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254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结构稳固,电磁干扰屏蔽较好的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元件模块之间的连接以方便电子元件模块之间的组接与拆除。对于不同用途的电连接器,其要求也各不相同。对于用作高频高速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由于工作频率的上升导致电磁辐射能量的剧增,因此屏蔽信号传输过程中的电磁干扰相当重要,所以一般会在电连接器上设有遮蔽壳体来屏蔽电磁干扰。
常见的遮蔽壳体可参照美国专利第4961711号,其是由上下两片较为相似的壳体组成,下壳体的两侧和后壁紧密贴接到上壳体的两侧与后壁之内。从下壳体的侧壁向外伸出一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可配合于上壳体侧壁的矩形孔,从而通过突出部分与矩形孔的结合而将上下壳体扣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前端敞开的遮蔽壳体。然而,这种两片式上下壳体组合结构的壳体稳固性较差,较易发生变形而造成组装时两壳体难以扣接的困扰,另外在加工制造该两壳体时亦需要采用两套不同的且较为复杂的模具来进行加工,所耗模具费用较高。
发明创造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其通过采用一体冲压而成的遮蔽壳体,可提高遮蔽壳体的稳固性,且该遮蔽壳体与一遮蔽装置组合后可有效屏蔽电磁干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可用于作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其包括一遮蔽壳体、一遮蔽装置、一绝缘壳体及若干插设在该绝缘壳体内的金属端子,该遮蔽壳体是由一金属板一体冲压弯折而成的,其弯折卡合形成两大小不等的前腔体与后腔体,该绝缘壳体装设在该遮蔽壳体形成的两腔体内,该遮蔽壳体的前腔体与后腔体之间两侧各形成有一缝隙,该遮蔽壳体的后腔体的两侧各向内凹设有一凹陷部;该遮蔽装置包括一顶板及由该顶板两端弯折延伸出的两侧板,该遮蔽装置的两侧板上设有两凸点与该遮蔽壳体的凹陷部相结合从而固定到该遮蔽壳体,该遮蔽装置的顶板一侧的两端各弯折延伸出一遮蔽板,该遮蔽板恰可封闭该遮蔽壳体两侧的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通过采用一体冲压而成的遮蔽壳体,提高了遮蔽壳体的稳固性,且该遮蔽壳体与一遮蔽装置组合后可有效屏蔽电磁干扰。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的遮蔽壳体与遮蔽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的组合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与线缆组装后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与另一对接连接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可用作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其包括一遮蔽壳体2、一遮蔽装置4、一绝缘壳体6、一助焊壳体8及若干金属端子10。
该遮蔽壳体2是由一金属板一体冲压弯折而成的,该金属板两端对应设有若干凸接部21及凹接部23,经弯折后其两端再对接卡合形成两大小不等的前腔体22与后腔体24,其中这些凸接部21及凹接部23对应卡接在一起可以防止该金属板的接合处发生前后滑移。该前腔体22的顶面上开设有两卡孔26以与一对应的对接连接器100相扣接,该后腔体24的两侧各向内凹设有一凹陷部28,该前腔体22与后腔体24之间两侧各形成有一缝隙30。
该遮蔽装置4安装在遮蔽壳体2上,主要包括一顶板42及由该顶板42两端弯折延伸出的两侧板44,该顶板42是贴合装设在该遮蔽壳体2的后腔体24的顶面一侧,其两端各弯折延伸出一遮蔽板46,该遮蔽板46恰可封闭该遮蔽壳体2两侧的缝隙30从而有效屏蔽电磁干扰。该侧板44上设有两凸点48与该遮蔽壳体2的凹陷部28相结合,从而固定到该遮蔽壳体2。
该绝缘壳体6可装设在该遮蔽壳体2形成的两腔体(22、24)内,其上设有若干用于容纳金属端子10的收容槽62。该助焊壳体8装设在该绝缘壳体6的后端,其上设有若干通槽82。其中该助焊壳体8两侧各设有一钩槽84,而该绝缘壳体6后端两侧各设有一对应与该钩槽84相结合的卡钩64。这些金属端子10前端安装在绝缘壳体6上,其末端则装设在该助焊壳体8的通槽82内,再与相对应的导线(图未示)焊接在一起。该电连接器外部还包覆有一层塑胶外壳12。
在组装时,首先将金属端子10前端插设在绝缘壳体6内,然后再将该助焊壳体8装设在该绝缘壳体6的后端,使这些金属端子10的末端对应装设在该助焊壳体8的对应的通槽82内,再将其末端分别与相应的导线焊接在一起,接着再把遮蔽壳体2套在绝缘壳体6与助焊壳体8上,然后再使遮蔽装置4侧板44上的凸点48与遮蔽壳体2的凹陷部28相结合而把遮蔽装置4安装在遮蔽壳体2上,以封闭该遮蔽壳体2两侧的缝隙30,从而有效屏蔽电磁干扰。最后,再在遮蔽壳体2与遮蔽装置4的外部注塑包覆上一层塑胶外壳12。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通过采用一体冲压而成的遮蔽壳体2,提高了遮蔽壳体2的稳固性且不易变形,另外该遮蔽装置4的结构较为简单,仅需配备简单的模具即可进行加工,另外该遮蔽壳体2与遮蔽装置4组合后可有效屏蔽电磁干扰。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所有熟悉该项技艺的人,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做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中。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其包括一遮蔽壳体、一遮蔽装置、一绝缘壳体及若干插设在该绝缘壳体内的金属端子,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壳体是由一金属板一体冲压弯折而成的,其弯折接合形成两大小不等的前腔体与后腔体,该绝缘壳体装设在该遮蔽壳体形成的两腔体内,该遮蔽壳体的前腔体与后腔体之间两侧各形成有一缝隙,该遮蔽装置安装在该遮蔽壳体上恰可封闭该两缝隙从而有效屏蔽电磁干扰。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壳体的前腔体的顶面上开设有两卡孔以与一对应的对接连接器相扣接。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遮蔽装置包括一顶板及由该顶板两端弯折延伸出的两侧板。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遮蔽装置的顶板一侧的两端各弯折延伸出一遮蔽板,该遮蔽板恰可封闭该遮蔽壳体两侧的缝隙。
5.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壳体的后腔体的两侧各向内凹设有一凹陷部,该遮蔽装置的两侧板上设有两凸点与该遮蔽壳体的凹陷部相结合从而固定到该遮蔽壳体。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遮蔽装置的顶板是贴合装设在该遮蔽壳体的后腔体的顶面。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装设在该绝缘壳体后端的助焊壳体,其中该助焊壳体两侧各设有一钩槽,而该绝缘壳体后端两侧各设有一对应与该钩槽相结合的卡钩。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壳体上设有若干用于容纳金属端子前端的收容槽,该助焊壳体上设有若干通槽,这些金属端子的末端装设在该助焊壳体的通槽内。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外部还包覆有一层塑胶外壳。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板两端对应设有若干凸接部及凹接部,经弯折后其两端再对接卡合形成该前腔体与后腔体,其中这些凸接部及凹接部对应卡接在一起可以防止该金属板的接合处发生前后滑移。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可用作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其包括一遮蔽壳体、一遮蔽装置、一绝缘壳体及若干插设在该绝缘壳体内的金属端子,该遮蔽壳体是由一金属板一体冲压弯折而成的,其弯折卡合形成两大小不等的前腔体与后腔体,该绝缘壳体装设在该遮蔽壳体形成的两腔体内,该遮蔽壳体的前腔体与后腔体之间两侧各形成有一缝隙,该遮蔽装置安装在遮蔽壳体上恰可封闭该两缝隙。本实用新型的带有遮蔽装置的电连接器,通过采用一体冲压而成的遮蔽壳体,提高了遮蔽壳体的稳固性,且该遮蔽壳体与一遮蔽装置组合后可有效屏蔽电磁干扰。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753008SQ20042011842
公开日2006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5日
发明者张学海 申请人: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