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杆转动导向式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6349阅读:15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杆转动导向式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动杆转动导向式连接装置,属于通用连接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普通滑块和导轨的滑动装置而设计,装备了导向装置、转轴和连接件的一种滑动杆转动导向式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微电子制造和精密机械装备领域中,有许多工作台和物料输送机构需要滑块和导轨支撑并传递运动,因此滑动支撑是一个重要的连接装置。随着时代的变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子生产设备向着高速度、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从而对联动工作台的运动控制要求更高,高精度的滑动支撑件得到广泛的应用,为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各式的曲线导轨被设计应用,而在某些特定的场合,需要传动带通过连接杆牵引滑块并行运动,通常滑块是镶嵌在导轨上滑动的,而常用的连接方式是将滑块与传动带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实现同步运动,在本实用新型之前的滑块与传送带之间通过连接杆构成固定联接,因此要求导轨的轨迹曲线与传送带的布置曲线相似,并要求导轨曲线到传送带布置曲线在法向方向的距离处处相等,否则传动过程将会出现“卡住”的现象,这对生产线的设计和布置的要求很高,不便于人们对滑动装置的灵活应用。
三、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动杆转动导向式连接装置,使用更灵活、方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导向装置、滑块8、导轨9和转轴7,导向装置包含有上滑板1、滚动体2、滑动杆3、连接件4、下滑板6和侧板11,导向装置通过转轴7与滑块8转动联接,转轴7上端面与下滑板6下端面固定联接,转轴7下端面与滑块8上端面转动联接;上滑板I的下端面、下滑板6的上端面和滑动杆3的上下两端面制有凹槽,凹槽内装有滚动体2,上滑板I通过滚动体2与滑动杆3滚动联接,下滑板6通过滚动体2与滑动杆3滚动联接,上滑板I与下滑板6通过侧板11固定联接于一体。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滑块8和导轨9构成镶嵌式的滑动摩擦联接,滑块8可在导轨9上沿导轨方向自由滑动,滑动杆3可在除滑动杆3以外的导向装置内自由滑动,导向装置与滑块8之间通过转轴7实现转动连接,导向装置在转轴7的联接下可实现导向装置绕转轴7的回转方向与滑块8随动交叉转动。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外部动力部件5可采用平带、齿形带或链条传送等传送带部件。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滑块8和导轨9可采用通用的滑块和导轨配合的滑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导向装置内上滑板1、下滑板6与滑动杆3之间设置了滚动体2构成滚动连接,减少了滑动杆3与上滑板1、下滑板6之间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导轨9下端面与工作台10上端面固定连接。[0010]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连接件4与外部动力件5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滑块8与导轨9之间滑动摩擦联接,导轨9上半体镶嵌在滑块8内,导轨9与滑块8接触面之间滑动摩擦联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外部动力通过连接件4传递给滑动杆3,滑动杆3带动导向装置沿外部动力部件5的运动方向移动,滑块8在滑动杆3的牵引下沿导轨9的形状曲线运动,滑块8上侧面安装有承载物件,从而由外部动力部件5提供主动力,通过导向装置和转轴牵引滑块8沿导轨9的外形曲线运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导向装置、滑块8、导轨9和转轴7,导向装置包含有上滑板1、滚动体2、滑动杆3、连接件4、下滑板6和侧板11,导向装置通过转轴7与滑块8转动联接,转轴7上端面与下滑板6下端面固定联接,转轴7下端面与滑块8上端面转动联接;上滑板I的下端面、下滑板6的上端面和滑动杆3的上下两端面制有凹槽,凹槽内装有滚动体2,上滑板I通过滚动体2与滑动杆3滚动联接,下滑板6通过滚动体2与滑动杆3滚动联接,上滑板I与下滑板6通过侧板11固定联接于一体。装配时,将导轨9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工作台面上,将需要承载的物件固定在滑块8上,滑块8和导轨9构成镶嵌式的滑动摩擦联接,滑块8可在导轨9上沿导轨方向自由滑动,滑动杆3可在除滑动杆3以外的导向装置内自由滑动,连接板4与外部动力部件5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导向装置与滑块8之间通过转轴7实现转动连接,导向装置在转轴7的联接下可实现导向装置绕转轴7的回转方向与滑块8随动交叉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4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外部动力部件5上。在本实施例中,滑块8和导轨9采用通用的滑块和导轨配合的滑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转轴7设置为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等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装置内上滑板1、下滑板6与滑动杆3之间设置了滚动体2构成滚动连接,减少了滑动杆3与上滑板1、下滑板6之间的摩擦力。在本实施例中,外部动力通过连接件4传递给滑动杆3,滑动杆3带动导向装置沿外部动力部件5的运动方向移动,滑块8在滑动杆3的牵引下沿导轨9的形状曲线运动,滑块8上侧面安装有承载物件,从而由外部动力部件5提供主动力,通过导向装置和转轴牵引滑块8沿导轨9的外形曲线运动。工作时,由外部动力部件5带动连接板4沿设定的主动件运动曲线运动,导轨9的设计曲线方向应与外部动力部件5的运动曲线方向具有相同运动走向,但并不要求导轨曲线到外部动力部件布置曲线在法向方向的距离处处相等,在导向装置的作用下,当导轨曲线与外部动力部件运动曲线的距离有变化时,滑动杆3会在导向装置内自动滑动伸缩,通过滑动杆3牵引滑块8沿导轨形状曲线运动,传动过程将不会出现“卡住”的现象,这对生产线的设计和布置没有太高的要求,更加便于人们对滑动装置的灵活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特点1、滑动装置采用通用的滑块和导轨组合,结构简单,运动灵活,可承受较大的正压力方向载荷,且能同时承受适当的横向载荷。2、导向装置与滑块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转轴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在曲线型生产线中导轨与传送带之间的不同心所产生的偏角,有效地防止滑块受到偏向力“卡”在导轨上。3、滑动杆导向装置的设计可方便应用于可调中心距式送料机构中,特别是采用柔性传送带和滑动导轨的送料装置中,只需要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曲线与传送带上的外部动力部件的运动曲线走向相一致,并不要求导轨曲线到外部动力部件布置曲线在法向方向的距离处处相等,降低了安装的精度要求,且传送带松弛时可通过张紧轮或调整中心距的方式进行张紧,更方便人们的灵活应用。4、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曲线型生产线、物料输送机构等需要滑块和导轨等滑动装置且导轨曲线与主动件运动曲线存在小变量的场合。在滑动杆转动导向式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导向装置、滑块8、导轨9和转轴7,导向装置包含有上滑板1、滚动体2、滑动杆3、连接件4、下滑板6和侧板11,导向装置通过转轴7与滑块8转动连接,转轴7上端面与下滑板6下端面固定连接,转轴7下端面与滑块8上端面转动连接;上滑板I的下端面、下滑板6的上端面和滑动杆3的上下两端面制有凹槽,凹槽内装有滚动体2,上滑板I通过滚动体2与滑动杆3滚动连接,下滑板6通过滚动体2与滑动杆3滚动连接,上滑板I与下滑板6通过侧板11固定连接于一体。导向装置内上滑板1、下滑板6与滑动杆3之间设置了滚动体2构成滚动连接,滑动杆3可在导向装置内自由滑动;导向装置与滑块8之间通过转轴7实现转动连接,导向装置在转轴7的联接下可实现导向装置绕转轴7的回转方向与滑块8随动交叉转动;外部动力通过连接件4传递给滑动杆3,滑动杆3带动导向装置沿外部动力部件5的运动方向移动,滑块8在滑动杆3的牵引下沿导轨9的形状曲线运动,滑块8上侧面安装有承载物件,从而由外部动力部件5提供主动力,通过导向装置和转轴牵引滑块8沿导轨9的外形曲线运动;凡是在滑块8及其承载物上安装有转动轴7、滑动杆3或导向装置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滑动杆转动导向式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导向装置、滑块(8)、导轨(9)和转轴(7),导向装置包含有上滑板(I)、滚动体(2)、滑动杆(3)、连接件(4)、下滑板(6)和侧板(11),导向装置通过转轴(7)与滑块(8)转动联接,转轴(7)上端面与下滑板(6)下端面固定联接,转轴(7)下端面与滑块(8)上端面转动联接;上滑板(I)的下端面、下滑板(6)的上端面和滑动杆(3)的上下两端面制有凹槽,凹槽内装有滚动体(2),上滑板(I)通过滚动体(2)与滑动杆(3)滚动联接,下滑板(6)通过滚动体(2)与滑动杆(3)滚动联接,上滑板(I)与下滑板(6)通过侧板(11)固定联接于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杆转动导向式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滑块⑶和导轨(9)构成镶嵌式的滑动摩擦联接,导轨(9)上半体镶嵌在滑块(8)内,导轨(9)与滑块(8)接触面之间滑动摩擦联接,滑块(8)可在导轨(9)上沿导轨方向自由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杆转动导向式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滑动杆(3)可在除滑动杆(3)以外的导向装置内自由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滑动杆转动导向式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导向装置内上滑板(I)、下滑板¢)与滑动杆(3)之间设置了滚动体(2)构成滚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杆转动导向式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导向装置与滑块(8)之间通过转轴(7)实现转动连接,导向装置在转轴(7)的联接下可实现导向装置绕转轴(7)的回转方向与滑块(8)随动交叉转动。
专利摘要一种滑动杆转动导向式连接装置,包含有导向装置、滑块8、导轨9和转轴7,导向装置包含有上滑板1、滚动体2、滑动杆3、连接件4、下滑板6和侧板11,导向装置通过转轴7与滑块8转动联接,转轴7上端面与下滑板6下端面固定联接,转轴7下端面与滑块8上端面转动联接;上滑板1的下端面、下滑板6的上端面和滑动杆3的上下两端面制有凹槽,凹槽内装有滚动体2,上滑板1通过滚动体2与滑动杆3滚动联接,下滑板6通过滚动体2与滑动杆3滚动联接,上滑板1与下滑板6通过侧板11固定联接于一体,因此,使用更方便、灵活。
文档编号F16C32/00GK202914536SQ20122045796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4日
发明者宫文峰, 黄美发, 李雅萍, 陈磊磊 申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