的设置,便于对结块的固体物料进行破碎处理,防止出现结块的物料导致溶解速度降低;通过进液装置的设置,扩大液体物料与固体物料的接触面积,且通过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设置在固体物料破碎装置两侧,在固体物料下落的过程中即对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进行混合,利于提高溶解速度;隔板的设置,延缓固体物料的下落速度,利于固液物料的充分接触;通过搅拌装置的设置,对固液物料进行充分搅拌,便于加快溶解速度,搅拌片上导料孔的设置,便于减小搅拌阻力,刮料板的设置,便于完全排料;通过单片机对温度传感器和控制按钮信号的处理,对各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罐体中物料的温度,并通过温度显示器予以显示,当温度过高时,通过向夹套中充入冷水,来对罐体内部的物料进行降温处理,当温度低时,为了加快溶解速度,通过电加热器对罐体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处理,实现对物料的温度调节;通过减振装置的设置,对物料溶解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防止长期振动对设备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调温型化工物料高效搅拌溶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调温型化工物料高效搅拌溶解装置中固体物料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调温型化工物料高效搅拌溶解装置中进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调温型化工物料高效搅拌溶解装置中减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调温型化工物料高效搅拌溶解装置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调温型化工物料高效搅拌溶解装置中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盖,2-固体物料破碎装置,3-进液装置,4-螺母,5-螺栓,6-控制面板,7-夹套,8-电加热器,9-进水管,10-温度传感器,11-底板,12-减振装置,13-罐体,14-排料管,15-搅拌装置,16-溶解腔,17-排水管,18-隔板,19-挡料板,20-定刀片,21-破碎转轴,22-固定杆,23-破碎电机,24-破碎罐,25-旋转刀片,26-第一喷头,27-喷嘴,28-第二喷头,29-三通管,30-加压泵,31-弹簧,32-导套,33-导柱,34-矩形框,35-螺旋搅拌器,36-搅拌片,37-刮料板,38-搅拌电机,39-减速器,40-搅拌轴,41-导料孔,42-温度显示器,43-单片机,44-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6,一种调温型化工物料高效搅拌溶解装置,包括罐体13和上盖1;所述罐体13设置成空心圆柱体,内部设置为溶解腔16,顶部开口处设置有上盖1;所述上盖1通过螺栓5和螺母4的相互旋合与罐体13固定连接;上盖1上设置有固体物料破碎装置2和进液装置3;所述固体物料破碎装置2设置在上盖1中部,且固体物料破碎装置2由破碎罐24、破碎电机23、破碎转轴21、旋转刀片25和定刀片20组成;所述破碎罐24设置成漏斗形,内部通过固定杆22固定有破碎电机23;所述破碎电机23的主轴与破碎转轴21固定连接;所述破碎转轴21上固定有旋转刀片25;所述旋转刀片25在破碎转轴21上设置有两层,每层设置有两片,且两片旋转刀片25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两层旋转刀片25之间设置有定刀片20;所述定刀片20与破碎罐24内壁固定连接;破碎转轴21底部设置有挡料板19;所述挡料板19上均布有若干通孔;通过固体物料破碎装置2的设置,便于对结块的固体物料进行破碎处理,防止出现结块的物料导致溶解速度降低;所述进液装置3由三通管29、加压泵30、第一喷头26和第二喷头28组成;所述三通管29的一端与加压泵30连接,一端与第一喷头26连通,另外一端与第二喷头28连通;所述第一喷头26和第二喷头28设置在溶解腔16中,对称设置在固体物料破碎装置2两侧,且第一喷头26和第二喷头28表面均布有若干喷嘴27;通过进液装置3的设置,扩大液体物料与固体物料的接触面积,且通过第一喷头26和第二喷头28设置在固体物料破碎装置2两侧,在固体物料下落的过程中即对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进行混合,利于提高溶解速度;所述溶解腔16中设置有隔板18和搅拌装置16;所述隔板18上均布有若干通孔;隔板18的设置,延缓固体物料的下落速度,利于固液物料的充分接触;所述搅拌装置16由搅拌轴40、搅拌片36、螺旋搅拌器35和刮料板37组成;所述搅拌轴40底部通过减速器39与搅拌电机38的主轴连接;所述减速器39和搅拌电机38设置在罐体13底面;搅拌轴40通过矩形框34与搅拌片36连接;所述搅拌片36上均布有若干导料孔41;矩形框34内的搅拌轴40上设置有螺旋搅拌器35;所述刮料板37在搅拌轴40上设置有两片,且两片刮料板37设置在同一直线上;通过搅拌装置16的设置,对固液物料进行充分搅拌,便于加快溶解速度,搅拌片36上导料孔41的设置,便于减小搅拌阻力,刮料板37的设置,便于完全排料;罐体13内壁上镶嵌有电加热器8;所述电加热器8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6连接;罐体13底部侧壁上设置有排料管14;所述排料管14上设置有排料阀;罐体13外壁上设置有夹套7;所述夹套7底部设置有进水管9,顶部设置有排水管17;罐体13底面镶嵌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温度传感器10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6连接;所述控制面板6固定在夹套7外壁上,且控制面板6由温度显示器42、单片机43和控制按钮44组成;所述单片机43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10和控制按钮44连接,输出端与温度显示器42、破碎电机23、加压泵30、搅拌电机38和电加热器8连接;通过单片机43对温度传感器42和控制按钮44信号的处理,对各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通过温度传感器42监测罐体13中物料的温度,并通过温度显示器43予以显示,当温度过高时,通过向夹套7中充入冷水,来对罐体13内部的物料进行降温处理,当温度低时,为了加快溶解速度,通过电加热器8对罐体13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处理,实现对物料的温度调节;罐体13底面通过减振装置12与底板11连接;所述减振装置12由弹簧31、导柱33和导套32组成;所述弹簧31顶部与罐体13固定连接,底部与底板11固定连接;所述导柱33和导套32设置在弹簧31内部,且导柱33顶部与罐体13固定连接,底部设置在导套32内部,导套32底部与底板11固定连接;通过减振装置12的设置,对物料溶解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进行吸收,防止长期振动对设备造成损坏。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