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米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8460阅读:40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具体涉及一种黑米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黑米是黑稻加工产品,属于粳米类,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经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类特色品种,黑米稻粒外观长椭圆形,稻壳灰褐色,粒型有籼、粳两种,黑米是非糯性稻米。黑米呈黑色或黑褐色,营养丰富,食、药用价值高。而黑米所含营养成分多聚集在黑色皮层,因此此表层在加工时不宜被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米加工工艺,使得黑米的营养成分最大限度的保留,并且口感更加香糯。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黑米加工工艺,包括以下过程:

(1)选米:先将原谷中的碎石、杂质清除,再采用风选清除灰尘及空壳,得到谷粒;

(2)砻谷:采用砻谷机进行脱壳,得到米粒,去除谷壳;

(3)干燥:将所述的米粒进行干燥;

(4)灭菌:将经干燥后的米粒采用高温灭菌;

(5)浸泡:将经灭菌后的米粒加水浸泡;

(6)加压:将浸泡后的米粒装入袋子中,抽出空气,向袋子施加静水压;

(7)二次干燥:将经加压的米粒取出,再次进行干燥;

(8)碾米:采用碾米机对经过二次干燥的米粒轻碾,得到成品。

将谷粒脱壳后进行干燥,使其内的水分流失,在高温灭菌时米粒中的淀粉不会熟化,其内的营养成分不会流失,灭菌后加水浸泡,使米粒吸水,再在静水压的作用下促使米粒吸收水分进而膨胀,使得米粒在食用蒸煮时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口感更加香糯。经加压后的米粒经过二次干燥,流失水分,便于储存,最后再经过碾米,使米粒表面光滑。在此过程中,对米粒皮层的破坏最小化,黑米营养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

作为优选,所述的干燥过程中,将米粒干燥至含水量为10%以下。含水量达到10%以下,避免在干燥过程中米粒淀粉熟化。

作为优选,所述的灭菌过程中,高温灭菌温度为50~65℃,时间为2~4小时。

作为优选,所述的浸泡过程中,水温为15~20℃,浸泡时间为4~6小时。低温浸泡,减少米粒中营养物质的流失。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压过程中,施加静水压200~240兆帕,时间为4~5分钟。

作为优选,所述的二次干燥过程中,将米粒干燥至含水量为15%以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能产生以下一种有益效果:本发明使得黑米的营养成分最大限度的保留,并且食用时口感更加香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列举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黑米加工工艺,包括以下过程:

(1)选米:先将原谷中的碎石、杂质清除,再采用风选清除灰尘及空壳,得到谷粒;

(2)砻谷:采用砻谷机进行脱壳,得到米粒,去除谷壳;

(3)干燥:将所述的米粒进行干燥至含水量为10%以下;

(4)灭菌:将经干燥后的米粒采用高温灭菌,温度为65℃,时间为2小时;

(5)浸泡:将经灭菌后的米粒加水浸泡,水温为20℃,浸泡时间为6小时;

(6)加压:将浸泡后的米粒装入袋子中,抽出空气,向袋子施加静水压200兆帕,时间为4分钟;

(7)二次干燥:将经加压的米粒取出,再次进行干燥至含水量15%以下;

(8)碾米:采用碾米机对经过二次干燥的米粒轻碾,得到成品。

将谷粒脱壳后进行干燥,使其内的水分流失,在高温灭菌时米粒中的淀粉不会熟化,其内的营养成分不会流失,灭菌后加水浸泡,使米粒吸水,再在静水压的作用下促使米粒吸收水分进而膨胀,使得米粒在食用蒸煮时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口感更加香糯。经加压后的米粒经过二次干燥,流失水分,便于储存,最后再经过碾米,使米粒表面光滑。在此过程中,对米粒皮层的破坏最小化,黑米营养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

实施例2:

一种黑米加工工艺,包括以下过程:

(1)选米:先将原谷中的碎石、杂质清除,再采用风选清除灰尘及空壳,得到谷粒;

(2)砻谷:采用砻谷机进行脱壳,得到米粒,去除谷壳;

(3)干燥:将所述的米粒进行干燥至含水量为10%以下;

(4)灭菌:将经干燥后的米粒采用高温灭菌,温度为50℃,时间为4小时;

(5)浸泡:将经灭菌后的米粒加水浸泡,水温为15℃,浸泡时间为4小时;

(6)加压:将浸泡后的米粒装入袋子中,抽出空气,向袋子施加静水压240兆帕,时间为5分钟;

(7)二次干燥:将经加压的米粒取出,再次进行干燥至含水量15%以下;

(8)碾米:采用碾米机对经过二次干燥的米粒轻碾,得到成品。

将谷粒脱壳后进行干燥,使其内的水分流失,在高温灭菌时米粒中的淀粉不会熟化,其内的营养成分不会流失,灭菌后加水浸泡,使米粒吸水,再在静水压的作用下促使米粒吸收水分进而膨胀,使得米粒在食用蒸煮时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口感更加香糯。经加压后的米粒经过二次干燥,流失水分,便于储存,最后再经过碾米,使米粒表面光滑。在此过程中,对米粒皮层的破坏最小化,黑米营养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

实施例3:

一种黑米加工工艺,包括以下过程:

(1)选米:先将原谷中的碎石、杂质清除,再采用风选清除灰尘及空壳,得到谷粒;

(2)砻谷:采用砻谷机进行脱壳,得到米粒,去除谷壳;

(3)干燥:将所述的米粒进行干燥至含水量为10%以下;

(4)灭菌:将经干燥后的米粒采用高温灭菌,温度为60℃,时间为3小时;

(5)浸泡:将经灭菌后的米粒加水浸泡,水温为15℃,浸泡时间为5小时;

(6)加压:将浸泡后的米粒装入袋子中,抽出空气,向袋子施加静水压220兆帕,时间为5分钟;

(7)二次干燥:将经加压的米粒取出,再次进行干燥至含水量15%以下;

(8)碾米:采用碾米机对经过二次干燥的米粒轻碾,得到成品。

将谷粒脱壳后进行干燥,使其内的水分流失,在高温灭菌时米粒中的淀粉不会熟化,其内的营养成分不会流失,灭菌后加水浸泡,使米粒吸水,再在静水压的作用下促使米粒吸收水分进而膨胀,使得米粒在食用蒸煮时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口感更加香糯。经加压后的米粒经过二次干燥,流失水分,便于储存,最后再经过碾米,使米粒表面光滑。在此过程中,对米粒皮层的破坏最小化,黑米营养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

最优实施例:

一种黑米加工工艺,包括以下过程:

(1)选米:先将原谷中的碎石、杂质清除,再采用风选清除灰尘及空壳,得到谷粒;

(2)砻谷:采用砻谷机进行脱壳,得到米粒,去除谷壳;

(3)干燥:将所述的米粒进行干燥至含水量为10%以下;

(4)灭菌:将经干燥后的米粒采用高温灭菌,温度为60℃,时间为4小时;

(5)浸泡:将经灭菌后的米粒加水浸泡,水温为15℃,浸泡时间为6小时;

(6)加压:将浸泡后的米粒装入袋子中,抽出空气,向袋子施加静水压230兆帕,时间为4~5分钟;

(7)二次干燥:将经加压的米粒取出,再次进行干燥至含水量15%以下;

(8)碾米:采用碾米机对经过二次干燥的米粒轻碾,得到成品。

将谷粒脱壳后进行干燥,使其内的水分流失,在高温灭菌时米粒中的淀粉不会熟化,其内的营养成分不会流失,灭菌后加水浸泡,使米粒吸水,再在静水压的作用下促使米粒吸收水分进而膨胀,使得米粒在食用蒸煮时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口感更加香糯。经加压后的米粒经过二次干燥,流失水分,便于储存,最后再经过碾米,使米粒表面光滑。在此过程中,对米粒皮层的破坏最小化,黑米营养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多个解释性实施例,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方法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意一实施例描述一个方法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方法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