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错位量检测方法、端子插入方法、端子错位量检测装置以及端子插入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16731发布日期:2020-01-31 19:27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端子错位量检测方法、端子插入方法、端子错位量检测装置以及端子插入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压接且连接至电线的端部的多个连接器端子的端子末端之间的错位量的端子错位量检测方法,以及基于如此获取的错位量而插入多个连接器端子的端子插入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上述端子错位量检测方法中使用的端子错位量检测装置,以及一种在上述端子插入方法中使用的端子插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地,为了传输高频信号,使用组合了多个电线的绞合电缆或者进一步屏蔽了绞合电线的绞合屏蔽电缆。于是,经常进行将压接连接至形成这样的电缆的多个电线的端部的多个连接器端子插入连接器壳体的多个端子容纳室内的操作。此时,为了一对一地将连接器端子插入到端子容纳室,为了在连接器壳体附近自由布设连接器端子而解开绞合或者移除屏蔽部件,在一些情况下释放的电线的余长可能很长。如果这样的余长变得很长,则可能降低屏蔽效果。

因此,已经提出一种技术,其中多个连接器端子共同地保持在夹具中并且以该状态同时插入多个端子容纳室中(例如,见专利文献1)。根据该技术,由于不需要在插入端子容纳室时单独地布置连接器端子,所以能够抑制上述电线的余长。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2010-3432a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存在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在该末端彼此错位的状态下同时插入多个端子容纳室的可能性。例如,当任一连接器端子的末端相比于其它连接器端子的末端向插入方向的后方大量错位时,错位的连接器端子向端子容纳室的插入可能不充分。为此,需要能够在插入前掌握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之间的错位量的技术。

因此,本发明着眼于如上所述的问题,并且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插入多个连接器端子之前掌握末端之间的错位量的端子错位量检测方法、端子插入方法以及端子错位量检测装置和端子插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错位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移动步骤:使将多个连接器端子彼此平行地保持为一排的保持器直线移动,同时在多个连接器端子的各自的末端指向行进方向的状态下测量所述保持器的移动距离,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分别压接连接到电线的端部;通过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各自的末端在路径上的目标点处的通过,当在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布置方向上观看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各自的所述路径时所述目标点在侧视图中互相重合;以及错位量获取步骤:基于对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各自的末端均检测到所述通过时的所述移动距离而获取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所述末端之间的错位量。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端子插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移动步骤:使将多个连接器端子彼此平行地保持为一排的保持器直线移动,同时在多个连接器端子的各自的末端指向行进方向的状态下测量所述保持器的移动距离,其中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分别压接且连接到电线的端部;通过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各自的末端在路径上的目标点处的通过,当在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布置方向上观看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各自的所述路径时所述目标点在侧视图中互相重合;错位量获取步骤:基于对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各自的末端均检测到所述通过时的所述移动距离而获取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所述末端之间的错位量;以及插入步骤:当所述错位量小于预定阈值时使所述保持器进一步直线移动以将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同时插入连接器壳体的多个端子容纳室内,所述连接器壳体设置为使得所述多个端子容纳室一对一地沿着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各自的所述路径定位。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端子错位量检测装置设置有:保持器,该保持器用于将多个连接器端子彼此平行地布置且保持为一行,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均压接连接至电线的端部;移动部,该移动部用于在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指向行进方向的状态下使所述保持器直线移动;距离测量单元,该距离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保持器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的移动距离;通过检测单元,该通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各自的末端在路径上的目标点处的通过,当在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布置方向上观看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各自的所述路径时所述目标点在侧视图中彼此重合;以及错位量获取单元,该错位量获取单元基于对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各自的末端均检测到所述通过时的所述移动距离而获取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所述末端之间的错位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端子插入装置包括:保持器,该保持器用于将多个连接器端子彼此平行地布置且保持为一行,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均压接连接至电线的端部;移动部,该移动部用于在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指向行进方向的状态下使所述保持器直线移动;距离测量单元,该距离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保持器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的移动距离;通过检测单元,该通过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各自的末端在路径上的目标点处的通过,当在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布置方向上观看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各自的所述路径时所述目标点在侧视图中彼此重合;壳体保持器,该壳体保持器用于保持所述连接器壳体,使得所述多个端子容纳室一对一地沿着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各自的所述路径定位;错位量获取单元,该错位量获取单元基于当对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各自的末端均检测到所述通过时的所述移动距离而获取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所述末端之间的错位量;信息获取单元,该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表示所述错位量小于预定阈值的信息;以及插入控制单元,该插入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信息获取单元中的所述获取时进一步利用所述移动部直线移动所述保持器,以将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同时插入所述多个端子容纳室中。

在本发明的端子错位量检测方法中,基于对多个连接器端子的各自的末端检测到目标点的通过时的保持器的移动距离,获取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之间的错位量。具体地,例如,能够通过计算对各个末端检测到目标点的通过时的移动距离的差来获取错位量。可以通过操作者的计算获取错位量,或者移动距离的测量结果可以配置为输入到计算机中,并且由计算机自动计算。从而,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错位量检测方法,能够在插入之前掌握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之间的错位量。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端子插入方法,利用与上述本发明的端子错位量检测方法相同的方法,能够在插入之前掌握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之间的错位量。随后,当通过基于如此掌握的错位量而修正保持器的保持状态,使错位量变得小于预定阈值时,将连接器端子插入。从而,多个连接器端子能够充分地插入多个端子容纳室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错位量检测装置,基于对多个连接器端子的各自的末端均检测到目标点的通过时的保持器的移动距离,在错位量获取单元处获取多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之间的错位量。代替错位量获取单元,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错位量检测装置可以为输出单元,其输出对多个连接器端子的各自的末端均检测到目标点的通过时的保持器的移动距离。在该情况下,例如,操作者可以通过计算输出的移动距离之差获取错位量。在任一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错位量检测装置,能够在插入多个连接器端子之前掌握末端之间的错位量。

根据本发明的端子插入装置,利用与上述本发明的端子错位量检测装置相同的方法,能够在插入多个连接器端子之前掌握末端之间的错位量。然后,当作为基于如此掌握的错位量来修正保持器中的保持状态的结果而获取了表示错位量已经小于预定阈值的信息时,将连接器端子插入。从而,多个连接器端子能够充分地插入多个端子容纳室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端子插入装置的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保持器的视图;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通过检测单元的视图;

图4是示出利用图1所示的端子插入装置进行的连接器端子的插入过程的视图;

图5是以容纳的各个步骤分解示出将一个连接器端子容纳在一个端子容纳室中的模式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当容纳图5所示的连接器端子时显示的压力相对于保持器的移动距离的变化的实例的曲线图。

图7是示出当在两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之间没有错位时的压力变化的实例的曲线图;

图8是示出当在两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之间产生大约0.5(mm)的错位时的压力变化的实例的曲线图;

图9是示出当在两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之间产生大约1.0(mm)的错位时的压力变化的实例的曲线图;

图10是示出当在两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之间产生大约2.0(mm)的错位时的压力变化的实例的曲线图;以及

图11是说明在以三个连接器端子的容纳作为连接器端子的数量为三个以上的实例时的容纳判断过程的曲线图。

参考标记列表

1端子插入装置

5绞合电缆

6连接器壳体

11保持器

12移动单元

13距离测量单元

14通过检测单元

14a感测光

15输出单元

16壳体保持器

16a插入口

17电线颜色检测单元

18控制单元

19输入单元

20压力测量单元

51电线

52连接器端子

53最外层被覆部

61端子容纳室

111保持板

111a保持槽

111b夹持部

131直线部

132接收部

141光发射部

142光接收部

521压接部

522路径

522a目标点

611矛杆

612壁

d11、d21、d31第一阈值

d12、d22、d32第二阈值

g11错位量

d11行进方向

d12箭头

d13布置方向

d14方向

i11信息

p1、p3、p5第一峰值

p2、p4、p6第二峰值

p7第三峰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描述端子错位量检测方法、端子插入方法、端子错位量检测装置和端子插入装置的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端子插入装置的视图。

图1所示的端子插入装置1是如下装置:其将压接到双芯线绞合电缆5中的两个电线51的端部的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同时插入连接器壳体6的两个端子容纳室61中。端子插入装置1包括保持器11、移动单元12、距离测量单元13、通过检测单元14、输出单元15、壳体保持器16、电线颜色检测单元17、控制单元18、输入单元19和压力测量单元20。

保持器11将两个连接器端子52彼此平行地布置和保持为一排,每个连接器端子均压接且连接到电线51的端部。然后,移动单元12使得保持器11在行进方向d11上直线地移动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各自的末端。移动单元12包括在控制单元18的控制下驱动的电机和将电机的旋转驱动力转换为保持器11的直线驱动力的机械单元。在本实施例中,响应于操作者对输入单元19的操作,控制单元18使移动单元12开始保持器11的直线移动(移动步骤)。基于控制单元18的后文所述的判定而停止所述直线移动。

图2是图1所示的保持器的视图。

如图2所示,保持器11是这样的保持器,在该保持器中,均形成为矩形板状的两个保持板111在各自的侧边处铰链连接。每个保持板111均形成有保持槽111a,绞合电缆5的两个连接器端子52配合在保持槽111a中。连接器端子52、电线51和绞合电缆5中的最外层的被覆部53配合到保持槽111a中。在该状态下,当在箭头d12的方向上闭合一个保持板111时,两个连接器端子52保持在布置方向d13上平行地对齐为一排的状态。

此时,在本实施例中,保持器111设置有夹持部111b,其夹持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每一个中的压接有电线51的压接部521以及位于压接部521附近的电线51。夹持部111b在方向d14上夹持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各自的压接部521及其附近的电线51,该方向d14是与沿着行进方向d11的各个连接器端子52的路径522以及连接器端子52的布置方向d13相交的方向。结果,保持器111能够通过抑制滚动等而以更稳定的姿态保持连接器端子5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夹持部111b被配置为能够移除的。

图1所示的距离测量单元13设置有:直线移动部131,其被设置在保持器11中的距离测量突起112在行进方向d11上推动并且直线移动;以及收纳部132,其用于可滑动地保持该直线移动部131。在本实施例中,采用magnescale(注册商标)作为距离测量单元13,该magnescale(注册商标)使用磁检测原理。在距离测量单元13中,直线移动部131的移动距离作为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而输出给控制单元18。在保持器11直线移动的移动步骤中,距离测量单元13测量该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

通过检测单元14包括发射感测光14a的光发射单元141和接收感测光14a的光接收单元142。

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通过检测单元的图。

如图3所示,在通过检测单元14中,设置两组光发射单元141和光接收单元142,以经过每个连接器端子52的路径522上的目标点522a。此处,各个路径522中的目标点522a是在当在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布置方向d13上观看两个路径522时的侧视图中,路径522上的彼此重合的点。从各组光发射单元141发射的感测光14a经过目标点522a并且被光接收单元142接收。

保持器11使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各自的末端指向行进方向d11地直线移动,并且当每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最终到达各个目标点522a时,感测光14a被该末端遮挡。当在各组的光接收单元141中感测光14a从光接收状态变为无光接收状态时,通过检测单元14检测到相应的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通过目标点522a(通过检测步骤)。检测结果发送给图1所示的控制单元18。

另一方面,在距离测量单元13中,测量保持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保持器11的在行进方向d11上的移动距离,并且发送给控制单元18。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单元18的控制下,由输出单元15输出在通过检测单元14检测到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各自的末端通过目标点522a时的所述距离测量单元13的测量结果。在本实施例中,输出单元15具有显示屏,并且输出单元15输出并显示距离测量单元13的测量结果。此外,当对于全部两个连接器端子52都检测到末端通过目标点522a时,控制单元18停止保持器11通过移动单元12的直线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8基于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各自的测量结果(移动距离)判定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各自的端部之间的错位量g11。通过计算在对每个端部检测到通过目标点522a时的移动距离的差来获取错位量g11(错位量获取步骤)。在控制单元18的控制下,作为计算结果的错位量g11输出并显示在输出单元15上。从而,控制单元18对应于基于在对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各自的末端检测到通过目标点522a时的移动距离来获取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各自的末端之间的错位量的错位量获取单元的一个实例。

此外,电线颜色检测部17设置在该实施例的端子插入装置1中,并且检测被两个连接器端子52分别压接连接的电线51的颜色。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单元18,并且在控制单元18的控制下,输出单元15将距离测量单元13的测量结果与相应电线51的颜色一起输出并显示。结果,操作者能够通过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任一颜色来判定哪个压接到电线51的连接器端子52位于行进方向d11上的前侧。

包括保持器11的移动步骤、各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的目标点522a的通过检测步骤以及获取错位量g11的错位量获取步骤的一系列操作对应于端子错位量检测方法的实例。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端子插入装置1中,保持器11、移动单元12、距离测量单元13、通过检测单元14、输出单元15、电线颜色检测单元17、控制单元18和输入单元19的组合对应于端子错位量检测装置的实例。

在本实施例中,在如上所述的错位量g11的获取之后,控制单元18将错位量g11与阈值进行比较,以判定可否接受该错位量g11。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8还对应于信息获取单元的实例,该信息获取单元基于上述判定而自身获取表示错位量g11小于阈值的信息i11。

然后,当错位量g11超过阈值时,移动单元12在反方向上操作以将保持器11回退至行进方向d11的后侧上的初始位置。

当保持器11移动回初始位置时,操作者在保持器11中进行修正,使得位于行进方向d11的前侧的连接器端子52后移到后侧。在修正操作之后,输入单元19再次操作以在行进方向d11上直线移动保持器11。在该直线移动中,控制器18将上述获取的错位量与阈值进行比较。重复这样的一系列操作,直到错位量g11小于阈值为止。

然后,当错位量g11小于阈值时,连接器端子52随后在控制单元18的控制下插入到连接器壳体6的端子容纳室61中。

在图1所示的端子插入装置1中,设置了用于保持连接器壳体6的壳体保持器16。壳体保持器16保持连接器壳体6,使得两个端子容纳室61一对一地位于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各自的路径522上。并且,在该实施例中,上述通过检测部14布置在壳体保持部16中的各个端子容纳室61的插入口16a附近。为此,如上所述,在重复保持器11的直线移动并且错位量g11变得小于阈值的阶段,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到达壳体保持器16中的各端子容纳室61的插入口16a附近。

进行连接器端子52向连接器壳体6的端子容纳室61内的插入(插入步骤),使得控制单元18随后控制该状态下的移动单元12以使保持器11在行进方向d11上进一步直线移动。该直线移动使得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同时插入到两个端子容纳室61中。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8还对应于插入控制单元的实例,其响应于表示错位量g11小于阈值的信息i11的获取而使得移动单元12进一步直线移动保持器11,并且使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同时插入到两个端子容纳室61中。

图4示出利用图1所示的端子插入装置进行连接器端子的插入的插入过程的视图。

在插入步骤的初始阶段(步骤s11),如上所述,使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位于壳体保持器16中的连接器壳体6的各个连接器容纳室61中的插入口16a附近。即,在两个连接器端子52之中,在前的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在前进方向d11上以比上述阈值小的错位量位于目标点522a前方。在后的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位于目标点522a处。在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各自的末端位于如上所述的位置的状态下,保持器11通过控制单元18的控制而停止。在步骤s11中,当控制单元18获取上述信息i11时,控制单元18首先将此时的距离测量单元13的测量结果设定为零。然后,在控制单元18的控制下,保持器11在行进方向d11上直线移动。此时,通过设置在保持器11中的距离测量突起112在行进方向d11上推动距离测量单元13的直线移动部131,并且测量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此时的测量结果是由控制单元18如上所述地设定为零之后的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将测量结果发送给控制单元18。

此外,当保持器11在行进方向d11上直线移动时,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同时进入连接器壳体6的两个端子容纳室61,同时由距离测量单元13测量移动距离(步骤s12)。在本实施例中,执行步骤s12中的直线移动,直到保持器11中位于行进方向d11上的前侧的夹持部111b接近壳体保持器16为止。预先计算直到夹持部111b接近为止的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移动距离是从当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均位于上述目标点522a时保持器11所在的位置到夹持部111b接近时的移动距离。当距离测量单元13的测量结果达到预先计算的移动距离时,控制单元18停止保持器11的移动。当保持器11停止时,操作者将被构造为能够从保持器11移除的夹持部111b移除。此后,操作者操作输入单元19以重新开始保持器11的移动。

在移除夹持部111b之后在控制单元18的控制下进行保持器11的直线移动,直到达到将所有两个连接器端子52插入到两个端子容纳室61中的充分插入完成距离为止,该充分插入完成距离使预先通过距离测量单元13的测量结果而获取的。插入完成距离是足以将末端位于目标点522a的所有两个连接器端子522插入两个端子容纳室61内的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然后,当测量结果达到插入完成距离时,控制单元18停止保持器11的移动,并且结束插入过程(步骤s13)。从上述错位量g11的检测中的保持器11的移动步骤到插入步骤中的步骤s13的一系列操作对应于端子插入方法的实例。

根据上述本实施例的端子插入装置1、形成端子插入装置1的一部分的端子错位量检测装置、使用端子插入装置1进行的端子错位量检测方法和端子插入方法,能够实现以下效果。

即,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对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各自的末端检测到该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各自的末端通过目标点522a时的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获取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之间的错位量g11。具体地,例如,能够通过计算对各个末端检测到通过目标点522a时的移动距离的差来获取错位量g11。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对于两个连接器端子52,能够在插入之前掌握末端之间的错位量g11。然后,在作为基于如此掌握的错位量g11修正了保持器11的保持状态的结果而获取了表示错位量g11已经变得比预定阈值小的信息i11时,插入连接器端子52。从而,能够将两个连接器端子52充分插入到两个端子容纳室61内。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因为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各自的末端拦截了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各自的路径522的目标点522a的两个感测光14a,所以检测到通过目标点522a。使用这样的感测光14a能够容易且精确地检测各个末端在目标点522a处的通过。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保持器11中的夹持部111b夹持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每个中的具有电线51的压接部521。通过以该方式夹持,能够抑制连接器端子52滚动等,并且能够以更稳定的姿态保持连接器端子52。这使得能够更精确地检测各个末端的目标点522a的通过。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距离测量单元13是作为接触式测量仪器的magnescale(注册商标),其通过在保持器11移动时被保持器11按压而测量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在这样的接触式测量装置中,直接测量移动距离,使得作为测量结果的数据的处理简单,并且能够在良好的可操作性下测量移动距离。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保持器11直线移动,直到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的测量结果达到预先获取的足以用于将所有两个连接器端子52插入到两个端子容纳室61中的插入完成距离为止。这种简单的插入管理使得能够以高精度将两个连接器端子52充分插入到多个端子容纳室61。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单元18进行错位量g11的获取和错位量g11是否小于阈值的判定,并且在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在控制单元18的控制下自动插入连接器端子52。由于以该方式基本自动进行了操作,所以能够减轻操作者的负担并且能够获取良好的可操作性。

此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压力测量单元20,其测量移动单元12所需的用于移动保持器11的载荷(n)作为保持器11的移动期间施加于保持器11的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在图4所示的连接器端子52的插入步骤中的保持器11的移动期间,通过压力测量单元20进行压力测量。在该插入步骤中施加于保持器11的压力等于当将连接器端子52插入到端子容纳室61中时保持器11经由连接器端子52从端子容纳室61的各部分接收到的斥力。压力测量单元20的测量结果被发送到控制单元18。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端子插入装置1中,输出单元15在控制单元18的控制下将压力测量单元20测量的压力输出,该压力以能够确认由保持器11的移动所引起的压力变化的可行格式输出。具体地,以曲线图的形式在画面中显示压力相对于由距离测量单元13测量的移动距离的变化。在保持器11移动的同时实时显示该画面显示。此外,在移动结束时,由控制单元18储存直到该点的显示内容,并且还可以在之后进行屏幕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上述端子插入装置1在图4的插入步骤中执行下面的端子插入方法。后文将从着眼于压力测量单元20的压力测量的角度再次描述该端子插入方法。

在该端子容纳方法中,首先,进行同时将两个连接器端子52插入到两个端子容纳室61的容纳过程、压力测量过程和距离测量过程。

容纳过程是如下过程:操作者操作输入单元19,并且移动单元12在已经受到该操作的控制单元18的控制下使保持器11在行进方向d11上直线移动。从而,两个连接器端子52同时插入并容纳在两个端子容纳室61中。压力测量步骤是如下步骤:压力测量单元20测量在容纳过程中在保持器11的移动期间施加到该保持器11的压力,并且将测量结果发送到控制单元18,如上所述。距离测量步骤是如下步骤:距离测量单元13测量在容纳过程中在保持器11的移动期间该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并且将测量结果发送到控制单元18,如上所述。在控制单元18中,压力测量单元20的测量结果与距离测量单元13的测量结果互相关联用以在输出单元15中显示曲线图。如上所述,在输出单元15中,在保持器11移动的同时实时显示压力关于距离测量单元13测量的移动距离的变化。

此处,对于输出单元15中的显示内容,将连接器端子52在端子容纳室61中的容纳的每个阶段与该时刻的压力变化彼此关联地进行描述。下文中,为了简化描述,假设一个连接器端子52容纳在一个端子容纳室61中。

图5是示出一个连接器端子如何容纳在一个端子容纳室中的分容纳阶段的示意图。此外,图6是示出当容纳图5所示的连接器端子时所显示的压力关于保持器的移动距离的变化的实例的曲线图。在图5中,相对于图1和图4上下颠倒地示出连接器壳体6和连接器端子52。在图6所示的曲线图g1中,横轴代表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mm),纵轴代表施加于保持器11的压力(n)。在曲线图g1中用实线l1表示压力的变化。

首先,在连接器端子52插入到连接器壳体6的端子容纳室61中(步骤s21)之前,如曲线图g1所示,施加于保持器11的压力基本为零。该压力状态持续到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接触端子容纳室61内部的矛杆611(步骤s22)。

矛杆611是悬臂状的锁定部,并且当连接器端子52的插入进行时,矛杆611被连接器端子52推动并且弯曲(步骤s23)。连接器端子52设置有当矛杆611的末端进入时抑制该连接器端子52返回的进入孔(approachhole)。随着连接器端子52的插入进行,矛杆611的末端越过进入孔的缘部并且移动回进入孔的内部(步骤s24)。

如图6的曲线图g1所示,当矛杆611在步骤s23到步骤s24阶段通过被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推动而弯曲时,在来自矛杆611的斥力之下压力急剧上升。矛杆611的末端进入到进入孔内部的时刻是压力变化的峰值(s24-1),并且当该时刻过去,压力由于矛杆611稍微从弯曲释放而减小。在峰值之后的一段时间,连接器端子52的进入孔的所述缘部越过矛杆611,并且矛杆611在复原的同时逐渐进入。压力由于该复原而逐渐减小。最终,在连接器端子52的进入孔的缘部越过矛杆611时,矛杆611的复原快速进行并且完成到进入孔内的进入(s24-2)。

即使在矛杆611的末端进入到进入孔之后,连接器端子52也稍微前进,并且在末端抵接端子容纳室61的后侧的壁612时停止(步骤s25)。然后,在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抵接后侧的壁612的时刻,压力由于抵接导致的斥力再次快速增大。该快速上升持续到控制单元18使得移动单元12停止保持器11的移动。

此处,在本实施例中,进行如下容纳判定步骤:其中,操作者基于上述曲线图中显示的压力的变化判定连接器端子52是否正常容纳在端子容纳室61中。

在该容纳判定步骤中,判定压力测量步骤中所测量到的压力的变化是否为如下正常变化。正常变化的意思是,在压力超过第一阈值d11之后,压力变为低于第二阈值d12,该第二阈值比第一阈值d11低,然后压力再次超过第一阈值d11,并且连接器端子52的容纳结束。第一阈值d11是当矛杆611进入连接器端子52的进入孔时产生的压力增大的阈值。在容纳判定步骤中,第一阈值d11还用于确认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与端子容纳室61的后壁612接触。如上所述,虽然当矛杆611进入连接器端子52的进入孔时压力降低,但是第二阈值d12是表示矛杆611已经充分进入该进入孔的压力值。

如上所述,上述正常变化是表示连接器端子52已经使矛杆611充分进入进入孔并且已经到达端子容纳室61的后部的压力变化。

此处,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连接器端子52插入到两个端子容纳室61中。基本上,即使要插入的连接器端子52的数量增加,如果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之间没有错位,则插入时的压力也与如图6所示的插入一个连接器端子52时的压力变化相似。

图7是示出在两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之间没有错位而是对齐的情况下的压力变化的实例的曲线图。

同样在图7所示的曲线图g2中,沿着横轴为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沿着纵轴为施加于保持器11的压力。并且通过实线l2示出压力变化。

如曲线图g2中通过实线l2所示,当在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之间没有错位时,压力的变化与图6所示的插入一个连接器端子52期间的压力变化相同。即,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基本同时与两个端子容纳室61的矛杆611进行接触,并且压力快速上升并且超过第一阈值d21并且达到峰值。最终,两个矛杆611基本同时进入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进入孔,并且压力降低并且变为小于第二阈值d22。然后,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基本同时接触两个端子容纳室61的后侧的壁612,并且压力快速上升为超过第一阈值d21并且完成插入。

因此,即使在将两个连接器端子52插入到两个端子容纳室61的这样的本实施例中,也能够通过与一个连接器端子52的情况相似的容纳判定过程而判断压力的变化是否为正常变化。然后,能够基于判定结果判定两个连接器端子52是否正常容纳在端子容纳室61中。

此时,如果在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之间产生错位,则根据错位程度,压力的变化如下地偏离正常变化,如图7所示。即,当产生错位时,矛杆611进入各个连接器端子52的进入孔的时刻在两个连接器端子52之间偏移。由于在矛杆611进入进入孔时在压力的变化中出现峰值,所以当产生错位时,两个连接器端子52之间的峰值出现的位置产生错位。随着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之间的错位增加,峰值的位置错位增大。

图8是示出在两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之间产生大约0.5(mm)的错位的情况下的压力变化的实例的曲线图,图9是示出在两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之间产生大约1.0(mm)的错位的情况下的压力变化的实例的曲线图。

同样在图8所示的曲线图g3中,沿着横轴为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沿着纵轴是施加于保持器11的压力,并且利用实线l3示出压力变化。相似地,在图9所示的曲线图g4中,横轴代表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纵轴代表施加于保持器11的压力,并且用实线l4表示压力变化。

在图8的实例中,如曲线图g3中的实线l3表示的,当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之间的错位是大约0.5(mm)时,矛杆611进入连接器端子52的进入孔的时刻没有太大偏差。为此,测量到的压力的变化也是与图7所示的正常变化差异不大的变化。即,即使在图8的实例中,压力的变化也是正常变化,并且判定两个连接器端子52正常容纳在端子容纳室61中。另外,当末端之间的错位与这个程度一样小时,因为几乎没有因矛杆611到进入孔的进入所导致的峰值的错位出现,所以判定在末端之间基本没产生错位。

另一方面,在图9所示的实例中,如曲线图g4中的实线l4表示的,当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之间的错位是大约1.0(mm)时,峰值的错位变得清楚。即,当矛杆611进入在前的连接器端子52的进入孔时出现第一峰值p1,并且在矛杆611进入下一个连接器端子52的进入孔时出现第二峰值p2。

然而,在图9的实例中,即使出现了两个峰值,压力的变化也超过了第一阈值d21并且然后变得小于第二阈值d22,然后再次超过第一阈值d21,并且可以说其仍在正常变化的范围内。该变化意味着即使在时间上有错位,对于两个连接器端子52中的任一个连接器端子52,每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也在矛杆611实现充分地进入到进入孔之后到达端子容纳室61的后壁612。另一方面,对于由于矛杆611进入进入孔而出现的峰值,出现了两个清晰可见的第一峰值p1和第二峰值p2。为此,在图9的实例中,判定在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之间具有错位。然而,如上所述,在图9的实例中,虽然从两个的峰值的出现判断了末端之间的错位,但是如上所述的压力的变化是正常变化,并且判定两个连接器端子52正常容纳在端子容纳室61中。

然而,如果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之间的错位进一步增大,则可能发生如下情况。即,可能具有如下情况:在矛杆611完全进入在后的连接器端子52的进入孔之前,矛杆611已经进入其进入孔的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接触端子容纳室61的后壁612。在该情况下,矛杆611对在后的连接器端子52的锁定是不足的,并且在端子容纳室61中的容纳是不正常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容纳判定过程中如下所述地发现在端子容纳室61中的容纳不正常。

图10是示出在两个连接器端子的末端之间产生大约2.0(mm)的错位的情况下压力变化的实例的曲线图。

在图10所示的曲线图g5中,沿着横轴是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沿着纵轴是施加于保持器11的压力,并且通过实线l5示出压力变化。

在图10所示的实例中,如通过曲线图g5中的实线l5表示的,在压力的变化中产生第一峰值p3和第二峰值p4,并且判定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彼此偏离。此外,压力的变化超过第一阈值d21,并且在变为小于第二阈值d22之前再次超过第一阈值d21,并且判定变化是非正常变化。如上所述,该变化代表在前的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在矛杆611充分进入到在后的连接器端子52的进入孔之前抵接端子容纳室61的后壁612。即,在图10所示的实例中,根据两个峰值的出现判定末端之间的错位,并且判定两个连接器端子52未适当容纳在端子容纳室61中。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容纳判定步骤的实例,示例了如下实施例:容纳两个连接器端子52并且判定是否正常地容纳了该两个连接器端子52。然而,在容纳判定步骤中,如参考图6所示,即使仅有一个连接器端子52,也能够判定是否正常地进行了容纳。此外,即使连接器端子52的数量是三个以上,也能够判定是否正常地进行了它们的容纳。

图11示出三个连接器端子的容纳作为实例,其中连接器端子的数量是三个以上,并且示出这时的容纳判断过程。图11示出三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之间产生大约1.0(mm)和大约2.0(mm)的两种类型的错位时的压力变化的实例的曲线图g6。

同样在图11所示的曲线图g6中,沿着横轴是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沿着纵轴是施加于保持器11的压力,并且通过实线l6示出压力变化。

在图11的实例中,如通过曲线图g6的实线l6表示的,三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之间产生了错位,使得出现了第一峰值p5、第二峰值p6和第三峰值p7这三个峰值。由于错位是大的,所以在图11的实例中,在前的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在矛杆611充分到进入在后的连接器端子52之前接触端子容纳室61的后壁612。响应于此,实线l6代表的压力的变化超过第一阈值d31并且在变为小于第二阈值d32之前再次超过第一阈值d31,并且不判定为正常变化。即,在图11的实例中,根据三个峰值的出现判定末端之间的错位,并且判定三个连接器端子52未正常地容纳在端子容纳室61中。

在上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插入方法中,基于连接器端子52的插入期间施加于保持该连接器端子52的保持器11的压力的变化而判定连接器端子52是否已经正常地容纳在端子容纳室61中。为此,对于在该判定中被判定为正常地容纳的连接器端子52,在之后不对各个连接器端子52进行张力测试等的情况下确保了充分插入。然后,无论在由保持器11保持的连接器端子52与最外层被覆部53之间露出的电线的长度(颈下长度)如何,都进行上述判定。当颈的长度短时,不能确保进行张力试验的行程,这可能使得难以通过张力测试来确保插入。然而,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插入方法,能够确保连接器端子52的充分插入,而与压接连接了连接器端子52的电线51的颈长无关。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端子插入方法中,还基于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同时插入期间施加于保持器11的压力变化的形状来判定两个连接器端子52的末端之间是否存在错位。这样的错位可能是由于多个连接器端子52的插入不良导致的,如参考图10描述的,或参考图11的连接器端子52的数量是三个的另一实例描述的。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插入方法,能够确保包括是否存在这种发生原因的多个连接器端子52的充分插入。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插入方法中,在保持器11在容纳步骤中移动的同时进行利用距离测量单元13测量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的距离测量步骤。在容纳判定步骤中,如参考图6至11所述,基于压力关于移动距离的变化进行判定。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表示在插入期间连接器端子52关于端子容纳室61位于什么位置。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插入方法,如果临时出现了插入不良,则也能够判定在端子容纳室61中的哪个位置发生插入不良。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端子插入方法中,采用magnescale(注册商标)作为接触式测量仪器,其通过由作为保持器11的一部分的突起112按压来测量保持器11的的移动距离。在这样的接触式测量装置中,直接测量移动距离,使得作为测量结果的数据的处理简单,并且能够在良好的可操作性下测量移动距离。

此外,根据这样的端子插入方法所使用的本实施例的端子插入装置1,以能够确认由于保持器11的移动所引起的变化的曲线图的形式输出施加于保持连接器端子52的保持器11的压力。从而,基于输出的压力,能够基于使用两个阈值的上述判定来判定连接器端子52是否正常容纳在端子容纳室61中。如上所述,无论由保持器11保持的连接器端子52所压接连接的电线51的颈下长度如何,都能进行这样的操作。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插入装置1,能够确保连接器端子52的充分插入,无论与连接器端子52压接连接的电线51的颈下长度如何。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端子插入装置1,如上所述,能够同时插入两个连接器端子52,并且对两个连接器端子52确保了所述连接器端子52的充分插入。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端子插入装置1中,输出单元15以能够确认压力相对于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的变化的曲线图的形式进行输出。这样,如上所述,当发生插入不良时,能够判定连接器端子52的插入不良发生在端子容纳室61中的哪个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端子插入装置1中,在距离测量单元13中采用magnescale(注册商标)作为接触式测量仪器。这使得能够以良好的可操作性测量移动距离,如上所述。

上述实施例仅示出了本发明的典型形式,并且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即,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只要修改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端子错位量检测方法、端子插入方法、端子错位量检测装置和端子插入装置的配置,则它们当然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示例了控制单元18自动进行错位量g11的获取以及错位量g11是否小于阈值的判定。然而,错位量g11的获取或上述判定可以由操作者基于例如显示在输出单元15上的移动距离来计算。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和另一实例中,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多个连接器端子的实例,示例了两个连接器端子52压接连接至双芯绞合电缆5中的两个电线51的各端部。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多个连接器端子不限于此,并且连接器端子的具体数量不重要。

在上述实施例和其它实例中,作为根据本发明的通过检测单元的实例,示例了包括光发射单元141和光接收单元142的光学通过检测单元14。然而,根据本发明的通过检测单元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使用例如光学方法以外的方法,例如检测连接器端子的末端的接触压力。

在上述实施例和另一实例中,示例了保持器11在控制单元18的控制下由具有电动机的移动单元12移动的配置。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设置具有手动移动机构的移动单元,并且操作者通过利用例如手柄操作手动地操作移动单元而手动地使保持器直线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例了采用装接于壳体保持器16的magnescale(注册商标)的距离测量单元13作为根据本发明的距离测量单元的实例。然而,根据本发明的距离测量单元不限于此,而是使用装接于连接器端子的保持器的magnescale(注册商标)的距离测量单元,并且直线部的末端指向壳体保持器。在该情况下,壳体保持器设置在保持器的移动方向的前方,并且对应于按压作为测量仪器的magnescale(注册商标)的物体的实例。

此外,本发明中提及的距离测量单元不限于magnescale(注册商标),例如,可以是千分尺等,其利用齿轮机械地延伸主轴的线性移动,转动指针并用指针指示主轴的移动距离。即使在使用千分尺的情况下,安装位置可以是连接器端子的保持器或壳体保持器。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距离测量单元不限于诸如magnescale(注册商标)或千分尺这样的接触式测量仪器。本发明中提及的距离测量单元可以是例如非接触式测量装置,其通过向物体施加超声波或激光并检测其反射来测量到物体的距离。同样在该情况下,在壳体保持器作为物体的情况下测量仪器可以设置在连接器端子的保持器中,或者在连接器端子的保持器作为物体的情况下测量装置可以设置在壳体保持器中。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距离测量单元可以是拍摄系统等,其利用拍摄保持器的移动,并且通过对拍摄的图片的图片分析获取保持器的移动距离,该拍摄装置与连接器端子的保持器和壳体保持器分开布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示例了如下形式:当插入连接器端子52时,原样使用在设计阶段预先获取的插入完成距离,并且保持器11直线移动直到保持器11的移动距离达到插入完成距离。然而,保持器11的移动控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基于变得比阈值小的错位量g11修正插入完成距离,并且可以使用修正的插入完成距离进行对保持器11的移动控制。具体地,可以提及基于以下修正的移动控制。在上述实施例中,与端子插入相关的保持器11的移动从在后的连接器端子52到达目标点522a的位置开始,所以如果原样使用插入完成距离,则在前的连接器端子52处于可允许范围内或倾向于一定程度的过度插入。因此,例如,可以通过从插入完成距离减去错位量g11的一半的值来进行修正,并且可以使用修正的插入完成距离进行保持器11的移动控制。从而,能够在抑制在后的连接器端子52的不充分插入的同时抑制在前的连接器端子52的过度插入。在该情况下,修正的插入完成距离对应于根据本发明的“预先确定的”插入完成距离的实例。此处,“预先确定的”包括直到连接器端子52的插入开始为止的任何时刻,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刚好在开始之前的校正阶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