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真空排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7422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自动真空排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真空排水装置,包括分隔为上腔和下腔的筒体、设置于筒体上的顶腔,顶腔与上腔通过第一联通口联通,顶腔上开设与外部联通的第二联通口,筒体中设置贯通上腔和下腔且上端与顶腔联通、下端与下腔联通的冲气管,上腔所在筒体上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筒体上连接与上腔和下腔均联通的出水口,出水口中设置与上腔连接的单向阀,下腔底部连接设置有止回阀的出液管;顶腔中设置杠杆组件,杠杆组件上分别连接与第一联通口对应的第一盖体、与第二联通口对应的第二盖体和在冲气管中延伸的连通棒,连通棒下端设置浮球。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气液分离时自动将所得的液体排出,而无需人工操作,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自动真空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真空状态下的气液分离装置,尤其是一种在气液分离后能够自动排出液体的自动真空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食品、制药等行业中,由浓缩蒸发设备获得的蒸汽先经过冷凝后进入汽水分离装置进行气液分离器,汽水分离装置连接真空泵,分离后的气体经由真空泵排出,而分离后的液体则在与水槽中积聚。当积聚到一定量后,需要停真空系统排液或安装两套收集槽替换使用排液。因此上述设备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以及工时,使得生产效率收到影响,或增加较多投资,复杂操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排出气液分离所获得的液体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简化设备投资的自动真空排水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自动真空排水装置,用于进行气液分离并自动将分离后的液体排出,其包括由上至下通过隔板分隔为上腔和下腔的筒体、设置于所述的筒体上的顶腔,所述的顶腔与所述的上腔之间通过第一联通口相联通,所述的顶腔上开设有与外部相联通的第二联通口,所述的筒体中设置有贯通所述的上腔和所述的下腔且上端与所述的顶腔相联通、下端与所述的下腔相联通的冲气管,所述的上腔所在的筒体上连接有供气液混合物进入所述的筒体的进气口和与真空泵相连接的出气口,所述的隔板处的筒体上连接有与所述的上腔和所述的下腔均相联通的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中设置有与所述的上腔相连接的单向阀,所述的下腔的底部连接设置有止回阀的出液管;所述的顶腔中设置具有支点的杠杆组件,所述的杠杆组件上分别连接有与所述的第一联通口相对应的第一盖体、与所述的第二联通口相对应的第二盖体和在所述的冲气管中延伸的连通棒,所述的连通棒的下端设置浮球;当所述的第一盖体关闭所述的第一联通口时,所述的第二盖体开启所述的第二联通口,当所述的第一盖体开启所述的第一联通口时,所述的第二盖体关闭所述的第二联通口。
[0006]优选的,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分隔所述的顶腔和所述的上腔的上盖,所述的第一联通口设置于所述的上盖上。
[0007]优选的,所述的杠杆组件由所述的支点处划分为第一杠杆部分和第二杠杆部分,所述的第一盖体连接于所述的第一杠杆部分上,所述的第二盖体连接于所述的第二杠杆部分上,所述的连通棒连接与所述的第二杠杆部分上。
[0008]优选的,所述的筒体的底部为具有弧面的封头,所述的出液管连接于所述的封头上。
[0009]优选的,所述的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其的支脚。
[0010]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气液混合物由进气口进入所述的筒体中并分离为气体和液体,气体通过与所述的真空泵相连接的出气口排出,而液体则通过所述的出水口由所述的上腔流入所述的下腔并在所述的下腔的底部积聚。此时,所述的第一联通口未被所述的第一盖体所关闭,所述的第二联通口则被第二盖体所关闭,从而使得所述的上腔和所述的顶腔相联通并处于近似真空状态。随着液体在所述的下腔底部的积聚,使得所述的浮球上升,进而通过所述的连通棒带动所述的杠杆组件发生转动,而在所述的杠杆组件的驱动下,所述的第一盖体将所述的第一联通口关闭,所述的第二盖体将所述的第二联通口开启,使得所述的顶腔与所述的上腔相分隔,而所述的顶腔和所述的冲气管则与外界相联通而达到外界气压,使得所述的下腔底部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经所述的出液管排出。
[00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真空状态下进行气液分离时,自动将分离所得的液体排出,而无需停系统人工操作,节省了人力物力,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真空排水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0013]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真空排水装置的俯视图。
[0014]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真空排水装置的A部放大视图。
[0015]以上附图中:1、筒体;2、上腔;3、下腔;4、顶腔;5、隔板;6、支脚;7、封头;8、上盖;
9、长方形管;10、封盖;11、第一联通口 ;12、第二联通口 ;13、进气口 ;14、出气口 ;15、快开接头;16、真空表接头;17、出水口 ;18、单向阀;19、出液管;20、止回阀;21、视镜;22、冲气管;23、杠杆组件;24、杆件;25、支撑件;26、支点;27、第一盖体;28、第二盖体;29、连通棒;30、第一连接杆;31、第一盖本体;32、第一长孔;33、第一销轴;34、支撑杆;35、第一定位销轴;36、第一定位长孔;37、第二连接杆;38、第二盖本体;39、顶盖;40、通气孔;41、第二销轴;42、第二长孔;43、第二定位销轴;44、第二定位长孔;45、浮球;46、长孔;47、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7]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用于进行气液分离并自动将分离后的液体排出的自动真空排水装置,包括由上至下通过隔板5分隔为上腔2和下腔3的筒体1、设置于筒体I上的顶腔4。在筒体I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其的支脚6。
[0018]筒体I呈圆柱形,其底部为具有弧面的封头7。筒体I的顶部设置有上盖8,而顶腔4由截面为的长方形管9以及上盖8和封盖10构成,长方形管9具有两个相平行的截面,即上截面和下截面,上盖8安装于下截面处,而封盖10则通过相配合的螺母和螺栓安装于上截面处,使得顶腔4呈长方体。顶腔4与上腔2之间通过设置于上盖8上的第一联通口11相联通。而顶腔4的封盖10上开设有与外部相联通的第二联通口 12。
[0019]上腔2所在的筒体I上连接有供气液混合物进入筒体I的进气口 13和与真空泵相连接的出气口 14,另外在上腔2靠近隔板5处的筒体I上还设置有快开接头15,在上腔2中部的筒体I上设置有真空表接头16。隔板5处的筒体I上连接有与上腔2和下腔3均相联通出水口 17,出水口 17中设置有与上腔2相连接的单向阀18。下腔3的底部,即封头7上连接设置有止回阀20的出液管19。在下腔3所对应的筒体I上以及出水口 17处还可以分别设置视镜21。
[0020]筒体I中设置有贯通上腔2和下腔3且上端与顶腔4相联通、下端与下腔3相联通的冲气管22。顶腔4中设置具有支点26的杠杆组件23。如附图3所示,该杠杆组件23包括一杆件24,该杆件24由连接在上盖8上的支撑件25支撑且支撑件25与杆件24相转动连接处则为该杆件24的支点26。杠杆组件23上分别连接有与第一联通口 11相对应的第一盖体27、与第二联通口 12相对应的第二盖体28和在冲气管22中延伸的连通棒29。在本实施例中,杠杆组件23,即杆件24由支点26处划分为第一杠杆部分和第二杠杆部分,第一盖体27连接于第一杠杆部分靠近杆件24端部的位置,第二盖体28连接于第二杠杆部分的中部,连通棒29连接与第二杠杆部分上。第一盖体27包括与杆件24相连接并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杆30、固设于第一连接杆30上的第一盖本体31。第一连接杆30和杆件24的连接处开设有沿杆件24的长度方向的第一长孔32,而第一连接杆30上则设置有能够在第一长孔32中滑动的第一销轴33。另外,还在支撑件25上设置一支撑杆34,该支撑杆34的端部设置第一定位销轴35,在第一连接杆30上则开设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定位长孔36而使第一定位销轴35插入第一定位长孔36中并滑动。当杆件24转动时,第一连接杆30能够在第一长孔32中滑动,而第一定位销轴35在第一定位长孔36中滑动,进而使得第一盖本体31始终都能够与第一联通口 11相对应。相类似的,第二盖体28包括与杆件24相连接并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杆37、固设于第二连接杆37上的第二盖本体38,其中,第二连接杆37穿过第二联通口 12而使得第二盖本体38位于封盖10之上。在封盖10上方与第二联通口 1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一具有内腔的顶盖39,顶盖39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40,而第二连接杆37的上端部和第二盖本体38则位于顶盖39形成的内腔中。第二连接杆37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二销轴41,而第二连接杆37和杆件24的连接处则开设有沿杆件24的长度方向的第二长孔42,第二销轴41能够在第二长孔42中滑动。在顶盖39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销轴43,并在第二连接杆37的顶部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第二定位长孔44,使得第二定位销轴43能够在第二定位长孔44中滑动。第一盖体27和第二盖体28非同时开启或同时关闭,即当第一盖体27关闭第一联通口 11时,第二盖体28开启第二联通口 12,当第一盖体27开启第一联通口 11时,第二盖体28关闭第二联通口 12。
[0021]连通棒29的上端连接在杆件24的第二杠杆部分靠近杆件24端部的位置上,连通棒29的上端固设有销轴47,而在杆件24上则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长孔46,销轴47能够在长孔46中滑动,连通棒29在冲气管22中向下依次经过顶腔4和上腔2而延伸至下腔3中,连通棒29的下端设置浮球45,浮球45的外径与冲气管22的内径相适应。
[0022]初始阶段,第一联通口 11未被第一盖体27所关闭,第二联通口 12则被第二盖体28所关闭,出液管19上的止回阀20咬合。气液混合物由进气口 13进入筒体I中并分离为气体和液体,气体通过与真空泵相连接的出气口 14排出,使得上腔2和顶腔4相联通并处于近似真空状态,而液体则经由出水口 17中开启的单向阀18而由上腔2流入下腔3并在下腔3的底部积聚。
[0023]随着液体在下腔3底部的积聚,使得浮球45上升,进而通过连通棒29带动杠杆组件23发生转动,如图1和图3中所示,杆件24逆时针转动。而在杠杆组件23的驱动下,第一盖体27逐渐向下移动而将第一联通口 11关闭,而第二盖体28则逐渐向上移动将第二联通口 12开启,进而使得顶腔4与上腔2相分隔,而顶腔4和冲气管22则与外界相联通而达到外界气压。此时单向阀18关闭,下腔3底部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回流,促使出液管19上的止回阀20打开,液体经出液管19自动排出。
[0024]随着液体的排出,浮球45通过连通棒29带动杠杆组件23顺时针转动,使得第一盖体27逐渐向上移动而将第一联通口 11开启,而第二盖体28则逐渐向下移动将第二联通口 12关闭,并最终回到初始状态。
[0025]上述过程周而复始地自动进行,从而进行气液分离并自动将分离出的液体排出。
[002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真空排水装置,用于进行气液分离并自动将分离后的液体排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上至下通过隔板分隔为上腔和下腔的筒体、设置于所述的筒体上的顶腔,所述的顶腔与所述的上腔之间通过第一联通口相联通,所述的顶腔上开设有与外部相联通的第二联通口,所述的筒体中设置有贯通所述的上腔和所述的下腔且上端与所述的顶腔相联通、下端与所述的下腔相联通的冲气管,所述的上腔所在的筒体上连接有供气液混合物进入所述的筒体的进气口和与真空泵相连接的出气口,所述的隔板处的筒体上连接有与所述的上腔和所述的下腔均相联通的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中设置有与所述的上腔相连接的单向阀,所述的下腔的底部连接设置有止回阀的出液管;所述的顶腔中设置具有支点的杠杆组件,所述的杠杆组件上分别连接有与所述的第一联通口相对应的第一盖体、与所述的第二联通口相对应的第二盖体和在所述的冲气管中延伸的连通棒,所述的连通棒的下端设置浮球;当所述的第一盖体关闭所述的第一联通口时,所述的第二盖体开启所述的第二联通口,当所述的第一盖体开启所述的第一联通口时,所述的第二盖体关闭所述的第二联通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真空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分隔所述的顶腔和所述的上腔的上盖,所述的第一联通口设置于所述的上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真空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组件由所述的支点处划分为第一杠杆部分和第二杠杆部分,所述的第一盖体连接于所述的第一杠杆部分上,所述的第二盖体连接于所述的第二杠杆部分上,所述的连通棒连接于所述的第二杠杆部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真空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的底部为具有弧面的封头,所述的出液管连接于所述的封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真空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其的支脚。
【文档编号】F16T1/24GK203453759SQ201320563610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王坤金, 刘必东, 范建兵, 王金良 申请人:苏州市红日生物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