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5501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一种具有改进端子的电连接器。
请参阅

图1,其为习知的电连接器,其设有一塑料座体31及多个导电端子32,座体31两侧设有分隔的端子槽312,使中间形成一插入口313,端子32上段设有一凸出端子槽312的接触部321,下段设有伸出端子槽的接脚部322。
此种端子的弹性较差,端子需采用较厚板材方有足够的接触弹性,一般常用0.35-0.4mm的板厚,甚为耗费材料,制造成本相对提高。
请参阅图2,其为第二种习知的电连接器,其设有一塑料座体31及多个导电端子32,座体31两侧设有分隔的端子槽312,使中间形成一插入口313,端子32上段设有一凸出端子槽312的接触部321,下段设有伸出端子槽的接脚部322,另外自接触部321上端设有一弯折部223抵靠于座体31的侧壁215。
第二种习知的端子32,因设计有弯折部223抵靠于座体31的侧壁215,故在接触弹性上甚佳,因此端子可采用较薄的板材以节省成本,一般采用0.2-0.25mm左右的板厚,端子用料较上述第一种习知端子节省材料,然而其因增加弯折部223,用料加长,故所节省者亦有限,并非十分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弹性端子的电连接器,藉由端子一体冲压出一弹性支臂,达到在不增加料长的情况下增强弹性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措施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包括有一座体及至少二个端子,座体设有由间隔片分隔的至少二个端子槽,端子定位于端子槽中,端子设有一凸出端子槽的接触部及伸出端子槽的接脚部;其特征在于,端子本体一体冲压出一弹性支臂,弹性支臂与接触部反向凸出而抵顶于座体的周壁上,其一端连接端子本体,另一端为自由状态。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弹性支臂位于所述接触部位置。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弹性支臂呈弧形凸出状。
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弹性支臂自本体两侧一体冲压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特征,该端子藉由弹性支臂而能有较佳的接触弹性,且由于弹性支臂是自端子本体一体冲压出,可节省端子材料。
配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简单说明图1第一种习知的电连接器的横剖面图。
图2第二种习知的电连接器的横剖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剖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视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7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8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横剖面图。
请参阅图3、4,本电连接器实施例包括有一座体31及多个端子32,其中
座体31两侧设有间隔片311,分隔成多个端子槽312,中间形成一电路板的插入口313,端子槽312内侧为开放状,两边设有挡止部314。
请配合参阅图5,端子32定位于端子槽312,端子上段设有一凸出端子槽312的接触部321,下段设有伸出端子槽的接脚部322,端子本体于对应接触部321位置一体冲压出一弹性支臂323,弹性支臂323与接触部321反向弧状凸出,而抵于座体31的侧壁315,且其弧状凸点3231抵顶于周壁315,其下端3232连接端子本体,上端3233为自由状态。
组装时,端子32由上而下装入座体31的端子槽312后,再冲压座体31外壁下段316即使端子32迫紧固定,同时端子上端设有较宽的卡片324卡于端子槽312内侧的挡止部314。
藉由以上构造,端子藉由弹性支臂323而能有较佳的接触弹性,且由于弹性支臂323自端子本体一体冲压出,可节省端子材料,且因接触弹性增加,故可采用较薄的端子材料(约0.2mm)即可达到此类产品所要求的接触弹性。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其中端子32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的端子32构造相同,其弹性支臂323的上端3333连接端子本体,下端3332为自由状态。
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中端子32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的端子32构造相同,只是其弹性支臂323自本体两侧一体冲压出,如此可使接触部321的宽度减小,如此与相邻端子相隔更开,较不会有相互接触而造成短路状况发生。
请参阅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包括有一座体31及多个端子32,其中座体31两侧设有间隔片分隔成多个端子槽312,中间形成一电路板的插入口313,端子槽312内侧及下方为开放状,内侧上端设有挡条414,槽内下端设有卡槽416。
端子32上段设有一凸出端子槽312的接触部321,下段设有一较宽的定位部422及较窄伸出端子槽的接脚部322,端子本体于对应接触部321位置一体冲压出一弹性支臂323,弹性支臂323与接触部321反向弧状凸出而抵于座体31的侧壁,且其弧状凸点4241抵于侧壁,其上端4243连接端子本体,下端4242为自由状态。
组装时,端子32由下而上装入座体的端子槽312,定位部422即与卡槽416迫紧定位。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作的各种变化与修饰,仍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有一座体及至少二个端子,座体设有由间隔片分隔的至少二个端子槽,端子定位于端子槽中,端子设有一凸出端子槽的接触部及伸出端子槽的接脚部;其特征在于,端子本体一体冲压出一弹性支臂,弹性支臂与接触部反向凸出而抵顶于座体的周壁上,其一端连接端子本体,另一端为自由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弹性支臂位于所述接触部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弹性支臂呈弧形凸出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弹性支臂自本体两侧一体冲压出。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座体及至少二个端子,座体设有由间隔片分隔端子槽,端子定位于端子槽中,端子设有一凸出端子槽的接触部及伸出端子槽的接脚部;端子本体一体冲压出一弹性支臂,弹性支臂与接触部反向凸出而抵顶于座体的周壁上,其一端连接端子本体,另一端为自由状态;端子的弹性支臂可位于所述接触部位置;端子的弹性支臂可呈弧形凸出状;端子的弹性支臂可自本体两侧一体冲压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具有较佳的弹性,且可节省端子材料。
文档编号H01R13/05GK2371684SQ9920027
公开日2000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8日
发明者蔡周旋 申请人:蔡周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