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气控制阀及进气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02476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抵接,从而对第二孔部22的内壁面25和阀芯232之间进行密封。第二密封部250b构成为如下:在阀芯232的关闭位置上,通过与开口部24的内壁面25的抵接面25b抵接,从而对第二孔部22的内壁面25和阀芯232之间进行密封。第一密封部250a(第二密封部250b)形成为具有成为弹性变形时的支点的第一折叶部251a(251b)及第二折叶部252a(252b)的弯曲形状。详细而言,第一密封部250a的第一折叶部251a及第二折叶部252a分别配置在阀芯232的外周部232a中的阀芯232的一个表面232b侧(出口孔23侧)及另一个表面232c侧(缓冲罐I侧)。第二密封部250b的第一折叶部251b及第二折叶部252b分别配置在阀芯232的外周部232a中的阀芯232的另一个表面232c侧(缓冲罐I侧)及一个表面232b侧(出口孔23侧)。S卩,如图12所示,第一密封部250a的第一折叶部251a及第二折叶部252a分别配置在阀芯232的关闭位置上的进气口 2的下游侧及上游侧,第二密封部250b的第一折叶部251b及第二折叶部252b分别配置在阀芯32的关闭位置上的进气口 2的上游侧及下游侧。
[0080]第一密封部250a (第二密封部250b)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连结部253a (253b),其连结第一折叶部251a(251b)和第二折叶部252a(252b);以及能够弹性变形的抵接部254a (254b),其从第二折叶部252a (252b)向外侧延伸。换句话说,第一密封部250a (第二密封部250b)通过连结部253a(253b)及抵接部254a(254b)形成为V字状的弯曲形状。另夕卜,第一密封部250a及第二密封部250b具有相互反向的V字形状。并且,在V字状的弯曲形状的阀芯232侧的一端设有第一折叶部251a(251b),在V字状的弯曲形状的中间折回点设有第二折叶部252a (252b)。经由第一折叶部251a (251b)而连接的安装部255a (255b)硫化粘接在阀芯232的外周部232a的侧端面、一个表面232b及另一个表面232c,从而第一密封部250a(第二密封部250b)装配在阀芯232的外周部232a。详细而言,如图10所示,阀芯232的外周部232a的一侧的侧端面由倾斜面232d构成,所述倾斜面232d以与由第二孔部22的倾斜面构成的抵接面25a对应的方式向相同的方向的一侧倾斜,第一密封部250a装配在倾斜面232d。另外,阀芯232的外周部232a的另一侧的侧端面由倾斜面232e构成,所述倾斜面232e以与由第二孔部22的倾斜面构成的抵接面25b对应的方式向相同的方向的一侧倾斜,第二密封部250b装配在倾斜面232e。第一密封部250a (第二密封部250b)具有板状的阀芯232的厚度T2以下的阀芯232的厚度方向上的长度L3 (L4)。此外,倾斜面232d及232e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倾斜面”的一例。
[0081]第一密封部250a (第二密封部250b)的连结部253a (253b)形成为其前端部侧朝向阀芯232的另一个表面232c侧(一个表面232b侧)延伸,抵接部254a (254b)形成为其前端部侧朝向阀芯232的一个表面232b侧(另一个表面232c侧)延伸。如图11所示,在抵接部254a (254b)的前端部一体地形成有朝向外侧折弯的折弯部256a (256b)。并且,如图12所示,如果阀芯232转动到关闭位置,则折弯部256a (256b)与抵接面25a (25b)抵接从而向内侧弹性变形,因此,通过其复原力,折弯部256a (256b)紧贴于抵接面25a (25b)。由此,在阀芯232的关闭位置上,阀芯232和抵接面25a (25b)的密封性提高。
[0082]第一密封部250a (第二密封部250b)被构成为在阀芯232转动到关闭位置时,抵接部254a (254b)与开口部24的内壁面25的抵接面25a (25b)抵接。第一密封部250a (第二密封部250b)被构成为如下:在阀芯232的关闭位置上,在阀芯232的一个表面232b侧(进气口 2的下游侧)和另一个表面232c侧(进气口 2的上游侧)存在压力差的情况下,通过其压力差而被施加有以第一折叶部251a(251b)或者第二折叶部252a(252b)为支点而使连结部253a (253b)或者抵接部254a (254b)弹性变形的方向上的力,从而抵接部254a (254b)以更紧贴的状态与开口部24的内壁面25的抵接面25a (25b)抵接。
[0083]具体而言,在阀芯232的一个表面232b侧(进气口 2的下游侧)的压力低于另一个表面232c侧(进气口 2的上游侧)的压力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第一密封部250a被构成为,通过其压力差而被施加有如以第一折叶部251a为支点而使连结部253a沿着向外侧展开的方向弹性变形那样的力,从而抵接部254a以更紧贴的状态与开口部24的内壁面25的抵接面25a抵接。如图14所示,第二密封部250b被构成为,在阀芯232的一个表面232b侧(进气口 2的下游侧)的压力低于另一个表面232c侧(进气口 2的上游侧)的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其压力差而被施加有如以第二折叶部252b为支点而使抵接部254b朝向外侧弹性变形那样的力,从而抵接部254b以更紧贴的状态与开口部24的内壁面25的抵接面25b抵接。
[0084]如图15所示,第一密封部250a在由进气波动引起阀芯232的另一个表面232c侧(进气口 2的上游侧)的压力变得低于一个表面232b侧(进气口 2的下游侧)的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其压力差,被施加有如以第二折叶部252a为支点而使抵接部254a朝向外侧弹性变形那样的力,从而抵接部254a以更紧贴的状态与开口部24的内壁面25的抵接面25a抵接。如图16所示,第二密封部250b在由进气波动引起阀芯232的另一个表面232c侧(进气口 2的上游侧)的压力变得低于一个表面232b侧(进气口 2的下游侧)的压力的情况下,通过其压力差,被施加有如以第一折叶部251b为支点而使连结部253b沿着向外侧展开的方向弹性变形那样的力,从而抵接部254b以更紧贴的状态与开口部24的内壁面25的抵接面25b抵接。
[0085]下面,参照图12?图14,对在阀芯232的关闭位置上阀芯232的一个表面232b侧(进气口 2的下游侧)的压力低于另一个表面232c侧(进气口 2的上游侧)的压力的情况下的第一密封部250a及第二密封部250b的变形状态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变成在第一密封部侧和第二密封部侧颠倒的变形状态。以下,详细地进行说明。
[0086]如图12所示,如果阀芯232转动到关闭位置,则第一密封部250a(第二密封部250b)的抵接部254a(254b)与开口部24的内壁面25的抵接面25a(25b)抵接,从而阀芯232和第二孔部22的内壁面25之间被密封。关于该状态,在阀芯232的一个表面232b侧(进气口 2的下游侧)的压力低于另一个表面232c侧(进气口 2的上游侧)的压力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对第一密封部250a的连结部253a通过其压力差而被施加有以第一折叶部251a为支点而朝向外侧弹性变形的力(参照图13的箭头),从而连结部253a被推压到抵接部254a。然后,对第一密封部250a的抵接部254a经由连结部253a被施加如朝向外侧弹性变形那样的力(参照图13的箭头),从而抵接部254a以更紧贴的状态与抵接面25a抵接。由此,在阀芯232的一个表面232b侧(进气口 2的下游侧)的压力低于另一个表面232c侧(进气口 2的上游侧)的压力的情况下,在阀芯232的外周部232a中的正交于转动轴31的方向上的一侧,阀芯232和内壁面25之间良好地被密封。
[0087]另一方面,如图14所示,对第二密封部250b的连结部253b通过其压力差而被施加有以第一折叶部251b为支点而朝向内侧弹性变形的力(参照图14的箭头),从而连结部253b与安装部255b抵接。由此,限制第二折叶部252b向内侧的移动。然后,在第二折叶部252b向内侧的移动被限制了的状态下,对第二密封部250b的抵接部254b通过其压力差而被施加有如以第二折叶部252b为支点而朝向外侧弹性变形那样的力(参照图14的箭头),从而抵接部254b以更紧贴的状态与抵接面25b抵接。由此,在阀芯232的一个表面232b侧(进气口 2的下游侧)的压力低于另一个表面232c侧(进气口 2的上游侧)的压力的情况下,在阀芯232的外周部232a中的正交于转动轴31的方向上的另一侧,阀芯232和内壁面25之间也良好地被密封。
[0088]下面,参照图12、图15及图16,对在阀芯232的关闭位置上由进气波动引起阀芯232的另一个表面232c侧(进气口 2的上游侧)的压力变得低于一个表面232b侧(进气口 2的下游侧)的压力的情况下的第一密封部250a及第二密封部250b的变形状态进行说明。此时,相对于阀芯232的一个表面232b侧的压力低于另一个表面232c侧的压力的情况,变成在第一密封部250a侧和第二密封部250b侧颠倒了的变形状态。以下,详细地进行说明。
[0089]如图12所示,如果阀芯232转动到关闭位置,则第一密封部250a(第二密封部250b)的抵接部254a(254b)与开口部24的内壁面25的抵接面25a(25b)抵接,从而阀芯232和第二孔部22的内壁面25之间被密封。关于该状态,在由进气波动引起阀芯232的另一个表面232c侧(进气口 2的上游侧)的压力变得低于一个表面232b侧(进气口 2的下游侧)的压力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对第一密封部250a的连结部253a通过其压力差而被施加有以第一折叶部251a为支点而朝向内侧弹性变形的力(参照图15的箭头),从而连结部253a与安装部255a抵接。由此,限制第二折叶部252a向内侧的移动。然后,在第二折叶部252a向内侧的移动被限制了的状态下,对第一密封部250a的抵接部254a上通过其压力差而被施加有如以第二折叶部252a为支点而朝向外侧弹性变形那样的力(参照图15的箭头),从而抵接部254a以更紧贴的状态与抵接面25a抵接。由此,在由进气波动引起阀芯232的另一个表面232c侧(进气口 2的上游侧)的压力变得低于一个表面232b侧(进气口 2的下游侧)的压力的情况下,在阀芯232的外周部232a中的正交于转动轴31的方向上的一侧,阀芯232和第二孔部22的内壁面25之间良好地被密封。
[0090]另一方面,如图16所示,对第二密封部250b的连结部253b通过其压力差而被施加有以第一折叶部251b为支点朝向外侧弹性变形的力(参照图16的箭头),从而连结部253b被推压到抵接部254b。然后,对第二密封部250b的抵接部254b经由连结部253b而被施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