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5446发布日期:2019-03-19 20:4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三芯电源线的导线主要采用人工夹持的方式进行导线与插头的装配。然而,上述夹持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且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电源线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具,夹具用于夹持导线,夹具包括:移动装置;夹持结构,设置在移动装置上,移动装置带动夹持结构沿预设方向运动,夹持结构包括多个顺次排列的夹持部,各夹持部具有用于夹持导线的夹持区域,夹持区域的空间大小可调整地设置;其中,夹持结构具有用于避让导线的避让位置和用于夹持导线的夹持位置,夹持结构在避让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夹具还包括:拉紧装置,设置在夹持结构上,拉紧装置具有用于拉动夹持结构运动至避让位置的拉紧状态和用于释放夹持结构以使夹持结构恢复至夹持位置的释放状态;连接组件,夹持结构通过连接组件与移动装置连接;复位件,设置在连接组件与夹持结构之间,当拉紧装置处于释放状态时,复位件给夹持结构提供朝向夹持位置一侧运动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夹持结构还包括夹持本体,多个夹持部均设置在夹持本体上,各夹持部均包括: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件;调整件,设置在两个夹持件之间且与各夹持件之间具有预设间隙,调整件的一端与本体连接,调整件的另一端与两个夹持件之间形成夹持区域;其中,拉紧装置设置在夹持本体远离多个夹持部的一侧。

进一步地,两个夹持件之间的距离小于导线的直径。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结构,与移动装置卡接或焊接或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夹持结构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移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至少部分第二连接结构与移动装置连接,第一紧固件穿过至少部分第二连接结构后与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以使第一连接结构与移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结构,夹持结构通过第三连接结构与第一连接结构连接,复位件设置在第三连接结构与夹持结构之间。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结构朝向夹持结构的一侧具有第一凹部,夹持本体朝向第三连接结构的一侧具有第二凹部,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相对设置以围成限位腔,复位件设置在限位腔内且与至少部分第二凹部抵接,以向夹持结构施加复位力。

进一步地,复位件为弹簧,第一凹部为第一槽状结构,第二凹部为第二槽状结构,至少部分弹簧与第一槽状结构靠近移动装置的槽壁抵接;当夹持结构处于避让位置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至少部分弹簧与第二槽状结构靠近多个夹持部的槽壁抵接;当拉紧装置处于释放状态时,弹簧推动夹持部朝向远离移动装置的方向运动直至夹持结构运动至夹持位置。

进一步地,夹持本体具有限位部,夹具还包括:限位结构,设置在第三连接结构上,限位结构与限位部限位止挡,以使夹持结构处于夹持位置。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为两个,限位部为两个,两个限位部与两个限位结构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结构嵌设在第一连接结构内,连接组件还包括:第四连接结构,第一紧固件穿过第四连接结构和第一连接结构后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以使第一连接结构与移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夹具还包括:驱动装置,与夹持结构连接以驱动夹持结构由避让位置竖直向上运动至夹持位置或由夹持位置竖直向下运动至避让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夹持结构具有用于避让导线的避让位置和用于夹持导线的夹持位置,夹持结构在避让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这样,当需要夹持结构对导线进行夹持时,操作夹持结构,以使夹持结构由避让位置运动至夹持位置以对导线进行夹持,进而保证夹具的运行可靠性。其中,移动装置带动夹持结构沿预设方向运动,夹持结构的多个夹持部顺次排列且各夹持部均可对导线进行夹持,以提升夹具对导线的夹持效率。其中,各夹持部的夹持区域的空间大小可调整地设置以夹持或释放导线。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夹持导线相比,本申请中采用夹具对电源线(电源线包括三根导线)进行夹持,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电源线的加工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工电源线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的实施例一与导线装配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夹具与导线装配后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夹具与导线装配后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夹具与导线装配后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夹具的夹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夹具的第三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夹具的第一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图1中的夹具的限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移动装置;20、夹持结构;21、夹持部;211、本体;211a、夹持件;212、调整件;22、夹持本体;221、第二凹部;222、限位部;30、导线;40、连接组件;41、第一连接结构;42、第二连接结构;43、第三连接结构;431、第一凹部;432、突出部;44、第四连接结构;60、拉紧装置;80、限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电源线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夹具。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4所示,夹具用于夹持导线30,夹具包括移动装置10和夹持结构20。其中,夹持结构20设置在移动装置10上,移动装置10带动夹持结构20沿预设方向运动,夹持结构20包括三个顺次排列的夹持部21,各夹持部21具有用于夹持导线30的夹持区域,夹持区域的空间大小可调整地设置。其中,夹持结构20具有用于避让导线30的避让位置和用于夹持导线30的夹持位置,夹持结构20在避让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夹持结构20具有用于避让导线30的避让位置和用于夹持导线30的夹持位置,夹持结构20在避让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这样,当需要夹持结构20对导线30进行夹持时,操作夹持结构20,以使夹持结构20由避让位置运动至夹持位置以对导线30进行夹持,进而保证夹具的运行可靠性。其中,移动装置10带动夹持结构20沿预设方向运动,夹持结构20的三个夹持部21顺次排列且各夹持部21均可对导线30进行夹持,以提升夹具对导线30的夹持效率。其中,各夹持部21的夹持区域的空间大小可调整地设置以夹持或释放导线30。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夹持导线相比,本实施例中采用夹具对电源线(电源线包括三根导线30)进行夹持,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电源线的加工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工电源线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夹持部21的个数不限于此。可选地,夹持结构20包括两个或四个或五个顺次排列的夹持部21。

在本实施例中,夹具主要用于对三芯电源线的尾部进行夹持,在保证三芯电源线在三芯插头自动化生产线中头部自动化加工稳定供料的前提,能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岗位。

在本实施例中,当夹持结构20处于夹持位置时,能够保证三个夹持部21均处于预设高度位置,则三个导线30均处于该预设高度位置时即可实现三个夹持部21对三根导线30的夹取,利于导线工位加工时的稳定性。

如图1、图3及图4所示,夹具还包括拉紧装置60、连接组件40及复位件。其中,拉紧装置60设置在夹持结构20上,拉紧装置60具有用于拉动夹持结构20运动至避让位置的拉紧状态和用于释放夹持结构20以使夹持结构20恢复至夹持位置的释放状态。夹持结构20通过连接组件40与移动装置10连接。复位件设置在连接组件40与夹持结构20之间,当拉紧装置60处于释放状态时,复位件给夹持结构20提供朝向夹持位置一侧运动的复位力。这样,通过拉紧装置60和复位件的共同作用以使夹持结构20在避让位置和夹持位置进行切换,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对夹具的操作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具体地,在移动装置10带动夹持结构20进行运动的过程中,拉紧装置60处于拉紧状态,则复位件处于被压缩状态,夹持结构20处于避让导线30的避让位置。当移动装置10带动夹持结构20运动至导线30所在位置处时,拉紧装置60对夹持结构20进行释放,复位件给夹持结构20提供朝向夹持位置一侧运动的复位力,以使夹持结构20由避让位置运动至夹持位置,以对导线30进行夹持、支撑。

如图5所示,夹持结构20还包括夹持本体22,多个夹持部21均设置在夹持本体22上,各夹持部21均包括本体211和调整件212。其中,本体21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件211a。调整件212设置在两个夹持件211a之间且与各夹持件211a之间具有预设间隙,调整件212的一端与本体211连接,调整件212的另一端与两个夹持件211a之间形成夹持区域。其中,拉紧装置60设置在夹持本体22远离多个夹持部21的一侧。如图5所示,夹持结构20还包括夹持本体22,三个夹持部21均设置在夹持本体22上,以使夹持结构20能够同时对三根导线30进行夹持固定。

具体地,调整件212与两个夹持件211a之间的预设间隙使得夹持部21的夹持区域的空间大小可调节,一方面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导线30,提升夹具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可实现导线30与夹持部21之间的过盈配合,使得夹具对导线30的夹持更加稳固,防止导线30相对于夹具发生位移而影响三芯电源线的加工质量。

具体地,拉紧装置60设置在夹持本体22的下端,夹持部21位于夹持本体22的上端,在移动装置10带动夹持结构20进行运动的过程中,拉紧装置60处于拉紧状态,以使夹持结构20处于避让导线30的避让位置。当移动装置10带动夹持结构20运动至导线30所在位置处时,拉紧装置60对夹持结构20进行释放,复位件给夹持结构20提供朝向夹持位置一侧运动的复位力,以使夹持结构20由避让位置运动至夹持位置。在夹持结构20运动中,各夹持部21将相应的导线30卡设在夹持区域内,以对导线30进行夹持。

具体地,夹持区域的宽度为2.3mm,导线30(三芯电源线内芯线)的外径为2.5mm,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夹持件211a之间的距离小于导线30的直径。这样,当夹持部21对导线30进行夹持时,将导线30夹设在两个夹持件211a及调整件212形成的夹持区域内,以使导线30与夹持部21之间为紧配,进而提升夹具与导线3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5所示,各夹持件211a包括弹性臂和用于夹持导线30的夹持臂,弹性臂与夹持臂连接且弹性臂与调整件212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具体地,夹持臂用于夹持导线30,弹性壁与调整件212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当将导线30伸入夹持区域内时,两个夹持臂在导线30的作用下远离彼此扩张,且两个弹性臂在相应的夹持臂的带动下进行适当的扩张,以保证夹持部21的结构可靠性,防止夹持部21发生结构损坏而影响夹具的正常使用。当导线30安装在夹持区域内时,两个弹性臂带动相应的夹持臂将导线30夹紧,以防止导线30与夹持部21脱离。

如图1、图4及图7所示,连接组件40包括第一连接结构41。其中,第一连接结构41与移动装置10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夹持结构20通过第一连接结构41与移动装置10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结构41用于对夹持结构20进行承载,通过第一连接结构41将夹持结构20设置移动装置10上,进而使得夹持结构20与移动装置10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结构41与移动装置1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第一连接结构41与移动装置10卡接或焊接。这样,上述连接方式使得第一连接结构41与移动装置10的装配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连接组件40还包括第二连接结构42。其中,至少部分第二连接结构42与移动装置10连接,第一紧固件穿过至少部分第二连接结构42后与第一连接结构41连接,以使第一连接结构41与移动装置10连接。具体地,移动装置10为链条,第二连接结构42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的一侧与链条的链节通过螺栓连接,板状结构的另一侧与第一连接结构41连接,以实现第一连接结构41与链条的装配,进而使得第一连接结构41与移动装置10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

具体地,第二连接结构42为两个,两个第二连接结构42分别与链条的两侧连接,以通过两个第二连接结构42将第一连接结构41与链条连接,以提升连接组件40与移动装置10的连接稳定性,提升夹具的运行可靠性。

如图1、图4及图6所示,连接组件40还包括第三连接结构43。其中,夹持结构20通过第三连接结构43与第一连接结构41连接,复位件设置在第三连接结构43与夹持结构20之间。具体地,夹持结构20与第三连接结构43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第三连接结构43与第一连接结构41通过螺栓连接,以通过第三连接结构43将夹持结构20与第一连接结构41及移动装置10连接在一起,进而使得夹持结构20与移动装置10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上述设置能够减少复位件与外界的接触空间,防止外界中的灰尘等杂质污染复位件而影响复位件的正常运行。

如图6所示,第三连接结构43朝向夹持结构20的一侧具有第一凹部431,夹持本体22朝向第三连接结构43的一侧具有第二凹部221,第一凹部431与第二凹部221相对设置以围成限位腔,复位件设置在限位腔内且与至少部分第二凹部221抵接,以向夹持结构20施加复位力。这样,上述设置能够对复位件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复位件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为弹簧,第一凹部431为第一槽状结构,第二凹部221为第二槽状结构,至少部分弹簧与第一槽状结构靠近移动装置10的槽壁抵接;当夹持结构20处于避让位置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至少部分弹簧与第二槽状结构靠近三个夹持部21的槽壁抵接;当拉紧装置60处于释放状态时,弹簧推动夹持部21朝向远离移动装置10的方向运动直至夹持结构20运动至夹持位置。

具体地,第一槽状结构的上端为开口结构,弹簧的下端抵接在第一槽状结构的槽壁上。当拉紧装置60处于拉紧状态时,第二槽状结构位于上方的槽壁对弹簧的上端进行推动,以使弹簧被压缩。当夹具运动至导线30所在位置处时,操作拉紧装置60,以使拉紧装置60将夹持结构20释放,则弹簧的上端推动第二槽状结构位于上方的槽壁向上运动,以使夹持结构20向上运动至夹持位置对导线30进行夹取。

如图5所示,夹持本体22具有限位部222,夹具还包括限位结构80。其中,限位结构80设置在第三连接结构43上,限位结构80与限位部222限位止挡,以使夹持结构20处于夹持位置。具体地,在弹簧推动夹持结构20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限位结构80对夹持本体22的限位部222限位止挡,以使各夹持部21处于预设高度位置处对导线30进行夹取,进而使得夹具对导线30的夹持位置均为设定位置,则将导线30放置在该设定位置处即可实现夹具对导线30的精准夹取,提升了夹具的夹取精确度和准确度。

如图1、图2及图8所示,限位结构80为两个,限位部222为两个,两个限位部222与两个限位结构80一一对应设置。具体地,两个限位结构80分别位于夹持结构20的两侧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两个限位部222分别位于夹持本体22的两侧,则两个限位结构80分别对夹持结构20的两侧进行限位,以确保限位结构80能够对夹持结构20进行限位止挡,保证限位结构80的限位有效性。

可选地,限位部222为限位槽,限位结构80与限位槽的槽壁限位止挡。

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结构42嵌设在第一连接结构41内,连接组件40还包括第四连接结构44。其中,第一紧固件穿过第四连接结构44和第一连接结构41后与第二连接结构42连接,以使第一连接结构41与移动装置10连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一连接结构41与第二连接结构42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1、图4及图6所示,第三连接结构43具有朝向第一连接结构41延伸的突出部432,突出部432与第一连接结构41远离移动装置10的表面限位止挡以对第三连接结构43进行限位。具体地,在第三连接结构43与夹持结构20连接过程中,突出部432与第一连接结构41限位止挡,以对第三连接结构43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定,之后,螺栓穿过第三连接结构43后与第一连接结构41连接。

可选地,多个夹持部21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子夹持部、第二子夹持部及第三子夹持部,第二子夹持部的顶端突出于第一子夹持部和第三子夹持部的顶端。如图5所示,三个夹持部21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子夹持部、第二子夹持部及第三子夹持部,第一子夹持部的顶端、第二子夹持部的顶端及第三子夹持部的顶端均平齐,以实现三个夹持部21对处于同一高度位置处的三根导线30的夹取,进而实现夹具对三芯电源线的夹持。

具体地,在夹持结构20处于夹持位置时,限位结构80与夹持结构20限位止挡,以使三个夹持部21均处于同一高度位置处,以对处于该高度位置处的三根导线30进行夹取。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为链条,链条的传动方向为预设方向。具体地,链条实现闭合回路,使得夹具在链条上进行往复运动。这样,夹具设置在链条上且随着链条的运动而运动,以实现夹具对相应的工位上的导线30的夹持。

可选地,夹持结构20为多个,多个夹持结构20沿移动装置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具体地,通过伺服电机带动链条进行运动,伺服电机每转动一个固定值,使得每个夹具能准确的定位在每个工位处,且相邻的两个夹具之间的间隔相同,在放置自动化工位时可以通过此间隔进行定位放置。其中,在10A链条上每间隔9个链节安装一个夹具,进而保证三芯电源线被夹具夹紧时处于同一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的两个夹具之间的距离不限于此。可选地,在10A链条上每间隔10个或11个或多个链节安装一个夹具。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装置10的类型不限于此。可选地,移动装置10为传送带,传送带的传动方向为预设方向。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中的夹具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夹具的结构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夹具还包括驱动装置。其中,驱动装置与夹持结构连接以驱动夹持结构由避让位置竖直向上运动至夹持位置或由夹持位置竖直向下运动至避让位置。具体地,驱动装置为气缸,气缸驱动夹持结构在避让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进行运动,以实现夹持结构对导线的避让或夹取,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对夹具的操作更加容易、省力。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夹持结构具有用于避让导线的避让位置和用于夹持导线的夹持位置,夹持结构在避让位置和夹持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置。这样,当需要夹持结构对导线进行夹持时,操作夹持结构,以使夹持结构由避让位置运动至夹持位置以对导线进行夹持,进而保证夹具的运行可靠性。其中,移动装置带动夹持结构沿预设方向运动,夹持结构的多个夹持部顺次排列且各夹持部均可对导线进行夹持,以提升夹具对导线的夹持效率。其中,各夹持部的夹持区域的空间大小可调整地设置以夹持或释放导线。

与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夹持导线相比,本申请中采用夹具对电源线(电源线包括三根导线)进行夹持,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电源线的加工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工电源线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