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421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如何给待上料的舱体上料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来上料,利用铲子等工具将物料添加到待上料的舱体内。举例来说,在生产肥料时,需要将用于生成肥料的物料添加到搅拌机等设备的舱体内,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通过铲子将物料铲入到待上料的舱体中。

通过上述描述可见,这种上料的方式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能够提高上料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包括:

破碎机、物料输送管道和螺旋直流器;

所述破碎机包括:破碎单元和鼓风单元;

所述物料输送管道分别与所述破碎机和所述螺旋直流器相连;

所述螺旋直流器与待上料单元相连;

所述破碎单元将物料对应的原材料进行破碎处理,生成所述物料;

所述鼓风单元将所述物料输送到所述物料输送管道中,经由所述物料输送管道进入所述螺旋直流器;

所述螺旋直流器对所述物料进行净化处理,将净化处理后的物料输送到所述待上料单元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解捆机和皮带传输单元;

所述皮带传输单元分别与所述解捆机和所述破碎单元相连;

所述解捆机对所述原材料进行解捆处理,将解捆处理后的原材料输送到所述皮带传输单元上;

所述皮带传输单元将所述解捆处理后的原材料输送到所述破碎单元中。

进一步地,所述解捆机包括:第一电机、螺旋轴和壳体;

所述螺旋轴呈两端小、中部大的双锥体形;

所述螺旋轴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螺旋轴相连,驱动所述螺旋轴转动;

所述壳体的出口与所述皮带传输单元相连;

所述螺旋轴转动将所述原材料在所述螺旋轴与所述壳体之间挤压,实现对所述原材料的解捆处理,解捆处理后的原材料从所述壳体的出口输出到所述皮带传输单元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直流器,包括:

旋风分离腔,所述旋风分离腔的内径呈由上而下逐渐变小的倒锥状;

所述旋风分离腔的上部设置有螺旋状的入料口和排气口,所述旋风分离腔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旋风分离腔的入料口与所述物料输送管道相连;

所述旋风分离腔的出料口与所述待上料单元相连;

所述物料由所述旋风分离腔的入料口进入所述旋风分离腔内部,在所述所述旋风分离腔内部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物料由所述旋风分离腔的出料口进入所述待上料单元中,净化处理产生的污染物有所述排气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单元,包括:

机筒、刀棍、第二电机和储料箱;

所述机筒上设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机筒的出料口与所述储料箱相连;

所述储料箱与所述物料输送管道相连;

所述刀棍位于所述机筒内部,所述刀棍上设置有多个刀片;

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刀棍转动;

所述原材料由所述机筒的入料口进入所述机筒内,所述刀棍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对所述原材料进行破碎处理,生成所述物料,所述物料通过所述机筒的出料口进入到所述储料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单元还包括:过滤网;

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机筒的出料口与所述储料箱之间;

所述过滤网过滤由所述机筒的出料口输出的物料,经过所述过滤网过滤后的物料漏到所述储料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破碎单元还包括:回收管道、吸风机和负压仓;

所述负压仓上设置有进口、出口、抽风口和挡板;

所述挡板使得所述负压仓的进口与所述负压仓的出口之间形成一条通道,所述挡板将所述负压仓的进口与所述负压仓的抽风口隔开;

所述负压仓的进口与所述回收管道相连,所述负压仓的出口与所述机筒的入料口相连,所述负压仓的抽风口与所述吸风机相连;

所述回收管道与所述破碎单元相连;

所述吸风机通过所述抽风口抽取所述负压仓中的空气,降低所述负压仓中的气压,以使所述过滤网上剩余的物料被吸入到所述回收管道中,经由所述回收管道从所述负压仓的进口进入所述负压仓内部,由所述负压仓的出口输出到所述机筒的入料口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单元;

所述鼓风单元包括风机;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风机相连;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以控制向所述待上料单元上料的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破碎单元生成物料,利用鼓风单元将物料通过物料输送管道输送到螺旋直流器中,由螺旋直流器进行净化处理,输送到待上料单元中,实现给待上料单元上料,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自动实现给待上料单元上料,无需人工来上料,提高了上料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上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负压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上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机与物料输送管道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该装置包括:

破碎机101、物料输送管道102和螺旋直流器103;

所述破碎机101包括:破碎单元1011和鼓风单元1012;

所述物理输送管道102分别与所述破碎机101和所述螺旋直流器103相连;

所述螺旋直流器103与待上料单元相连;

所述破碎单元1011将物料对应的原材料进行破碎处理,生成所述物料;

所述鼓风单元1012将所述物料输送到所述物料输送管道102中,经由所述物料输送管道102进入所述螺旋直流器103;

所述螺旋直流器103对所述物料进行净化处理,将净化处理后的物料输送到所述待上料单元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破碎单元生成物料,利用鼓风单元将物料通过物料输送管道输送到螺旋直流器中,由螺旋直流器进行净化处理,输送到待上料单元中,实现给待上料单元上料,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自动实现给待上料单元上料,无需人工来上料,提高了上料的工作效率。

为了更好地对原材料进行破碎,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解捆机201和皮带传输单元202;

所述皮带传输单元202分别与所述解捆机201和所述破碎单元1011相连;

所述解捆机201对所述原材料进行解捆处理,将解捆处理后的原材料输送到所述皮带传输单元202上;

所述皮带传输单元202将所述解捆处理后的原材料输送到所述破碎单元1011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原材料可能是成捆的,如果将成捆的原材料直接放入到破碎机中,破碎机对原材料进行破碎处理时比较困难,可能会得到较多体积较大的物料,无法满足要求。通过解捆机对成捆的原材料进行解捆后,能够更加方便破碎机对原材料进行破碎,方便得到体积较小的物料,更加符合要求。举例来说,原材料是秸秆,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成捆的秸秆进行破碎,可以在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之前,利用解捆机对成捆的秸秆进行解捆处理,在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时,能够得到更碎的物料。

为了更好地对原材料进行解捆,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解捆机包括:第一电机、螺旋轴和壳体;

所述螺旋轴呈两端小、中部大的双锥体形;

所述螺旋轴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螺旋轴相连,驱动所述螺旋轴转动;

所述壳体的出口与所述皮带传输单元相连;

所述螺旋轴转动将所述原材料在所述螺旋轴与所述壳体之间挤压,实现对所述原材料的解捆处理,解捆处理后的原材料从所述壳体的出口输出到所述皮带传输单元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螺旋轴呈两端小、中部大的双锥体形,当原材料进入到壳体内时,由于螺旋轴上端小,有利于原材料向下运动,当到达螺旋轴的中部时,由于螺旋轴的中部较大,有利于对原材料进行挤压,使得原材料解捆,原材料继续向下运动,到达螺旋轴的下端,由于螺旋轴的下端小,下端的空间较大,有利于原材料松散,达到更好的解捆的效果,最终从壳体的出口输出的原材料是较松散的。皮带传输单元可以是皮带传输机,电机带动皮带转动,带动皮带上的原材料运动。解捆机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螺旋轴,在螺旋轴之间对原材料进行挤压,实现对原材料的解捆处理。

破碎机生成的物料中可能有灰尘等污染物,为了更好的对物料进行净化,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螺旋直流器,包括:

旋风分离腔,所述旋风分离腔的内径呈由上而下逐渐变小的倒锥状;

所述旋风分离腔的上部设置有螺旋状的入料口和排气口,所述旋风分离腔的下部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旋风分离腔的入料口与所述物理输送管道相连;

所述旋风分离腔的出料口与所述待上料单元相连;

所述物料由所述旋风分离腔的入料口进入所述旋风分离腔内部,在所述所述旋风分离腔内部进行净化处理,净化处理后的物料由所述旋风分离腔的出料口进入所述待上料单元中,净化处理产生的污染物有所述排气口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物料由螺旋状的入料口进入到旋风分离腔内,将物料带入到旋风分离腔的气流产生强烈的旋转,气流沿旋风分离腔呈螺旋形向下,密度较大的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旋风分离腔的内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旋风分离腔的内壁下落流出旋风分离腔的出料口,旋转的气流在筒体内收缩向中心流动,向上形成二次涡流经排气口排除,排气口排出的气流中包含有密度较小的灰尘等污染物。为了使气流更好地呈螺旋形流动,可以在旋风分离腔内设置导向叶片,对气流起到导流的作用。

为了获得更好的破碎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破碎单元,包括:

机筒、刀棍、第二电机和储料箱;

所述机筒上设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机筒的出料口与所述储料箱相连;

所述储料箱与所述物料输送管道相连;

所述刀棍位于所述机筒内部,所述刀棍上设置有多个刀片;

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刀棍转动;

所述原材料由所述机筒的入料口进入所述机筒内,所述刀棍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对所述原材料进行破碎处理,生成所述物料,所述物料通过所述机筒的出料口进入到所述储料箱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电机驱动刀棍转动,利用刀棍上多个刀片对原材料进行破碎,生成物料。通过刀棍上多个刀片可以实现对原材料更好的破碎效果。这里的刀棍可以是圆柱形,在刀棍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刀片。

为了获得满足要求的物料,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破碎单元还包括:过滤网;

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机筒的出料口与所述储料箱之间;

所述过滤网过滤由所述机筒的出料口输出的物料,经过所述过滤网过滤后的物料漏到所述储料箱中。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过滤网对机筒的出料口输出的物料进行过滤,获取大小满足要求的物料,将不满足要求的物料滤除。为了取得更好的过滤效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过滤网可以与振动器相连,振动器带动过滤网振动,使得更多的符合要求的物料漏到储料箱中。

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破碎单元还包括:回收管道、吸风机和负压仓;

所述负压仓上设置有进口、出口、抽风口和挡板;

所述挡板使得所述负压仓的进口与所述负压仓的出口之间形成一条通道,所述挡板将所述负压仓的进口与所述负压仓的抽风口隔开;

所述负压仓的进口与所述回收管道相连,所述负压仓的出口与所述机筒的入料口相连,所述负压仓的抽风口与所述吸风机相连;

所述回收管道与所述破碎单元相连;

所述吸风机抽取所述负压仓中的空气,降低所述负压仓中的气压,以使所述过滤网上剩余的物料被吸入到所述回收管道中,经由所述回收管道从所述负压仓的进口进入所述负压仓内部,由所述负压仓的出口输出到所述机筒的入料口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过滤网中没有破碎充分的物料进行回收,重新对这些物料进行破碎处理,获取更多的物料,避免了资源浪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风机抽取负压仓中的空气,使得负压仓中的气压形成负压,进而使得过滤网上剩余的物料被吸入到回收管道中。其中,负压仓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负压仓包括:进口301、出口302、抽风口303和挡板304。负压仓中挡板使得负压仓的进口与负压仓的出口之间形成一条通道,被吸入的物料有进口进入后,可以从该通道中流向出口,另外,该挡板将进口与抽风口隔开,使得吸风机在抽取负压仓中的空气时,不会使得被吸入的物料流向抽风口。另外,为了更加灵活地控制回收物料的过程,可以设置控制器,控制器与吸风机相连,用于控制吸风机的转速,当控制吸风机停止转动时,停止回收过滤网上剩余的物料。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

所述鼓风单元包括风机;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风机相连;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转速,以控制向所述待上料单元上料的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鼓风单元为风机,该风机用于吹风,该风机的出风口可以对着物料输送管道的入口,将物料吹到物料输送管道中。利用控制单元可以灵活控制上料的速度,以配合生产需要。

基于图2所示的上料装置,该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401,鼓风单元为风机402,如图4所示。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包括:

破碎单元501、风机502、物料输送管道503、螺旋直流器504、解捆机505、皮带传输单元506和控制单元507;

皮带传输单元506与解捆机505相连;

物理输送管道503与螺旋直流器504相连;

螺旋直流器504与待上料单元相连;

控制单元507与风机相连,用于控制风机502的转速,以控制向待上料单元上料的速度;

其中,破碎单元501,包括:机筒5011、刀棍5012、第二电机5013、储料箱5014和过滤网5015;

机筒5011上设置有入料口和出料口;

机筒5011的入料口与皮带传输单元506相连;

过滤网5015设置在机筒5011的出料口与储料箱5014之间;

储料箱5014分别与物料输送管道503和风机502相连,风机502的出风口与物料输送管道503的入口相对;

刀棍5012位于机筒5011内部,刀棍5012上设置有多个刀片;

第二电机5013驱动刀棍5012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解捆机对原材料进行解捆处理,将解捆处理后的原材料输送到皮带传输单元上,皮带传输单元将解捆处理后的原材料输送到破碎单元的机筒的入料口中,原材料由机筒的入料口进入机筒内,刀棍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对原材料进行破碎处理,生成物料,物料通过机筒的出料口输出到过滤网上,过滤网过滤由机筒的出料口输出的物料,经过过滤网过滤后的物料漏到储料箱中,储料箱中物料在风机的吹动下进入到物料输送管道中,经由物料输送管道进入螺旋直流器,螺旋直流器对进入的物料进行净化处理,将净化处理后的物料输送到待上料单元中。另外,控制单元控制风机的转速,以控制向待上料单元上料的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原材料可以是秸秆,待上料单元可以是搅拌发酵机。

风机与物料输送管道的位置关系可以参见图6,图6中,风机601的出风口6011与物料输送管道602的入口相对,破碎单元的储料箱603的物料进入到物料输送管道602后,在风机601的出风口6011吹出的风的驱动下,沿着物料输送管道602流动,在图6所示的位置关系中,风机601输出的驱动力能够更好的被利用。

基于上述任一的上料装置,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上料:

利用所述破碎机的所述破碎单元将物料对应的原材料进行破碎处理,生成所述物料;

利用所述鼓风单元将所述物料输送到所述物料输送管道中,经由所述物料输送管道进入所述螺旋直流器;

利用所述螺旋直流器对所述物料进行净化处理,将净化处理后的物料输送到所述待上料单元中。

当上料装置还包括:所述解捆机和所述皮带传输单元时,

在利用所述破碎机的所述破碎单元将物料对应的原材料进行破碎处理,生成所述物料之前,还包括:

利用所述解捆机对所述原材料进行解捆处理,将解捆处理后的原材料输送到所述皮带传输单元上;

利用所述皮带传输单元将所述解捆处理后的原材料输送到所述破碎单元中。

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破碎单元生成物料,利用鼓风单元将物料通过物料输送管道输送到螺旋直流器中,由螺旋直流器进行净化处理,输送到待上料单元中,实现给待上料单元上料,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自动实现给待上料单元上料,无需人工来上料,提高了上料的工作效率。

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解捆机对成捆的原材料进行解捆后,能够更加方便破碎机对原材料进行破碎,方便得到体积较小的物料,更加符合要求。

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解捆机的螺旋轴呈两端小、中部大的双锥体形,当原材料进入到壳体内时,由于螺旋轴上端小,有利于原材料向下运动,当到达螺旋轴的中部时,由于螺旋轴的中部较大,有利于对原材料进行挤压,使得原材料解捆,原材料继续向下运动,到达螺旋轴的下端,由于螺旋轴的下端小,下端的空间较大,有利于原材料松散,达到更好的解捆的效果,

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破碎单元的过滤网对机筒的出料口输出的物料进行过滤,获取大小满足要求的物料,将不满足要求的物料滤除。

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破碎单元的过滤网中没有破碎充分的物料进行回收,重新对这些物料进行破碎处理,获取更多的物料,避免了资源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