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动力切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361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动力切换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换阀,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动力切换阀。



背景技术:

换向阀在液压系统中是一种控制调节元件,其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改变油流的方向来控制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向。

目前公告号为CN2018517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动力切换阀,集流阀体,在集流阀体内设有常通油路、换向油路,阀芯可移动的设置在集流阀体内,在集流阀体内还设有备用换向油路,阀芯内设有连通油路的通腔,阀芯在移动方向上至少有两个工位,一个工位上,阀芯的通腔只与换向油路对应或备用换向油路连通。

上述结构能方便切换两套换向油路,一套换向油路由电磁阀来控制,备用换向油路由手动控制,只要在停电或者电磁阀出现故障时就可以切换到手动控制,这样就可以在电磁换向与手动换向之间方便切换。

这种双动力切换阀的结构简单,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与油缸一起使用,油缸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而为了便于阀芯的翻转,阀芯与阀体之间的摩擦力往往较小,容易因振动而使阀芯随意发生转动,对生产加工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双动力切换阀,不易使阀芯随意发生转动,不易对加工造成不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动力切换阀,包括阀体、阀芯和把手,所述的阀芯转动连接于阀体上,所述的把手固定于阀芯远离阀体的一端,所述的把手上连接有定位组件,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柱和至少两个定位凹孔,所述的定位凹孔开设于所述阀体的外壁上,所述定位柱与把手连接,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凹孔的内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把手,即可使阀芯随着把手的转动而转动,在调节好阀芯之后,通过定位柱穿设于定位凹孔中,并且将定位柱与定位凹孔的内壁抵触,此时,阀芯与阀体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同时,定位柱与定位凹孔之间也具有一定的摩擦力,通过这两种摩擦力的作用,使得把手不易因油缸工作产生的振动而随意发生转动,从而不易对生产加工造成不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组件还包括调节栓和弹性件,所述的调节栓螺纹连接于把手上,所述的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柱、调节栓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调节栓,使弹性件产生一定的形变,同时,使弹性件产生弹力,定位柱收到弹性件的弹力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定位柱与定位凹孔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使把手不易随意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柱靠近定位凹孔的一端呈半球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的端部呈半球状,能够增加与定位凹孔的接触面积,同时,在对把手施加较大的力时,能够将定位柱自行从定位凹孔脱出,从而能够便于调节阀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的定位凹孔之间通过弧形凹槽连通,所述的定位柱与定位凹孔的内壁抵触或与弧形凹槽的内壁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定位柱与定位凹孔分离之后,定位柱置于弧形凹槽中,减小了定位柱对阀体外壁产生的压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把手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的定位组件设置于第一连接段上,所述的第二连接段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段铰接,所述的阀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用于嵌设第二连接段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好把手的位置之后,将第二连接段沿着铰接处翻转并置于限位槽中,进一步使把手不易因震动而随意发生转动,提升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连接段上滑动连接有驱动块,所述的驱动块通过驱动机构与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的驱动块沿第一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往远离第二连接段的方向移动驱动第二连接段沿铰接处翻转并与限位槽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块沿着第一连接段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驱动机构带动第二连接段沿着铰接处翻转,将第二连接段与限位槽分离,即可使把手顺利转动,操作简便高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杆、转向齿轮和限位组件,所述的驱动块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的转向齿轮套设并固定于销轴上,所述的连接杆与转向齿轮啮合,所述的驱动块通过所述限位组件定位于第一连接段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块沿着第一连接段的长度方向移动,使连接杆随着驱动块的移动而移动,将转向齿轮沿着销轴的轴心转动,使第二连接段发生翻转并从限位槽中移出,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定位栓和多个限位凹孔,所述的定位栓沿自身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驱动块上,多个所述的限位凹孔开设于第二连接段上,所述的定位栓置于限位凹孔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栓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并穿设于限位凹孔中,将定位栓定位,从而能够使驱动块定位,使驱动块不易随意发生移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第二连接段沿着阀芯的轴心转动,弹性件的弹力能够将定位柱顶靠在定位凹孔的内壁上,阀芯与阀体之间摩擦力以及定位柱与定位凹孔之间的摩擦力将把手定位,同时,将驱动块沿着第一连接段的长度方向移动,将第二连接段沿着铰接处翻转,嵌设于限位槽中,进一步提升了把手的稳定性,使得把手不易因振动而随意发生转动,不易对生产加工造成影响;并且调节过程简单高效,有效提升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用以体现驱动机构;

图3为体现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阀体;11、阀芯;12、压力表;2、把手;21、第一连接段;22、第二连接段;3、定位组件;31、定位柱;32、定位凹孔;33、弹性件;34、调节栓;35、安装孔;36、弧形凹槽;41、燕尾槽;42、驱动块;5、驱动机构;51、连接杆;52、转向齿轮;53、限位组件;531、定位栓;532、限位凹孔;6、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双动力切换阀,包括阀体1、阀芯11以及把手2。阀芯11呈圆柱设置,将阀芯11的一端穿设于阀体1中,并且转动连接于阀体1中。

在阀体1内设置两条常通油路、两条换向油路、两条备用换向油路,在阀芯11内设置了两个相互隔离的通腔,阀芯11转动时会有两个工位,在一个工位上其中一个通腔连通一条常通油路和一条换向油路,另一个通腔连通另一条常通油路和另一条换向油路,在另一个工位上其中一个通腔连通一条常通油路和一条备用换向油路,另一个通腔连通另一条常通油路和另一条备用换向油路,在阀体1上设置一个把手2,把手2套设并固定在阀芯11远离阀体1的一端,在阀体1的下部还设置了溢流阀,在阀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压力表12。

将把手2沿着阀芯11的轴心转动,即可实现油路的切换,阀芯11与阀体1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

如图2和图3所示,把手2包括第一连接段21和第二连接段22。第一连接段21的一端与阀芯11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与第二连接段22铰接。在第一连接段21上设置有定位组件3。定位组件3包括定位柱31、至少两个定位凹孔32、弹性件33以及调节栓34。弹性件33为弹簧,调节栓34为螺栓。在第一连接段21上开设有安装孔35,安装孔35为螺纹孔。将定位柱31、弹性件33以及调节栓34依次放置在安装孔35中。将调节栓34与安装孔35螺纹连接。

将定位凹孔32开设在阀体1的外壁上。在相邻两个定位凹孔32之间设置有弧形凹槽36。并且将弧形凹槽36与定位凹孔32连通。弧形凹槽36的圆心位于阀芯11的轴心上。将调节栓34往靠近定位柱31的方向旋转。使得弹性件33压缩产生弹力,弹力传递到定位柱31上,将定位柱31顶靠在定位凹孔32的内壁上,产生较大的摩擦力,通过摩擦力的作用,将把手2定位。

当需要转动阀芯11时,将第一连接段21沿着阀芯11的轴心转动。定位柱31从一个定位凹孔32中脱出,并沿着弧形凹槽36移动,直至顶靠在另一个定位凹孔32中,实现本双动力切换阀的切换作业。

在第一连接段21沿自身的长度方向通过燕尾槽41滑动连接有一个驱动块42。将驱动块42通过驱动机构5与第二连接段22连接。驱动机构5包括连接杆51、转向齿轮52和限位组件53。限位组件53包括定位栓531和多个限位凹孔532。在驱动块42上穿设有一个上述定位栓531,将定位栓531滑动连接于驱动块42上,并且使定位栓531和驱动块42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在燕尾槽41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上述的限位凹孔532。将定位栓531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移动,即可嵌设于限位凹孔532中。

连接杆51为齿条,呈长条状。转向齿轮52为直齿轮。将连接杆51固定在驱动块42的侧壁上。将转向齿轮52套设并固定在销轴上。将连接杆51与转向齿轮52始终保持啮合。

将驱动块42沿着第一连接段21的长度方向往远离或靠近第二连接段22的方向移动时,连接杆51带动转向齿轮52转动,实现第二连接段22沿着销轴的轴心翻转。

在阀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第二连接段22的限位槽6。在驱动块42往靠近第二连接段22的方向移动时,能够使第二连接段22翻转并嵌设于限位槽6中;同理,驱动块42往远离第一连接段21的方向移动时,第二连接段22与限位槽6分离。

综上所述,使用时,把握固定于第二连接段22远离第一连接段21一端上的锥形手柄球,将阀杆沿着自身的轴心翻转,通过弹性件33的弹力作用,将定位柱31顶靠于定位凹孔32中,将把手2初定位;继而将驱动块42往靠近第二连接段22的方向滑动,将第二连接段22嵌设于限位槽6中,将定位栓531穿设于限位凹孔532中,将驱动块42定位,从而实现把手2的定位,使得把手2不易因油缸工作产生的振动而发生转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