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型气流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4832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生型气流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流过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生型气流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气污染越发严重,特别是大量颗粒粉尘在大气中形成的雾霾天气,已经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对于空气中的粉尘污染,可以采用多种除尘设备除去空气中的粉尘。

蜂窝状多孔陶瓷是一种除尘装置,其主要原理是:将气流通过蜂窝状多孔陶瓷的通孔,通过的过程中,通孔内壁的吸附能力,将气流中的粉尘吸附或者截留下来,以完成气流的过滤操作;为了方便多孔陶瓷的清理和维护,通孔的内壁为光滑的结构;虽然清理方便,但是对于空气中粉尘的截留能力也较差;针对以上缺陷,现有技术的技术人员在通孔内添加滤网或者毛刷结构来增加通孔的截留能力,但是由于添加的滤网和毛刷本身就增大的风阻,气流在通过时的压力损失大,导致整套装置的通风过滤效率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风阻小,气流处理速度快,灰尘清除效率高的仿生型气流分离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仿生型气流分离装置,所述的分离装置由密封的壳体和过滤管道所组成,所述的过滤管道为圆柱形的管道,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端,多个过滤管道平行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的壳体内,壳体与管道之间、管道与管道之间均设有储液间隙,所述管道的内侧均匀分布有多根刷毛结构,所述的刷毛结构固定安装在管道上,所述管道的外侧设有多个导流通孔,所述的导流通孔连接在刷毛结构的端部。

本发明所述的导流通孔设置在刷毛结构外侧的管道上,导流通孔与刷毛结构一一对应;通过导流通孔结构,将储液间隙中的液体缓缓导入到管道内的刷毛结构上,在刷毛结构和管道内部形成水雾,通过水雾和刷毛结构的组合,大大提高了管道对气流的截留能力,提高了灰尘的清理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输液管,输液管的一端连接压力泵和储液槽,输液管的另一端连通壳体内的储液间隙;储液间隙内的液体是需要持续输入到管道内部的,因此通过压力泵和储液槽进行供给,保证整套装置的稳定运行。

本发明所述管道的两端均连通壳体的外侧,所述壳体的两端储液间隙上设有密封板;气流在通过本装置时,是从管道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通过管道内部的结构进行除尘,对于管道与壳体端部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板进行密封。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改进传统的多孔型的气流分离装置,采用仿生原理,模拟动物的鼻腔的工作原理,刷毛结构相当于鼻毛,管道内的水汽相当于鼻腔内的粘液;气流在通过管道时,通过刷毛结构和水汽的组合作用,极大程度上截留了空气中的灰尘,灰尘去除效率高;于此同时,装置本身的风阻小,气流能快速通过管道,气流处理效率高;装置在处理完成后,维护和清理方便,实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简图。

其中,1 壳体,2 过滤管道,3 储液间隙,4 刷毛结构,5 输液管,6 压力泵,7 导流通孔,8 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仿生型气流分离装置,所述的分离装置由密封的壳体1和过滤管道2所组成,所述的过滤管道2为圆柱形的管道,管道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两端,多个过滤管道2平行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的壳体1内,壳体1与管道2之间、管道2与管道2之间均设有储液间隙3,所述管道2的内侧均匀分布有多根刷毛结构4,所述的刷毛结构4固定安装在管道2上,所述管道2的外侧设有多个导流通孔7,所述的导流通孔7连接在刷毛结构2的端部。

实施例2:如图1和2所示,导流通孔7设置在刷毛结构4外侧的管道2上,导流通孔7与刷毛结构4一一对应;通过导流通孔7将储液间隙3中的液体缓缓导入到管道2内的刷毛结构4上,在刷毛结构4和管道2内部形成水雾,通过水雾和刷毛结构4的组合,大大提高了管道2对气流的截留能力,提高了灰尘的清理效果。

实施例3:如图1和2所示,壳体1上设有输液管5,输液管5的一端连接压力泵6和储液槽,输液管5的另一端连通壳体1内的储液间隙3;储液间隙3内的液体是需要持续输入到管道2内部的,因此通过压力泵6和储液槽进行供给,保证整套装置的稳定运行。

实施例4:如图1和2所示,管道2的两端均连通壳体1的外侧,所述壳体1的两端储液间隙3上设有密封板8;气流在通过本装置时,是从管道2的一端传输到另一端,通过管道2内部的结构进行除尘,对于管道2与壳体1端部之间的间隙,通过密封板8进行密封。

实施例5:过滤管道管径为20mm,孔数为30´30,径深为800mm,刷毛长度为10mm,在10000h-1空速下,压降小于700Pa,储液槽中液体为水,对2µm及以上的细微颗粒物,其截留效率超过89%,含有粘性油烟废气,其油脂及颗粒物截留效率超过84%。

实施例6:过滤管道管径为20mm,孔数为30´30,径深为800mm,刷毛长度为15mm,在10000h-1空速下,压降小于900Pa,储液槽中液体为水,对2µm及以上的细微颗粒物,其截留效率超过93%,含有粘性油烟废气,其油脂及颗粒物截留效率超过87%。

实施例7:过滤管道管径为20mm,孔数为30´30,径深为800mm,刷毛长度为15mm,在10000h-1空速下,压降小于900Pa,储液槽中液体为缚尘剂(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溶液),对2µm及以上的细微颗粒物,其截留效率超过96%,含有粘性油烟废气,其油脂及颗粒物截留效率超过97%。

实施例8:过滤管道管径为20mm,孔数为30´30,径深为800mm,刷毛长度为15mm,在10000h-1空速下,压降小于900Pa,无储液槽供液,对2µm及以上的细微颗粒物,其截留效率低于73%,含有粘性油烟废气,其油脂及颗粒物截留效率低于90%。

实施例9:过滤管道管径为20mm,孔数为30´30,径深为1000mm,刷毛长度为15mm,在10000h-1空速下,压降小于1000Pa,储液槽中液体为水,对2µm及以上的细微颗粒物,其截留效率低于90%,含有粘性油烟废气,其油脂及颗粒物截留效率低于8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任意组合或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