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离合压路机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8093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离合压路机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路机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离合压路机变速器。



背景技术:

压路机按驱动方式分为机械式及液压驱动式。其中,机械式压路机采用机械式变速器,具有简单可靠成本低的优点。但其换挡中,离合踏板及换挡杆的操作力均比较高,劳动强度很大。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压路机需要频繁进行前进后退换挡的工况,开发了一种双离合压路机变速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离合压路机变速器,符合压路机操作的人机工程学要求,操作简单轻松,变速器结构简单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离合压路机变速器,包括输入轴、中间轴和惰轮轴,所述输入轴与整车动力源固定相连,所述中间轴安装在速度副箱上,输入轴、中间轴和惰轮轴上均设有若干个齿轮且若干个齿轮之间设有双联湿式离合器以将动力传递至速度副箱。

优选地,所述输入轴上空套设有齿轮I、齿轮II,所述输入轴上固定安装有双联湿式离合器且双联湿式离合器包括两部分湿式离合器。

优选地,所述惰轮轴固定设有齿轮III、齿轮IV且齿轮III、齿轮IV依次串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间轴上固定设有齿轮V。

优选地,所述输入轴上固定设有齿轮I。

优选地,所述惰轮轴上固定设有齿轮III、齿轮IV且齿轮III、齿轮IV依次串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间轴上依次串联连接有齿轮II、双联湿式离合器、齿轮V,其中所述齿轮II、齿轮V空套在中间轴上,所述双联湿式离合器包括两部分湿式离合器且双联湿式离合器固定设于中间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符合压路机操作的人机工程学要求,操作简单轻松,变速器结构简单紧凑,减轻了重量,具体为:

1.本实用新型分别独立进行方向控制和速度控制,可实现某一挡位下前进、后退的频繁切换,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

2.本实用新型以双联湿式离合器取代变速器主离合器,进一步优化结构,减小变速器长度,减轻重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双离合压路机变速器,包括输入轴(SF1)、中间轴(SF2)、惰轮轴(SF3)、齿轮III(4)、齿轮IV(5)、齿轮I(6)、齿轮II(7)、双联湿式离合器(C8)、齿轮V(9)和速度副箱(10),其中双联湿式离合器(C8)包含湿式离合器(C8-1)、湿式离合器(C8-2)两部分。

具体连接方式为:齿轮I(6)、齿轮II(7)空套于输入轴(SF1)上,输入轴(SF1)与整车动力源固定连接;齿轮III(4)、齿轮IV(5)依次串联连接在惰轮轴(SF3)上且均与惰轮轴(SF3)固定连接;齿轮V(9)固定设于中间轴(SF2)上,双联湿式离合器(C8)固定设于输入轴(SF1)上,中间轴(SF2)安装在速度副箱(10)上,动力由速度副箱(10)输出。本实用新型所有齿轮轴总成经轴承支撑安装于变速器壳体上。

本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为:挂前进挡时,湿式离合器(C8-2)接通,动力由输入轴(SF1)输入,经过湿式离合器(C8-2)传递至齿轮II(7),齿轮II(7)与齿轮V(9)啮合,动力由齿轮V(9)经过中间轴(SF2)传递至速度副箱(10),调整速度并输出。

挂倒挡时,将湿式离合器(C8-1)接通,动力由输入轴(SF1)输入,经过湿式离合器(C8-1)传递至齿轮I(6),齿轮I(6)与齿轮III(4)啮合,动力由齿轮III(4)经过惰轮轴(SF3)传递至齿轮IV(5),齿轮IV(5)与齿轮V(9)啮合,动力由齿轮V(9)经过中间轴(SF2)传递至速度副箱(10),调整速度并输出。

本实施例1的整箱选换挡过程如下:

(一)、双联湿式离合器(C8)不接通,速度副箱选择所需速度挡位,此时变速器无动力输出,为空挡状态;

(二)、湿式离合器(C8-2)接通,此时变速器有动力输出,为所选挡位的前进挡;

(三)、湿式离合器(C8-2)断开,此时变速器无动力输出,为空挡状态;

(四)、湿式离合器(C8-1)接通,此时变速器有动力输出,为所选挡位的倒退挡。

整个选换挡过程,只需进行一次选挡,即可根据压路机工作特点进行前进、倒退的切换。

本变速器内部可分为换向部分及速度挡位部分。换向部分采用双联湿式离合器,通过切换离合器可以进行前进后退的换挡操作,且此双联离合器可以代替传统离合器的作用。速度挡位部分采用传统变速箱的换挡方式。这样,在压路机运行时,最频繁的前进后退切换动作,可由电控的双联湿式离合器进行,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双离合压路机变速器,包括输入轴(SF1)、中间轴(SF2)、惰轮轴(SF3)、齿轮III(4)、齿轮IV(5)、齿轮I(6)、齿轮II(7)、双联湿式离合器(C8)、齿轮V(9)、速度副箱(10),其中双联湿式离合器(C8)包含湿式离合器(C8-1)、湿式离合器(C8-2)两部分。

具体连接方式为:齿轮I(6)与输入轴(SF1)固定连接,输入轴(SF1)与整车动力源固定连接;齿轮IV(5)、齿轮III(4)依次串联连接在惰轮轴(SF3)上且均与惰轮轴(SF3)固定连接;齿轮II(7)、双联湿式离合器(C8)、齿轮V(9)依次串联连接在中间轴(SF2)上,其中齿轮II(7)、齿轮V(9)空套在中间轴(SF2)上,双联湿式离合器(C8)固定设于中间轴(SF2)上,中间轴(SF2)安装在速度副箱(10)上,动力由速度副箱(10)输出。本实用新型所有齿轮轴总成经轴承支撑安装于变速器壳体上。

本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为:挂前进挡时,湿式离合器(C8-2)接通,动力由输入轴(SF1)输入,经过齿轮I(6)传递至齿轮V(9),动力由齿轮V(9)经过中间轴(SF2)传递至速度副箱(10),调整速度并输出。

挂倒挡时,将湿式离合器(C8-1)接通,动力由输入轴(SF1)输入,经过齿轮I(6)传递至齿轮IV(5),动力由齿轮IV(5)经过惰轮轴(SF3)传递至齿轮III(4),齿轮III(4)与齿轮II(7)啮合,动力由齿齿轮II(7)经过中间轴(SF2)传递至速度副箱(10),调整速度并输出。

本实施例2的整箱选换挡过程如下:

(一)、双联湿式离合器(C8)不接通,速度副箱选择所需速度挡位,此时变速器无动力输出,为空挡状态;

(二)、湿式离合器(C8-2)接通,此时变速器有动力输出,为所选挡位的前进挡;

(三)、湿式离合器(C8-2)断开,此时变速器无动力输出,为空挡状态;

(四)、湿式离合器(C8-1)接通,此时变速器有动力输出,为所选挡位的倒退挡。

整个选换挡过程,只需进行一次选挡,即可根据压路机工作特点进行前进、倒退的切换。

本变速器内部可分为换向部分及速度挡位部分。换向部分采用双联湿式离合器,通过切换离合器可以进行前进后退的换挡操作,且此双联离合器可以代替传统离合器的作用。速度挡位部分采用传统变速箱的换挡方式。这样,在压路机运行时,最频繁的前进后退切换动作,可由电控的双联湿式离合器进行,并且不用踩离合器踏板。可极大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修改、等同变化、改进等,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