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叠片电池极耳弯折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331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合物叠片电池极耳弯折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聚合物叠片电池极耳弯折工装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片电池加工用工装,尤其涉及一种聚合物叠片电池极耳 弯折工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聚合物叠片电池在各种电器中的不断应用和推广,对电池设计的个 性化要求也越来越多,较为单一的型号开发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使 电池制作“柔性”化,缩短样品开发周期、确保较佳设计和质量成为获得客户认可和占 领市场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聚合物叠片电池大多是长方体的,但在当今追求个性化的时 代,个性化的电器倍受消费者青睐,多样化的电器,对电池的形状和电性能都有特殊要 求,不仅要求电池形状随意化,如星型,香蕉型,球拍型等,而且对其电性能等整体质 量要求也日益提高。目前,聚合物叠片电池在加工过程中,为使电池极组在封装入壳体 内节省空间,须将电池极组的极耳进行弯折,但现在该项工艺仍为手工进行,因此使极 耳弯折一致性差,精度低,影响产品质量,且耗费时间人力,生产效率低。面临市场需 求,开发异型电池制作技术并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迫在眉睫。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应个性化需求的代替传 统手工弯折极耳的聚合物叠片电池极耳弯折工装,通过新型工装优化极耳弯折工艺,提 高极耳弯折精度,减少人工操作的工时,达到提升叠片电池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的目 的。[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聚合物叠片电池极耳弯折工装,其特征在于是由电池极组定位底板、前沿 带手柄的压板、旋转弯折板及操作支架构成;所述电池极组定位底板上开有放置电池极 组并与其形状吻合的凹槽,对应极耳伸出侧的凹槽边沿靠近电池极组定位底板的后沿设 置,所述压板压盖在电池极组定位底板上面,压板的前端与电池极组定位底板前端铰接 连接;压板的后沿设置成倾斜坡面,所述旋转弯折板铰接在电池极组定位底板后端,其 板面可旋转至与所述压板的倾斜坡面贴紧位置;所述操作支架固定支撑在电池极组定位 底板底面,操作支架与电池极组定位底板之间留有旋转弯折板旋转空间。[0006]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通孔。[0007]所述倾斜坡面与压板底面的夹角为30° -70°。[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不同电池形状设计相应的弯折极耳工装, 使用时只须更换具有相应形状的电池极组定位底板,即可进行弯折极耳操作,在异型电 池的设计开发及制造生产上提供极大便利。它代替了传统的手工弯折极耳操作,减少人 工操作的工时,提供出一种更便利高效的工具,优化电池生产工艺,缩短生产周期,提 高极耳弯折精度,提高生产效率。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适宜推广。[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装结构示意图;[0010]图2是电池极组定位底板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3是旋转弯折板的俯视图;[0012]图4是图3的侧视图。[0013]图中1压板,11手柄,12倾斜坡面,2电池极组定位底板,21铰轴架,22凹 槽,23通孔,M轴孔,25后沿,31前铰轴,32后铰轴,4旋转弯折板,41铰轴架,5操 作支架,51支柱,52底座。[0014]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图1 图4示出一种聚合物叠片电池极耳弯折工装,其特征在于是由电池极组定 位底板2、前沿带手柄的压板1、旋转弯折板4及操作支架5构成;上述电池极组定位底 板2上开有放置电池极组并与其形状吻合的凹槽22,对应极耳伸出侧的凹槽边沿靠近电 池极组定位底板2的后沿25设置,上述压板1压盖在电池极组定位底板2上面,压板1 的前端与电池极组定位底板2前端铰接连接;实际制作中,电池极组定位底板2的前端设 有铰轴架21,从压板1前端穿过的前铰轴31支撑在铰轴架21上,实现压板1与电池极 组定位底板2的铰接。压板1的后沿设置成倾斜坡面12 ;倾斜坡面12与压板底面的夹 角为30° -70°。上述旋转弯折板4铰接在电池极组定位底板2的后端,其板面可旋转 至与上述压板1的倾斜坡面12贴紧位置;旋转弯折板4上设有铰轴架41,从电池极组定 位底板2后端设置的轴孔M穿过的后铰轴32支撑在铰轴架41上,实现旋转弯折板4与 电池极组定位底板2后端的铰接。上述操作支架5固定支撑在电池极组定位底板2的底 面,操作支架5与电池极组定位底板2之间留有旋转弯折板旋转空间。本例中,操作支 架5包括支柱51和底座52两部分,支柱51部分给旋转弯折板4提供了充足的旋转空间。 在上述凹槽22的底部设有通孔23,其作用是在完成极耳弯折操作后便于将电池极组从凹 槽22中取出。[0016]通过改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合物叠片电池极耳弯折工装尺寸和凹槽形状,可 以对任何不同尺寸形状的极组进行极耳弯折。[0017]下面以本例香蕉形电池制作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过程进行说明。[0018]使用时,按压手柄打开压板1,将焊有极耳的香蕉形极组放入电池极组定位底板 2的香蕉形定位凹槽22中,通过手柄11闭合压板1,保证上盖压平。此时极组的极耳从 电池极组定位底板2后沿25部位水平伸出,位于旋转弯折板4上方;然后转动旋转弯折 板4直至其板面旋转至与上述压板1的倾斜坡面12贴紧位置。此时,通过旋转弯折板4 与倾斜坡面12将极耳弯折,操作完成后,将旋转弯折板4位置复原,打开压板1,通过凹 槽22下部的通孔23将电池极组从香蕉形定位凹槽22中取出。[0019]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聚合物叠片电池极耳弯折工装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 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于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聚合物叠片电池极耳弯折工装,其特征在于是由电池极组定位底板、前沿带 手柄的压板、旋转弯折板及操作支架构成;所述电池极组定位底板上开有放置电池极 组并与其形状吻合的凹槽,对应极耳伸出侧的凹槽边沿靠近电池极组定位底板的后沿设 置,所述压板压盖在电池极组定位底板上面,压板的前端与电池极组定位底板前端铰接 连接;压板的后沿设置成倾斜坡面,所述旋转弯折板铰接在电池极组定位底板后端,其 板面可旋转至与所述压板的倾斜坡面贴紧位置;所述操作支架固定支撑在电池极组定位 底板底面,操作支架与电池极组定位底板之间留有旋转弯折板旋转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叠片电池极耳弯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 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合物叠片电池极耳弯折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坡 面与压板底面的夹角为30° -7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合物叠片电池极耳弯折工装,其特征在于是由电池极组定位底板、前沿带手柄的压板、旋转弯折板及操作支架构成;电池极组定位底板上开有放置电池极组并与其形状吻合的凹槽,对应极耳伸出侧的凹槽边沿靠近电池极组定位底板的后沿设置,压板压盖在电池极组定位底板上面,压板的前端与电池极组定位底板前端铰接连接,压板的后沿设置成倾斜坡面;旋转弯折板铰接在电池极组定位底板后端,其板面可旋转至与所述压板的倾斜坡面贴紧位置;操作支架固定支撑在电池极组定位底板底面,操作支架与电池极组定位底板之间留有旋转弯折板旋转空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适应个性化需求,优化电池生产工艺,提高极耳弯折精度,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H01M4/04GK201804945SQ201020282769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5日
发明者刘刚, 李佳, 王玉虎, 程君, 许刚 申请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