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保护装置及具有电缆保护装置的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0146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电缆保护装置及具有电缆保护装置的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电缆保护装置及具有电缆保护装置的电缆。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内部通常空间狭小,且电缆敷设路径上的结构比较复杂。同时,风力发电机组内部存在高温热源。为了应对复杂环境、结构条件下风力发电机组内部电缆敷设工作,需要开发一种电缆敷设装置改善局部的敷设条件。现有技术中,电缆的敷设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当电缆成束时会相互摩擦,造成损坏。电缆之间散热空间不足,导致热量堆积,容易引起火灾。当电缆附近存在热源时,由于电缆晃动可能与热源互相接触,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保护装置及具有电缆保护装置的电缆,以解决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需要防护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缆保护装置,其包括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第一保护部的第一容线槽和第二保护部的第二容线槽围成电缆容纳孔,第一容线槽和第二容线槽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增摩擦面。

进一步地,第一保护部与第二保护部之间相互独立并通过连接件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保护部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夹块,第二保护部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夹块,第一夹块的与第二夹块配合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夹块的与第一夹块配合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第一保护部和/或第二保护部上设置有散热孔。

进一步地,第一保护部的外周具有横筋和竖筋,横筋和竖筋相互交叉;并且/或者,第二保护部的外周具有横筋和竖筋,横筋与竖筋相互交叉。进一步地,横筋为多个,且沿电缆穿过方向,横筋依次间隔设置,竖筋为多个,且沿第一保护部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在横筋和竖筋相互交叉而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散热孔。

进一步地,电缆容纳孔的端部设置有导向结构,沿电缆的穿过方向,导向结构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连接件为扎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缆,其包括电缆主体和电缆保护装置,电缆保护装置为上述的电缆保护装置,一个电缆容纳孔中穿设有一个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保护装置通过设置增摩擦面使得其可以可靠地与电缆连接,防止滑动,避免拉上电缆,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围设在电缆外可以很好地保护电缆,防止碰撞损伤电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保护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保护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缆保护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保护部;11、第一容线槽;12、第一安装孔;20、第二保护部;21、第二容线槽;30、电缆容纳孔;31、导向结构;40、散热孔;50、横筋;60、竖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缆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电缆保护装置的电缆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电缆保护装置包括第一保护部10和第二保护部20,第一保护部10的第一容线槽11和第二保护部20的第二容线槽21围成电缆容纳孔30,第一容线槽11和第二容线槽21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增摩擦面。

电缆容纳孔30用于穿设电缆,第一保护部10和第二保护部20配合用于保护穿设在其内的电缆,避免碰撞损坏电缆。增摩擦面可以增大电缆与电缆保护装置之间的摩擦力,以防止电缆保护装置在电缆上滑动,使电缆保护能够可靠牢固地设置在电缆上,进而达到确保保护效果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增摩擦面通过对第一容线槽11的壁面和/或第二容线槽21的壁面进行喷砂处理获得。喷砂处理可以提高第一容线槽11和/或第二容线槽21的表面粗糙度,实现增摩擦的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砂纸打磨等方式获得增摩擦面,并不限于本实施例记载的方式。只要保证第一保护部10和/或第二保护部20的与电缆接触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大于其他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即可。

优选地,增摩擦面的表面粗糙度Ra≤1.6,以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使电缆保护装置可靠地固定在电缆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保护部10与第二保护部20之间相互独立并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保护部10与第二保护部20之间相互独立使得电缆保护装置更容易安装到电缆上,且两者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进而能够适应不同外径的电缆,适用性更好。该电缆保护装置采取开式设计,能够满足已经敷设的电缆的加装需求。

第一保护部10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夹块,第二保护部20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夹块。也即,第一保护部10可以由多个第一夹块依次连接而成。第二保护部20也可以由多个第二夹块依次连接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部10包括一个第一夹块,第二保护部20包括一个第二夹块。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半圆形。第一容线槽11设置在第一夹块上。第二容线槽21设置在第二夹块上。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拼接成一个圆形的电缆保护装置,这样可以更好地分散碰撞力,更有效地保护电缆保护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电缆保护装置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能够有效保护电缆即可。

为了便于连接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在第一夹块的与第二夹块配合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2,第二夹块的与第一夹块配合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连接件穿过第一安装孔12和第二安装孔并将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夹块两边都设计有4个安装孔。根据应用场合选择不同的第一安装孔12和第二安装孔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安装时,连接件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扎带。扎带为尼龙材质。采取尼龙扎带或钢扎带将电缆保护装置绑扎在电缆上,使现场安装非常便捷,一般一个电缆保护装置的安装工作能够在5分钟内完成。安装时,将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包设在电缆外周,然后通过连接件穿过第一安装孔12和相应的第二安装孔将两个夹块捆紧。

优选地,为了保证电缆与电缆保护装置接触区域的散热效果,第一保护部10和/或第二保护部20上设置有散热孔40。散热孔40贯穿第一保护部10或第二保护部20,使电缆上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散热孔40快速地散发到空气或其他介质中,避免电缆上温度过高,防止发生火灾。

根据不同的散热需求可以设置不同尺寸的散热孔。

为了防止电缆与其他结构碰撞而损伤电缆,有效分散碰撞力,第一保护部10的外周具有横筋50和竖筋60,横筋50和竖筋60相互交叉。

横筋50是其所在的夹块与外部结构接触的主要部位。例如两根电缆在同一水平面加装电缆保护装置后,电缆间的接触主要集中在横筋50部位。竖筋60能够避免相邻两个夹块横筋50之间的互相嵌入的效果。如果出现横筋50互相嵌入,两根电缆轴向相对运动会使横筋50之间受力,导致夹块位置偏移。

在本实施例中,横筋50为多个,且沿电缆穿过方向,横筋50依次间隔设置,竖筋60为多个,且沿第一保护部1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散热孔40位于横筋50和竖筋60围成的区域内。

优选地,为了实现整个电缆保护装置的轻量化,第二保护部20的外周具有横筋50和竖筋60,横筋50与竖筋60相互交叉。

第二保护部20的结构可以与第一保护部1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满足实际应用的电缆间隔距离要求,可以调整横筋50的外径尺寸。

电缆保护装置通过电缆容纳孔30穿设电缆。增摩擦面为电缆容纳孔30的壁面,通过喷砂处理实现。如图1所示,电缆容纳孔30的端部设置有导向结构31,沿电缆的穿过方向,导向结构31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这样设置通过调整导向结构31的大小,可以适应电缆的外径,提高适应性。

在电缆容纳孔30的端部设置较大的边缘倒圆,能够适用于不同电缆外径的需求,确保了电缆保护装置的兼容性能。同时可以避免加工时产生的毛刺损伤电缆。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电缆外径尺寸的不同,调整电缆容纳孔30的尺寸,满足使用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缆,其包括电缆主体和电缆保护装置,电缆保护装置为上述的电缆保护装置,一个电缆容纳孔30中穿设有一个电缆。通过电缆保护装置实现单根电缆相互隔离,防止电缆磨损,同时保证了散热空间。该电缆保护装置可以灵活运用在不同场合,达到隔离、隔热、散热等目的,有效保证了电缆运行安全。

一个电缆保护装置对应安装在一根电缆上,一根电缆的多个部位可以根据需求安装电缆保护装置。电缆保护装置上的散热孔40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电缆加装部位的散热效果。电缆保护装置选用UL94/V0级阻燃尼龙材质,保证了阻燃性能。同时采用尼龙材质的电缆保护装置重量更轻,(整体重量约为100g),使电缆保护装置的受重力影响导致的脱落风险降至最低程度。

将该电缆保护装置应用至对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缆的防护上,能够避免电缆与外部机械结构件的磨损。同时可以避免与外部热源接触。散热孔40能够保证电缆加装部位的散热效果。轻量化设计最大程度避免了电缆保护装置脱落的风险,也避免拉伤电缆。电缆保护装置的开式设计,使得它能够在新敷设和已敷设电缆上顺利加装,使安装更加便捷且能够灵活使用在不同的场合。

该电缆保护装置能够按照不同机组的电缆根数、外径尺寸进行安装,灵活性较强,只需要通过实际应用情况确定使用的数量及安装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电缆保护装置具有如下效果:

电缆保护装置至少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夹块,因而能够适应电缆外径变化,提高兼容性,不同外径的电缆可以通过夹块间相对缝隙的大小实现兼容,能够兼容约20%的外径变化,同时加装也更加便捷。

电缆保护装置的外圈设计成圆形,能够适应外圈接触区域的不同结构的防护要求,有效分散碰撞力。阻燃尼龙材质可以提高安全性。质量较轻,且电缆容纳孔内采取喷砂处理,使得安装后不易出现下滑、脱落现象。

一根电缆安装一套电缆保护装置,使电缆保护装置能运用在不同的场合,实现防磨损、隔离、散热、隔热的多种功能。

散热孔保证安装部位的电缆散热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