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793716阅读:来源:国知局
制与两螺旋弹簧31、32之间的摩擦阻力。此外,能够可靠地抑制与两螺旋弹簧31、32强力接触并滑动之际的树脂的磨耗。
[0157]5)实施方式I的减振器装置的特征在于,
[0158]将两弹簧座41、42的刚性设定为,在两螺旋弹簧31、32向装置外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时,所述遮檐部44追随着各螺旋弹簧31、32的变形而进行弹性变形。
[0159]在两螺旋弹簧31、32向装置外径方向弹性变形时,伴随着遮檐部44追随两螺旋弹簧31、32进行弹性变形,如上述1)2)所说明的那样,弹簧支承面43a和各螺旋弹簧31、32之间的接触压力发生变化。这样一来,在弹簧支承面43a和各螺旋弹簧31、32之间的接触压力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实现上述树脂的磨耗抑制。
[0160](其他的实施方式)
[0161]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
[0162]另外,其他实施方式是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因此,对于与实施方式I共通的结构标注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只说明与实施方式I不同的方面。
[0163]图1OA?图1ON分别表示芯骨暴露部451a的变形例,是沿着弹簧中心轴线Sc的方向观察支承部43而得到的主视图。
[0164]图1OA所示的芯骨暴露部201是与实施方式I所示的芯骨暴露部相比支承部43的径向的宽度形成为较宽的例子。因此,即使各螺旋弹簧31、32相对于支承部43沿着弹簧中心轴线Sc的径向进行相对移动,也难以产生树脂部分的磨耗。
[0165]图1OB所示的芯骨暴露部202与实施方式I相同,设置在比弹簧中心轴线Sc靠装置内径侧的位置,并且,在以弹簧中心轴线Sc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成三部分。由此,能够平衡地设定利用芯骨暴露部202来防止树脂的磨耗和利用树脂来减少摩擦阻力。
[0166]图1OC所示的芯骨暴露部203是图1OB的变形例,是分成两部分设置的例子。因此,能够获得与图1OB所示的例子相同的作用效果。
[0167]图1OD是将芯骨暴露部204设置为越过弹簧中心轴线Sc并沿着圆周方向延伸到装置外径方向侧的例子。在各螺旋弹簧31、32和弹簧支承面43a的滑动范围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如此设置芯骨暴露部204,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树脂部分的磨耗。
[0168]图1OE?1J是将芯骨暴露部205?209分别设置在装置径向上的弹簧中心轴线Sc附近的高度、装置内径侧这三处的例子。
[0169]此外,图1OE?1J所示的芯骨暴露部205?209各自的暴露形状不同。图1OE的芯骨暴露部205分别设为长方形。图1OF的芯骨暴露部206分别设为三角形。图1OG的芯骨暴露部207分别设为圆形。图1OH的芯骨暴露部208分别将靠近弹簧中心轴线Sc的一侧设为矩形,将远离弹簧中心轴线Sc的一侧设为圆形。图1OJ的芯骨暴露部209分别设为将靠近弹簧中心轴线Sc的一侧作为上底、将远离弹簧中心轴线Sc的一侧作为比上底尺寸长的下底的等腰梯形。
[0170]在弹簧支承面43a中,根据在与各螺旋弹簧31、32强力接触的同时进行滑动的部位的配置,能够将芯骨暴露部205?209如这些图1OE?1J所示那样进行配置。因此,在利用芯骨暴露部205?209抑制树脂部分的磨耗的同时,将支承部芯骨部件451的暴露部分设为所需最小限度的面积,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覆盖区域43b的由树脂形成的低摩擦阻力性部分。
[0171]图1OK所示的芯骨暴露部210是如下这样的例子:在弹簧支承面43a的包围弹簧中心轴线Sc的整个一周上分成五个部位来设置,并且在最靠近装置外径方向部分设置有覆盖区域43b。即、在弹簧支承面43a上,在与各螺旋弹簧31、32强力接触的同时进行滑动的部位横跨大致整个一周的情况下,能够将芯骨暴露部210如此进行分割来配置。因此,在利用芯骨暴露部210抑制树脂部分的磨耗的同时,将支承部芯骨部件451的暴露部分设为所需最小限度的面积,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覆盖区域43b的由树脂形成的低摩擦阻力性部分。
[0172]图1OM所示的芯骨暴露部211是在弹簧支承面43a中分成装置外径方向和装置内径方向这两处来配置的例子。在弹簧支承面43a中,能够与各螺旋弹簧31、32强力接触且滑动的部位的配置相对应地如此设置芯骨暴露部211。因此,在利用芯骨暴露部211抑制树脂部分的磨耗的同时,将支承部芯骨部件451的暴露部分设为所需最小限度,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覆盖区域43b的由树脂形成的低摩擦阻力性部分。
[0173]图1ON所示的芯骨暴露部212是在弹簧支承面43a中设置在装置外径方向侧的例子。例如,在使用了高刚性的螺旋弹簧作为两螺旋弹簧31、32的情况等下,在该装置外径方向侧存在与弹簧支承面43a强力接触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通过如此配置芯骨暴露部212,在抑制树脂部分的磨耗的同时,能够利用覆盖区域43b的树脂抑制与两螺旋弹簧31、32之间的接触摩擦阻力。
[0174]以上,基于【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对于具体的结构而言,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各项权利要求的发明的主旨,就允许进行设计变更、追加等。
[0175]在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本发明的减振器装置设置在了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和马达之间的例子,但是也能够安装在混合动力车辆以外的车辆上。即、也能够设置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
[0176]此外,芯骨暴露部的形状并不限于实施方式所示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主权项】
1.一种减振器装置,其具有: 螺旋弹簧,其沿着圆周方向被夹设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之间,以使沿着作为卷绕中心的弹簧中心轴线的方向朝向所述圆周方向的方式将两端部支承于各旋转体; 内部具有芯骨部件的树脂制的弹簧座,其以支承着该螺旋弹簧的沿着所述弹簧中心轴线的方向的两端部的状态安装于各旋转体,该减振器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座具有支承部,该支承部具有支承所述螺旋弹簧的沿着所述弹簧中心轴线的方向的端部的弹簧支承面, 所述芯骨部件在所述支承部处具有沿着所述弹簧支承面设置的支承部芯骨部件,并且,在所述弹簧支承面的相对于所述螺旋弹簧滑动的部分上设置有使所述支承部芯骨部件以能够与所述螺旋弹簧抵接的方式暴露的芯骨暴露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骨暴露部在所述弹簧支承面处配置在比所述弹簧中心轴线靠所述旋转体的内径方向侧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弹簧支承面的隔着所述弹簧中心轴线的所述旋转体的内径方向的区域和外径方向的区域中的、一个区域设置有所述芯骨暴露部,在另一个区域设置有所述支承部芯骨部件被所述树脂覆盖的覆盖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骨暴露部沿着所述螺旋弹簧的卷形状设置为半圆弧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弹簧座的刚性设定为,在所述螺旋弹簧向装置外径方向进行弹性变形时,所述遮檐部追随着所述螺旋弹簧的变形而进行弹性变形。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谋求抑制树脂制的弹簧座的支承部的磨耗的减振器装置。该减振器装置具有:内部具有芯骨部件(45)的树脂制的第1弹簧座(41)和第2弹簧座(42),其用于支承第1螺旋弹簧(31)和第2螺旋弹簧(32)的两端部,第1螺旋弹簧(31)和第2螺旋弹簧(32)沿着圆周方向被夹设在毂衬(1)的毂衬侧支承臂(11)和输入输出盘(2)的中间盘侧支承臂(24)之间,该减振器装置的特征在于,芯骨部件(45)在两弹簧座(41、42)的支承部(43)处具有沿着弹簧支承面(43a)设置的支承部芯骨部件(451),并且,在弹簧支承面(43a)的相对于各螺旋弹簧(31、32)滑动的部分设置有使支承部芯骨部件(451)以能够与各螺旋弹簧(31、32)抵接的方式暴露的芯骨暴露部(451a)。
【IPC分类】F16F1/12, F16F15/123
【公开号】CN105556165
【申请号】CN201380079559
【发明人】上原弘树, 赤坂裕三, 绪方诚, 藤井友晴
【申请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3年9月13日
【公告号】EP3045769A1, WO2015037126A1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