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283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如液压挖掘机等建筑机械那样具有多个致动器的机械来说最适合的液压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下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在对多个致动器同时进行操作的、操作比较重的负载的情况,与单独地进行操作的、操作比较轻的负载的情况下,灵活利用泄放功能,在轻负载的情况下,发挥泄放功能而防止由于振荡产生的故障,在重负载的情况下,抑制泄放功能,提高控制阀的操作性,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
背景技术
包含于切换阀组A中的切换阀及分流补偿阀的功能如下,例如在图5中,在将切换阀A-2向图中左侧进行单独操作的情况下,供给管线18Z的油经过切换阀内的节流阀50Z后,经单向阀52Z、通路53Z、54Z、55Z供给到液压挖掘机的斗杆压力缸56Z中,同时来自斗杆压力缸56Z的返回油经过通路57Z、58Z后,经返回管线29Z到达分流补偿阀27Z,进而经油箱管线31Z到达油箱38Z。此时,通过节流阀50Z后的压油在单向阀52Z的上游侧分路,该分路通路进而分路成通路39Z与通路40Z。通路39Z经单向阀45Z而与负载传感管线25Z连接。通路40Z的压力与弹簧44Z一起作用于分流补偿阀27Z的打开方向,负载传感管线25Z的压力经通路59Z作用于分流补偿阀27Z的节流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切换阀A-2的单独操作,作用于分流补偿阀27Z的打开方向的通路40Z的压力、与作用于其关闭方向的通路59Z的压力相等,并且弹簧44Z的力也作用于分流补偿阀27Z的打开方向,所以节流补偿阀27Z保持于全开的位置。
另一方面,旁通管线37Z从供给管线18Z分路,在该旁通管线37Z上,设置有压力调整机构3Z与压力产生机构4Z。在该压力调整机构3Z上,沿其关闭方向作用有由弹簧48Z产生的力、与经由负载传感管线47Z作用的负载传感管线25Z的压力,又,供给管线18Z的压力经通路49Z,作用于压力调整机构3Z的打开方向。进而,在旁通管线37Z的压力调整机构3Z的下游侧,通路5Z从压力产生机构4Z的上游侧的部分分路,该通路5Z的压力作用于可变容量泵1Z的排出流量调整机构2Z上,以负方式对可变容量泵1Z的排出流量进行控制。
因此,这样的构成中的压力调整机构3Z的开度如下所述。切换阀A-2内的节流阀50Z的上游侧的压力经通路49Z作用于压力调整机构3Z的打开方向,另一方面,弹簧48Z的力、与经负载传感管线47Z作用的切换阀A-2内的节流阀50Z的下游侧的压力作用于压力调整机构3Z的关闭方向上。即,压力调整机构3被调整到使得取决于切换阀A-2内的节流阀50的前后差压的力、与弹簧48的力平衡的开度,与该开度对应的流量的油流入压力产生机构4Z中。因此,在压力产生机构4Z的上游侧产生与上述流量对应的压力,该压力经由通路5Z作用于排出流量调整机构2Z上,调整可变容量泵1Z的排出量。在此,若切换阀A-2内的节流阀50Z的开度一定,则与斗杆压力缸56Z的负载压力无关,节流阀50Z的前后差压一定,所以压力调整机构3Z的开度也一定。即压力调整阀3Z的开度只取决于切换阀A-2的节流阀50Z的开度。切换阀A-2的节流阀50Z的开度根据切换阀A-2的操作量而发生变化,所以作用于排出流量调整机构2Z上的压力、进而从可变容量泵1Z供给到斗杆压力缸56Z的油量与斗杆压力缸56Z的负载压力无关,根据切换阀A-2的操作量进行调整。
接着,除切换阀A-2外,对切换阀A-1进行操作,而且,使得连接到切换阀A-1上的动臂压力缸70Z的负载比斗杆压力缸56Z的负载更大。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到切换阀A-1上的动臂压力缸70Z的负载压力经通路41Z、单向阀46Z作用于负载传感管线25Z上。在此,切换阀动臂压力缸70Z的负载比斗杆压力缸56Z更大,所以该压力经通路59Z,相对于轻负载侧(即斗杆压力缸56Z)的分流补偿阀27Z向关闭的方向作用,所以斗杆压力缸56Z的表观压力上升,结果,两切换阀中在节流阀50Z、51Z处的差压相等,与这些切换阀A-2、A-1连接的致动器,即使在它们的负载不同的情况下,也可同时进行动作。
接着,对组块C(压力补偿流量调整机构)、及与其下游连接的切换阀组B(第二切换阀组)进行说明。
在组块C中,设置有从可变排出泵1Z的排出管线17Z分路的供给管线19Z,在其下游设置有开闭阀8Z。在开闭阀8Z的下游,设置有补偿阀22Z,进而,在上述开闭阀8Z的下游,补偿阀22Z的上游侧的压力经通路23Z及单向阀24Z连接到切换阀组A的负载传感管线25Z上。开闭阀8Z的上游侧的压力经通路20Z作用于开闭阀8Z的打开方向,另一方面,经通路23Z、66Z,开闭阀8Z的下游侧的压力与弹簧9Z的力一起作用于开闭阀8Z的关闭方向。另外,在开闭阀8Z借助弹簧21Z的力而位于中立位置上时,切断从供给管线19Z向补偿阀22Z的通路。在组块C的下游设置有切换阀组B,经补偿阀22Z的油被供给到切换阀组B的供给管线60Z上。在图5的情况下,构成切换阀组B的切换阀B-1、B-2为通常的中立全开型的切换阀,在各切换阀位于中立位置时,供给到供给管线60Z中的油经中心旁通通路61Z、32Z,放出到油箱38Z中。进而,切换阀B-1经由信号管线13Z、14Z连接到未图示的导阀上,信号管线13Z、14Z经由往复阀15Z,经信号管线11z连接到开闭阀8Z的节流阀侧。
接着,关于组块C及切换阀组B,根据图5、图6、图7,对仅操作了包含于切换阀组B中的切换阀的情况的动作进行说明。对未图示的导阀进行操作,将信号压力经由信号管线13Z赋予切换阀组B的切换阀B-1,使切换阀B-1向图5中的左侧移动。与此同时信号管线13Z的信号压力经往复阀15Z、信号管线11Z,作用于开闭阀8Z上,使其通路从全闭位置移动到节流位置。即,与切换阀B-1的操作量联动地对开闭阀8Z的开度进行调整。另外,如图7所示,开闭阀内的节流阀64Z的开度通常设定为,与信号管线11Z的压力的上升相对应地渐渐变大。若在信号管线13Z上施加信号压力,对切换阀B-1、及开闭阀8Z进行操作,使切换阀B-1移动,则供给管线60Z经由单向阀62Z与旋转马达34Z连接,并且来自该旋转马达34Z的返回油经由在图6的亻的位置上对应的通路,经返回管线65Z排出到油箱38Z中。在这种情况下,从供给管线19Z经组块C供给到供给管线60Z的油量由切换阀8的节流阀64的开度、及补偿阀22的开度决定。
在此,对补偿阀22Z的开度进行说明。在补偿阀22Z上,沿其关闭方向作用有开闭阀8Z的节流阀64Z上游侧的压力,另一方面,沿其打开方向作用有开闭阀8Z的节流阀64Z下游侧的压力与弹簧9Z的力。即,补偿阀22Z借助开闭阀8Z的节流阀64Z的上游侧与下游侧之间的压力差(即节流阀64Z前后的差压)被关闭,借助弹簧9Z的力被打开。因此,补偿阀22Z的开度自动调整为使得节流阀64Z前后的差压与弹簧9Z的力平衡的开度。即补偿阀22Z的开度与致动器的动作压力无关,仅取决于开闭阀8Z的开度,因此仅取决于切换阀B-1的操作量。另一方面,开闭阀8Z的下游侧的压力经通路23Z、单向阀24Z、负载传感管线25Z、47Z被引导至压力调整机构3Z的打开侧,开闭阀8Z的节流阀64Z上游侧的压力经供给管线18Z、19Z、通路49Z被引导至压力调整机构3Z的关闭侧。因此,可变容量泵1Z的排出流量被调整成,使得取决于开闭阀8Z的节流阀64Z的压力下降(即节流阀64Z前后的差压)与弹簧48Z的力平衡。
若信号管线13Z的压力上升,则开闭阀8Z的节流阀64的开度增大,所以从组块C向切换阀组B供给的油量增大。进而,由于切换阀B-1为中立全开型的切换阀,所以如图6所示,与其操作量相对应地,中心旁通通路渐渐关闭,而且通向旋转马达34Z的通路的开度渐渐变大。即由于与切换阀B-1的操作量增加相对应,使压油向旋转马达34Z的供给量增加,所以其操作性良好。因此,即使在例如旋转马达34驱动液压挖掘机的旋转马达等惯性非常大的致动器的情况下,也能借助负载传感功能而一直进行压力补偿,所以不会出现起动时的突然感觉,可得到顺滑的起动特性。
通过以上的构成,相对于连接到切换阀组A上的致动器,具有负载传感功能,同时,相对于连接到切换阀组B上的致动器,不必准备其他的泵,便可具有中立全开型的功能。即,可将适于与具有负载传感功能的切换阀连接的致动器、和适于与具有中立全开型功能的切换阀连接的致动器用共用的可变容量泵驱动。因此,即使在如液压挖掘机那样同时对根据各个致动器的不同而惯性、负载压力存在很大不同的多个致动器进行驱动的情况下,也可进行对各致动器的特性来说最适合的操作,可消除例如由于为了旋转之用而另外设置泵所造成的成本上升的问题、控制设备类的布置困难等问题。
但是,判明了下述情况即使在采用了上述图5的液压控制回路的液压挖掘机等建筑机械中,在驱动具有旋转等较大的惯性负载的致动器时,负载的影响也较大,特别是当成为小旋转姿势、即斗杆成为垂直方向姿势,转动惯量变小时,也有操作量经由对该液压挖掘机的操纵杆进行操作的驾驶操作者而被反馈的影响,在液压回路内产生振荡(hunting)现象,致动器的动作变得不灵活,有必要进一步改善。
作为解除该振荡现象的方法,一般提出有泄放方法,即、通过在致动器的动作中,将处于其与油箱管线之间的控制阀例如方向切换阀开放,使液压回路中的油中的一部分压油释放到油箱管线中,而防止液压回路中的压力急剧上升(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2-295405号公报将油排出到油箱中的泄放对由于负载变大、压力急剧上升而导致的振荡是有效的,但将油排出到油箱中这一动作本身会使压力与流量降低,因此也会成为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原因。另一方面,在如旋转单独操作那样液压回路的要求流量较小的情况下,不进行泄放的情况与进行泄放的情况之间的流量和压力之差表现并不明显。但是,在诸如提起重物等重负载与旋转的复合操作等、压油的要求流量增大的情况下,流量和压力的差显著,在进行泄放的情况下,如前述那样会使工作效率变差。
又,在控制压油向旋转用马达等特定的致动器的给排的前述切换阀中,为了实现泄放而在滑阀与阀主体内形成油路的情况下,由于该泄放油路,结果在重负载与旋转的复合操作等压油的要求流量增大的情况下,也进行泄放,从而使工作效率变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进行有效的泄放而防止由振荡产生的故障,提高液压控制阀的操作性,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的液压控制装置。在此,所谓有效的泄放是指,在旋转单独操作那样液压回路的要求流量比较小的情况下,为了抑制振荡而进行泄放,在重负载与旋转的复合操作等压油的要求流量增大的情况下,不进行泄放,这样与液压回路的动作状态相对应地灵活进行泄放。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的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可变容量泵;第1切换阀组,与从前述可变容量泵的排出管线分路的第1排出管线连接,包含至少一个具有负载传感功能的切换阀;排出流量调整机构,接受来自与前述具有负载传感功能的切换阀对应地形成的负载传感管线的液压信号,对前述可变容量泵的排出量进行调整;第2切换阀组,与从前述可变容量泵的排出管线分路的第2排出管线连接,包含至少一个切换阀;开闭阀,在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上游侧与前述第2排出管线连接,具有与向属于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切换阀发出的操作压信号相对应地开闭及节流的功能;补偿阀,设置于前述开闭阀的下游侧,其一侧借助包括前述开闭阀的出口侧的液压力及规定弹簧力的作用力而被施力,其另一侧借助由前述第2排出管线的液压力得到的作用力而被施力,借助前述一侧的作用力而向打开方向作用从前述开闭阀出口供给的液压,借助前述另一侧的作用力而向关闭方向作用从前述开闭阀入口供给的液压,其出口侧与前述第2切换阀组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补偿阀中设置有泄放用通路,在前述一侧的作用力与另一侧的作用力相比占优势的状态下,所述泄放用通路与前述开闭阀出口侧连接并与油箱侧连通。
在这种情况下,在前述补偿阀中,可具有配置于前述开闭阀出口侧与前述负载传感管线之间的单向阀。
又,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至少一个切换阀可为与液压挖掘机的旋转用液压马达连接的切换阀。
进而,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至少一个切换阀可为在内部装入有前述开闭阀的切换阀。
在这种情况下,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至少一个切换阀主体与前述补偿阀主体可一体地形成,使得两者的端口彼此共用。
又,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至少一个切换阀可为中立全开型切换阀。
进而,可构成为,前述第1切换阀组的一个切换阀为液压挖掘机的动臂操作用切换阀,并且,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一个切换阀为液压挖掘机的旋转用液压马达的切换阀。
根据本发明,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可变容量泵;第1切换阀组,与从前述可变容量泵的排出管线分路的第1排出管线连接,包含至少一个具有负载传感功能的切换阀;排出流量调整机构,接受来自与前述具有负载传感功能的切换阀对应地形成的负载传感管线的液压信号,对前述可变容量泵的排出量进行调整;第2切换阀组,与从前述可变容量泵的排出管线分路的第2排出管线连接,包含至少一个切换阀;开闭阀,在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上游侧与前述第2排出管线连接,具有与向属于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切换阀发出的操作压信号相对应地开闭及节流的功能;补偿阀,设置于前述开闭阀的下游侧,其一侧借助包括前述开闭阀的出口侧的液压力及规定弹簧力的作用力而被施力,其另一侧借助由前述第2排出管线的液压力得到的作用力而被施力,借助前述一侧的作用力而向使从前述开闭阀出口供给的油量全开(增大)的方向作用,借助前述另一侧的作用力的作用而减小从前述开闭阀出口供给的油量,其出口侧与前述第2切换阀组连接;在前述补偿阀中设置有泄放流路,在前述一侧的作用力与另一侧的作用力相比占优势的状态下,所述泄放流路与前述开闭阀出口侧连接并与油箱侧连通,所以,起到下述效果在对多个致动器同时进行操作的、操作比较重的负载的情况,与单独地进行操作的、操作比较轻的负载的情况下,灵活利用泄放功能,在轻负载的情况下,发挥泄放功能并防止由振荡产生的故障,在重负载的情况下,抑制泄放功能,防止操作压油的压力降低及供给油量的不足,从而可以提高液压控制装置的操作性,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


图1是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对应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
图2是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对应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
图3是用于说明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对应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旋转单独动作的各阀体内部的轴方向整体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对应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旋转与致动器的复合动作的各阀体内部的轴方向整体剖视图。
图5是以往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
图6是表示图5中的切换阀B-1的中间切换位置的图。
图7是表示图5中的开闭阀的中间切换位置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4,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在图1中,附图标记7为可变容量泵,其排出管线12分路成排出管线12A、12B,第1切换阀组A(以下称为切换阀组A)经由排出管线12A,与可变容量泵7连接。第2切换阀组B(以下称为切换阀组B)经由排出管线12B、和由开闭阀136及补偿阀138构成的压力补偿流量调整机构,与可变容量泵7连接。在切换阀组A中,切换阀A-1与A-2经由排出管线12A,并联地连接到排出管线12上,并且,在各切换阀的返回管线50、52与油箱管线54、56之间分别设置有分流补偿阀58、60,来自油箱管线54、56的排出油排出到油箱28中。另外,关于前述第1切换阀组A与其周围部分在图5中已说明,所以关于其详细内容在此省略。
另外,附图标记13为控制可变容量泵7的排出量的斜盘驱动用的压力缸,附图标记14为与排出管线12及负载传感管线11的压力相对应地生成向压力缸13供给的供给压的控制阀。附图标记15为压力产生机构。附图标记16为对控制阀14施力的弹簧,起到使排出管线12的压力一直比负载传感管线11的压力多规定压α的作用。这些压力缸13、控制阀14、压力产生机构15及弹簧16构成本发明中的排出流量调整机构。
在从可变容量泵7的排出管线12分路的排出管线12B的下游,如前述那样,设置有开闭阀136,在开闭阀136的下游设置有补偿阀138。在开闭阀136的右侧设置有弹簧26,在没有向切换阀B发出的操作压信号时,通过该弹簧的施力,隔断开闭阀136。进而,在上述开闭阀136的下游,补偿阀138的上游侧的压力经通路18及单向阀150,连接到切换阀组A的负载传感管线11上。在此,在负载传感管线11的压力比开闭阀136的出口侧的压力低的情况下,例如在切换阀组A未动作,仅驱动旋转用液压马达6时,其负载压经由管线22,传递到开闭阀136的出口侧,经单向阀150,成为新的负载传感管线11的压力,供给到控制阀14。另一方面,在负载传感管线11的压力比开闭阀136的出口侧压力高的情况下,旋转用液压马达6的负载压力被单向阀150阻止,所以其负载压力不会反映到负载传感管线11上。
开闭阀136的上游侧、即排出管线12B的压力经通路144,被施加到补偿阀138的关闭方向上,另一方面,开闭阀136下游侧的压力经通路18而与弹簧140一起施加到补偿阀138的打开方向上。在补偿阀138的下游设置有切换阀组B,经补偿阀138的油被供给到切换阀组B的排出管线22中。另外,在图1中,作为构成切换阀组B的切换阀,仅示出了切换阀B。该切换阀B为通常的中立全开(open center)型切换阀,在切换阀B位于中立位置时,供给到排出管线22中的压油经中心旁通通路22、油箱管线8,被放出到油箱28中。进而,切换阀B分别经由信号管线30、32连接到导阀上,信号管线30、32经由往复阀34,经信号管线36,连接到开闭阀136的节流阀侧(左侧)。另外,若从本发明的目的出发,则优选地将前述弹簧140的作用力设定为与弹簧16相等、或比弹簧16大。
附图标记148为形成于补偿阀138的泄放用的内部通路。该泄放用通路148的上游侧如图所示,从开闭阀136的出口侧分流并连接,其下游侧返回到油箱28中。
在上述那样构成的补偿阀138中,若根据向切换阀B发出的操作压信号驱动旋转用液压马达6,进而,同时向切换阀组A中的一个例如动臂压力缸100用的切换阀A-1中也供给操作压信号,则负载传感管线11的压力升高,管线144与管线146之间的差压大于弹簧140的作用力,占据优势,使得补偿阀138的泄放用通路148关闭,不起泄放作用。另一方面,在切换阀组A不动作,仅驱动旋转用液压马达6时,弹簧140的作用力比管线144与管线146之间的差压大,占据优势,使补偿阀138的泄放用通路148打开,起泄放作用。
实施例2图2是表示将图1中的开闭阀136的功能加入旋转用液压马达6的方向切换阀5的内部的例子。另外,图2中,关于与图1相同的构成部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以下,主要就新的构成部分进行说明。
图2中,附图标记2为与图1的补偿阀136对应的补偿阀。通过弹簧3对该补偿阀2的滑阀2A(参照图3、图4)向打开方向施力,补偿阀2的压力室10与方向切换阀5的可变节流阀1的上游、即排出管线12B连接,补偿阀2的压力室9与可变节流阀1的下游、补偿阀2的上游连接。因此,在补偿阀2的滑阀2a上,可变节流阀1的上游和下游的压力差与弹簧3的作用力相对。进而,补偿阀2的滑阀2a的内部通路20(参照图3、图4)与负载传感管线11连接,引导可变容量泵7的控制压力。进而,在补偿阀2的滑阀2a上设置有油箱通路,构成为通过补偿阀2的滑阀2a的移动而关闭该油箱通路4。又,在上述方向切换阀5的下游,补偿阀2的上游侧的压力经通路9及单向阀24,与切换阀组A的负载传感管线11连接。另外,附图标记148A为泄放用的通路。
如图2所示,补偿阀2的液压回路的构成与图1的补偿阀138一样,而且,补偿阀2与负载传感管线11及排出管线12B之间的连接构成也相同。因此,关于泄放用的分流连接的通路148A的泄放功能,也与前述图1中的液压回路的动作相同。另外,图2中方向切换阀5看起来配置在补偿阀2的上方,但是在压油的流动方面,与图1的情况一样。即,如果为了驱动旋转用液压马达6而将方向切换阀5从图示的中立状态切换到左侧,则来自排出管线12B的压油通过可变节流阀1,进一步通过补偿阀2(图示的状态)。此时管线17A与油箱管线8被方向切换阀5隔断,所以通过补偿阀2的压油通过单向阀19,从管线17B再次返回方向切换阀5,进而,经管线17C供给到旋转用液压马达6中,其返回油通过管线17D,经方向切换阀5,从油箱管线17E流到油箱28中。因此,在该状态下可变节流阀1与图1中的开闭阀136的节流功能对应。
实施例3图3、图4表示在图2所示的液压回路构成中,将方向切换阀5与补偿阀2的阀主体一体地形成的各阀体内部的状态。在方向切换阀5的中立状态下,方向切换阀5的滑阀5a(参照图3、图4)的端口134(参照图3、图4)通过油箱管线8而与油箱28连接。另一方面,滑阀5a经由通路17A,与补偿阀2的下游连接。
图3及图4分别表示本发明的液压控制装置的旋转单独动作时、及旋转与其他的致动器复合操作的情况的整体的轴方向剖视图。如图3、图4所示,方向切换阀5与补偿阀2的各阀主体一体地形成,如图示那样,通过6个共用端口连接,从图左侧起为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到图右侧为第六端口。另外,图3表示滑阀5a向右端移动,滑阀2a也向右端移动了的状态,另一方面,图4表示滑阀5a向右端移动,滑阀2a向左端移动了的状态。
另外,在图3、图4中,在方向切换阀5的滑阀5a位于方向切换阀5的中央,不使致动器动作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节流阀1关闭,所以不会供给来自可变容量泵7的压油。
另一方面,如图所示,在方向切换阀5的滑阀5a位于图上的方向切换阀5的右侧,使致动器动作时,通过滑阀5a隔断通路17A与油箱管线8。
又,由可变容量泵7排出的油通过排出管线12、12B,并通过方向切换阀5的滑阀5a中央的可变节流阀1、和邻接于可变节流阀1的端口108,再通过刻设于补偿阀2的滑阀2a的侧面上的槽部110,然后通过单向阀19与通路114、116、118、120、122,供给到旋转用液压马达6中,其中所述补偿阀2以可一边由弹簧3施力一边滑动的方式设置在与方向切换阀5一体地形成的补偿阀2的中央。
如图4所示,在滑阀5a向右端移动了全行程的情况下,经由设置于补偿阀2的滑阀2a的内部通路20及贯通的子孔113,通过油箱通路4,与油箱管线8连通。
来自旋转用液压马达6的压油通过通路124、128、130、132,返回到油箱28中。可变节流阀1的上游侧压力作用于压力室10。另一方面,可变节流阀1的下游侧压力(负载传感压力)通过设置于补偿阀2的滑阀2a的内部通路20,作用于压力室9及负载传感管线11上。
接着,就仅单独进行旋转的旋转单独操作的情况进行说明。可变容量泵7的排出流量取决于旋转动作时的负载传感压力(LS)、排出流量调整机构13、压力调整用控制阀14、压力产生机构15。进而,弹簧3克服可变节流阀1的上游侧与下游侧的差压。由此,通过将弹簧3的作用力设定为与设置于控制阀14上的弹簧16的作用力相等、或比其大,补偿阀2的滑阀2a被固定于纸面右侧,始终经由油箱通路4而与油箱28连接,可实现泄放。
接着,参照图4,对旋转与其他的致动器的复合操作的情况进行说明。图4表示本发明的液压控制装置中的旋转与致动器的复合动作时的轴方向整体剖视图。在其他的致动器的负载比旋转的负载重的情况下,由于可变容量泵7的排出流量取决于与重负载对应的负载传感压力LS、排出流量调整机构13、压力调整用的控制阀14及压力产生机构15,所以有比旋转要求流量更大的流量向旋转用压力马达6流动的趋势。可变节流阀1的上游侧与下游侧的压力差比弹簧3的作用力更大,补偿阀2的滑阀2a朝关闭方向、即纸面左侧移动。其结果,可预防排出流量过多。将尺寸设定成,使得设置于压力补偿阀2的滑阀2a的油箱通路4的位置比补偿阀2的滑阀2a的控制位置更先被补偿阀2的滑阀孔2b的铸件壁遮住,随着补偿阀2的滑阀2a的移动,油箱通路4被封闭。结果,在图3中使压油通过的通路4被封闭,停止泄放。由此,可防止复合操作时作业效率的降低。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如液压挖掘机等建筑机械那样具有多个致动器的机械来说最适合的液压控制装置,特别是可以用于下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在对多个致动器同时进行操作的、操作比较重的负载的情况,与单独地进行操作的、操作比较轻的负载的情况下,灵活利用泄放功能,在轻负载的情况下,发挥泄放功能而防止由于振荡产生的故障,在重负载的情况下,抑制泄放功能,提高控制阀的操作性,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所以可作为用于动力铲和其他的液压重机械、及具有多个液压驱动部的的机械的液压控制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包括可变容量泵;第1切换阀组,与从前述可变容量泵的排出管线分路的第1排出管线连接,包含至少一个具有负载传感功能的切换阀;排出流量调整机构,接受来自与前述具有负载传感功能的切换阀对应地形成的负载传感管线的液压信号,对前述可变容量泵的排出量进行调整;第2切换阀组,与从前述可变容量泵的排出管线分路的第2排出管线连接,包含至少一个切换阀;开闭阀,在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上游侧与前述第2排出管线连接,具有与向属于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切换阀发出的操作压信号相对应地开闭及节流的功能;补偿阀,设置于前述开闭阀的下游侧,其一侧借助包括前述开闭阀的出口侧的液压力及规定弹簧力的作用力而被施力,其另一侧借助由前述第2排出管线的液压力得到的作用力而被施力,借助前述一侧的作用力而向打开方向作用从前述开闭阀出口供给的液压,借助前述另一侧的作用力而向关闭方向作用从前述开闭阀入口供给的液压,其出口侧与前述第2切换阀组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补偿阀中设置有泄放用通路,在前述一侧的作用力与另一侧的作用力相比占优势的状态下,所述泄放用通路与前述开闭阀出口侧连接并与油箱侧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补偿阀中,具有配置于前述开闭阀出口侧与前述负载传感管线之间的单向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至少一个切换阀为与液压挖掘机的旋转用液压马达连接的切换阀。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至少一个切换阀为在内部装入有前述开闭阀的切换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至少一个切换阀主体与前述补偿阀主体一体地形成,使得两者的端口彼此共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至少一个切换阀为中立全开型切换阀。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切换阀组的一个切换阀为液压挖掘机的动臂操作用切换阀,并且,前述第2切换阀组的一个切换阀为液压挖掘机的旋转用液压马达的切换阀。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进行有效的泄放而防止由振荡产生的故障,提高液压控制阀的操作性,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的液压控制装置。其具备可变容量泵(7)、与从该泵的排出管线(12)分路的第1排出管线(12A)连接且包含至少一个具有负载传感功能的切换阀的第1切换阀组(A)、与从排出管线分路的第2排出管线(12B)连接的第2切换阀组(B)、经由第2切换阀组而与第2排出管线连接的构成压力补偿流量调整机构的开闭阀(136)及连接在其下游的补偿阀(138),在补偿阀内形成有泄放用通路(148),可对应于液压回路的动作状态灵活进行泄放,在液压回路的要求流量较小的情况下进行泄放以抑制振荡,在要求流量增大的情况下不进行泄放。
文档编号E02F9/22GK1796801SQ20051013777
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8日
发明者小林正幸, 青木一通 申请人:东芝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