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涂料的自动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2423发布日期:2018-09-11 23:5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加工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性涂料的自动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水性涂料是一种以水为溶剂的一种液态涂料,在水性涂料的生产过程就是将各种组分的原材料按一定的顺序投入,并分散均匀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将水、分散剂、消泡剂、防腐剂等液体物料投入分散罐中搅拌均匀,并在搅拌状态下投入着色颜料和体质颜料;在调漆罐中投入乳液,再加入助剂,搅拌均匀;最后将涂料中的杂质颗粒过滤去除,并出液包装。

目前,市场上的水性涂料的收装装置包括涂料桶,所述涂料桶放置在出液管下方。在灌装完毕后,即将涂料桶运走进行封装。

虽然这种直接将涂料桶放置在出液管下方灌装涂料的方法,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廉;但是,需要人工接取涂料,并需要不断的更换涂料桶进行灌装,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性涂料的自动收料装置,自动向涂料桶中灌装涂料,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性涂料的自动收料装置,在地面上设有机架,在出液管正下方的机架上水平设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一侧转动设有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的轴线方向水平设置且垂直于第一传送带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环形支架上朝向第一传送带方向设有挂钩,所述第一传送带上依次放有多个涂料桶,所述涂料桶上配合挂钩设有呈竖直状态的提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液管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涂料桶高度设置,若将涂料桶直接放置在出液管下方的地面上盛接涂料,部分涂料会从涂料桶中溅出,造成浪费;若将涂料桶挂接在出液管处盛接涂料,工作人员放置和搬运涂料桶时十分费力;因此,在出液管下方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上间隔放置有多个空的涂料桶,且涂料桶的提手保持在竖直状态,在传送带一侧转动设置上环形支架,环形支架的边缘处设置有挂钩,通过传送带将涂料桶传输到环形支架处,挂钩勾住呈竖直状态设置的提手,转动的环形支架带动挂钩上的提手上移至出液管处,待涂料装满涂料桶后转下,工作人员取下涂料桶,这样,涂料桶依次转动至出液管处灌装,再集中搬运,减少人力劳动,提高灌装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包括连接在环形支架上的平行于环形支架轴线方向的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垂直于横杆的挂杆,所述挂杆朝向远离环形支架轴线的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料桶在第一传送带上向环形支架方向移动,而挂钩包括连接在环形支架上的横杆和横杆端部朝向远离环形支架轴线方向设置的挂杆,提手移动到挂杆上,环形支架转动,在向上转动的过程中,涂料桶从挂杆上滑移至横杆上,从而利用横杆抬动涂料桶上升,无需人工将涂料桶挂接到环形支架上,十分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横杆上靠近挂杆的端部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中沿竖直方向滑移设有卡板,所述卡板底部和凹槽槽底之间竖直设有压缩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料桶上的提手挂在横杆上,跟随环形支架转动,在横杆上开有凹槽,并在凹槽中滑移设置有卡板,在卡板与凹槽槽底之间设置有压缩弹性件,横杆向上转动拉动涂料桶时,提手压动卡板下移,提手卡进凹槽中,凹槽的内侧壁能够卡住提手,避免提手在横杆上滑移而影响到涂料的灌装。

进一步的,在机架上设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相对第一传送带设置且分别位于环形支架轴线的两侧,第二传送带平行于横杆设置,且其向远离环形支架的方向传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传送带将空的涂料桶传送至环形支架一侧,涂料通被挂钩勾起,涂料桶在出液管处灌装完毕后,随着环形支架的转动下移至环形支架另一侧的第二传送带处,而第二传送带平行于横杆设置,涂料桶落在第二传送带后,第二传送带向远离环形支架的方向传输涂料桶,从而将涂料桶的提手移出挂钩,工作人员即能将涂料桶从第二传送带上取下。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与涂料桶的转动点处设有吸附盘,所述吸附盘上竖直开有卡槽,所述提手靠近提手转动点的端部卡接在卡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提手转动点处设置有吸附盘,吸附盘上卡有卡槽,将提手端部卡在卡槽中,从而将提手固定在竖直位置;而固定在竖直位置的提手不仅能够方便挂钩勾住提手,还能方便当涂料桶抵接在第二传送带上后,第二传送带能够带动提手移出挂钩。

进一步的,在出液管处设有电子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两个涂料桶之间就有一端空间,保证前一个涂料桶在上移的过程中不会被后续的涂料桶挡住,因此,出液管在灌装好前一个涂料桶后,需要利用出液管中装设的电子阀关闭出液管,待后一个涂料桶转动到出液管时,打开电子阀继续灌装,从而避免涂料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将机架下设有液压升降平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出液管高度的不确定性,为了避免涂料桶转动至环形支架顶端时,出液管向涂料桶中灌装涂料时,涂料从涂料桶中溅出,产生涂料的浪费;因此,在机架下设置有液压升降平台,通过液压升降平台控制涂料桶转动至环形支架顶端时与出液管的距离,从而减少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升降平台底部设有行走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液压升降平台下方设置上行走轮,方便工作人员移动收料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转动设置的环形支架和挂钩与提手的配合,实现涂料桶的自动上升灌装和下移卸载,减少人力劳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性涂料的自动收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环形支架顶端的挂钩和涂料桶的挂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机架;11、电机;12、环形支架;2、挂钩;21、横杆;211、凹槽;212、卡板;213、压缩弹簧;22、挂杆;3、第一传送带;4、第二传送带;5、涂料桶;51、提手;52、吸附盘;521、卡槽;6、出液管;61、电子阀;7、液压升降平台;71、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水性涂料的自动收料装置,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电机11,机架1上转动设置有环形支架12,且电机11的输出轴插设在环形支架12的中心,在机架1上靠近环形支架12侧面水平设置有向环形支架12方向传输的第一传送带3,在机架1上相对第一传送带3设置有第二传送带4,第二传送带4垂直于环形支架12设置且向远离环形支架12的方向传输,第一传送带3和第二传送带4位于环形支架12轴线两侧,在第一传送带3上间隔放置有涂料桶5,且涂料桶5上设置有呈竖直状态的提手51,在环形支架12上朝向第一传送带3和第二传送带4方向设置有挂钩2,挂钩2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杆21,在横杆21远离环形支架12的端部连接有垂直于横杆21的挂杆22,且挂杆22远离环形支架12的轴线方向设置。

这样,将机架1推送到出液管6下方 ,将出液管6对准环形支架12顶部的挂钩2设置,工作人员将涂料桶5放置在第一传送带3上,第一传送带3带动涂料桶5向环形支架12方向移动,直至提手51移动到挂钩2的挂杆22上,挂杆22随着环形支架12的转动向上偏移,带动涂料桶5逐渐滑移至横杆21上,而间隔设置的涂料桶5能够避免前一个涂料桶5在上移的过程中被后续的涂料桶5卡住,待涂料桶5移动到环形支架12顶端时,电机11停止驱动环形支架12,出液管6向涂料桶5中灌装涂料,待涂料桶5装满后,环形支架12继续转动;当装满涂料的涂料桶5转动至第二传送带4处,涂料桶5底部抵在第二传送带4上后,提手51与横杆21的相互作用力消失,第二传送带4向远离环形支架12的方向运动,带动涂料桶5从横杆21端部脱离挂钩2,从而将涂料桶5传离环形支架12位置,方便工作人员集中搬运。而环形支架12的设置能够实现涂料桶5高低位置的转换,无需人工提升,十分省力。

相邻两个涂料桶5之间预留有一定的空间,为了避免造成涂料的浪费,如图1所示,在出液管6中装有电子阀61,电子阀61与电机11和第一传送带3的驱动装置连通。这样,在前一个涂料桶5装满后,电子阀61启动,关闭出液管6,避免涂料浪费,待下一个涂料桶5转动到环形支架12顶端时,再打开出液管6继续灌装;而为了保证涂料桶5运动至顶端停止时,涂料能够装满涂料桶5,电机11设置为周期性运行,同时,第一传送带3配合环形支架12的转动和停止周期性驱动,将电子阀61连通到电机11与第一传送带3上,保证电子阀61能够配合电机11和驱动装置运行,确保涂料灌装的正常进行。

为了避免涂料桶5挂接在横杆21上运动时,从横杆21上滑出造成浪费,如图3和图4所示,在横杆21靠近挂杆22的端部开有凹槽211,在凹槽211中滑移设置有卡板212,且在凹槽211槽底与卡板212底部竖连接有压缩弹簧213。这样,提手51在挂接在横杆21上时,提手51压动卡板212下移,从而使提手51卡在凹槽211中,阻止提手51在横杆21上的滑移,而影响到涂料的灌装。

另外,为了使提手51保持在竖直状态,如图2所述,在提手51与涂料桶5的转动点处设置有吸附盘52,吸附盘52由磁铁制成且在吸附盘52上竖直开有卡槽521,提手51靠近转动点的端部卡在卡槽521中。这样,在将涂料桶5放置到第一传送带3上时,工作人员使用吸附盘52,将提手51卡在竖直位置,方便挂钩2挂接提手51;待涂料桶5移动到第二传送带4上时,工作人员取下吸附盘52即可继续使用。

由于出液管6高度的不确定性,为了避免出液管6和涂料桶5之间的距离过远,而导致涂料在灌装过程中从而涂料桶5中溅出,如图1所示,在机架1下方设置有液压升降平台7,且在液压升降平台7底部转动设置有行走轮71。这样,工作人员通过行走轮71将液压升降平台7和机架1部分移动到出液管6处,利用液压升降平台7调整环形支架12顶端与出液管6之间的距离,从而避免涂料溅出涂料桶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