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轮装制动盘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8876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式轮装制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的呈圆环状的整体式轮装制动盘,该整体式轮装制动盘的一面为摩擦面(1),另一面为散热面,该散热面设有多个散热筋(3),所述多个散热筋(3)呈宽度相等的条形且沿径向呈散射状均匀分布;所述整体式轮装制动盘的散热面还设有铸造凸台(4)、螺栓凸台(5)、对中定位台(6),所述散热筋(3)、铸造凸台(4)、螺栓凸台(5)、对中定位台(6)分别在整个制动盘环的散热面对称分布;所述散热筋(3)的散射对称角度是7.5度,螺栓凸台(5)的散射对称角度是30度,对中定位台(6)的散射对称角度是60度,铸造凸台(4)的散射对称角度是180度;一个散热筋(3)与一个螺栓凸台(5)重合,一个散热筋与一个对中定位台重合(6),四个散热筋(3)与一个铸造凸台(4)重合,所述铸造凸台(4)沿整体式轮装制动盘径向的中心线为预设切割线(8),沿该预设切割线(8)将整体式轮装制动盘一分为二,得到完全对称的分体式轮装制动盘。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轮装制动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铸造过程中,在轮装制动盘的散热筋顶面增加一环状筋板(31),环状筋板(31)与轮装制动盘一次铸造成型;铸造成型后,将环状筋板(31)去除,得到整体式轮装制动盘;在整体完成检验后再将整体式轮装制动盘沿预设切割线(8)一分为二,得到完全对称的分体式轮装制动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铸造过程中,将轮装制动盘摩擦面(1)的加工余量顶(11)设计成锥面;铸造成型后,将轮装制动盘摩擦面(1)的加工余量顶(11)加工成平面。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轮装制动盘的设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A、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对轮装制动盘的设计结构工艺和铸造工艺进行模拟分析,确定设计结构形状的合理性,确定环状筋板(31)的尺寸,将摩擦面(1)的加工余量顶(11)设计成锥面;

B、制定轮装制动盘的铸造工艺,采用底返引入金属液的方式进行底浇,其中金属液由陶瓷过滤装置底部进入型腔;

C、根据步骤A的模拟分析结果,制作铸造模具,其环状筋板(31)和摩擦面(1)的加工余量顶(11)符合步骤A中模拟分析的结果;

D、制作型芯,合箱,熔炼浇铸,冷却凝固,打箱落砂;

E、对轮装制动盘进行粗加工和热处理,去除环状筋板(31)和摩擦面(1)的加工余量顶(11);

F、对轮装制动盘进行调质处理和精加工,得到整体式轮装制动盘;

G、将得到的整体式轮装制动盘进行检验,得到的合格品沿预设切割线(8)一分为二,得到完全对称的分体式轮装制动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筋板(31)的厚度不超过10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冷却凝固过程中环状筋板(31)先凝固,用于固定散热筋(3)。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