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7285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尤指一种用以装设在计算 机主机板上,以供电子组件散热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计算机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大幅增加,使得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时更 为方便,然而,计算机处理器的运算速度越快,其产生的废热也随之增加。
因而发展出一种公知的散热装置,其包括散热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热管、散热风扇以及导热座;热管的一端穿设于散热体内部,另一端与导热座相互连 接,而散热风扇配置于散热体的一侧,对散热体吹送气流;借由导热座贴接于 发热组件表面,利用热管快速将废热传至散热体上,再利用散热风扇所吹送的 气流迅速散除废热。然而,散热风扇与散热体的连接方式,通常是在散热风扇与散热体上开设 两个或两个以上螺孔,再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固定螺丝锁接于所述螺孔。但这种作法的缺陷是当散热风扇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将会使固定螺 丝松脱,而导致散热风扇与散热体分离,令散热装置无法正常动作,而散热装 置在使用时,散热风扇运转时的震动也会产生噪音。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 置,能吸收风扇在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且使散热模块与风扇不易松脱。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包 括散热模块、两个或两个以上吸震组件以及风扇,其中,该散热模块包含由多 数个散热片排列堆栈组合成的散热体,在该散热体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
该吸震组件包括固定体、承接板、夹掣板以及连接柱,该固定体对应连接于该 凹槽,该承接板从该固定体的一恻延伸,该夹掣板从该承接板的一恻延伸,且 该夹掣板贴接于该散热体的端面上凸伸有定位凸块,该定位凸块被卡掣于该任 两散热片之间,该连接柱从该夹掣板延伸而出,该风扇对应设置于该散热体的 一侧,该风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连接孔,该连接孔套接固定在该连接柱上。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具有下列优点
1、 利用吸震组件以卡固的方式来连接散热模块与风扇,可解决散热模块与 风扇因为风扇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而松脱,使散热模块与风扇更稳固地连接。
2、 借由吸震组件所具有的弹性,能吸收风扇运转时所产生的震动,使风扇 不会敲击散热模块而产生噪音,能降低散热装置运转时的声音。
3、 吸震组件是利用简单的卡固的方式与散热模块以及风扇连接,可有效节 省组装成本以及组装时间,而降低此散热装置的制造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吸震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吸震组件组装在散热模块上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散热模块
11 散热体 111 散热片 1111 散热通道
12 凹槽 13 通槽
14执管 "、、 曰
141吸热段142放热段
15导热座
20吸震组件
21固定体22承接板
23夹掣板
231定位凸块
24连接柱
241连接段242卡固段
30风扇
31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 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中吸震组件的立体图、本实用新型 中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及图2中A部分吸震组件组装在散热 模块上的局部放大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包括散 热模块IO、两个或两个以上吸震组件20以及风扇30。散热模块10,包含由多数个散热片111排列堆栈组合成的散热体11,且各 散热片111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1111,并且在散热体11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 有对应的凹槽12;另外,散热体11上还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通槽13。
散热模块10还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热管14以及导热座15,热管14呈U 形,且具有吸热段141及从吸热段向两边延伸的两放热段142,放热段142穿 设于该通槽13,而吸热段141与导热座15相互连接。吸震组件20包括固定体21、承接板22、夹掣板23以及连接柱24;而吸 震组件20可为橡胶或硅胶材质。
固定体21,本实施例中,固定体21的切面的形状为直线与连接于直线的 圆弧线所构成,但不以此形态为限,而固定体21对应连接于凹槽12内。承接板22,从固定体21的一侧延伸;夹掣板23是从承接板22的一侧延 伸,而夹掣板23与固定体21的宽度大于承接板22的宽度,使吸震组件20可 固定于凹槽12内,且夹掣板23贴接于散热体11的端面上凸伸有定位凸块231, 定位凸块231被卡掣于任两散热片11之间;本实施例中,定位凸块231为三角 柱,但不以此形态为限。连接柱24,从夹掣板23远离散热体11的一面延伸而出,连接柱24具有 连接段241与从连接段241延伸的卡固段242,卡固段242的外缘直径大于连 接段241的外缘直径。卡固段242可以呈圆锥状,从而使卡固段242与连接段 241相连处的外缘直径大于连接段241的外缘直径。风扇30,对应设置于散热体ll的一侧,风扇30在其四端具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连接孔31,连接孔31套接在吸震组件20的连接柱24上;且卡固段242 的外缘直径大于连接孔31的内缘直径,而利用卡固段242可使吸震组件20与 风扇30卡固。组装时,先施加外力使吸震组件20伸长变形,此时,将吸震组件20的固 定体21与承接板22套入凹槽12,待固定体21与承接板22套入凹槽12后, 再释放所述外力,此时,吸震组件20将产生恢复力而使夹掣板23紧贴散热体 11的端面。
而定位凸块231被卡掣于任两散热片111之间,以使吸震组件20确实固定 于散热体ll上,不会从散热体ll脱落。请参照图4至图6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的 立体组合图、侧视图以及俯视图,利用吸震组件20可使散热模块10与风扇30 相互固定,且吸震组件20具有弹性,在风扇30运转时,能将风扇30所产生的 震动吸收,能避免噪音的产生,且不会产生风扇30与散热模块10松脱的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含由多数个散热片排列堆栈组合成的散热体,在所述散热体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两个或两个以上吸震组件,所述吸震组件包括固定体、承接板、夹掣板以及连接柱,所述固定体对应连接于所述散热体的凹槽,所述承接板从所述固定体的一侧延伸,所述夹掣板从所述承接板的一侧延伸,且所述夹掣板贴接于所述散热体的端面上凸伸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被卡掣于所述任两散热片之间,所述连接柱从所述夹掣板延伸而出;以及风扇,所述风扇对应设置于所述散热体的一侧,所述风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套接固定在所述吸震组件的连接柱上。
2、 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柱具有连接段及从所述连接段延伸的卡固段,所述卡固段的外缘直径大于所述 连接段的外缘直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段呈圆锥状。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 段的外缘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内缘直径。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掣 板与所述固定体的宽度大于所述承接板的宽度。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 凸块为三角柱。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 组件为橡胶材质。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震 组件为硅胶材质。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散 热片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 热体上开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通槽,所述散热模块还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热管 以及导热座,所述热管具有吸热段及从所述吸热段向两边延伸的两放热段,所 述两放热段穿设于所述这些通槽,而所述吸热段与所述导热座相互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吸震结构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模块、吸震组件及风扇,其中,散热模块包含由多数个散热片排列堆栈组合成的散热体,在散热体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吸震组件包括固定体、承接板、夹掣板以及连接柱,固定体对应连接于凹槽,承接板从固定体的一侧延伸,夹掣板从承接板的一侧延伸,且夹掣板贴接于散热体的端面上凸伸有定位凸块,定位凸块被卡掣于任两散热片之间,连接柱从夹掣板延伸而出,风扇对应设置于散热体的一侧,风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连接孔,连接孔套接固定在连接柱上。本实用新型在风扇运转时,能将风扇所产生的震动吸收,避免噪音的产生,且不会产生风扇与散热模块松脱的现象。
文档编号G06F1/20GK201178543SQ20082000088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日
发明者林国仁, 许建财, 郑志鸿 申请人:鈤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珍通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