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吸盐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345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式吸盐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软水阀。



背景技术:

软化控制阀有再生和工作两种状态,而再生过程中的吸盐是有单独流道的,目前大多数软化控制阀为了便于更换内部零件,都将吸盐流道做在了控制阀外部。但这样一来控制阀的整体尺寸就增大了,提高了成本,且结构相当复杂,不符合设计的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置式吸盐流道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软化控制阀尺寸偏大、成本高、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式吸盐流道结构,所述吸盐流道设置于阀体内部,吸盐流道靠近阀体内侧的侧壁为阀体的实体部分,吸盐流道靠近阀体外侧的侧壁为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在吸盐流道靠近阀体内侧的侧壁上形成整体结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吸盐流道靠近阀体内侧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盖板与吸盐流道靠近阀体内侧的侧壁设置有密封垫。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盐流道上设置有吸盐口、原水口和盐水出口,所述吸盐口与阀体上的再生剂入口连通,所述吸盐口处设置有喉管和喷嘴形成的虹吸结构,所述原水口与吸盐口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盐水出口设置于喷嘴与装有软化介质的罐体之间。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吸盐流道内置,做在阀体内部,让吸盐时的水路直接从阀体内部流动到罐体实现再生。此时再生剂流动的流道相对缩短,对再生剂阻碍减小,再生更稳定。吸盐流道内置也使控制阀的整体尺寸减小,而且不影响其内部零件的更换。此设计使原先复杂的结构简单化,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吸盐流道的密封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阀体1、吸盐口2、滤网3、喉管4、喷嘴5、密封垫6、螺钉7、盖板8、罐体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原先的吸盐流道为外置式,为了便于更换内部零件,将流道做在了阀体外部,结构比较复杂,流道较长。本实用新型改进设计,如图1所示,将吸盐流道内置做在阀体1内部,吸盐流道靠近阀体1内侧的侧壁为阀体1的实体部分,吸盐流道靠近阀体1外侧的侧壁为盖板8,所述盖板8固定在吸盐流道靠近阀体1内侧的侧壁上形成整体结构。原水流进阀体1,经过滤网3去除了部分水中的杂质,再通过喉管4和喷嘴5产生虹吸效果,使外部的再生剂入口2吸入再生剂。再生剂与原水混合后一并流入罐体9实现再生功能。如图2所示,为吸盐流道的密封处的结构示意图,吸盐流道通过密封垫6和盖板8来密封,并用螺钉7实现紧固连接。在需要更换内部喉管4、喷嘴5、滤网3这些零部件时,只需松开螺钉7,拿下盖板8和密封垫6即可,更换起来也相当容易。

本实用新型将复杂的结构简单化,内置式的吸盐流道可以缩短了原先外置式的吸盐流道的长度,使吸盐流道对再生剂的阻碍减小,让再生更稳定。简化了机械结构,降低了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