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聚酯反应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8422阅读:10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聚酯反应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尤其是一种应用于聚酯反应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有物理或者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和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合功能。

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器及传动系统、冷却装置、安装装置和加热炉等,在釜体上盖有釜盖,两者由沿着釜体上端周向均布的主螺栓、螺母紧固连接。

在聚酯合成过程中,随着缩聚反应的进行,PET的相对分子质量会越来越大,体系的粘度也越来越高。伴随着反应进行的不同阶段,由于反应釜中物料粘度和密度的变化,流体混合不均匀,液体流动的高速区集中在叶端,液体的流速由桨叶区向着反应釜内壁侧面的方向呈梯度降低,贴近反应釜内壁的区域内存在液体不流动的死区,不利于反应的进行,也不利于产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聚酯反应的反应釜,其搅拌均匀,提高搅拌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聚酯反应的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外部设有加热夹套;釜体上部装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安装在电机输出端的安装轴,安装轴处于所述釜体内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轴下部的两个螺旋搅拌桨,两个螺旋搅拌桨构成双螺旋结构;所述安装轴上固连有一固定板,所述螺旋搅拌桨的上端通过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轴固定安装;所述螺旋搅拌桨围绕的所述安装轴上还安装有多组第一搅拌桨,每一组所述第一搅拌桨包括多个均匀沿着所述安装轴圆周分布的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远离所述安装轴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搅拌桨固连。

优选同一组所述第一搅拌桨的所述第一搅拌叶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改进,多组所述第一搅拌桨沿着所述安装轴的轴向等距分布;所述第一搅拌桨的所述第一搅拌叶的长度逐渐增大。

进一步改进,位于最高处的所述第一搅拌桨的上部的所述安装轴装有加强搅拌桨。

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搅拌桨包括多个沿着所述安装轴的圆周均匀分布的加强搅拌桨叶,所述加强搅拌桨叶远离所述安装轴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安装轴的一端;所述加强搅拌桨叶为曲线形。

进一步改进,每相邻的两组所述第一搅拌桨之间安装有一组第二搅拌桨,所述第二搅拌桨包括沿着所述安装轴的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叶包括连接部和搅拌部;所述搅拌部为勺状。

进一步改进,相邻的两组所述第二搅拌桨的所述第二搅拌叶错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构成双螺旋结构的两组螺旋搅拌桨随着聚酯反应的进行,釜体内液体粘度和密度不断增加,双螺旋结构的螺旋搅拌桨在具有搅拌和剪切的功能,配合螺旋搅拌桨内部的多组第一搅拌桨,充分保证了釜体内液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均匀混合,减少釜体内液体的死区,提高反应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结构对称,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力均匀,结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搅拌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聚酯反应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体1外部设有加热夹套11;釜体1上部装有电机2,电机2输出端安装有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安装在电机2输出端的安装轴31,安装轴31处于所述釜体1内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轴31下部的两个螺旋搅拌桨32,两个螺旋搅拌桨32构成双螺旋结构;所述安装轴31上固连有一固定板33,所述螺旋搅拌桨32的上端通过所述固定板33与所述安装轴31固定安装;

所述螺旋搅拌桨32围绕的所述安装轴31上还安装有多组第一搅拌桨34,每一组所述第一搅拌桨34包括多个均匀沿着所述安装轴31圆周分布的第一搅拌叶341;所述第一搅拌叶341远离所述安装轴31的一端与所述螺旋搅拌桨32固连。

本实施例中构成双螺旋结构的两组螺旋搅拌桨32随着聚酯反应的进行,釜体1内液体粘度和密度不断增加,双螺旋结构的螺旋搅拌桨32具有搅拌和剪切的功能,配合螺旋搅拌桨32内部的多组第一搅拌桨34,充分保证了釜体1内液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均匀混合,减少釜体1内液体的死区,提高反应效率,提高生产效率;且本实施例具有结构对称的特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对称的结构使得本实施例受力均匀,结构稳定。

本实施例中同一组所述第一搅拌桨34的所述第一搅拌叶341的长度相等,利于本实施例结构的稳定性,安装轴31受力均匀,利于本实施例长期稳定使用。进一步优化,为了提高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桨34的搅拌效果,第一搅拌叶341的上下两侧均为曲线,使得第一搅拌叶341类似叶子的形状,增加了第一搅拌叶341与液体的接触的面积,提高搅拌效率。

本实施例中多组所述第一搅拌桨34沿着所述安装轴31的轴向等距分布;所述第一搅拌桨34的所述第一搅拌叶341的长度逐渐增大。在保证本实施例具有搅拌均匀、高效的特点的同时,减小本实施例的体积,方便本实施例的安装和清洗。

本实施例中位于最高处的所述第一搅拌桨34的上部的安装轴31装有加强搅拌桨35,进一步强化液面的物料流动的速度,防止物料停留在物料表面,影响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品质;进一步优化,所述加强搅拌桨35包括多组沿着所述安装轴31的圆周均匀分布的加强搅拌桨叶351,所述加强搅拌桨叶351远离所述安装轴31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安装轴31的一端;所述加强搅拌桨叶351为曲线形;利于加强搅拌桨35在转动的过程中促进液体表面出现漩涡,从而使得液面的物料充分进入液体内部与其他的物料进行混合,克服表面张力的影响。

本实施例中每相邻的两组所述第一搅拌桨34之间安装有一组第二搅拌桨36,所述第二搅拌桨36包括沿着所述安装轴31的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二搅拌叶361,所述第二搅拌叶361包括连接部362和搅拌部363;所述搅拌部363为勺状。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搅拌桨36的主要作用是推动安装轴31周围的液体运动防止所述安装轴31附近出现液体不流动的死区;且勺状的搅拌部363增大了第二搅拌叶361与液体接触的面积,利于本实施例充分将液体混合均匀。进一步优化,相邻的两组所述第二搅拌桨36的所述第二搅拌叶361错开设置,由于液体粘稠的特点,提高第二搅拌轴转动所引起的液体流动,提高搅拌的效率,防止小区域的死区的出现。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配合双螺旋结构的螺旋搅拌桨32,在所述釜体1的内壁上设有双螺旋导流结构,液体在搅拌的过程中流动至釜体1内壁,内壁上凹凸不平的双螺旋结构促进液体也釜体1内壁处的流动,防止釜体1内壁表面附近混合不均匀。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