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905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密封装置的情况很多,例如存储物品需要防潮时,或者存储食品需要防止细菌时,就需要将物品或者食品放入容器里,然后盖上盖子,以使得盖子与容器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能够与外界隔离。

目前为了使得盖子与容器之间产生密闭效果,多在盖子上设置有通气孔,盖上盖子后,然后用软胶体将通气孔堵住,抽取容器内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得软胶体紧贴在通气孔上,形成密闭状态。需要打开盖子时,则用外力将软胶体从通气孔上取走,例如使用电磁阀对软胶体施加力量让其从通气孔处脱离,空气从外进入容器内,内外气压一致,可以方便地打开盖子。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问题,当使用一段时间后,软胶体或者通气孔处会出现杂质或者灰尘,导致软胶体与通气孔之间无法闭合,从而影响了密闭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密封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密闭不严的问题,改善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堵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堵的上端大于下端,所述密封圈为中空的软胶体,所述密封圈中空部分的斜度与所述密封堵的斜度一致,所述密封圈的软胶体中设置两圈凹槽,所述两圈凹槽中间的软胶体凸起的高度高于所述密封堵对应所述密封圈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堵是锥体或者台体。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堵是圆锥体或者圆台体。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堵是方锥体或者方台体。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下部设置有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两圈凹槽中的外圈凹槽是竖井式凹槽,内圈凹槽是缺口式凹槽。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密封圈中间的软胶体凸起的高度高于密封堵对应密封圈的位置,具有更强的弹性,而且密封圈设置有两圈凹槽,所以能够在密封堵和密封圈之间形成三道密封箍,另外由于密封圈设置有两圈凹槽,即使有一些杂质或者灰尘,也会进入凹槽中,从而不会滞留在密封圈和密封堵之间影响密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密封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密封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堵1和密封圈2。

密封堵的上端大于下端,密封堵可以是各种形状,例如是锥体或者台体,进一步地说,密封堵是圆锥体或者圆台体,也可以是方锥体或者方台体。

为了与密封堵配合使用,密封圈设计为中空的软胶体,密封圈中空部分21的整体形状与密封堵的形状相同,其边缘的斜度与密封堵的边缘斜度一致。

密封圈的软胶体22中设置两圈凹槽,其中外圈凹槽23是竖井式凹槽,内圈凹槽24是缺口式凹槽。

这两圈凹槽使得软胶体22形成三个密封匝,最外边的是第一密封匝25,中间是第二密封匝26,最里边是第三密封匝27。

其中中间的第二密封匝,其软胶体凸起的高度要高于密封堵对应密封圈的位置。

在密封圈下部设置有通气孔28。

将上述密封装置使用在容器上时,将密封堵盖在密封圈上,并从通气孔排出容器中空气,容器中产生的负压,以及施加在密封堵上部的外部压力,将密封堵向下压,由于第二密封匝的高度要高于密封堵对应密封圈的位置,所以密封堵进入密封圈后首先接触到第二密封匝,密封堵在向下的压力下,将第二密封匝向第一密封匝的方向挤压,当第二密封匝将外圈凹槽挤压后,密封堵将接触到第一密封匝和第二密封匝,这样密封堵将与三个密封匝都能够接触到,从而形成了三个密封箍。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由于密封堵和密封圈之间形成三道密封箍,而且密封圈第二密封箍的高度高于密封堵对应密封圈的位置,产生更强的弹性,从而提高了密封堵和密封圈之间的密闭性能,同时密封圈设置有两圈凹槽,即使有一些杂质或者灰尘,也会进入凹槽中,从而不会滞留在密封圈和密封堵之间影响密闭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