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进气歧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341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自动进气歧气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进气歧气管,属于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引擎运转时,每一循环所能获得的空气量多少,是决定引擎动力大小的基本因素,而引擎的进气量乃是由引擎的容积效率来衡量,由于进入汽缸内的空气,在进入前受到各方面的阻力、以及歧气管内温度等原因影响,从而引擎在高转速运转时会降低容积效率,此时,歧气管内的空气压力值是负压,由于进气量的减少,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功率并增加了油耗。
[0003]目前,汽车专业技术人员都在不断改进发动机的进气歧气管,从过去的铝制歧气管到今天的碳纤维歧气管,并在歧气管上加装储气包,其目的就是改变进气环境,增加进气量,无论以上如何设计和改变,都无法解决歧气管内空气压力值是负压这样的事实,这也是目前自然吸气发动机存在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4]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进气歧气管,改变歧气管内负压现状,提高发动机的进气容积效率。
[0005]本发明所述的自动进气歧气管,包括进气歧管和储气包,进气歧管通过歧气管出气口连接储气包,储气包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下壳体内设有支架,支架上装有电引风机,下壳体的支架位置设有出线孔,电引风机的电源线由出线孔引出。
[0006]在歧气管的储气包内加装一个电引风机,当节气门开启时,电引风机通过打开的节气门,吸入有效的空气,使歧气管内的空气压力值变为正压,起到了进气增压的作用,从而解决了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不足的难题。
[0007]优选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处装有密封条,保证密封性。
[0008]优选的,电引风机和支架之间为过盈配合,使两者紧密配合,防止脱落。
[0009]优选的,电引风机出气端设有安全防护网,提高安全性。
[0010]优选的,出线孔处装有密封圈,防止漏气。
[00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2]自动进气歧气管结构简单,改变歧气管内负压为正压,起到进气增压的作用,提高了发动机的进气容积效率,节油率达到8%左右,减少有害气体排放10%左右,且采用电引风机,工作迅速,无滞后性,在低转速时的增压效果优于涡轮增加发动机;改进后的歧气管在安装车辆时与原有安装相同,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节气门;2、电引风机;3、电源线;4、歧气管出气口 ;5、储气包;6、支架;7、上壳体;8、下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进气歧气管包括进气歧管和储气包5,进气歧管通过歧气管出气口 4连接储气包5,储气包5 —端连接节气门1,储气包5包括上壳体7和下壳体8两部分,下壳体8内设有支架6,支架6上装有电引风机2,下壳体8的支架6位置设有出线孔,电引风机2的电源线3由出线孔引出。
[0018]上壳体7和下壳体8的连接处装有密封条。
[0019]电引风机2和支架6之间为过盈配合。
[0020]电引风机2出气端设有安全防护网。
[0021]出线孔处装有密封圈。
[0022]在设计制造该歧气管时,把安装电引风机2的部位,做成复合式,分为上壳体7和下壳体8,上壳体7可以打开,把电引风机2安装到制作好的支架6上,再把上、下壳体7、8安装好,将电引风机2的电源线3引出即可。
[0023]在储气包5内加装一个高转速的电引风机2,当节气门I开启时,高转速的电引风机2通过打开的节气门1,吸入有效的空气,使歧气管内的空气压力值变为正压,起到了进气增压的作用,从而解决了自然吸气发动机进气不足的难题。由于使用电引风机2,只要接通电源,电引风机2迅速工作,没有滞后性,这个增压特点要比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低转速的增压效果好。
【主权项】
1.一种自动进气歧气管,包括进气歧管和储气包(5),进气歧管通过歧气管出气口(4)连接储气包(5),其特征在于:储气包(5)包括上壳体(7)和下壳体(8)两部分,下壳体(8)内设有支架出),支架(6)上装有电引风机(2),下壳体⑶的支架(6)位置设有出线孔,电引风机(2)的电源线(3)由出线孔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进气歧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7)和下壳体(8)的连接处装有密封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进气歧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引风机(2)和支架(6)之间为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进气歧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引风机(2)出气端设有安全防护网。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动进气歧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线孔处装有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进气歧气管,属于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技术领域,包括进气歧管和储气包,进气歧管通过歧气管出气口连接储气包,储气包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下壳体内设有支架,支架上装有电引风机,下壳体的支架位置设有出线孔,电引风机的电源线由出线孔引出,该结构改变歧气管内负压现状,提高发动机的进气容积效率。
【IPC分类】F02B29/02, F02M35/104
【公开号】CN105134433
【申请号】CN201510574133
【发明人】李大年, 丁宁
【申请人】淄博维特威节油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