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盖涂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93601发布日期:2019-04-23 20:5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舱盖涂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舱盖涂装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集装箱船使用涂料品种多,施工部位多,自然也成为涂装部难点项目之一。其难点中的难点,即货舱舱盖涂装施工。众所周知,货舱舱盖所处于的位置属于c5-m(iso-12944标准),属于高盐度的海洋环境。其舱盖本体在承受恶劣的海洋环境腐蚀之外,还要承受集装箱重量的挤压,耐摩擦力和耐冲击力强。因此,舱盖涂装质量就关系到整个集装箱船的质量、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现有技术中,舱盖涂装后质量无法保证,容易出现龟裂、新旧油漆有色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舱盖涂装后质量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舱盖涂装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舱盖涂装方法,包括:步骤s1:在舱盖上的各个部位进行预喷涂,形成预喷涂层;步骤s2:在预喷涂层上喷上底漆,形成湿膜层;步骤s3:检测湿膜层的厚度,当湿膜层的厚度超过一预设值时,打薄湿膜层直至湿膜层的厚度不大于该预设值,并固化湿膜层形成底层;步骤s4:在底层上喷涂中间漆,形成连接层,同时挤压残留在底漆的孔隙中的空气;步骤s5:在连接层上喷涂面漆,形成表面层。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舱盖涂装方法中,在步骤s3中,通过喷洒擦拭工序,以确定底层的固化完成。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舱盖涂装方法中,在步骤s4中,在涂覆中间漆时,在涂料中添加稀释剂。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舱盖涂装方法中,在步骤s4中,在喷涂中间漆时,按照先四周后中间的顺序喷涂。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舱盖涂装方法中,在步骤s5后还包括步骤s6:使用60℃以上的水擦拭表面层,以去除表面层上的粘附层,再对表面层进行打磨和清洁。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舱盖涂装方法中,在步骤s5后还包括步骤s6’:去除表面层的产生色差的分段涂层,重新配比涂料进行喷涂。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舱盖涂装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涂层出现龟裂的问题,去除涂层表面产生的粘附层,以及解决涂层修补时产生的新旧涂料色差问题,保证了舱盖涂装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舱盖涂装方法,包括:步骤s1:在舱盖上的各个部位进行预喷涂,形成预喷涂层;步骤s2:在预喷涂层上喷上底漆,形成湿膜层;步骤s3:检测湿膜层的厚度,当湿膜层的厚度超过一预设值时,打薄湿膜层直至湿膜层的厚度不大于该预设值,并固化湿膜层形成底层;步骤s4:在底层上喷涂中间漆,形成连接层,同时挤压残留在底漆的孔隙中的空气;步骤s5:在连接层上喷涂面漆,形成表面层。

在本实施例所公开的舱盖涂装方法中,采用的无机硅酸锌底漆进行涂装,对于无机硅酸锌底漆比常规有机涂料抗紫外线能力弱,因此需要通过封闭层、面漆对底漆进行保护,增加整个舱盖的防腐蚀周期。本实施例所采用的佐敦无机硅酸性是一种以正硅酸乙酯为基料,配合以锌粉及其他颜料组成的水溶性自固型涂料。

本实施例所公开的舱盖涂装方法,根据步骤s1,通过手工预涂的方式,把舱盖上焊缝、箱角区域、百叶窗区域和其它难以喷涂区域做好预涂工作,形成预喷涂层。之后,根据步骤s2,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第一道无机硅酸锌底漆的喷涂作业。要求必须两人负责涂料中主剂与固化剂的混合、搅拌,搅拌过程必须始终进行,直到该桶涂料施工完毕。

在喷涂过程中,根据步骤s3,安排人员检测湿膜层的厚度,防止湿膜层的厚度过厚导致“龟裂”的涂层弊病出现。

在喷涂第二道中间漆前,先整体选用钢丝球进行清洁,擦除表面漆雾颗粒及其它污染物。之后对难以喷涂区域进行预涂。根据步骤s4,在喷涂中间漆时,挤压残存在底漆孔隙中的空气,保证中间漆成膜,形成连接层。覆涂第三道面漆时,依第二道涂层顺序进行施工。

在步骤s3中,由于佐敦涂料公司的无机硅酸锌底漆基料为正硅酸乙酯,为促进固化需要一定湿度才能完成,因此需要通过喷洒擦拭工序,以确定底层的固化完成。具体来说,在涂层施工至硬干后进行喷晒淡水作业,并每隔2小时喷洒少许淡水一次,使用丁酮mek和白布反复擦拭涂层表面50次,从而确定固化。

在步骤s4中,在涂覆中间漆时,在涂料中添加稀释剂。具体地,通过在涂料中添加50%的稀释剂,从而使得喷涂作业产生“miss-coat”的效果,以挤压掉残存在底漆孔隙中的空气。

在步骤s4中,在喷涂中间漆时,按照先四周后中间的顺序喷涂。具体来说,喷涂顺序采用先四周后中间的顺序,能够保证达到膜厚标准,又避免四周涂层出现流挂现象。

采用本实施例所公开的舱盖涂装方法,根据无机硅酸锌底漆的固化机理,变向改变其涂装和工作环境,使涂料与舱盖的底材紧密结合,减低了涂层漆病的产生。

此外,由于海上环境的多变,涂层暴露在水汽凝聚和潮湿的环境中,因此涂料中的溶剂不能及时会发,造成一部分固化剂随着溶剂一起析出到涂层表面形成粘附层,导致使用时出现涂层漆病。因此,需要对涂层表面进行处理以去除粘附层。故,在本实施例的舱盖涂装方法中,在步骤s5后还包括步骤s6:使用60℃以上的水擦拭表面层,以去除表面层上的粘附层,再对表面层进行打磨和清洁。这样,就能够去除粘附层,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涂层漆病,保证船舶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在对舱盖表面进行维护时,需要对舱盖进行分段涂层修补,而修补时新旧涂料之间会产生明显色差,时舱盖不美观。经分析,这是分段涂层部分区域膜厚不足产生的问题。故,在本实施例的舱盖涂装方法中,在步骤s5后还包括步骤s6’:去除表面层的产生色差的分段涂层,重新配比涂料进行喷涂。这样,就能解决分段涂层处局部区域发黄或发白,导致色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舱盖涂装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涂层出现龟裂的问题,去除涂层表面产生的粘附层,以及解决涂层修补时产生的新旧涂料色差问题,保证了舱盖涂装的质量。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舱盖涂装方法,包括:步骤S1:在舱盖上的各个部位进行预喷涂,形成预喷涂层;步骤S2:在预喷涂层上喷上底漆,形成湿膜层;步骤S3:检测湿膜层的厚度,当湿膜层的厚度超过一预设值时,打薄湿膜层直至湿膜层的厚度不大于该预设值,并固化湿膜层形成底层;步骤S4:在底层上喷涂中间漆,形成连接层,同时挤压残留在底漆的孔隙中的空气;步骤S5:在连接层上喷涂面漆,形成表面层。本发明提供的舱盖涂装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涂层出现龟裂的问题,去除涂层表面产生的粘附层,以及解决涂层修补时产生的新旧涂料色差问题,保证了舱盖涂装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徐传林;郝继海;刘言增;陈月州;刘兴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27
技术公布日:2019.04.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