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以及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

文档序号:692737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导体装置以及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尤其涉及半导体装置以及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所
述半导体装置中包含有集成电路,所包含的集成电路具有由外部连接元件相耦接的焊盘。
背景技术
通常的,如图l所示,半导体裸晶(semiconductor die)的主表面包含有多个接合 焊盘(bonding pad),而接合焊盘位于半导体裸晶主表面边缘的周围。图1为现有的半导体 裸晶的主表面示意图。多条接合线(bonding wire) 110分别与多个接合焊盘120相接合, 以使外部信号(如电源、接地源、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等)电气耦接至半导体裸晶。对于每 一耦接于电源/接地源的接合焊盘120 (即电源/接地焊盘)而言,在其之下总设有静电放 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ing,简称ESD)保护电路以保护半导体裸晶不受静电信号的 损害。尽管如此,半导体裸晶的制造过程并无法保证每一 ESD保护电路都能如人们所愿的 顺利运作。换言之,某些ESD保护电路也许无法做到足够迅速的反应以释放相应焊盘上的 感应(induced)静电信号。若发生此情况,对于半导体芯片设计者而言大致具有两种选项。 一是重新设计半导体芯片的ESD保护电路,二是忽视掉ESD保护电路。第一种做法会延长 半导体芯片的制造时间并且大幅增加半导体芯片的成本。而第二种做法则有可能縮短半导 体芯片的寿命,而更严重的是可能影响半导体芯片的正常运作。

发明内容
为了保护半导体芯片不受静电信号的损害,同时节约成本,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 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及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集成电路,包 含第一焊盘;第二焊盘;第一电流引导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焊盘与第一参考电压,用于 选择性地将接收自所述第一焊盘的第一特定电信号引导至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以及第二电 流引导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二焊盘与第二参考电压,用于选择性地将接收自所述第二焊盘 的第二特定电信号引导至所述第二参考电压;以及连接元件,于所述集成电路之外,用于耦 接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第二焊盘。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 成电路包含第一焊盘;第二焊盘;第一电流引导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焊盘与第一参考电 压,用于选择性地将接收自所述第一焊盘的第一特定电信号引导至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以 及第二电流引导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二焊盘与第二参考电压,用于选择性地将接收自所述 第二焊盘的第二特定电信号引导至所述第二参考电压;所述方法包含提供连接元件;以 及使用所述连接元件将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第二焊盘耦接,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在所述集成 电路之外。 藉此,无需重新设计半导体芯片的ESD保护电路即可避免存在缺陷的ESD保护电 路的不利影响。


图1为现有的半导体裸晶的主表面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半导体装置的简要电路示意图。 图4为说明图3中第一特定电信号与第二特定电信号的时序图。 图5为待测试的集成电路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修改图5中集成电路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所属领域中的普 通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一个元件。本发明的权利 要求书及说明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 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后续的请求项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 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以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
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 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请同时参照图2与图3。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装置200的俯 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所示的半导体装置200的简要电路示意图。半导体装置200包含 集成电路201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元件202。请注意,此处为简便起见,在图2中仅显示出一 个连接元件。集成电路201包含第一焊盘2011,第二焊盘2012,第一电流引导电路2013, 耦接于第一焊盘2011与第一参考电压,用于选择性地将接收自第一焊盘2011的第一特定 电信号Se^引导(guiding)至第一参考电压;以及第二电流引导电路2014,耦接于第二焊 盘2012与第二参考电压,用于选择性地将接收自第二焊盘2012的第二特定电信号Sesd2引 导至第二参考电压。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参考电压与第二参考电压可设为相同接地电压 V一,并且第一焊盘2011与第二焊盘2012耦接于相同电源Vdd。连接元件202,可为内部接 合线,位于集成电路201本身之外,用于耦接第一焊盘2011与第二焊盘2012。请注意,在 本实施例中,第一焊盘2011以及第二焊盘2012为用于接收供应电压或接地电压的电源焊 盘(power pads);尽管如此,这并非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换言之,第一焊盘2011与第二焊盘 2012亦可为输入/输出焊盘,用以接收/输出信号。进一步的,第一电流引导电路2013与 第二电流引导电路2014可以利用ESD保护电路来实作。因此,第一电流引导电路2013与 第二电流引导电路2014分别用于保护第一焊盘2011以及第二焊盘2012不受感应的静电 损害,第一焊盘2011以及第二焊盘2012分别会产生第一特定电信号Sesdl与第二特定电信 5 Sesd2。 请再次参照图2。半导体装置200进一步包含第三焊盘2015,接合线203,多个焊 盘204,以及多条接合线205。接合线203耦接于第三焊盘2015以接收电源Vdd。进一步的, 在半导体装置200当中的导线(图中未示)电气耦接于第三焊盘2015以及第二焊盘2011 之间。多个焊盘204分别耦接于多条接合线205。请注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使用多 个焊盘204与多条接合线205的作用,故简洁起见此处略去不予详述。并且,连接元件202
5可以等同于如图3当中所示的电感器件。 请参照图4。图4为第一特定电信号Sesdl与第二特定电信号Sesd2的时序示意图。 当快速增长的第一特定电信号S^y(峰值电压V》进入第一焊盘2011中时,将启动第一电 流引导电路2013以将第一特定电信号Se^释放至接地电压V一。另外,连接元件202的电 感特性会对第一特定电信号Se^产生一较大的阻容延迟(RC delay)。当第一特定电信号 Sradl经过连接元件202后,即成为第二特定电信号、d2。相应的,如图4所示,第二特定电信 号Se^将相对平缓(峰值电压V》。接着,第二特定电信号Se^将会启动第二电流引导电 路2014以使第二特定电信号Sesd2释放至接地电压V一。换言之,对于第一特定电信号Sesdl 而言有两条释放路径一是通过第一电流引导电路2013,另一路径则是通过第二焊盘2012 与第二电流引导电路2014。 为更清楚的描述图2中的实施例,第二电流引导电路2014可为一有缺陷的ESD保 护电路,缺陷也许是半导体装置200的制造过程导致的。换言之,第二电流引导电路2014 的功能并非像第一电流引导电路2013那般完善。在某种非常糟糕的情况中,第二电流引导 电路2014甚至没有ESD保护的功能。例如,在人体模式(Human Body Mode,简称HBM)以及 机器模式(MachineMode,简称MM)的ESD测试当中,第二电流引导电路2014分别在1. 5KV 以及250V上失效。换言之,第二电流引导电路2014只对静电低于人体模式的1. 5KV或机 器模式的250V作出响应。相应的,本发明的连接元件202能够对第一特定电信号Sradl起缓 冲作用,使之成为第二特定电信号S^^如图4中所示,后者相对平缓且可由第二电流引导 电路2014处理。 请一并参照图5和图6。图5为待测试的集成电路500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修 改图5中集成电路500的方法的流程图。集成电路500可以利用人体模式以及机器模式的 ESD测试来检验。集成电路500包含多个焊盘1 20以及分别耦接至这些焊盘的多个电流 引导电路(图中未示),其中每个电流引导电路耦接至相应焊盘与相应参考电压,以便将接 收自相应焊盘的电信号引导到相应参考电压。与图2当中的半导体装置200类似,电流引 导电路由ESD保护电路实作,且上述电信号为静电信号。在集成电路500制成之后,实施修 改集成电路500的方法以添加额外的连接元件。请注意若结果实质上相同,该步骤并不限 定于完全按照图6中所示的顺序执行。另外,根据不同的应用可以略去某些步骤。该方法 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501 :通过焊盘1 20对集成电路500上的电流引导电路实施人体模式及机 器模式的ESD验证(verification); 步骤502 :确认是否有任何的与电流引导电路相应的焊盘未能通过上述ESD验证; 若有,转至步骤503 ;若无,转至步骤507 ; 步骤503 :确认是否存在与步骤502中确定的焊盘耦接于同一 电压源的焊盘;若 有,转至步骤504 ;若无,转至步骤507 ; 步骤504 :确认在步骤503当中获得的焊盘是否为双接合焊盘(doublebond pad); 若是,转至步骤505 ;若不是,转至步骤507 ;
步骤505 :提供一连接元件; 步骤506 :使用连接元件将焊盘2与焊盘19相耦接,其中连接元件在集成电路之 外,焊盘2为步骤504当中获得的焊盘,而焊盘19为步骤502当中获得的焊盘;
步骤507:结束。 在接合线接合到集成电路500的每一焊盘之前,可利用人体模式与机器模式的 ESD验证来检测集成电路500以确定电流引导电路的功能是否正常(步骤501)。若在步骤 502中验证焊盘(如焊盘19)未通过ESD验证,则意味着耦接于该焊盘的电流引导电路可能 在ESD验证的某一特定电压上失效,例如,在人体模式的1. 5KV或机器模式的250V。然后, 该流程会找出与未通过ESD验证的焊盘具有相同电压源,但却通过验证的焊盘(步骤503)。 若通过ESD验证的焊盘为双接合焊盘,如焊盘1与焊盘2,则利用连接元件耦接焊盘2与焊 盘19(步骤505,506)以形成修改后的如图2所示的半导体装置200。因此,根据对图2中 实施例的描述,连接元件可对焊盘2上的静电信号进行缓冲,以便得到可由电流引导电路 处理的较平缓的信号并将其转送到焊盘19。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例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及阐释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非用 来限制本发明的范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依据本发明的精神轻易完成的改变或 等同的安排均属于本发明所主张的范围,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集成电路,包含第一焊盘;第二焊盘;第一电流引导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焊盘与第一参考电压,用于选择性地将接收自所述第一焊盘的第一特定电信号引导至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以及第二电流引导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二焊盘与第二参考电压,用于选择性地将接收自所述第二焊盘的第二特定电信号引导至所述第二参考电压;以及连接元件,于所述集成电路之外,用于耦接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第二焊盘。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引导电路为静电放 电保护电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为电源/接地焊盘。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为输入/输出焊盘。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流引导电路为静电放 电保护电路。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以及第二焊盘均为 电源/接地焊盘。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以及第二焊盘均为 输入/输出焊盘。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为内部接合线。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接合线直接连接于所述 第一焊盘与所述第二焊盘之间。
10. —种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电路包含第一焊盘;第二焊盘; 第一电流引导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一焊盘与第一参考电压,用于选择性地将接收自所述第 一焊盘的第一特定电信号引导至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以及第二电流引导电路,耦接于所述 第二焊盘与第二参考电压,用于选择性地将接收自所述第二焊盘的第二特定电信号引导至 所述第二参考电压;所述方法包含提供连接元件;以及使用所述连接元件将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第二焊盘耦接,其中所述连接元件在所述集 成电路之外。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连接元件耦接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第二焊盘的步骤包含对所述第一 电流引导电路及所述第二电流引导电路实施验证过程;以及当所述第一 电流引导电路通过所述验证而所述第二电流引导电路未通过时,使用所述连接元件将所述第一焊盘连接至所述第二焊盘。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引导电 路为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为电源/ 接地焊盘。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为输入/ 输出焊盘。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流引导电路为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以及所 述第二焊盘均为电源/接地焊盘。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以及所 述第二焊盘均为输入/输出焊盘。
18.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为内部接合线。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接合线直接 连接于所述第一焊盘与所述第二焊盘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露一种半导体装置与修改集成电路的方法。其中半导体装置包含集成电路与连接元件,其特征在于该集成电路包含第一焊盘;第二焊盘;第一电流引导电路,耦接于第一焊盘与第一参考电压,用于选择性地将接收自第一焊盘的第一特定电信号引导至第一参考电压,以及第二电流引导电路,耦接于第二焊盘与第二参考电压,用于选择性地将接收自第二焊盘的第二特定电信号引导至第二参考电压。而其中的连接元件,在集成电路之外,用于耦接第一焊盘与第二焊盘。藉此,无需重新设计半导体芯片的ESD保护电路即可避免存在缺陷的ESD保护电路的不利影响。
文档编号H01L21/60GK101740537SQ20091000945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4日
发明者冉景涵, 林育信 申请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