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793716阅读:来源:国知局
向作为图4B的箭头R4b方向的装置外径方向进行相对转动的支承。
[0087]而且,如图7A所示,从装置轴向观察,夹持用突起46形成为作为沿着上述外径方向的转动轨迹的圆弧形状的半圆形状。
[0088]而且,夹持用突起46具有低刚性部46a和高刚性部46b。
[0089]低刚性部46a处于夹持用突起46的靠近遮檐部44的一侧,且设置在比弹簧中心轴线Sc靠装置外径方向侧的区域。另外,图7A的弹簧中心轴线Sc表示各螺旋弹簧31、32在如图4A那样未向装置外径方向发生变形的状态下的中心轴。而且,该低刚性部46a设定为能够允许遮檐部44在装置外径方向和装置轴向上发生弹性变形的刚性。
[0090]高刚性部46b通过在夹持用突起46的外侧沿着弹簧中心轴线Sc方向立起设置两根肋46c、46c而形成为比低刚性部46a的刚性高的刚性。另外,如图7A所示,这些肋46c、46c相对于弹簧中心轴线Sc倾斜设置。该倾斜是在各螺旋弹簧31、32由于离心力而向装置外径方向进行了位移之际沿着自各螺旋弹簧31、32进行输入的输入方向(箭头F方向)的方向。而且,两个肋46c、46c以隔着该箭头F所示的输入方向的方式在装置外径方向和装置内径方向并排设置。
[0091](实施方式I的作用)
[0092]接着,说明实施方式I的作用。
[0093](两螺旋弹簧向装置外径方向发生变形时)
[0094]在发动机Eng和马达Mot之间进行驱动传递的情况下,输入输出盘2和毂衬I中的一者的旋转将会借助两螺旋弹簧31、32传递到另一者。
[0095]此时,伴随着两个盘1、2进行旋转,有离心力作用于两螺旋弹簧31、32。
[0096]而且,在两个盘1、2非旋转时,如图4A所示,各螺旋弹簧31、32的弹簧中心轴线Sc大致成一条直线,与此相对,在两个盘1、2旋转时,如图4B所示,由于上述离心力,各螺旋弹簧31、32以中间部向装置外径方向膨胀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
[0097]另外,在两螺旋弹簧31、32向装置外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时,两弹簧座41、42相对于各支承臂11、24的各盘1、2的安装用凹部I la、24a由于安装上的松动等而向外径方向转动。
[0098]S卩、遮檐部44被两螺旋弹簧31、32向装置外径方向按压,而两弹簧座41、42欲相对于各盘1、2沿着图4B的箭头R4b所示的方向转动。另外,两弹簧座41、42是由具有弹性的树脂制成,因此,当产生向箭头R4b方向的弹性变形时,遮檐部44以使其顶端向外径方向位移的方式发生变形。而且,支承部43也伴随着遮檐部44的变形,相对于弹簧中心轴线Sc向弹簧外侧方向发生弹性变形。
[0099]另外,在上述两螺旋弹簧31、32向装置外径方向发生变形时,两螺旋弹簧31、32和两弹簧座41、42发生相对位移,因而两者产生摩擦。在发生该摩擦时,因为两弹簧座41、42是树脂制的,与金属制的弹簧座相比,能够将在上述摩擦时产生的摩擦阻力抑制得较低。由此,与在上述摩擦时摩擦阻力较大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两螺旋弹簧31、32相对于两弹簧座41、42产生错位,或者能够抑制产生图8所示那样的过度变形。
[0100]接着,说明上述变形时的两弹簧座41、42的树脂部分的磨耗。
[0101]如上所述,在两螺旋弹簧31、32向装置外径方向发生了变形之际,若反复与树脂制的两弹簧座41、42强力接触,则树脂部分有可能产生磨耗。
[0102]这样一来,在两弹簧座41、42中,存在两处反复与各螺旋弹簧31、32强力接触和滑动而使树脂部分有可能产生磨耗的部位。
[0103]一处是遮檐部44的装置内径方向侧的面,另一处是支承部43的弹簧支承面43a。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I的磨耗对策。
[0104]如图4B所示,两螺旋弹簧31、32向装置外径方向(箭头外方向)发生了变形之际,两螺旋弹簧31、32与遮檐部44的内侧面接触。在该接触力较强的情况下,在遮檐部44的内侧面(装置内径方向侧的面)将产生摩耗。
[0105]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I中,遮檐部44在该装置外径方向的顶部分的内周面使遮檐部芯骨部件452暴露。因此,在两螺旋弹簧31、32向装置外径方向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在该强力接触的部分处两螺旋弹簧31、32与遮檐部芯骨部件452直接接触,从而能够避免树脂部分的磨耗。
[0106]而且,如图4B所示,两螺旋弹簧31、32向装置外径方向发生了变形之际,在沿着弹簧中心轴线Sc的方向的两端部处,利用圆P表示的装置内径方向侧比装置外径方向侧更强力地与支承部43接触。
[0107]S卩、对于在各螺旋弹簧31、32中插入有引导突起43c的部分而言,能够利用引导突起43c限制向装置外径方向的变形。另一方面,在各螺旋弹簧31、32中,在比引导突起43c的顶端远离支承部43的位置,将会发生比受到引导突起43c限制的部分大的变形。因此,对于各弹簧座41、42而言,当遮檐部44被各螺旋弹簧31、32按压时,支承部43也与遮檐部44一起产生有向装置外径方向位移的朝向的转动力矩。
[0108]因此,如上所述,在两螺旋弹簧31、32图4B所示那样向装置外径方向发生了变形之际,利用圆P表示的装置内径方向侧比装置外径方向侧更强力地与支承部43接触。而且,在该情况下,对于弹簧支承面43a而言,利用圆P表示的装置内径方向侧比装置外径方向侧更可能发生树脂磨耗。
[0109]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I中,在支承部43的弹簧支承面43a的比弹簧中心轴线Sc靠内径侧的位置设置有沿着两螺旋弹簧31、32的圆弧的半圆形状的芯骨暴露部451a。因此,即使两螺旋弹簧31、32和弹簧支承面43a的装置内径方向侧强力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树脂的磨耗产生。
[0110]接着,追加说明在上述两螺旋弹簧31、32向装置外径方向发生了变形时的两弹簧座41、42的装置外径方向的变形作用。
[0111]在两螺旋弹簧31、32向装置外径方向发生了变形的情况下,对于遮檐部44而言,越靠近顶端侧,来自两螺旋弹簧31、32的输入就越大,也就越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遮檐部44的顶端部反复发生该变形,或者该变形量较大的情况下,将会在顶端部产生开尾(日文:先割机)。
[0112]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I中,除了在遮檐部44设置有上述遮檐部芯骨部件452以夕卜,遮檐部芯骨部件452还在遮檐部44的顶端侧设置有高刚性部452b。因此,能够利用高刚性部452b抑制遮檐部44的顶端发生过度变形,从而抑制上述开尾的产生。
[0113]另一方面,遮檐部芯骨部件452在靠近支承部43—侧设置有低刚性部452a。因此,与将遮檐部芯骨部件452整体设置为能够抑制上述开尾的高刚性的情况相比,在两螺旋弹簧31、32向装置外径方向发生了变形之际,两弹簧座41、42容易追随着该变形而向图4B的箭头R4b方向发生变形。由此,在能够使两螺旋弹簧31、32和遮檐部44接触时向两者的输入缓和的同时,能够抑制在两螺旋弹簧31、32上产生图8所示那样的过度的变形。于是,能够抑制两螺旋弹簧31、32和两弹簧座41、42的破损等,从而提高耐久性。
[0114]而且,在本实施方式I中,如图6所示,将低刚性部452a设置至比引导突起43c的顶端靠遮檐部44的顶端侧的位置。
[0115]S卩、对于两螺旋弹簧31、32而言,插入到引导突起43c的部分向装置外径方向的变形在某种程度上被限制,而比引导突起43c靠遮檐部44的顶端侧的部分容易向装置外径方向发生变形。
[0116]因此,在将高刚性部452b配置至比引导突起43c的顶端位置靠遮檐部44的基部侧的位置为止的情况下,两螺旋弹簧31、32的装置外径方向的变形被高刚性部452b所抑制。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I中,在至比引导突起43c的顶端位置靠遮檐部44的顶端侧的位置为止配置有低刚性部452a,并且将高刚性部452b配置在比引导突起43c的顶端位置靠遮檐部44的顶端侧的位置。由此,两弹簧座41、42容易追随两螺旋弹簧31、32的向装置外径方向的变形而产生变形。于是,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在两螺旋弹簧31、32上产生图8所示那样的过度的变形,能够抑制两螺旋弹簧31、32和两弹簧座41、42的破损等,从而提高耐久性。
[0117](螺旋弹簧向轴向变形时)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