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尾气报警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098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式尾气报警充电器,包括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具有上盖(1)、下盖(2)、前盖(3)和后盖(4),所述前盖(3)装设在上盖(1)和下盖(2)的前端,所述后盖(4)装设在上盖(1)和下盖(2)的后端,所述上盖(1)、下盖(2)和/或前盖(3)上分别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前盖(3)上开设有USB开孔(31),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有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5)上设有用于尾气报警控制和充电控制的控制电路以及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USB母座(7)、导电弹簧(8)、负极弹片(9)、气体检测器(10)、蜂鸣器(11),所述USB母座(7)与后盖(4)的USB开孔(3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电弹簧(8)的一端连接有正极触点(12),所述正极触点(12)的一端伸出后盖(4),所述上盖(1)和下盖(2)的外壁后端套设有金属壳(13),所述负极弹片(9)两侧的负极触点分别穿过上盖(1)、下盖(2)和金属壳(13)的孔位伸出到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尾气报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母座(7)设有两个,所述控制电路包括DC输入模块(14)、电源滤波模块(15)、第一同步降压转换模块(16)、第二同步降压转换模块(17)、第一电压补偿模块(18)、第二电压补偿模块(19)、第一CC/CV调节模块(20)、第二CC/CV调节模块(21)、气体检测处理模块(22)、支持BC1.2充电标准的专用充电控制模块(23)以及支持QC3.0、QC2.0和FCP充电标准的快速充电控制模块(24),所述DC输入模块(14)与电源滤波模块(15)电连接,所述电源滤波模块(15)分别与第一同步降压转换模块(16)和第二同步降压转换模块(17)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补偿模块(18)分别与第一同步降压转换模块(16)、第一CC/CV调节模块(20)和快速充电控制模块(24)电连接,所述第一CC/CV调节模块(20)与第一同步降压转换模块(16)相连接,所述快速充电控制模块(24)与其中一个USB母座(7)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压补偿模块(19)分别与第二同步降压转换模块(17)、第二CC/CV调节模块(21)、气体检测处理模块(22)和专用充电控制模块(23)电连接,所述第二CC/CV调节模块(21)与第二同步降压转换模块(17)相连接,所述气体检测处理模块(22)分别与气体检测器(10)和蜂鸣器(11)电连接,所述专用充电控制模块(23)与另一个USB母座(7)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尾气报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C输入模块(14)设置为支持DC12-30V的DC输入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尾气报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同步降压转换模块(16)和第二同步降压转换模块(17)分别具有PWM同步DC-DC集成芯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尾气报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补偿模块(18)和第二电压补偿模块(19)分别具有纹波吸收储能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尾气报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与下盖(2)之间设有位于其两侧的装饰边(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尾气报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13)设置为铝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尾气报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5)包括第一电路板(51)和第二电路板(52),所述第一电路板(51)和第二电路板(52)实现板对板连接,所述USB母座(7)、导电弹簧(8)和负极弹片(9)分别装设在第一电路板(51)上,所述气体检测器(10)和蜂鸣器(11)分别装设在第二电路板(52)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