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谱柱减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1254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色谱柱减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色谱柱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验中,常使用色谱柱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常压色谱柱一般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进行分离,周期较长,实验效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色谱柱下方设置抽真空装置,通过对色谱柱减压,以缩短其分离时间,但由此也导致色谱分离的其他步骤操作不便。对色谱柱进行减压处理的装置通常是抽滤瓶或类似仪器,抽滤瓶是一种外壁带有支管的大三角瓶,瓶口接色谱柱出液口,支管接真空泵,整体上构成一个封闭装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在使用不同的接收瓶分别接取不同的样品流份时,只能移动整个色谱柱,将抽滤瓶取下,再替换三角瓶,在此过程中,色谱柱被频繁移动,造成固定相及流动相不稳定,接取流份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无需移动色谱柱,即能快捷替换接收瓶的操作简单、安全稳定的色谱柱减压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色谱柱减压装置,包括色谱柱、抽滤瓶,色谱柱安装在抽滤瓶的上方,抽滤瓶侧面设有细颈,在细颈上可以安装真空泵,其特征是:在抽滤瓶侧面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盖板。

所述开口设置在与抽滤瓶细颈相对或相邻的位置。

所述开口四周设有密封垫。

所述盖板与开口的一边铰接。

所述盖板铰链相对一侧装有把手。

所述盖板外沿设有密封垫。

所述盖板或抽滤瓶上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上装有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抽滤瓶的侧面开口,并通过该开口替换接收瓶,操作简便,同时避免了对整个色谱柱的移动操作,使色谱柱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另一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种实施例另一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可见:1、色谱柱;2、抽滤瓶;3、把手;4、细颈;5、盖板;6、铰链;7、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开口和盖板5设在与抽滤瓶2细颈4相邻的左侧,当然也可是相邻的右侧。色谱柱1装好后,安装在抽滤瓶2的瓶口,打开盖板5,将大小合适的接收瓶放置在抽滤瓶2内色谱柱出液口的正下方,关闭盖板5,将细颈4与真空泵连接。打开真空泵进行工作,待要替换接收瓶时,打开盖板5,替换接收瓶。如图2所示,根据操作需要,还可将开口和盖板5设置在与抽滤瓶22细颈4相对的位置。

第二种实施例:如图3、4所示,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在盖板5上或抽滤瓶2外壁上开设通孔,并在通孔上安装泄压阀7。如第一种实施例所述,可通过打开盖板5来方便地替换接收瓶,但此时整个色谱柱系统内因抽真空存在较大的负压,打开盖板5较为费力。为平衡色谱柱系统内外压强,可打开泄压阀7,待色谱柱内外压平衡时,即可轻松地打开盖板5以替换接收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