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切舌件用预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3523发布日期:2020-07-21 12:39阅读:1282来源:国知局
冲压切舌件用预制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舌件的冲压成型预制件。



背景技术: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模具多种多样,其中,沿不封闭轮廓将部分板材切开使其下弯的冲模称为切舌模。但现有的切舌模加工后的产品其切舌面的一般都会产生毛刺,同时,受到切舌形状的影响,其毛刺的大小也很难控制,切舌的角度同样难以保证,对于一些精度要求高的产品而言,此种切舌件则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切舌件用预制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冲压切舌件用预制件,包括预制板本体及设置于预制板本体上的待切舌部,所述待切舌部的外圈与所述预制件本体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的起始端至终端之间具有宽度的变化。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于待切舌部两侧的侧连接部及连接两个侧连接部之间的过渡部。

优选地,两个所述侧连接部宽度相当。

优选地,所述过渡部宽度为√(l2+t2)-l+yt,其中,l为切舌部的长度,t为预制板本体的厚度,所述y的范围为2%~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合理的切舌轮廓间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毛刺及产品尺寸不良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图1的侧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冲压切舌件用预制件,包括预制板本体1及设置于预制板本体1上的待切舌部2,所述待切舌部2的外圈与所述预制件本体1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为待舌部的起始端至终端之间与所述预制件本体之间形成的间隙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板本体的材质可以为spcc、spte、secc、dc01、sus304等。通常,在冲裁切舌工艺时,由于切舌部会产生折弯动作,容易导致折弯脚变形,且容易产生切舌毛刺和尺寸不良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连接部的起始端至终端之间的宽度做了一定的变化。具体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于待切舌部2两侧的侧连接部21及连接两个侧连接部之间的过渡部22。两个所述侧连接部21的宽度相当,即间隙a与间隙b的宽度相当,采用常规的切舌间隙即可。所述过渡部22的宽度c=√(l2+t2)-l+yt,其中,l为切舌部2的长度,t为预制板本体1的厚度,所述y的范围为2%~3%。

通过以上改进,采用常规的切舌模可以使得后续的切舌后的工件成型自然,且能很好的保证毛刺的达标和尺寸的精良。

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冲压切舌件用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板本体及设置于预制板本体上的待切舌部,所述待切舌部的外圈与所述预制件本体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的起始端至终端之间具有宽度的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切舌件用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于待切舌部两侧的侧连接部及连接两个侧连接部之间的过渡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切舌件用预制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连接部宽度相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压切舌件用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宽度为√(l2+t2)-l+yt,其中,l为切舌部的长度,t为预制板本体的厚度,所述y的范围为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切舌件用预制件,包括预制板本体及设置于预制板本体上的待切舌部,所述待切舌部的外圈与所述预制件本体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且,所述连接部的起始端至终端之间具有宽度的变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合理的切舌轮廓间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毛刺及产品尺寸不良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技术研发人员:孙调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先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7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