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组装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6525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线束组装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线束组装台。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线束组装时,采用人工测量距离,使用手动缠绕的方式,由于线束分支较多,股数较多,整理和组装起来十分困难,效率低下,容易出错,造成产品质量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汽车线束组装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组装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线束组装台,其包括:台板支架、安装座、台板、U15支撑治具、T20支撑治具、T25支撑治具、U20支撑治具、侧倒治具、三叉U25支撑治具和P型支撑治具,所述安装座为矩形结构,倾斜安装在台板支架上,所述台板为矩形结构,安装在安装座上,所述U15支撑治具、T20支撑治具、T25支撑治具、U20支撑治具、侧倒治具、三叉U25支撑治具和P型支撑治具全部安装在台板上,所述U15支撑治具上端U型开口为15mm,U20支撑治具上端U型开口为20mm,T20支撑治具上端U型开口为20mm,T25支撑治具上端U型开口为25mm,且T20支撑治具和T25支撑治具可进行提拉操作,所有U型支撑治具方便了多股线束的组装和包扎,所述侧倒治具可垂直放倒,直立时用于位置的提示,放倒时有助于线束的外包部品操作,所述三叉U25支撑治具上端U型开口为25mm,用于限制线束分支的走向,所述P型支撑治具为P型结构,用于对线束进行支撑。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在台板支架上的角度可调,根据使用人习惯的不同,进行调整和锁定。

优选地,所述台板上均匀开有多个光孔,根据线束的种类,来决定安装治具的数量及治具在其上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T20支撑治具和T25支撑治具提拉前,高度和其他治具一致,在线束组装完毕后提拉一次,高度降低,有助于线束的外包部品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线束组装台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线束组装台可根据线束种类和组装要求在台板上对治具进行任意摆放,其中,U型支撑治具和提拉式支撑治具方便了多股线束的组装和包扎,侧倒位置治具提高了线束组装的准确性,且台板角度的可调,实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员工的操作,保证了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汽车线束组装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汽车线束组装台台板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汽车线束组装台台板上各个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台板支架;2-安装座;3-台板;4-U15支撑治具;5-T20支撑治具;6-T25支撑治具;7-U20支撑治具;8-侧倒治具;9-三叉U25支撑治具;10-P型支撑治具。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依照这些详细的描述,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各个不同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获得新的实施方式,或者替代某些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获得其它优选的实施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一种汽车线束组装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一种汽车线束组装台台板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构成的一种汽车线束组装台台板上各个治具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组装台包括:台板支架1、安装座2、台板3、U15支撑治具4、T20支撑治具5、T25支撑治具6、U20支撑治具7、侧倒治具8、三叉U25支撑治具9和P型支撑治具10,所述安装座2为矩形结构,不锈钢材质,倾斜安装在台板支架1上,安装角度可根据使用人习惯的不同,进行调整和锁定,所述台板3为矩形结构,金属材质,螺接安装在安装座2上,其上间隔20mm均匀开有多个光孔,所述U15支撑治具4、T20支撑治具5、T25支撑治具6、U20支撑治具7、侧倒治具8、三叉U25支撑治具9和P型支撑治具10下端为螺纹,穿过台板3上的光孔,通过螺母全部固定在台板3上,并可根据线束的种类,来决定安装治具的数量及治具在台板3上的位置,所述U15支撑治具4上端U型开口为15mm,U20支撑治具7上端U型开口为20mm,T20支撑治具5上端U型开口为20mm,T25支撑治具6上端U型开口为25mm,且T20支撑治具5和T25支撑治具6提拉前,高度和其他治具一致,在线束组装完毕后提拉一次,高度降低,有助于线束的外包部品操作,所述侧倒治具8可垂直放倒,直立时用于位置的提示,放倒时有助于线束的外包部品操作,所述三叉U25支撑治具9上端U型开口为25mm,用于限制线束分支的走向,所述P型支撑治具10为P型结构,用于对线束进行支撑。

对于本实用新型治具在台板上的摆放如下:

所述U15支撑治具4、T20支撑治具5、T25支撑治具6和三叉U25支撑治具9居于台板3的中心,从左至右呈一条直线摆放,间距分别为500mm,200mm和300mm,所述另一U15支撑治具4与中间的T20支撑治具5呈40度角摆放,角度向左下,距离为300mm,所述P型支撑治具10与中间T25支撑治具6呈30度角摆放,角度向左上,距离为600mm,所述U20支撑治具7、侧倒治具8和中间最右侧的三叉U25支撑治具9呈40度角摆放,角度向左下,三者之间相互的间距相等为200mm,所述另一U15支撑治具4位于中间最右侧的三叉U25支撑治具9的正下端,距离为200mm,所述另一U20支撑治具7与中间最右侧的三叉U25支撑治具9呈120度角摆放,角度向右下,距离为300mm。

尽管在上文中参考特定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原理和范围内,可以针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配置和细节做出许多修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确定,并且权利要求意在涵盖权利要求中技术特征的等同物文字意义或范围所包含的全部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