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9630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用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检验及诊断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是组织缺血时释放的产物使循环血液中部分人血清白蛋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氨基末端结合位点发生改变(HSA氨基末端序列为人类所特有,是过渡金属包括Cu、Co和Ni主要的结合位点),与金属离子结合能力下降,这部分发生改变的HSA称为缺血修饰白蛋白。缺血修饰白蛋白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反映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可作为灵敏的缺血指标辅助早期诊断,以便在疾病的可逆阶段干预治疗,达到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IMA作为一项新的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可以在心肌缺血发生后5~10min就迅速升高。IMA和传统心肌坏死标志物不同,可评价早期可逆性心肌缺血。IMA可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危险分层和指导治疗。2003年,由于IMA在急性心肌缺血诊断中极高的阴性预测值,FDA推荐其为ACS的排除指标。IMA结合心电图和肌钙蛋白检测结果,有助于ACS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减少病死率。

目前IMA的主要检测方法是白蛋白钴结合实验(albumin-cobalt binding assay,ACB)。检测IMA试剂盒由液体双试剂组成,第一试剂为缓冲液和钴离子试剂,第二试剂为缓冲液和二硫苏糖醇(DTT)试剂。但是由于DTT本身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很容易被空气氧化,而且半衰期比较短,因此试剂长期稳定性及开瓶稳定性差,从而影响了IMA试剂盒检测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有效提高检测准确度的用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用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包括试剂瓶,所述试剂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内在竖直方向设置有分割部,所述分割部将所述瓶体的内部空间分割成第一试剂仓和第二试剂仓,所述第二试剂仓的仓底高于所述第一试剂仓的仓底,在所述分割部上相邻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试剂仓和第二试剂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分割部与第二试剂仓的仓底内表面平齐之位置处设置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分割部在邻近所述第二开口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分割部设置在使所述第一试剂仓与第二试剂仓的容积比满足1:1,1:2或1:3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试剂仓与第二试剂仓的容积比为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试剂仓和第二试剂仓的上端中部分别设有瓶口,所述第一试剂仓的瓶口高于所述第二试剂仓的瓶口,且所述第二试剂仓的瓶口大小小于所述第一试剂仓的瓶口,所述第一试剂仓和第二试剂仓的瓶口分别具有与瓶口大小相匹配的瓶盖。

进一步地,还包括盒体、盒盖和试剂瓶放置模块,所述试剂瓶放置模块容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试剂瓶放置模块上设置有试剂瓶放置孔,所述试剂瓶放置在所述试剂瓶放置孔内,所述试剂瓶的下端被所述试剂瓶放置孔包容。

进一步地,所述的试剂瓶为二个,其中一个为装有缓冲液和钴离子试剂的试剂瓶,另一个为装有缓冲液和二硫苏糖醇试剂的试剂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为圆形或方形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试剂瓶放置孔的形状与所述试剂瓶被包容部分的形状相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割部为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竖直设置在所述试剂瓶的瓶体内,将所述试剂瓶内部空间分割成相对独立且相对封闭的第一试剂仓和第二试剂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通过对试剂盒中试剂瓶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提升试剂盒的稳定性。具体来讲是在所述试剂瓶中增设分割部把试剂瓶分成第一试剂仓和第二试剂仓,并通过设置在分割部上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保持第一试仓和第二试剂仓连通,从而实现在试剂瓶被打开使用时,可以有效减少试剂与外界氧气的接触,能更好的减少试剂被空气氧化,增加了试剂稳定性;另外,当第一试剂仓的试剂液面低于第一开口时,第二试剂仓的液体可以通过试剂瓶下端相通的部分流入第一试剂仓,进一步减小了瓶体内试剂与外界氧气接触的体积;同时第二试剂仓的仓底高于第一试剂仓的仓底,这更好地减小生化分析仪器测定时瓶内的死体积,从而更加符合临床需求,适合大规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实施例中试剂瓶放置在所述试剂瓶放置模块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实施例中试剂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实施例中试剂瓶的剖视示意图,此时试剂瓶中装满试剂。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实施例中试剂瓶的剖视示意图,此时试剂瓶中试剂液面高度位于第一开口的上方位置。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实施例中试剂瓶的剖视示意图,此时试剂瓶中试剂液面高度位于第一开口位置。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实施例中试剂瓶的剖视示意图,此时试剂瓶中试剂液面高度位于第二开口下端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1包括盒体11、盒盖12、试剂瓶13和试剂瓶放置模块14,所述试剂瓶放置模块14容置在所述盒体11内,所述试剂瓶放置模块14上设置有试剂瓶放置孔141,所述试剂瓶13放置在所述试剂瓶放置孔141内,所述试剂瓶的下端被所述试剂瓶放置孔141包容,所述试剂瓶放置孔141的形状与所述试剂瓶13被包容部分的形状相一致,所述盒盖12加盖在所述盒体1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试剂瓶为二个,其中一个为装有缓冲液和钴离子试剂的试剂瓶,另一个为装有缓冲液和二硫苏糖醇试剂的试剂瓶。

请一并参阅图4所示,所述试剂瓶13包括瓶体131和瓶盖132,所述瓶体131内在竖直方向设置有分割部133,所述分割部133将所述瓶体131的内部空间分割成第一试剂仓134和第二试剂仓135,所述分割部133设置在使所述第一试剂仓134与第二试剂仓135的容积比满足1:1,1:2或1:3的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降低对试剂的氧化,所述第一试剂仓134与第二试剂仓135的容积比为1:2。

所述第二试剂仓135的仓底1351略高于所述第一试剂仓134的仓底1341设置,在所述分割部133上相邻设置有第一开口136和第二开口137,所述第一试剂仓134和第二试剂仓135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36、第二开口137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割部133与第二试剂仓135的仓底1351内表面1352平齐之位置处设置所述第开二口137,所述分割部在邻近所述第二开口137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开口136。所述第一试剂仓134和第二试剂仓135的上端中部分别设有瓶口(未标号),所述第一试剂仓134的瓶口高于所述第二试剂仓135的瓶口,且所述第二试剂仓135的瓶口大小小于所述第一试剂仓136的瓶口,所述第一试剂仓135的瓶口具有与其瓶口大小相匹配的瓶盖1321,所述第二试剂仓136的瓶口具有与其瓶口大小相匹配的瓶盖13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136和第二开口137为方形开口,显然,第一开口136、第二137的形状可以是其他形状,比如圆形,而且第一开口136和第二开口137的形状并不要求一定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分割部133采用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竖直设置在所述试剂瓶13的瓶体内,将所述试剂瓶13内部空间分割成相对独立且相对封闭的第一试剂仓134和第二试剂仓135。

请一并参阅图5~图8所示,在所述述试剂瓶中增设分割部133把试剂瓶分成第一试剂仓134和第二试剂仓135,并通过设置在分割部133上的第一开口136和第二开口137保持第一试剂仓134和第二试剂仓135连通,从而实现在试剂瓶13被打开使用时,可以有效减少试剂与外界氧气的接触,能更好的减少试剂被空气氧化,增加了试剂稳定性;另外,当第一试剂仓134的试剂液面低于第一开口时,第二试剂仓135的液体可以通过分割部133下端相通的部分流入第一试剂仓134,同时第二试剂仓135的仓底1351高于第一试剂仓134的仓底1341,这更好地减小生化分析仪器测定时瓶内的死体积,从而更加符合临床需求,适合大规模使用。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试剂盒稳定性,实用新型人进行了大量实验。下面选择两组实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补充说明。

实验实例1:

在试剂盒的一个试剂瓶中装入包含由以下已知成分:缓冲液,氯化钴,防腐剂;在另一个试剂瓶中装入包含以下已知成分:缓冲液,二硫苏糖醇(DTT);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评价该试剂,在生化仪试剂仓内开盖放置超过30天后试剂各性能均合格,大大增强了试剂的稳定性。

实验实例2:

在试剂盒的一个试剂瓶中装入包含由以下已知成分的缓冲液,氯化钴,防腐剂;在另一个试剂瓶中装入包含以下已知成分:柠檬酸,二硫苏糖醇(DTT);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评价该试剂,在生化仪试剂仓内开盖放置超过30天后各性能也均合格。

上述实验实例中,试剂瓶均采用本实用新型中揭露的新型结构的试剂瓶13。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