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后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491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若干第二螺栓34)进行装配。优选地,请参图4及图8所示,所述排气后处理装置100设有夹持在所述第二法兰22与所述第三法兰33之间的石墨垫片35,用以吸收焊接件所产生的公差。
[0030]请参图7所示,安装之后,所述第一螺栓23位于所述出气锥11的外部,所述第二螺栓34位于所述第一螺栓23的内侧,所述第二螺栓34隐藏在所述出气锥11内。
[0031]请参图7至图9所示,为了定位所述催化剂组件3,同时又利于安装,所述外壳体组件2设有位于所述催化剂组件3底部的支撑环26,所述催化剂组件3包括与所述支撑环26相配合的定位环36。所述支撑环26设有第一倾斜面261,所述定位环36设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261相抵压的第二倾斜面361。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环26焊接在所述外壳21内,所述定位环36可拆卸地卡持在所述内壳体31的底端。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组件3远离所述第二螺栓34的一端为非锁扣端,所述非锁扣端与所述外壳体组件2通过斜面相搭接,以实现较好的定位。所谓“非锁扣端”是指其并非通过锁扣结构(例如螺栓等)与所述外壳体组件2实现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环26与定位环36的这种配合结构,不仅能够实现良好的定位,而且利于更换所述催化剂组件3。
[0032]请参图5及图6所示,所述排气后处理装置100在安装后竖直布置,所述出气锥组件I位于所述外壳体组件2的上端。经过处理的尾气,可以从所述排气出口 111向上排入空气中。
[0033]当需要更换所述催化剂组件3时,首先移除所述第一螺栓23,进而移除所述出气锥组件I ;然后,再松开所述第二螺栓34,利用吊装工具将所述催化剂组件3从所述外壳21中吊出。由于所述催化剂组件3远离所述第二螺栓34的一端为非锁扣端,这中结构非常有利于吊出所述催化剂组件3。
[0034]然后,将新的催化剂组件3装入所述收容腔20中,所述支撑环26以及定位环36的斜面设计能够实现平稳的组装;之后,用所述第二螺栓34进行锁紧;然后,再将所述出气锥组件I通过第一螺栓23组装在外面即可。可拆卸的定位环36可以实现重复利用,以节省成本。分组设置的催化剂组件3相较于整体式的结构,单个催化剂组件3的体积较小,利于更换。
[0035]另外,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前后贯穿”指的是在未安装其他零件之前是贯穿的,再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气锥组件、与所述出气锥组件相配合的外壳体组件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组件内的若干催化剂组件;其中,所述出气锥组件包括出气锥以及与所述出气锥相连接的第一安装部;所述外壳体组件包括设有若干收容腔的外壳以及与所述外壳相连接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借助第一安装元件进行装配;每一个催化剂组件均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内壳体、封装在所述内壳体内的催化剂以及与所述内壳体相连接的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部借助第二安装元件进行装配,所述第一安装元件位于所述出气锥的外部,所述第二安装元件隐藏在所述出气锥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为第一法兰,所述第二安装部为第二法兰,所述第三安装部为第三法兰,所述第一安装元件为第一螺栓,所述第二安装元件为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位于所述第一螺栓的内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后处理装置设有夹持在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之间的石墨垫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后处理装置设有夹持在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第三法兰之间的石墨垫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组件远离所述第二安装元件的一端为非锁扣端,所述非锁扣端与所述外壳体组件通过斜面相搭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催化剂组件底部的支撑环,所述催化剂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撑环相配合的定位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定位环设有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抵压的第二倾斜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焊接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定位环可拆卸地卡持在所述内壳体的底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后处理装置竖直布置,所述出气锥组件位于所述外壳体组件的上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后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外壳焊接在一起的进气锥以及与所述进气锥相连的混合管。
【专利摘要】一种排气后处理装置,其包括出气锥组件、与所述出气锥组件相配合的外壳体组件以及若干催化剂组件。其中,所述出气锥组件包括出气锥以及与所述出气锥相连接的第一安装部;所述外壳体组件包括设有若干收容腔的外壳以及与所述外壳相连接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借助第一安装元件进行装配。所述催化剂组件包括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内壳体、封装在所述内壳体内的催化剂以及与所述内壳体相连接的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部借助第二安装元件进行装配。所述第一安装元件位于所述出气锥的外部,所述第二安装元件隐藏在所述出气锥内,以便于更换催化剂。
【IPC分类】F01N3-28
【公开号】CN204457966
【申请号】CN201520003377
【发明人】王林, 严鑫
【申请人】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