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气动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571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气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有一些气(液)动驱动装置,因为事故情况下失去气(液)源,或控制电源,或零件损坏而不能实现自动化启闭,使其驱动的部件(如闸阀、截止阀等)失去动作功能而瘫痪。为防止这一状况发生,需要在不能自动化启闭时,进行手动启闭。而在自动化启闭正常,不需要手动时,手动部分的结构不能影响自动化启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因出现事故导致驱动装置失效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气动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手气动驱动装置,包括一上缸盖和一下缸盖,所述上缸盖连接于所述下缸盖,其特点在于,所述手气动驱动装置还包括有活塞杆、活塞或薄膜、弹性件、轴承盖、传动杆、传动连接件、手轮,所述活塞杆包括上柱面、中柱面和下柱面,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上柱面的外圆且置于所述中柱面的上方,所述活塞或薄膜套设于所述下柱面的外圆,所述上柱面的内部依次包括第一螺纹部和容纳部,所述第一螺纹部与所述轴承盖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传动杆依次穿过所述手轮、传动连接件、轴承盖,所述传动杆的下端置于所述容纳部中。

较佳地,所述手轮中间开设一正方形孔,所述传动杆的上端有一菱形部,所述正方形孔与所述菱形部相匹配。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正方形孔与所述菱形部相匹配,方便旋转所述手轮,实现手动启闭。

较佳地,所述传动杆的中间有一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二螺纹部与所述传动连接件的内螺纹相匹配。

较佳地,所述手气动驱动装置还包括一滑动轴承,所述滑动轴承外套于所述上柱面的上端。

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滑动轴承可使活塞杆在其中轴向滑动,减少摩擦、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

较佳地,所述轴承盖和所述传动杆的下端凸肩之间设有一滚动轴承。

在本技术方案中,添加一滚动轴承用于减小所述传动杆的下端凸肩的上平面与所述轴承盖的下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较佳地,所述轴承盖的外螺纹上端和所述活塞或薄膜的下端均设有一锁紧件。

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锁紧件用于加强连接的可靠性,使结构紧凑。

较佳地,所述锁紧件为螺母。

较佳地,所述上柱面上开设一平衡孔。

在本技术方案中,开设一平衡孔用于平衡装置内气压。

较佳地,所述下缸盖上设有一进气孔。

在本技术方案中,设有进气孔用于实现气动驱动装置时提供气源。

较佳地,所述传动连接件为传动螺母;所述弹性件为碟形弹簧或螺旋弹簧。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气动驱动装置实现了气动装置在没有气源,或气动故障失灵的情况下,利用手动进行驱动装置的启闭,而在气动可用时,手动机构不影响其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手气动驱动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手轮

2:传动杆

21:第二螺纹部

22:菱形部

3:传动连接件

4:锁紧件

5:轴承盖

6:滑动轴承

7:滚动轴承

8:弹性件

9:上缸盖

10:下缸盖

11:进气孔

12:活塞

13:活塞杆

131:第一螺纹部

132:容纳部

133:上柱面

134:平衡孔

135:中柱面

136:下柱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手气动驱动装置,包括一上缸盖9和一下缸盖10,上缸盖9连接于下缸盖10,手气动驱动装置还包括有活塞杆13、活塞12或薄膜、弹性件8、轴承盖5、传动杆2、传动连接件3、手轮1,活塞杆13包括上柱面133、中柱面135和下柱面136,弹性件8套设于上柱面133的外圆且置于中柱面135的上方,活塞12或薄膜套设于下柱面136的外圆,上柱面133的内部依次包括第一螺纹部131和容纳部132,第一螺纹部131与轴承盖5的外螺纹相匹配,传动杆2依次穿过手轮1、传动连接件3、轴承盖5,所述传动杆2的下端置于容纳部132中,传动杆2的中间有一第二螺纹部21,第二螺纹部21与传动连接件3的内螺纹相匹配。弹性件8为碟形弹簧或螺旋弹簧,下缸盖10上设有一进气孔11,用于实现气动驱动装置时提供气源。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连接件优选为传动螺母。

为了方便旋转手轮1,实现手动启闭的效果,手轮1中间开设一正方形孔,传动杆2的上端有一菱形部22,正方形孔与菱形部22相匹配。

手气动驱动装置还包括一滑动轴承6,滑动轴承6外套于上柱面133的上端,采用滑动轴承6可使活塞杆13在其中轴向滑动,减少摩擦、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

为了达到减小传动杆2的下端凸肩的上平面与轴承盖5的下平面之间的摩擦力的效果,轴承盖5和传动杆2的下端凸肩之间设有一滚动轴承7。

为了达到加强连接的可靠性,结构紧凑的效果,轴承盖5的外螺纹上端和活塞12或薄膜的下端均设有一锁紧件4,锁紧件4为螺母。

为了达到平衡装置内气压的效果,上柱面133上开设一平衡孔134。

在本实施例中气源从进气孔11进入到活塞12或薄膜和下缸盖10形成的腔室内,气压推动活塞12及活塞杆13,压缩弹性件8向上运动,活塞杆13在滑动轴承6内沿轴向上滑,此时传动杆2不动,活塞杆13向上滑动,容纳部132缩小,平衡孔134实现容纳部132内的气压平衡,驱动装置开启;当活塞12和下缸盖10形成的腔室内的压力气体由进气孔11排出时,弹性件8释压,推动活塞杆13、活塞12一同下行,实现驱动装置的关闭。

在没有气源,或气系统损坏漏气时,气压提供不了足够的驱动力时,需要手动来实现驱动装置的启闭。逆时针转动手轮1,传动杆2在传动连接件3中旋转上升,带动轴承盖5同时带动活塞杆13、活塞12向上运动,弹性件8被压缩蓄能,驱动装置实现手动开启;顺时针转动手轮1,传动杆2在传动连接件3中旋转下降,弹性件8逐渐释能,活塞杆13、活塞12向下运动,即实现驱动装置的关闭。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