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坩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9527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坩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器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坩埚。



背景技术:

坩锅是实验过程中煅烧固体物质.熔融试样时不可或缺的储样器皿,其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和高温稳定性。传统的坩埚口径较大,但是储样管的口径相对较小,因此在每次处理完样品之后,都必须将样品先转移至相对储样管管口直径小的器皿,或者实验称量纸上,然后间接的转移至储样管中,这种多工序的操作,容易使得样品受到污染;现有坩埚的坩埚盖与坩埚简单接触,衔接不紧密,在坩埚倾斜时容易掉落而脱离坩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坩埚,解决了传统坩埚在转移样品时需多工序操作,容易使样品受到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坩埚,包括中空且上端开口的坩埚体,坩埚体中上部设置有出样内口,出样内口处设置有斜向上延伸的出样端支,出样端支末端设置出样外口,坩埚体开口处设置有坩埚盖,沿坩埚盖外侧一周设置有盖檐,且盖檐与坩埚体接触,坩埚盖上方还设置有盖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出样端支的内径沿出样内口到出样外口的方向逐渐减小。

盖檐的形状及尺寸与坩埚体的形状及尺寸相适应。

出样外口与出样端支外围设置封口盖,封口盖上设置封口盖柄。

封口盖的结构与出样端支接触时相应位置的结构相同,封口盖的外径沿远离封口盖柄的方向逐渐增大,且封口盖的内径与出样端支接触时相应位置的外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坩埚,坩埚上设置的出样内口、出样端支和出样外口能直接将样品从坩埚倒入储样管内,转移试样时不用先将试样先转移至比储样管管口直径小的器皿,或者不用将试样先转移至实验称量纸上,避免了转移试样时多工序操作,使得样品受到污染;而且坩埚盖和封口盖的合理设置使得样品可以处于绝对的密封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坩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坩埚中坩埚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坩埚中封口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坩埚体,2.出样内口,3.出样端支,4.出样外口,5.坩埚盖,6.盖檐,7.盖柄,8.封口盖,9.封口盖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坩埚,如图1所示,包括中空且上端开口的坩埚体1,坩埚体1中上部设置有出样内口2,出样内口2处设置有斜向上延伸的出样端支3,出样端支3末端设置出样外口4;如图2所示,坩埚体1上方设置有坩埚盖5,沿坩埚盖5的外侧一周设置有盖檐6,盖檐6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坩埚体1的形状及尺寸相适应,使盖檐6与坩埚体1接触时相吻合并且保证紧密衔接,坩埚盖5上方还设置有盖柄7;如图3所示,出样外口4与出样端支3外围设置封口盖8,封口盖上设置封口盖柄9。

出样端支3的内径沿出样内口2到出样外口4的方向逐渐减小,且出样外口4截面为方向向下的斜口形状,而且出样端支3整体上较为粗短,这样方便将样品倒入储液管;封口盖8的结构与出样端支3的结构相同,封口盖8的直径沿远离封口盖柄9方向逐渐增大,当封口盖8与出样端支3相互配合时,封口盖8的内径与出样端支3相应位置的外径相同,使两者接触时可以完全吻合并且完全衔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坩埚在使用时,需要处理样品时先打开坩埚盖5,将样品从坩埚盖5处置于坩埚体1内,盖上坩埚盖5,将封口盖8放入出样端支3并将出样外口4密封;样品处理完后,将封口盖8从出样端支3拿掉,倾斜坩埚体1,样品流至出样内口2,经由出样端支3,到达出样外口4,最终直接进入储样管。

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坩埚,通过设置的出样内口、出样端支和出样外口可直接将样品从坩埚倒入储样管内,转移试样时不用先将试样先转移至比储样管管口直径小的器皿,或者不用将试样先转移至实验称量纸上,避免了转移试样时多工序操作,使得样品受到污染;而且其坩埚盖和封口盖的合理设置使得样品可以处于绝对的密封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