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转子机械模型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10350857阅读:来源:国知局
架3发生相对转动;所述支撑轴4上设置有转子I,所述转子I与设置在转子I两端的端部固定装置6相配合,所述转子I随支撑轴4的转动而转动。所述转子I是由若干硅钢片叠压而成的,所述转子I上设置有若干径向通风沟12;转子上设置有转子绕组2,所述转子I的轴向上设置有轴向绕组槽11,转子绕组2的绕组线棒21插入所述轴向绕组槽11中,所述绕组线棒21从转子I轴向露出的绕组末端形成端部绕组22。所述绕组槽11上设置有用于将绕组线棒21固定在绕组槽11中的槽部固定件23。所述转子I与支撑轴4之间为键连接。转子I两端的端部固定装置6的结构相同。
[0059]所述端部固定装置6是由一固定架7和外箍组件组成的;所述固定架7包括若干支撑环71和若干连接件72,所述若干支撑环71的圆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相邻两支撑环71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件72连接,所述若干支撑环71通过若干连接件72连接成为一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转子的圆环形底板73;外箍组件包括多个外端箍74和多个拉紧件75;所述外箍组件的外端箍74套在转子端部绕组22的外圆侧上,且通过拉紧件75与固定架7的支撑环71相连。
[0060]实施例4
[0061]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3中端部固定装置的固定架进行的进一步的限定,本实施例还公开了
[0062]所述若干支撑环71等间距设置,各个支撑环71的径向宽度和轴向厚度均相同;所述支撑环71是用高强度非磁性钢板制成的;所述连接件72为径向叶片,所述连接件72焊接在支撑环71上;连接件72沿支撑环71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连接件72外缘圆周直径小于支撑环71外径,连接件72分布的内缘圆周直径大于支撑环71内径。
[0063]实施例5
[0064]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4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施例还公开了
[0065]所述底板73上设置有圆环形的凸台76和多个螺孔77,凸台76与底板73同心,多个螺孔77沿支撑环71轴向分布,每个螺孔77的圆心到底板73的圆心的距离相同。
[0066]实施例6
[0067]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3作出的进一步补充和限定,本实施例公开了
[0068]所述拉紧件75为绑扎带;所述外端箍74是用金属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在外端箍74与端部绕组22的接触处填充绝缘材料,该外端箍74为整体成型或者分段焊接而成。所述外端箍74的数目与所述支撑环71的数目相同,且与支撑环71相对应安装在端部绕组22外圆侧;所述外端箍74截面为矩形。
[0069]实施例7
[0070]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3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实施例还公开了
[0071]所述拉紧件75为绑扎带;所述外端箍74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在外端箍74与端部绕组22的接触处填充有填充物;所述外端箍74的数目与所述支撑环71的数目相同,且与支撑环71相对应安装在端部绕组22外圆侧;所述外端箍74截面为圆形。
[0072]实施例8
[0073]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端部固定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公开了,
[0074]所述端部固定装置6是由围带固定架8和拉紧螺杆81组成的,所述围带固定架8包括若干围带条82和若干连接条83,所述若干连接条83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围带条82设置在连接条83空隙中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两连接条83上;所述连接条83通过围带条82连接围拢形成一个两端开口的柱型围带固定架8 ;所述围带条82上分布有若干通孔84,所述通孔84与转子I的端部绕组22间隙相对应,所述拉紧螺杆81从围带条82的通孔84穿入,穿过端部绕组22间隙固定在转子I的支撑轴4上。
[0075]实施例9
[0076]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8的进一步补充和限定,本实施例公开了
[0077]所述转子I一端对应围带固定架8的支撑轴4上设置有支撑结构41,所述支撑结构41固定在支撑轴4上,所述支撑结构4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拉紧螺杆81端部的支撑槽42;所述拉紧螺杆81从围带条82的通孔84穿入,穿过端部绕组22间隙固定在支撑轴4上的支撑结构41上的支撑槽42内。
[0078]实施例10
[0079]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8作出的进一步的限定和说明,本实施例还公开了
[0080]所述围带条82与所述连接条83采用榫卯连接;所述围带条82两端设置有鸽尾凸台85,所述鸽尾凸台85厚度小于所述围带条82厚度;所述连接条83宽度两侧设置有鸽尾槽86,所述鸽尾槽86深度大于所述围带条82鸽尾凸台85厚度。
[0081 ] 实施例11
[0082]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
[0083]—种电机的转子机械模型装置,包括支撑架3、支撑轴4和驱动机构5,所述支撑轴4一端与驱动机构5相连,并在驱动机构5的带动下转动;所述支撑架3支撑在支撑轴4下方,并支撑轴4与支撑架3发生相对转动;所述支撑轴4上设置有转子I,所述转子I与设置在转子I两端的端部固定装置6相配合,所述转子I随支撑轴4的转动而转动。所述转子I是由若干硅钢片叠压而成的,所述转子I上设置有若干径向通风沟12;转子上设置有转子绕组2,所述转子I的轴向上设置有轴向绕组槽11,转子绕组2的绕组线棒21插入所述轴向绕组槽11中,所述绕组线棒21从转子I轴向露出的绕组末端形成端部绕组22。所述绕组槽11上设置有用于将绕组线棒21固定在绕组槽11中的槽部固定件23。所述转子I与支撑轴4之间为键连接。转子I两端的端部固定装置6的结构不相同。试验模型绕组两端的固定可以采用相同结构,也可采用两种不同结构;实际为了验证的对比,两端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结构。
[0084]转子I一端设置有固定架7和外箍组件;所述固定架7包括若干支撑环71和若干连接件72,所述若干支撑环71的圆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相邻两支撑环71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件72连接,所述若干支撑环71通过若干连接件72连接成为一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连接转子的圆环形底板73;外箍组件包括多个外端箍74和多个拉紧件75;所述外箍组件的外端箍74套在转子端部绕组22的外圆侧上,且通过拉紧件75与固定架7的支撑环71相连。
[0085]转子另一端设置有围带固定架8和拉紧螺杆81,所述围带固定架8包括若干围带条82和若干连接条83,所述若干连接条83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围带条82设置在连接条83空隙中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两连接条83上;所述连接条83通过围带条82连接围拢形成一个两端开口的柱型围带固定架8;所述围带条82上分布有若干通孔84,所述通孔84与转子I的端部绕组22间隙相对应,所述拉紧螺杆81从围带条82的通孔84穿入,穿过端部绕组22间隙固定在转子I的支撑轴4上。
[0086]通过两种不同的端部固定装置的结构,分别设置在转子两端,对转子两端的端部绕组进行固定,同时测定两种端部固定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以及转子绕组线棒端部的固定的安全可靠性和转子绕组电气绝缘性能的检测和试验分析。
[0087]实施例12
[0088]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