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集落料的金属焊接部位可靠性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_3

文档序号:9928745阅读:来源:国知局
卸料板81滑落;位于工作台14上的剩余的金属板沿由同步带输送装置23传动从工作台14前方落入卸料板81上并滑落。
【主权项】
1.可收集落料的金属焊接部位可靠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平行设置的上、下底板(11、12),所述上、下底板(11、12)之间通过支柱(13)支撑连接,所述下底板(12)后半部分上方还设有工作台(14),所述上底板(11)中部沿前后方向设有移动通孔(I Ia),所述上底板(11)下端面位于所述移动通孔(I Ia)两侧还平行设有一对轨道(11b),所述工作台(14)中部沿前后方向设有送料通孔(14a),所述送料通孔(14a)左右两侧各设有一列滚球通孔(14b),位于前方的一对支柱(13)之间设有一横杆(15); 所述下底板(12)上与工作台(14)对应处设有升降气缸(21),所述升降气缸(21)上设有升降平台(22),所述升降平台(22)上与送料通孔(14a)对应处设有同步带输送装置(23),所述升降平台(22)上与滚球通孔(14b)对应处设有滚球支架(24),所述滚球支架(24)包括下杆体(24a )、设在下杆体(24a )上的上杆体(24b )、可转动的设在所述上杆体(24b )上端的第一滚球(24c),所述上杆体(24b)直径小于所述滚球通孔(14b)内径,所述下杆体(24a)直径大于所述滚球通孔(14b)内径; 所述移动通孔(Ila)后端设有第一驱动电机(3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驱动连接有第一丝杆(32),所述第一丝杆(32)沿所述移动通孔(Ila)长度方向向前设置,所述第一丝杆(32)上螺接有第一螺接件(33),所述第一螺接件(33)向下穿过所述移动通孔(11a),所述第一螺接件(33)下端设有一只第一滑块(34),所述第一滑块(34)可滑动的设在一对轨道(Ilb)上,所述第一滑块(34)下方左右两侧设有一对预压气缸(35),所述第一滑块(34)下方中部设有压紧气缸(36),所述预压气缸(35)下端可转动的设有第二滚球(37); 所述工作台(14)左右两侧对称式的设有一对顶杆向内的侧方气缸(41),所述侧方气缸(41)的顶杆止端分别设有一块限位板(42); 所述移动通孔(Ila)前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51),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1)驱动连接有第二丝杆(52),所述第二丝杆(52)沿所述移动通孔(Ila)长度方向向后设置,所述第二丝杆(52)上螺接有第二螺接件(53),所述第二螺接件(53)向下穿过所述移动通孔(11a),所述第二螺接件(53)下端设有一只第二滑块(54),所述第二滑块(54)可滑动的设在一对轨道(Ilb)上,所述第二滑块(54)下方设有冲击气缸(55); 所述横杆(15)中部后方设有激光测距仪(61),所述冲击气缸(55)下端设有压力感应器(62); 所述工作台(14)前端铰接有一卸料板(81),所述卸料板(81)下端面均布有电磁铁(82),所述卸料板(81)下端面前方与下底板(12)之间铰接有一减震装置(83),所述减震装置(83)至少包括一伸缩杆、绕接在所述伸缩杆上的压缩弹簧; 所述升降气缸(21)、预压气缸(35)、压紧气缸(36)、侧方气缸(41)、冲击气缸(55)通过电磁阀电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还与第一驱动电机(31)、第二驱动电机(51)、同步带输送装置(23)、电磁铁(82)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还与所述激光测距仪(61)、压力感应器(62)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集落料的金属焊接部位可靠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21)设有至少两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集落料的金属焊接部位可靠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2)为矩形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收集落料的金属焊接部位可靠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限位板(42)的相近端面上呈点阵状分布有可转动的第三滚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集落料的金属焊接部位可靠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23)包括沿所述送料通孔(14a)长度方向设置的同步带(23a)、驱动同步带(23a)运转的一对辊筒(23b),所述辊筒(23b)中至少有一只传动连接有同步带驱动电机(23c)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收集落料的金属焊接部位可靠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23a)外端面等间距分布有向外突出成型的摩擦片(23a_l)。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集落料的金属焊接部位可靠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81)上端面前方还设有一挡条(84)。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可收集落料的金属焊接部位可靠性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入料: 将待测金属板(7)放置在工作台(14)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转动,并通过第一丝杆(32)、第一螺接件(33)的作用驱动所述第一滑块(34)前后移动至待测金属板(7)上方与工作台(14)对应处,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预压气缸(35)向下伸出,使所述第二滚球(37)抵接在待测金属板(7)上方与工作台(14)对应处; 步骤二,位置调整: 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升降气缸(21)上升,并带动所述升降平台(22)上升,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23)上端穿过送料通孔(14a)后与待测金属板(7)抵接,所述滚球支架(24)的上杆体(24b)穿过所述滚球通孔(14b),所述第一滚球(24c)与待测金属板(7)抵接并将待测金属板(7)从工作台(14)上顶起一小段距离hi,待测金属板(7)的上、下端面分别与第二滚球(37)、第一滚球(24c)滑动接触,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侧方气缸(41)伸出,带动所述限位板(42)将待测金属板(7)限定在工作台(14)中部; 步骤三,送料: 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23)运转从而带动待测金属板(7)向前移动,当待测金属板(7)的焊接部位刚好从工作台(14)前端露出时停止; 步骤四,压紧: 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压紧气缸(36)的顶杆向下伸出并将待测金属板(7)压在工作台(14)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预压气缸(35)、升降气缸(21)、侧方气缸(41)缩回; 步骤五,冲击: 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1)转动,并通过第二丝杆(52)、第二螺接件(53)的作用驱动所述第二滑块(54)前后移动至待测金属板(7)前端上方,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冲击气缸(55)快速冲击待测金属板(7); 步骤六,数据收集及分析: 通过激光测距仪(61)测量冲击气缸(55)的位置,经过运算得到焊缝与冲击气缸(55)冲击点的距离,并通过压力感应器(62)测量冲击瞬间的力,经过换算得到焊缝部位所受的冲击力矩; 步骤七,退料: 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升降气缸(21)再次上升,并控制所述预压气缸(35)、侧方气缸(41)伸出,进而控制所述压紧气缸(36)缩回,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23)运转,将待测金属板从工作台(14)前方落在所述卸料板(81)上,并沿所述卸料板(81)滑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收集落料的金属焊接部位可靠性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23)运转的同时,还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1)转动,使所述预压气缸(35)随待测金属板(7)向前行进并始终抵接在待测金属板(7)上。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收集落料的金属焊接部位可靠性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控制装置每次控制所述冲击气缸(55)快速冲击待测金属板(7)的同时,还同步控制所述电磁铁(82)通电ls-3s,直至待测金属板(7)受冲击气缸(55)冲击力作用崩断,断裂的金属板以前端向下倾斜的姿态跌落,落在所述卸料板(81)上并被电磁铁(82)吸附,所述电磁铁(82)失电后失去磁性,断裂的金属板沿卸料板(81)滑落;位于工作台(14)上的剩余的金属板沿由同步带输送装置(23)传动从工作台(14)前方落入卸料板(81)上并滑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可收集落料的金属焊接部位可靠性检测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上、下底板、支柱、工作台、横杆;所述下底板上与工作台对应处设有升降气缸、升降平台、同步带输送装置、滚球支架;所述移动通孔后端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螺接件、第一滑块、预压气缸、压紧气缸、第二滚球;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侧方气缸、限位板;所述移动通孔前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丝杆、第二螺接件、第二滑块、冲击气缸;所述横杆中部后方设有激光测距仪,所述冲击气缸下端设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工作台前端铰接有一卸料板、电磁铁、减震装置;可收集落料的金属焊接部位可靠性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入料、位置调整、送料、压紧、冲击、退料等步骤。
【IPC分类】G01N3/36, G01N3/307
【公开号】CN105716971
【申请号】CN201610259258
【发明人】荣光,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人】白星良, 淄博萃智工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刘记良, 荣光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