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节尾门的驱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072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用于调节尾门的驱动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调节尾门的驱动设备。



背景技术:

这种用于调节尾门的驱动设备具有永磁制动器,所述永磁制动器包括:固定的部段;第一制动元件,所述第一制动元件可围绕转动轴线相对于固定的部段转动;和第二制动元件,所述第二制动元件抗扭地设置在固定的部段上。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可轴向地沿着转动轴线彼此错开并且共同作用以产生制动力。

在这种永磁制动器中,如其例如从EP 0 693 633 A2中已知的那样,制动元件以摩擦的方式共同作用,其中摩擦力受到磁性影响。在EP 0 693 633 A2的永磁制动器中,例如设有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作用于呈压板的形式的制动元件上,并且借助于压板引起作用于一组摩擦元件的压力。除了永磁体之外,设有电磁体,所述电磁体为了接通或关断制动力能够通电。

从FR 2 818 304中已知一种用于调节车辆部件的驱动器。驱动器具有用于将车辆部件保持在设定的位置中的制动装置。

在从DE 10 2005 030 053 A1中已知的用于枢转设置在车辆的车身上的活门的驱动设备中,设有制动装置,在所述制动装置处在轴上设置有制动盘,制动元件以制动的方式作用于所述制动盘。

从EP 1 534 971 B1中已知一种磁体制动器操纵的弹簧联接器,其中磁体设置在转子盘的相对位置中。在那里描述的制动装置中,制动力通过涡流的感生引起。

此外,已知现有技术中所谓的抱簧制动器,所述抱簧制动器使用设置在制动鼓中的抱簧。在导入驱动侧的力时,加载抱簧,以松开与制动鼓的贴靠,使得驱动轴能够在没有抱簧的大的制动作用的条件下被驱动。相反地,在将从动侧的力施加在驱动轴上时,抱簧朝其与制动鼓贴靠的方向加载,使得驱动轴被制动并且从动侧的力被导出,而不出现对驱动轴的调节。

这种类型的常见的制动装置是耗费的并且具有明显的结构空间需求。此外,将摩擦用于制动的制动装置是易于磨损的并且可能是易受温度影响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永磁制动器的驱动设备,所述永磁制动器在提供可靠的制动力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并且节约空间地构造。

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主题来实现。

因此,第一制动元件和/或第二制动元件具有永磁体或通过永磁体形成。磁吸引力在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之间轴向地沿着转动轴线作用。在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之间设置有摩擦元件,所述摩擦元件以摩擦的方式与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贴靠。

借助驱动设备的所提出的永磁制动器,提供具有尤其简单的构造的制动装置。制动作用通过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实现,所述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轴向相对置并且在其之间设置有摩擦元件。由于在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之间的磁吸引力,摩擦元件一方面与第一制动元件摩擦贴靠,并且另一方面与第二制动元件摩擦贴靠,使得由于摩擦在第一制动元件转动运动时,在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之间引起制动力。

在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之间存在磁吸引力。例如,第一制动元件能够具有永磁体或(一件式地)通过永磁体形成,而第二制动元件具有铁磁衔铁或者通过铁磁衔铁形成。替选地,第二制动元件能够具有永磁体或(一件式地)通过永磁体形成,相反地,第一制动元件具有铁磁衔铁或通过铁磁衔铁形成。但是,可考虑和可行的还有,不仅第一制动元件、而且第二制动元件分别装配有永磁体或者通过永磁体构成,其中对于所述情况,永磁体彼此极化成,使得在制动元件之间出现磁吸引力。

如果制动元件中的一个构成为铁磁衔铁,那么该制动元件能够由钢(具有铁磁特性)制成。

在驱动设备的提出的永磁制动器中,由于制动元件与中间设置的摩擦元件的摩擦实现制动作用。摩擦力的大小在此通过制动元件对摩擦元件的挤压力得出。因为在制动元件之间的轴向间距通过摩擦元件设定进而在运行中是恒定的,所以得到在制动元件之间的至少近似不变的磁吸引力(由于制动元件之间的至少近似不变的间隙)进而得到至少近似恒定的制动力。

通过选择摩擦元件的轴向厚度,在此能够调节提供的制动力。

摩擦元件优选由非磁性材料、例如塑料制成。例如,摩擦元件能够由POM(聚甲醛)制成。

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优选分别盘状地围绕转动轴线延伸。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例如能够分别构成为环形盘并且与转动轴线同心地设置。制动元件轴向地彼此错开,使得摩擦元件设置在制动元件之间。

摩擦元件在此优选也盘形地构成、例如构成为与转动轴线同心的环形盘。

例如盘形的摩擦元件有利地既不与第一制动元件、也不与第二制动元件连接,而是由于制动元件之间的磁吸引以摩擦的方式一方面与第一制动元件并且另一方面与第二制动元件贴靠。由于在制动元件和设置在其之间的摩擦元件之间的摩擦引起制动力,所述制动力将可转动的第一制动元件相对于关于固定的部段抗扭设置的第二制动元件制动。

在一个尤其简单的设计方案中,永磁制动器不可切换。对此理解成,制动元件之间的磁吸引力不可变,即永磁制动器不在有效的制动状态和无效的非制动状态之间例如通过附加的电磁体切换。制动元件之间的磁吸引力始终作用,使得始终提供至少近似相等的制动力。

固定的部段例如通过壳体构成,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容纳第一制动元件、第二制动元件和在其之间设置的摩擦元件的容纳开口。第二制动元件在此抗扭地设置在壳体的容纳开口中,而第一制动元件可在容纳开口中转动。在第一制动元件和制动元件之间设置的摩擦元件优选不抗扭地保持在壳体中并且也不相对于一个制动元件或另一制动元件固定,使得摩擦元件能够相对于壳体、相对于第一制动元件和相对于第二制动元件转动。

壳体例如由非磁性材料、例如塑料制成。例如,壳体两件式地由壳体下部和壳体上部制成,其中两个壳体部分例如由部分结晶的聚酰胺(例如塑料PA6.6)制成。

为了将第二制动元件相对于固定的部段、即例如壳体抗扭地固定,能够在第二制动元件和固定的部段之间建立形状配合。例如,盘形构成的第二制动元件能够在外部的、环周边缘上具有指向径向内部的留空部,壳体的壳面上的指向径向内部的突出部形状配合地接合到所述留空部中,使得第二制动元件不能够围绕转动轴线相对于壳体转动。

第二制动元件抗扭地相对于固定的部段固定,进而不能够相对于固定的部段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第二制动元件在固定的部段、即例如壳体上的固定在此能够为,使得在第二制动元件和固定的部段之间存在轴向间隙,第二制动元件因此以(轻微的)间隙轴向地相对于固定的部段移动。在运行时,在此,第二制动元件相对于第一制动元件的位置是固定的,这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以磁吸引的方式相对置,其中在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之间的间距通过摩擦元件的轴向厚度限定,进而预定的磁吸引力在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之间作用。

原则上足够的是,设有可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第一制动元件和抗扭地相对于固定的部段设置的第二制动元件。可考虑并且可行的还有,设有两个第二制动元件,所述第二制动元件在第一制动元件的两侧设置并且分别相对于固定的部段是抗扭的。得到下述布置,在所述布置中——在沿着纵轴线的轴向方向上观察——在第二制动元件上得到摩擦元件,随后第一制动元件,随后另一摩擦元件,并且随后另一第二制动元件。

在该情况下,一个第二制动元件设置在第一制动元件的轴向的第一侧上,并且另一第二制动元件设置在第一制动元件的轴向的第二侧上,其中在第一制动元件和在第一制动元件两侧设置的第二制动元件之间分别设置有摩擦元件。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磁吸引地相对置,使得两个第二制动元件被拉向中间设置的第一制动元件。由于在制动元件之间的磁吸引力,在制动元件之间设置的摩擦元件分别一方面与第一制动元件并且另一方面与第二制动元件以摩擦的方式贴靠。

通过使用多个相对于固定的部段抗扭地设置的第二制动元件,能够提高永磁制动器的制动力,所述第二制动元件与中间设置的第一制动元件相互作用。因此,出现在第一制动元件的两侧的摩擦进而出现双重制动作用。

原则上,这种构造也是可扩展的。原则上,也能够使用多于一个的第一制动元件和多于两个的第二制动元件,其中在两个第二制动元件之间相应设置有一个第一制动元件,并且相反地在两个第一制动元件之间相应设置有一个第二制动元件。在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之间在此设置有各一个摩擦元件,其中不同的摩擦元件不一定必须是相同的,而是在其设计方面、例如在其厚度和其径向宽度方向能够不同。

在此描述的类型的驱动设备例如能够构成为螺杆驱动器,其中将螺杆置于转动运动,并且与螺杆进行螺纹接合的螺母由于螺杆的转动运动沿纵向方向沿着螺杆运动。如果这种驱动设备不自锁地构成,那么永磁制动器用于,在调节车辆部件、例如尾门之后引起:尾门保持在其设定的位置中并且不自动例如由于重力作用离开其设定的位置。

如果永磁制动器不可切换,即提供始终至少近似保持不变的制动力,那么驱动设备的电动机的大小设计成,使得能够克服永磁制动器的与运动相反作用的制动力。因此电动机的尺寸能相应大地设计。

第一制动元件例如与驱动设备的从动轴固定地连接,并且在从动轴转动运动时与从动轴共同运动。从动轴相对于永磁制动器的固定的部段、例如壳体可转动,使得在从动轴转动运动时,第一制动元件相对于固定的部段进而也相对于关于固定的部段抗扭设置的第二制动元件运动。

在第一制动元件具有永磁体或通过永磁体形成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制动元件例如抗扭地与由铁磁材料制成的盘元件、例如钢盘连接。第一制动元件可相对于固定的部段、例如永磁制动器的壳体转动。盘元件在此抗扭地与第一制动元件连接,并且能通过其由铁磁材料构成的设计方案用作为导磁部(magnetischer Rückschluss),以便传导通过第一制动元件的永磁体引起的磁通量。

盘元件在此优选不与固定的部段摩擦式地贴靠,其中原则上也可考虑并且可行的是,在盘元件和固定的部段、例如壳体部段之间设有摩擦,以便附加地提高永磁制动器的摩擦力。

原则上足够的是,第一和/或第二制动元件的永磁体借助一个磁极指向相应另一制动元件,使得在制动元件之间存在磁吸引。因此,制动元件的永磁体例如能够具有两个磁极(北极和南极),所述磁级轴向地沿着转动轴线相互错开,使得永磁体以一个磁极指向另一制动元件。

但是,在一个设计方案中也可考虑和可行的是,第一和/或第二制动元件的永磁体具有多个磁极,所述多个磁极沿着围绕转动轴线的环周方向彼此错开。例如,在永磁体上能够设有多个沿着环周方向彼此错开的磁极对,所述磁极对分别包括北极和南极。沿着环周方向观察,因此在与永磁体相关联的制动元件上得到磁极的布置,其中北极由一个南极跟随,并且所述南极又由一个北极跟随。通过选择磁极对的数量,能够设定永磁制动器的制动力,其中原则上适合的是,借助多个磁极对提高制动力。

原则上,永磁体上的一个磁极对是足够的。但是可考虑和可行的还有,在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案中,例如设有三个、四个或五个磁极对。

附图说明

本发明所基于的构思应在下文中根据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来详细阐述。附图示出:

图1示出具有永磁制动器的驱动设备的总体视图;

图2A、2B示出永磁制动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示出永磁制动器的剖视图;

图4示出具有用于调节尾门的驱动设备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5A、5B示出永磁制动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示出纵向贯穿永磁制动器的剖面图;和

图7示出具有沿着环周方向彼此错开的磁极的制动元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驱动设备2的立体图,所述驱动设备具有永磁制动器1。驱动设备2构成为电动机并且在壳体20中具有相对于壳体20固定的定子和相对于定子可转动的转子。转子可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并且对从动轴21进行驱动,在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小齿轮元件22,所述小齿轮元件用于驱动例如在下游设置的、用于调节车辆部件的传动装置。

如从图4中可见的,驱动设备2用于调节车辆的尾门40。驱动设备2以已知的方式在车辆4的尾门40和车身41之间作用。驱动设备2在该情况下例如能够构成为螺杆驱动器,其中设置在从动轴21上的小齿轮元件22构成为可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的螺杆或者经由适当的传动装置驱动螺杆。在该情况下,螺母与螺杆进行螺纹接合,所述螺母通过螺杆的围绕转动轴线D的转动运动可纵向地沿着转动轴线D调节,以便以所述方式移动推杆24进而调节尾门40。

但是原则上,在此描述的类型的驱动设备2也能够用于调节完全不同类型的车辆部件。

驱动设备2与永磁制动器1共同作用。该永磁制动器1的分解图在图2A和2B中示出。图3在纵向沿着转动轴线D定向的剖平面中示出剖面图。

永磁制动器1具有呈壳体10的形式的固定的部段,所述壳体一方面与驱动设备2的壳体20和另一方面与在下游设置的传动装置3的壳体30(见图3)固定地连接。壳体10包括两个壳体部分100、101,所述壳体部分在永磁制动器1的安装状态下安放到彼此上并且共同围住容纳开口102。

在壳体10的容纳开口102中设置有第一制动元件11和第二制动元件14、15。制动元件11、14、15分别构成为环形盘并且与转动轴线D同心地设置在壳体10中。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轴向地设置在第二制动元件14、15之间的第一制动元件11构成为永磁体盘,而第二制动元件14、15分别构成为钢盘(具有铁磁特征)。磁吸引力在第一制动元件11和第二制动元件14、15之间作用,所述磁吸引力引起:第二制动元件14、15分别被拉向第一制动元件11。

在第一制动元件11和轴向在第一制动元件11两侧设置的第二制动元件14、15之间各设置有摩擦元件12、13,所述摩擦元件呈与转动轴线D同心的摩擦盘的形式。由于在第一制动元件11和第二制动元件14、15之间的磁吸引,摩擦元件12、13分别一方面与第一制动元件11并且另一方面与第二制动元件14、15摩擦式地贴靠,其中在第一制动元件11和每个第二制动元件14、15之间的轴向间距通过在其之间设置的摩擦元件12、13的轴向厚度以限定的方式设定。

构成为环形盘的摩擦元件12、13能够具有非常小的、小于1mm的轴向厚度,例如在0.05mm和0.15mm之间,例如0.1mm。在第一制动元件11和第二制动元件14、15之间因此存在非常小的间隙,所述间隙通过相应设置在其之间的摩擦元件12、13的厚度设定。在第一制动元件11和在第一制动元件11两侧设置的第二制动元件14、15之间的磁吸引力因此是大的并且在运行时至少近似不变。

第一制动元件11可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并且对此如在图3中示出的那样固定地设置在小齿轮元件22的部段220上。第一制动元件11例如能够借助小齿轮元件22的部段220按压。在运行时,第一制动元件11因此与小齿轮元件22和驱动设备2的从动轴21共同地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

相反地,第二制动元件14、15虽然与转动轴线D同轴地设置,但是在此相对于壳体10抗扭地固定,这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突出部103、104在壳体10的容纳开口102中形状配合地接合到第二制动元件14、15的环周外部边缘上的指向径向内部的留空部141、151中。因此,第二制动元件14、15在运行时保持其相对于壳体10的转动位置,使得在从动轴21转动运动时,第一制动元件11相对于第二制动元件14、15运动。

第二转动元件14、15相对于壳体10抗扭地固定。然而第二制动元件14、15在此在容纳开口102之内具有(轻微的)轴向间隙。第二制动元件14、15相对于第一制动元件11的轴向位置通过在第一制动元件11和第二制动元件14、15之间的磁吸引和在第一制动元件11和第二制动元件14、15之间设置的摩擦元件12、13来设定。

如从图2B中可见的,壳体部件100、101如第一和第二制动元件11、14、15和摩擦元件12、13那样分别具有中央开口105、106、110、120、130、140、150,从动轴21借助设置在其上的小齿轮元件22延伸穿过所述中央开口。

如从根据图3的剖面图中可见的,驱动设备2的从动轴21经由轴承装置23、例如滚珠轴承相对于驱动设备2的壳体20支承。小齿轮元件22具有从动小齿轮221,所述从动小齿轮与传动装置3的传动轮梳状地啮合,使得在从动轴21转动运动时,经由从动小齿轮221驱动传动装置3。

这种传动装置原则上能够具有任意的构造,使得图3在该情况下仅示例性地理解。例如,驱动设备2连同在下游设置的传动装置3实现用于驱动螺杆的螺杆驱动器。

如从图3中可见的,壳体部件100与驱动设备2的壳体20固定地连接并且壳体部件101与传动装置3的壳体30固定地连接。永磁制动器1的壳体10的位置因此固定在一方面驱动设备2的壳体20、30和另一方面传动装置3之间。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永磁制动器1不可切换并且始终提供至少近似保持不变的制动力。永磁制动器1因此引起用于从动轴21的运动的约束,所述从动轴的大小例如能够设计成,使得驱动设备2能够简单地克服约束以调节车辆部件40,相反地,与驱动设备2无关地自动调节车辆部件40不是容易可行的或者至少被制动。

例如,通过永磁制动器1提供的制动作用的大小设计成,使得尾门40(见图4)在达到设定的位置之后不能够自动地移动离开其设定的位置。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轴向中间的、第一制动元件11构成为永磁体,而在第一制动元件11两侧设置的第二制动元件14、15构成为具有铁磁特性的钢盘。然而可考虑且可行的还有,第二制动元件14、15中的一个或两个构成为永磁体。在该情况下,第一制动元件11同样能够构成为永磁体或替选地构成为铁磁衔铁元件,例如构成为具有铁磁特性的钢盘。就此而言决定性的仅是:在制动元件11、14、15之间引起磁吸引力。

构成为永磁体的第一制动元件11因此例如能够极化成,使得北极朝向一个第二制动元件14、15并且南极朝向另一第二制动元件15、14。

通过选择在中间设置的摩擦元件12、13,能够设定制动作用。尤其地,通过选择摩擦元件12、13的轴向厚度,能够设定在第一制动元件11和第二制动元件14、15之间的间隙,这影响在制动元件11、14、15之间的磁吸引力进而设定所提供的制动力。通常,在增大制动元件11、14、15之间的轴向间距时,磁吸引力进而在制动元件11、14、15和摩擦元件12、13之间引起的摩擦力减小,所述摩擦力引起制动。

永磁制动器1不局限于使用一个第一转动元件11和两个第二制动元件14、15。更确切地说可考虑且可行的还有,使用多于一个的第一制动元件11和多于两个的第二制动元件14、15,其中在两个第二制动元件14、15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制动元件11和在两个第一制动元件11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制动元件14、15。

图5A、5B和6示出永磁制动器的另一实施例。

在该实施例中,在壳体部件100中抗扭地设置有呈通过钢盘构成的衔铁元件的形式的制动元件14。对此,制动元件14借助在制动元件14的外周上的留空部141与在壳体部件100中形成的容纳开口102之内的突出部103接合,使得制动元件14抗扭地保持在壳体部分100上。

制动元件14在此能够轴向地沿着转动轴线D至少轻微地相对于壳体部件100调节,使得制动元件14轴向地不相对于壳体部件100固定。

壳体10通过呈盖形式的另一壳体部件101补充,所述另一壳体部件能安置到壳体部件100上并且在此借助突出部104与在壳体部件100的边缘上的相关联的留空部接合,使得壳体部件101抗扭地保持在壳体部件100上。此外在壳体部件100上设有锁定钩107,所述锁定钩在壳体部件100和壳体部件101之间建立锁定连接,并且对此当壳体部件101安置到壳体部件100上时,锁定钩接合到壳体部件101的环周边缘上的相关联的锁定留空部108中。

另一制动元件11设置在驱动设备2的从动轴21上,如这从根据图6的剖面图中可见的那样。制动元件11对此经由从动小齿轮221的部段220相对于从动轴21固定,使得在从动轴21围绕转动轴线D转动运动时,制动元件11与从动轴21一起转动。

制动元件11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构成为永磁体。

呈钢盘的形式的盘元件15’与制动元件11连接,这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盘元件15’借助盘元件15’的环周边缘上的留空部151’与制动元件11的朝向盘元件15’的一侧112上的突出部113形状配合地接合。因此,在制动元件11转动时,盘元件15’与制动元件11一起转动。

如从根据图6的剖面图中可见的,盘元件15’相对于壳体部件101存在间隙的方式置于壳体10的容纳开口102中。盘元件15’因此不与壳体部件101贴靠并且在驱动设备2运行时不提供(明显的)摩擦力,所述摩擦力会有助于永磁制动器1的制动力的提高。

盘元件15’在该实施例中尤其用作为导磁部,所述导磁部引导构成为永磁体的制动元件11的磁通量。

在可转动的制动元件11和固定至壳体的制动元件14之间设置有摩擦元件12,所述摩擦元件构成为环形盘并且例如能够具有小于1mm的小的轴向厚度。摩擦元件12预设制动元件11、14之间的轴向间距,所述轴向间距通过摩擦元件12的轴向厚度确定。例如,摩擦元件12的厚度能够位于0.05mm和0.15mm之间,例如为0.1mm。

在运行时,制动元件11、14分别在摩擦元件12上摩擦,其中摩擦元件12优选既不在制动元件11上、也不在制动元件14上固定。通过永磁制动器1提供的制动力通过在制动元件11和制动元件14之间的磁吸引来设定,所述磁吸引确定在制动元件11、14和摩擦元件12之间的摩擦力。

从动轴21延伸穿过壳体部件100、101中的开口105、106并且此外延伸穿过制动元件14和摩擦元件12中的开口140、120。制动元件11与从动轴21抗扭地连接,这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制动元件11与从动小齿轮221的置于制动元件11的开口110中的部段220固定地连接,例如与部段220挤压。盘元件15’与制动元件11抗扭地连接,甚至但是不直接地固定在从动轴21上,所述从动轴延伸穿过盘元件15’的中央开口150’。

制动元件11的永磁体能够在根据图2A、2B和3的实施例中并且在根据图5A、5B和6的实施例中构成为多极的磁体,如这示意性地在图7中图解说明的。因此,永磁体能够具有多个沿环周方向围绕转动轴线D彼此错开的磁极N、S,所述磁极彼此交替地围绕转动轴线D设置,并且通过环形的永磁体的扇形部分构成。例如,在此,能够存在多个、例如三个、四个或五个磁极对114。

通过选择磁极对114的数量,能够设定制动力。原则上适用的是,制动力越高,就存在越多的磁极对114。

制动元件14、15在根据图2A、2B和3的实施例中(也)形成用于通过制动元件11的永磁体引起的磁通量的导磁部。同样地,盘元件15’在根据图5A、5B和6的实施例中用作为导磁部。

构成为永磁体的制动元件11例如能够作为烧结件制成。但是可考虑且可行的例如还有,制动元件11作为塑料成型件、例如作为塑料注塑件制成,其中在该情况下,用于提供永磁体作用的磁颗粒嵌入到塑料材料中。

本发明所基于的构思不局限于前面描述的实施例,而是原则上也能够以完全不同类型的实施方式实现。

在制动元件上的永磁体作用能够通过下述方式实现:制动元件总体上作为永磁体、即由永磁材料制成。但是可考虑且可行的还有,将各个永磁体元件设置在相应的制动元件上。

在尤其简单的设计方案中,永磁制动器不可切换。但是原则上可考虑的还有,利用例如电磁体提供切换装置,借助于所述电磁体影响永磁体的磁力进而能够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永磁制动器。

附图标记列表:

1 永磁制动器

10 壳体

100,101 壳体部件

102 容纳开口

103,104 突出部

105,106 开口

107 锁定钩

108 锁定留空部

109 内侧

11 永磁体盘

110 开口

111,112 侧部

113 突出部

114 磁极对

12,13 摩擦盘

120,130 开口

14,15,15’ 衔铁元件

140,150,150’ 开口

141,151,151’ 留空部

2 驱动设备

20 壳体

21 从动轴

22 小齿轮元件

220 部段

221 从动小齿轮

23 轴承装置

24 推杆

3 传动装置

30 壳体

4 车辆

40 尾门

41 车身

D 转动轴线

V 调节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