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040126阅读:来源:国知局
结构相同的晶格匹配层11、介质层12,其中所述晶格匹配层11为阵列排布的柱状结构,所述介质层12中具有阵列排布的柱状孔洞,所述晶格匹配层11通过所述柱状孔洞镶嵌于所述介质层12中。
[0077]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8]S31:提供一支撑衬底;
[0079]S32:在所述支撑衬底上形成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中具有阵列排布的柱状孔洞;
[0080]S33:在所述支撑衬底和介质层上形成晶格匹配层;
[0081]S34:在所述晶格匹配层上形成光刻胶层;
[0082]S35:采用同比刻蚀工艺处理所述晶格匹配层以形成阵列排布的柱状结构,使得所述柱状结构通过所述柱状孔洞镶嵌于所述晶格匹配层中。
[0083]下面结合附图22?30对本实施例的倒装LED芯片的衬底的制作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0084]如图22所示,提供一支撑衬底10,所述支撑衬底10例如为表面平坦的蓝宝石衬底。
[0085]如图23?24所示,通过蒸发、溅射、喷涂或PECVD工艺在所述支撑衬底10上形成介质层12,再通过光刻和蚀刻工艺去除预定区域上的介质层12,从而在介质层12中形成阵列排布的柱状孔洞12a。所述柱状孔洞12a可以是圆柱状孔洞、椭圆柱状孔洞、多棱柱状孔洞。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I Ia是六棱柱状孔洞,通过所述六棱柱状孔洞暴露所述支撑衬底10。
[0086]如图25所示,在所述支撑衬底10和介质层12上形成晶格匹配层11。优选方案中,采用溅射方式形成晶格匹配层,如此就无需占用成本较高的MOCVD工艺的时间,有利于降低LED的生产成本。
[0087]如图26所示,通过匀胶工艺在所述晶格匹配层11上形成光刻胶层13。
[0088]接下来,采用同比刻蚀工艺处理所述晶格匹配层11,直至所述光刻胶层全部被去除,所述晶格匹配层11呈柱状并被暴露出来,本实施例中所述晶格匹配层11作为柱状结构通过柱状孔洞12a镶嵌于介质层12中。
[0089]具体而言,所述同步刻蚀工艺过程如下:
[0090]首先,部分厚度的光刻胶层13被去除,暴露出晶格匹配层11的表面,如图27所示;
[0091]随后,部分厚度的光刻胶层13和晶格匹配层11被一并去除,暴露出介质层12的表面,如图28所示;
[0092]最后,所有区域的光刻胶层被全部去除,所述晶格匹配层11成为柱状结构镶嵌在所述晶格匹配层中,如图29所示。
[0093]根据上述方法所制成的衬底的柱状结构的高度同样大于晶格匹配层11的高度,如此可以获得更好的晶格匹配效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内量子效率。然而应当认识到,上述方法形成的柱状结构的高度同样可以等于晶格匹配层11的高度,只要初始溅射的晶格匹配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介质层的高度,那么去除全部的光刻胶层后再刻蚀一段时间的晶格匹配层,直至露出所述介质层12的表面时停止,这样最终形成的晶格匹配层12高度就与介质层12的高度相同。
[0094]实施例四
[0095]本实施例的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与实施例三的结构相同,但本实施例中所采用有所区别,如图3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96]S41:提供一支撑衬底;
[0097]S42:在所述支撑衬底上形成与晶格匹配层,所述晶格匹配层为阵列排布的柱状结构;
[0098]S43:在所述支撑衬底和柱状结构上形成介质层;
[0099]S44:在所述介质层上形成光刻胶层;
[0100]S45:对所述支撑衬底进行背面光照以及显影工艺,去除所述晶格匹配层正上方的光刻胶层;
[0101]S46:刻蚀去除所述晶格匹配层正上方的介质层;
[0102]S47:去除剩余的光刻胶层。
[0103]下面结合附图32至40对本实用新型的倒装LED芯片的衬底的制作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0104]如图32所示,提供一支撑衬底10,所述支撑衬底10例如为表面平坦的蓝宝石衬底。
[0105]如图33?34所示,采用溅射方式形成晶格匹配层11,并通过光刻和蚀刻工艺去除预定区域上的晶格匹配层11,从而在支撑衬底10上形成阵列排布的柱状结构。
[0106]如图35所示,在所述支撑衬底10和柱状结构上形成介质层12。
[0107]如图36所示,通过匀胶工艺在所述介质层12上形成光刻胶层13,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刻胶层13为负性光刻胶。
[0108]如图37?39所示,采用无掩膜光刻工艺以及刻蚀工艺处理所述介质层12,使其具有阵列排布的柱状孔洞,所述柱状结构镶嵌于所述介质层12中,完成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的制作工艺。
[0109]详细的,所述无掩膜光刻工艺以及刻蚀工艺过程如下:
[0110]首先,如图37所示,对所述支撑衬底10进行背面光照,由于晶格匹配层11与介质层12的透光率不同,具体而言是介质层12的透光率大于晶格匹配层11,例如,介质层12的材质是二氧化硅,其透光率为95%?100%,晶格匹配层11的材质是氮化铝,其透光率为50%?70%,如此,光照之后,晶格匹配层11正上方的光刻胶层未感光,而未被晶格匹配层11阻挡的光刻胶层感光,随后进行显影工艺,对于负性光刻胶而言,未感光的部分显影后被去除,而感光部分则被保留,如图38所示,晶格匹配层11正上方的光刻胶层被去除,而其余区域的光刻胶层保留下来;
[0111]接着,以剩余的光刻胶层为掩膜层,刻蚀去除所述晶格匹配层11正上方的介质层12,晶格匹配层11被暴露出来,如图39所示;
[0112]最后,如图40所示,去除剩余的光刻胶层,由晶格匹配层11形成的柱状结构镶嵌于所述介质层12中。
[0113]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114]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衬底、介质层以及与倒装LED芯片的外延层晶体结构相同的晶格匹配层,所述介质层以及晶格匹配层均位于所述支撑衬底上,所述晶格匹配层为阵列排布的柱状结构并镶嵌于所述介质层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的透光率大于所述晶格匹配层的透光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装LED芯片的外延层为氮化镓,所述晶格匹配层为氮化镓或者氮化铝,所述介质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氮化硅或氮氧化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结构是圆柱状结构、椭圆柱状结构或多棱柱状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晶格匹配层的高度。6.一种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衬底、介质层以及与倒装LED芯片的外延层晶体结构相同的晶格匹配层,所述介质层以及晶格匹配层均位于所述支撑衬底上,所述介质层为阵列排布的柱状结构并镶嵌于所述晶格匹配层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的透光率大于所述晶格匹配层的透光率。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装LED芯片的外延层为氮化镓,所述晶格匹配层为氮化镓或者氮化铝,所述介质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氮化硅或氮氧化硅。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结构是圆柱状结构、椭圆柱状结构或多棱柱状结构。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晶格匹配层的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倒装LED芯片的衬底,所述衬底包括支撑衬底、介质层以及与倒装LED芯片的外延层晶体结构相同的晶格匹配层,所述介质层以及晶格匹配层均位于所述支撑衬底上;其中,所述晶格匹配层为阵列排布的柱状结构并镶嵌于所述介质层中,或者,所述介质层为阵列排布的柱状结构并镶嵌于所述晶格匹配层中。本实用新型既可提高倒装LED芯片的晶体质量,即提高内量子效率,又能减少从外延层射向衬底的光的反射,增加其透射,提高倒装LED芯片的出光效率,即提高外量子效率。
【IPC分类】H01L33/22
【公开号】CN204696144
【申请号】CN201520403752
【发明人】马新刚, 丁海生, 李东昇, 陈善麟, 江忠永
【申请人】杭州士兰明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1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