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塞露灌装装置中的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337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塞露灌装装置中的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灌装装置,特别是一种开塞露灌装装置中的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开塞露是一种常用的小儿、老年体弱便秘者的治疗药物,用于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其易于排出。开塞露为液体制剂,其包装一般采用上部具有细长颈部,底部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塑料容器进行盛装。开塞露的包装流程如下:将开塞露液体制剂灌装至包装瓶后,再装入塑封膜,实现独立包装;然后将多个塑封开塞露瓶装入纸盒,最后将装有多个塑封开塞露瓶的纸盒依次称重,合格的纸盒装箱,不合格的纸盒剔除。目前,上述开塞露包装过程的各环节,大部分由操作人员手工操作实现,这种生产工艺,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大。

我国专利(公告号:205060890U;公告日:2016.03.02)公开了一种开塞露生产线的输送分料装置,包括水平输送的传送带,传送带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分料口,分料口连接分料输送带的上端,分料输送带的下端连接包装机;传送带的每个分料口处设置有开口控制装置;相邻两个分料口之间的传送带边缘设置有导流斜板,多个导流斜板沿传送带的长度方向布置;开口控制装置包括挡板,挡板的根部连接转动杆的固定端,转动杆的活动端连接气缸;转动杆的固定端活动连接固定座;转动杆在气缸的驱动下,能够相对于固定座旋转,从而带动挡板转动,实现对分料口的打开或关闭。

由于开塞露瓶体的特殊形状结构,在其上料时如果要通过振荡器保证每个瓶体正立放置移送会比较困难,如上述专利文献中的装置一样不能实现开塞露瓶体的翻转,导致其上料效率低。而如果能够在整理瓶体时使其倒立移送,在灌装前再翻转过来则会大大加快其上料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开塞露灌装装置中的翻转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开塞露瓶体上料过程中的高效翻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开塞露灌装装置中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转筒和能够带动所述转筒转动的转轴,所述转筒上沿转筒径向间隔设有若干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可转动的插设在所述转筒的侧壁上,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伸出所述转筒外且该端设有能够夹取开塞露瓶体的夹爪,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能够带动所述连接轴转动的传动轴相连接。

其原理如下:开塞露瓶体通过理瓶振荡器有序整理出来,此时瓶体的瓶口统一朝下,通过输送通道进行移送,本翻转机构位于灌装工位前,通过翻转机构能够将倒立的开塞露瓶体翻转180°使其瓶口统一朝上,以正立的姿态进入灌装工位进行灌装;具体来说,夹爪将瓶体的颈部夹持住,此时转筒转动带动夹爪及瓶体的水平方向上的进行移送,在此过程中传动轴带动连接轴转动,从而带动夹爪转动180°,以实现瓶体的翻转,便于后续的灌装;本技术方案中转筒始终朝一个方向转动,形成周向循环,夹爪上的瓶体卸载后,再进行复位进行下一轮的夹持及翻转动作,这样翻转动作不会影响整个流水线的进程,高效实现瓶体的翻转及上料。

本技术方案中的夹爪可以是普通的夹紧气缸,还可以是电机驱动的机械夹爪。

在上述的开塞露灌装装置中的翻转机构中,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连接轴一一对应设置且所有所述传动轴均竖直设置在所述转筒内,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具有齿条,所述连接轴的端部具有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能够带动所述传动轴上下往复移动的导向座。本技术方案中翻转动作通过机械设备自动完成,动作精准;通过理瓶振荡器整理瓶体倒立输送,然后再通过本翻转机构对其进行扶正便于后续工位的灌装,从整体上提高瓶体的上料效率,从而提高开塞露灌装效率。

在上述的开塞露灌装装置中的翻转机构中,所述导向座呈圆筒状,所述导向座的外周面沿导向座周向开设有环状封闭的导向槽且所述导向槽呈曲线走向,所述传动轴的下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卡设在所述导向槽内且能够沿所述导向槽滚动。转筒带动传动轴绕导向座周向移动,此时滚轮在导向槽内沿导向槽的轨迹上升下降,从而带动连接轴上下往复移动,通过传动轴上的齿条与连接轴的齿轮啮合传动带动连接轴转动,这样就实现了夹爪的翻转运动。即通过一个驱动源既能够实现瓶体的水平移动,又能够同时实现瓶体的翻转运动,动作统一协调、精准可靠。

在上述的开塞露灌装装置中的翻转机构中,所述连接轴和传动轴均沿转筒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这样能够保证夹爪夹取瓶体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效率。

在上述的开塞露灌装装置中的翻转机构中,所述转轴竖直设置,所述转轴的下端设有能够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齿盘,所述转轴的上端与所述转筒固连,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导向座且两者可转动连接。这样的布置结构紧凑,传动稳定。

在上述的开塞露灌装装置中的翻转机构中,所述转筒内还设有环状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分别与所述转轴以及所述转筒固连,所述连接轴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转筒的侧壁以及所述支撑件可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位于所述转筒的侧壁和所述支撑件之间。保证了传动轴带动连接轴转动时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转筒始终朝一个方向转动,形成周向循环,夹爪上的瓶体卸载后,再进行复位进行下一轮的夹持及翻转动作,这样翻转动作不会影响整个流水线的进程,高效实现瓶体的翻转及上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翻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翻转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翻转机构中的夹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筒;2、转轴;3、连接轴;31、齿轮;4、夹爪;5、传动轴;51、齿条;6、导向座;61、导向槽;7、滚轮;8、齿盘;9、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翻转机构位于灌装工位前,开塞露瓶体通过理瓶振荡器有序整理出来,此时瓶体的瓶口统一朝下,通过输送通道进行移送至本翻转机构处,通过本翻转机构将倒立的开塞露瓶体翻转180°使其瓶口统一朝上,以正立的姿态进入灌装工位进行灌装。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翻转机构包括转筒1和能够带动转筒1转动的转轴2,转筒1上沿转筒1径向间隔设有若干连接轴3,连接轴3可转动的插设在转筒1的侧壁上,连接轴3的一端伸出转筒1外且该端设有能够夹取开塞露瓶体的夹爪4,连接轴3的另一端与能够带动连接轴3转动的传动轴5相连接。夹爪4将瓶体的颈部夹持住,此时转筒1转动带动夹爪4及瓶体的水平方向上的进行移送,在此过程中传动轴5带动连接轴3转动,从而带动夹爪4转动180°,以实现瓶体的翻转,便于后续的灌装;本实施例中转筒1始终朝一个方向转动,形成周向循环,夹爪4上的瓶体卸载后,再进行复位进行下一轮的夹持及翻转动作,这样翻转动作不会影响整个流水线的进程,高效实现瓶体的翻转及上料。

如图3所示,传动轴5与连接轴3一一对应设置且所有传动轴5均竖直设置在转筒1内,传动轴5的上端具有齿条51,连接轴3的端部具有齿轮31,齿条51与齿轮31相啮合,翻转机构还包括能够带动传动轴5上下往复移动的导向座6;导向座6呈圆筒状,导向座6的外周面沿导向座6周向开设有环状封闭的导向槽61且导向槽61呈曲线走向,传动轴5的下端设有滚轮7,滚轮7卡设在导向槽61内且能够沿导向槽61滚动;连接轴3和传动轴5均沿转筒1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转筒1带动传动轴5绕导向座6周向移动,此时滚轮7在导向槽61内沿导向槽61的轨迹上升下降,从而带动连接轴3上下往复移动,通过传动轴5上的齿条51与连接轴3的齿轮31啮合传动带动连接轴3转动,这样就实现了夹爪4的翻转运动;即通过一个驱动源既能够实现瓶体的水平移动,又能够同时实现瓶体的翻转运动,动作统一协调、精准可靠。

本实施例中转轴2竖直设置,转轴2的下端设有能够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的齿盘8,转轴2的上端与转筒1固连,转轴2穿过导向座6且两者可转动连接,这样的布置结构紧凑,传动稳定。

如图3所示,转筒1内还设有环状的支撑件9,支撑件9分别与转轴2以及转筒1固连,连接轴3分别通过轴承与转筒1的侧壁以及支撑件9可转动连接,齿轮31位于转筒1的侧壁和支撑件9之间,这样保证了传动轴5带动连接轴3转动时的稳定性。

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