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69160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还涉及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平面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0S)场效应管寄生电容与栅极电荷偏大,导致开关速度慢、功率损耗高、温升高、应用频率偏低等问题,电路应用效果较差。主要表现在电路开关频率较高时M0S场效应管器件温升较高,且电路应用频率一旦达到ΙΟΟΚΗζ?300KHz之间,平面型M0S场效应管对频率最直接的体现是温度快速升高至85°C?115°C间,如M0S场效应管长期在这样的频率下高压大电流工作,极易出现不可逆性损坏,最终结果就是电路故障而使电器失效,甚至发生财产或生命事故!
[0003]M0S场效应管的寄生电容C和栅极电荷Qg仍是温升高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寄生电容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0005]—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包括由多个相同的单原胞组成的单胞阵列,所述单原胞包括第一导电类型的衬底、所述衬底上的第二导电类型阱区、所述阱区内的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以及所述衬底上的分裂栅极,所述分裂栅极从一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延伸至相邻的另一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上,所述分裂栅极包括衬底上的栅氧化层,所述栅氧化层上相互分离的第一多晶硅栅和第二多晶硅栅,填充于第一多晶硅栅和第二多晶硅栅之间并部分覆盖第一和第二多晶硅栅、将第一和第二多晶硅栅间的间隙填充的填充氧化层,以及覆盖所述第一多晶硅栅、第二多晶硅栅及填充氧化层的隔离介质氧化层;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类型为相反的导电类型。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原胞还包括:设于所述衬底上的第一导电类型的外延层;所述阱区设于所述外延层内,所述栅氧化层设于所述外延层上;金属层,覆盖所述隔离介质氧化层、并与所述分裂栅极两侧的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和阱区电性连接。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多晶硅栅和第二多晶硅栅的宽度均为1.5微米?
5.5微米,高度均为0.4微米?1.2微米。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充氧化层的厚度为1微米?2.5微米,所述栅氧化层的厚度为900埃?1500埃,所述隔离介质氧化层的厚度为2.5微米?3微米。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所述第二导电类型为P型。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是功率平面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0011]还有必要提供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制造方法。
[0012]—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提供在表面形成有场氧化层的晶圆,所述场氧化层将晶圆分隔成有源区和终端区域;在晶圆表面形成栅氧化层;在所述栅氧化层上形成多晶硅层;对所述多晶硅层进行刻蚀,于单胞阵列的单原胞中形成相互分离的第一多晶硅栅和第二多晶硅栅;形成部分覆盖第一和第二多晶硅栅、并将第一和第二多晶硅栅间的间隙填充的填充氧化层;所述填充氧化层、第一和第二多晶硅栅一并作为后续的阱区注入和掺杂区注入的阻挡层;以所述填充氧化层、第一多晶硅栅及第二多晶硅栅为阻挡层,分别注入第二导电类型杂质离子和第一导电类型杂质离子,并进行热推阱,在所述栅氧化层下方形成第二导电类型的所述阱区,和所述阱区内第一导电类型的所述掺杂区;形成覆盖所述第一多晶硅栅、第二多晶硅栅及填充氧化层的隔离介质氧化层;所述单原胞的第一多晶硅栅、第二多晶硅栅、栅氧化层、填充氧化层、及隔离介质氧化层组成该单原胞的分裂栅极,所述单原胞在分裂栅极的两侧各设有一所述阱区和一所述掺杂区;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类型为相反的导电类型。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供在表面形成有场氧化层的晶圆的步骤中,所述晶圆包括衬底和衬底上的外延层,所述场氧化层和栅氧化层形成于所述外延层表面,所述阱区形成于所述外延层内。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刻蚀所述隔离介质氧化层,形成金属层的接触孔的步骤;以及形成覆盖所述隔离介质氧化层、并通过所述接触孔与分裂栅极两侧的掺杂区和阱区电性连接的金属层的步骤。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入第二导电类型杂质离子形成阱区的步骤中,注入剂量为lel5?8el5原子数/cm2。
[0016]上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栅极结构为中间去除了中与场效应无关且不对开启起作用的多晶硅条的分裂栅,因此可以降低栅极电荷Qg。在第一多晶硅栅和第二多晶硅栅的间隙形成填充氧化层,增加了源漏电容的间距,能够降低源漏寄生电容Cds的动态值。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实施例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单原胞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一实施例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19]图3a?3e是采用图2所示方法制造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在各个制造阶段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本文所使用的半导体领域词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技术词汇,例如对于P型和N型杂质,为区分掺杂浓度,简易的将P+型代表重掺杂浓度的P型,P型代表中掺杂浓度的P型,P-型代表轻掺杂浓度的P型,N+型代表重掺杂浓度的N型,N型代表中掺杂浓度的N型,N-型代表轻掺杂浓度的N型。
[0023]图1为一实施例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单原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为功率平面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包括有源区和有源区四周的终端区域,有源区的主要结构为由多个单原胞组成的单胞阵列。单原胞结构为左右对称的结构,包括第一导电类型的衬底110、衬底110上的第二导电类型阱区130、阱区130内的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140以及衬底110上的分裂栅极。分裂栅极包括衬底上的栅氧化层150,栅氧化层150上相互分离的第一多晶硅栅152和第二多晶硅栅154,填充于第一多晶硅栅152和第二多晶硅栅之154间并部分覆盖第一和第二多晶硅栅、将第一和第二多晶硅栅间的间隙填充的填充氧化层160,以及覆盖第一多晶硅栅152、第二多晶硅栅154及填充氧化层160的隔离介质氧化层170。分裂栅极从一掺杂区140延伸至相邻的另一掺杂区140上。在本实施例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为N沟道场效应管,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第二导电类型为P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P沟道效应管,第一、二导电类型分别为P型和N型。图1中将栅氧化层150起栅氧作用的部分做了涂黑处理。
[0024]上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栅极结构为中间去除了中与场效应无关且不对开启起作用的多晶硅条的分裂栅,因此可以降低栅极电荷Qg。在第一多晶硅栅152和第二多晶硅栅154的间隙形成填充氧化层160,增加了源漏电容的间距,能够降低源漏寄生电容Cds的动态值。
[0025]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位于衬底110上的结构是第一导电类型的外延层120。阱区130设于外延层120内,栅氧化层150设于外延层120上。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延层120这层物质也可以用其他工艺来形成。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还包括金属层180。金属层180将隔离介质氧化层170覆盖,并与分裂栅极两侧的第一导电类型掺杂区140和阱区130电性连接。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多晶硅栅152和第二多晶硅栅154的宽度均为1.5微米?5.5微米,高度均为0.4微米?1.2微米。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填充氧化层160的厚度为1微米?2.5微米,栅氧化层150的厚度为900埃?1500埃,隔离介质氧化层170的厚度为2.5微米?3微米。采用较厚的栅氧化硅层150和隔离介质氧化层170,相当于增大了寄生电容的电极板间距,增加了栅源电容Cgs和源漏电容Cds的动态值,也同样有利于减小寄生电容值。
[0028]还有必要提供一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制造方法,图2是一实施例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下列步骤:
[0029]S210,提供在表面形成有场氧化层的晶圆(wafer)。
[0030]可以在晶圆表面通过热生长或淀积等本领域习知的工艺形成用于隔离的场氧化层,部分场氧化层将晶圆分隔成有源区和终端区域。本实施例中是先在第一掺杂类型的衬底上形成第一掺杂类型的外延层,再于外延层上形成场氧化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类型为N型,第二导电类型为P型。
[0031]S220,在晶圆表面形成栅氧化层。
[0032]热生长一层薄氧化层作为栅氧层。有必要的话,栅氧化层可以只形成于有源区表面。
[0033]S230,在栅氧化层上形成多晶硅层。
[0034]可以通过淀积工艺形成多晶娃层。图3a是步骤S230完成后器件的#1』面不意图,从下到上包括衬底110、外延层120、栅氧化层150及多晶娃层(图3a中未标示)。
[0035]S240,对多晶硅层进行刻蚀,于单胞阵列的单原胞中形成相互分离的第一、第二多晶硅栅。
[0036]本发明中的多晶硅栅采用分裂栅结构,即每个原胞中不是一条完整的多晶硅栅,而是将一条多晶硅栅中间挖空,形成相互分离的第一多晶硅栅和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