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煤厂介质制备装置及介质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5850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选煤厂介质制备装置及介质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选煤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选煤厂介质制备装置及介质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选矿工艺中磁铁矿粉的损失,是重介质选煤厂的一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它不仅关系到生产成本的大小,而且影响全厂生产系统的稳定。由产品和磁选尾矿带走的磁铁矿粉,折合成每吨入选原煤的损失量,称为磁铁矿粉的的技术损失;由于运输转载、添加方式不佳等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损失称为管理损失,两者之和称为实际损失。根据国家标准《选煤厂设计规范》的要求,重介选煤厂1t原煤的介质耗量应该小于或者等于2kg,这也成为评价重介选煤厂工艺设计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影响介耗的因素主要分为:1、磁铁矿粉本身性质;2、脱介环节;3、介质回收环节;4、煤炭性质影响;5、工艺系统介质管理;6、循环水。

介耗很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磁铁矿粉的粒度没有达到要求。因为加重质粒度越细,重悬浮液密度也越稳定,在重悬浮液中为起稳定作用而掺入的煤泥量也相应减少;加重质粒度变粗后,重悬浮液稳定性变差,为了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势必要加大泥质物含量,从而导致脱介筛和分选机效率下降,加重质损失明显增大。故我国设计规范规定,用磁铁矿粉作加重质时,密度须在4.5g/cm3,磁性物质含量要达到规定的95%以上。对加重质粒度的含量要求是:分选块煤时,-0.074mm粒度含量必须达到80%以上;分选末煤时,-0.044粒度含量必须达到90%以上。结合现场实践和我厂实际情况,我厂规定,分选混煤时,-0.045mm粒度要占到85%以上。此外,磁铁矿粉理论上应在介质库中密封保存,避免因氧化结团而造成自然流失,但是实际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介质中含有氧化结块或其他杂物,这也就造成了介质粒度可能变粗,最终导致介耗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介质粒度的缺陷,提供一种选煤厂介质制备装置及介质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选煤厂介质制备装置,包括球磨机、循环桶、循环泵、旋流器、合介桶;所述球磨机通过管道与循环桶连通;所述循环泵将循环桶内的介质打入旋流器中;所述旋流器包括入料口、溢流口、底流口;在所述入料口固定有压力表、入料闸阀;所述底流口与球磨机连通,溢流口与合介桶连通。

优选的,所述制备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设定压力值控制入料闸阀,当压力表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压力值,控制器则控制入料闸阀保持当前入料量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制备装置的介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介质利用行车抓斗直接进入球磨机,在球磨机中研磨一定时间后,打入循环桶;

2)然后再通过循环泵打入分级旋流器;

3)这时通过旋流器上的压力表示数来确定磁铁矿粉粒度组成是否达到生产需求,若粒度较粗,则通过底流循环进入球磨机继续研磨;若粒度组成满足要求,则调整球磨机出料闸阀,让介质直接进入合介桶,最终进入厂房以备使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选用、增加合适尺寸旋流器来控制循环磨介,在旋流器上增加压力表来调控介质粒度情况,最终保证了重介系统磁铁矿粉粒度组成,-0.045mm进一步提高到85%以上,从源头上提高了重介系统的稳定性、脱介筛和分选机的分选效率、同时也降低了重介司机控制密度的难度。对重介系统生产各项指标具有很大的正面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旋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选煤厂介质制备装置,包括球磨机、循环桶、循环泵、旋流器、合介桶;所述球磨机通过管道与循环桶连通;所述循环泵将循环桶内的介质打入旋流器中;所述旋流器包括入料口1、溢流口2、底流口3;在所述入料口1固定有压力表4、入料闸阀5;所述底流口3与球磨机连通,溢流口2与合介桶连通。

还可改入料闸阀为电动控制,设定压力表4压力值;当需进一步降低介质粒度时,入料阀5开大,压力表4压力提高,经分选的溢流介质进入合介桶。即控制器根据设定压力值控制入料闸阀,当压力表4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压力值,控制器则控制入料闸阀5保持当前入料量状态。

实施例2

一种应用上述制备装置的介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介质利用行车抓斗直接进入球磨机,在球磨机中研磨一定时间后,打入循环桶;

2)然后再通过循环泵打入分级旋流器;

3)这时通过旋流器上的压力表4示数来确定磁铁矿粉粒度组成是否达到生产需求,若粒度较粗,则通过底流循环进入球磨机继续研磨;若粒度组成满足要求,则调整球磨机出料闸阀,让介质直接进入合介桶,最终进入厂房以备使用。

实际生产中要做到:①、控制球磨机入料处冲水量,延长介质在机体内的研磨时间②、适当加大球磨机排矿口处冲水,以稀释分级旋流器溢流浓度,同时注意观察循环桶液位变化,防止漫料;③、开启循环泵后,将分级旋流器入料阀4调整,压力表压力值达到要求值,确保分级旋流器截粗粒度,合格粒度溢流进入合介桶;旋流器底流使回到球磨机循环研磨;④、介质循环磨介时间不少于1小时;⑤、磨介完成后,将合格介质补入系统。

分级旋流器上的溢流、底流控制介质循环研磨,压力表4则可以调控介质粒度大小。根据实验和现实生产情况可以知道,旋流器压力在0.25到0.3之间时,介质粒度可以保证-0.045mm占到85%以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选煤厂介质制备装置及介质制备方法,包括球磨机、循环桶、循环泵、旋流器、合介桶;所述球磨机出料通过管道和闸阀与循环桶连通;所述循环泵将循环桶内的介质打入旋流器中;所述旋流器包括入料口、溢流口、底流口;在所述入料口固定有压力表、入料闸阀;所述底流口与球磨机连通,溢流口与合介桶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选用、增加合适尺寸旋流器来控制循环磨介,在旋流器上增加压力表来调控介质粒度情况,最终保证了重介系统磁铁矿粉粒度组成,‑0.045mm进一步提高到85%以上,从源头上提高了重介系统的稳定性、脱介筛和分选机的分选效率、同时也降低了重介司机控制密度的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邵波;李勇;李晓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6
技术公布日:2017.08.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