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4822发布日期:2020-11-20 09:5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马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终端装置如手机等的来电无声提示需要靠机身的振动来提醒用户,而产生振动的部件为内置的振动马达,另外振动按摩器等小型医疗保健设备的核心器件也为内置的振动马达。而为了避免振动马达中的振动件在振动过程中因位移过大而撞击壳体,往往需要设置限位块进行限位。

相关技术中,一般在壳体的某一内侧壁上设置长条形限位块,将限位块的其中一个长轴面作为限位面对振动件进行限位,而为了增强限位效果,往往需要增长长轴边从而增大限位面的面积,但是这样也会增大限位块在壳体内占用的空间。另外,为了增大限位块焊接的可靠性,需要将限位块的至少两个侧面作为焊接面与壳体焊接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马达,旨在增强限位块对振动件的限位效果,同时又不占用壳体内太多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振动马达,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振动件和固定件,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盖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上方的顶盖以及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角部,所述振动马达还包括设置在相对的两个所述角部上的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顶盖上,所述限位块包括分别与相邻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抵接的第一支承面、第二支承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承面和所述第二支承面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在所述振动件振动过程中与所述振动件碰撞实现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面是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件具有与相对的两个所述角部的连线平行的振动方向,所述振动方向与所述限位面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承面和所述第二支承面面积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件对应所述限位块设置有限位避让槽,所述限位面在所述振动件振动过程中与所述限位避让槽的槽底碰撞实现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顶盖通过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马达还包括将所述振动件悬置支撑于所述收容空间并为所述振动件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围设在所述振动件周围。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弹性支撑臂,两根所述弹性支撑臂相对所述振动件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弹性支撑臂包括对应所述角部设置的折弯部、自所述折弯部一端朝远离所述折弯部延伸并与所述振动件的侧壁连接的第一振动力臂以及自所述折弯部另一端朝远离所述折弯部延伸并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第二振动力臂。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部与所述振动件之间夹设有阻尼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壳体的两个角部上设置限位块,由于限位块的限位面相对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为一个斜面,因此在振动件振动过程中能同时沿垂直第一侧壁的方向和垂直第二侧壁的方向对振动件进行限位,而且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长条形限位块,本实用新型同样长度的限位块具有更大的限位面积,因此无需过多地增大限位块的长度尺寸就能够增强限位块的限位效果,从而减小限位块在壳体内的占用空间。另外,由于限位块的第一支承面和第二支承面分别与壳体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抵接,仅需通过一个顶面与顶盖固定就可保证限位块固定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除去顶盖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除去顶盖和限位块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a-a方向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振动马达,包括具有收容空间10的壳体1以及收容于收容空间10内的振动件2和固定件3,壳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11、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12、盖接在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上方的顶盖13以及连接相邻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角部15。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振动马达还包括设置在相对的两个角部15上的两个限位块4,限位块4固定在顶盖13上,限位块4包括分别与相邻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抵接的第一支承面41、第二支承面42以及连接第一支承面41和第二支承面42的限位面43,限位面43在振动件2振动过程中与振动件2碰撞实现限位。

定义垂直于第一侧壁11的方向为y方向以及垂直于第二侧壁12的方向为x方向,通过在壳体1的两个角部15上设置限位块4,由于限位块4的限位面43相对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为一个斜面,因此在振动件2振动过程中能同时沿x方向和y方向对振动件2进行限位,而且相较于相关技术中以长条形限位块的其中一个长轴面作为限位面43,本实用新型相当于将长条形限位块沿对角线切开形成一个斜面,再以该斜面作为限位面43,而该斜面的面积显然是比长轴面的面积大的。也就是说,同样长度尺寸的限位块4具有更大的限位面积,因此无需过多地增大限位块4的长度尺寸就能够增强限位块4的限位效果,从而减小限位块4在壳体1内的占用空间。另外,由于限位块4的第一支承面41和第二支承面42分别与壳体1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抵接,因此仅需通过一个顶面与顶盖13固定就可保证限位块4固定的稳固性。优选的,限位块4与顶盖13之间通过焊接固定,能够进一步增强限位块4与顶盖13固定的牢固性。

本实施例中,振动件2具有与相对的两个角部15的连线平行的振动方向a,振动方向a与限位面43垂直。优选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长度相等,即顶盖13为正方形,振动件2的振动方向与x方向的夹角为45°。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振动件2的振动方向与x方向的夹角也可以不是45°,可以是20°、30°、40°、50°或60°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由于本实施例的振动件2具有与相对的两个角部15的连线平行的振动方向a,因此第一支承面41和第二支承面42面积相等,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限位块4的顶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振动方向a与限位面43垂直,可增强限位块4的限位效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承面41和第二支承面42面积也可以不相等,限位块4的形状可根据振动件2的振动方向调整。比如,当振动件2的振动方向与x方向的夹角大于45°时,即振动件2的振动方向偏向第一侧壁11,可将限位块4的形状调整为第一支承面41的面积大于第二支承面42的面积,从而保证振动件2的振动方向与限位面43垂直;而当振动件2的振动方向与x方向的夹角小于45°时,即振动件2的振动方向偏向二侧壁12,可将限位块4的形状调整为第一支承面41的面积小于第二支承面42的面积,从而保证振动件2的振动方向与限位面43垂直。

请进一步参阅图3至图5,振动件2对应限位块4设置有限位避让槽212,限位面43在振动件2振动过程中与限位避让槽212的槽底碰撞实现限位。通过设置限位块避让槽212,在实现限位保护的同时增大了振动件2的振幅,因而能够显著提高振动马达的振感,满足用户需求。

本实施例中,限位面43是平面,对应地,限位避让槽212的槽底也为平面。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限位面43也可以是曲面,限位避让槽212的槽底相应地设置为曲面。实际上,限位面43可以设计为与限位避让槽212配合的不同的形状,使得限位块4对振动件2的限位更加平缓,本实施例对限位面43的形状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的振动马达还包括将振动件2悬置支撑于收容空间10并为振动件2提供弹性回复力的弹性支撑件5,弹性支撑件5围设在振动件2周围。限位块4与弹性支撑件5在收容空间10内相互间隔设置,从而不会影响振动件2在合理振幅范围内的振动运动。弹性支撑件5由高分子材料制成,该高分子材料可以是高分子硅胶材料或者高分子橡胶材料等。具体的,如图4所示,弹性支撑件5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根弹性支撑臂51,两根弹性支撑臂51相对振动件2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弹性支撑臂51包括对应角部15设置的折弯部513、自折弯部513一端朝远离折弯部513延伸并与振动件2的侧壁连接的第一振动力臂511以及自折弯部513另一端朝远离折弯部513延伸并与壳体1连接的第二振动力臂512,第一振动力臂511与振动件2的侧壁以及第二振动力臂512与壳体1之间通过固定片7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振动力臂511与振动件2的侧壁之间以及第二振动力臂512与壳体1之间固定牢固。

折弯部513与振动件2之间夹设有阻尼件6,阻尼件6由弹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阻尼件6为泡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硅胶等弹性材料。当振动件2的振动振幅过大时,阻尼件6与弹性支撑件5接触,阻尼件6提供缓冲作用,可限制振动件2的最大振幅从而达到控制马达振感的效果。

请参阅图2和图5,振动件2包括具有容置腔211的质量块21、收容于容置腔211内且沿振动件2的振动方向a排布的磁体22以及贴设在质量块21远离固定件3一侧表面的导磁板23,导磁板23能够引导集中磁感线,提高磁场强度,以此来增强质量块21所受的力,提高马达振感,质量块21的外壁与弹性支撑件5固定连接。固定件3包括电路板32和与电路板32电连接的线圈31,壳体1包括与顶盖13相对的底盖14,电路板32安装在底盖14上,磁体22与线圈31正对且间隔设置。具体地,磁体2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磁体22依次相接组装,三个磁体22与通电后的线圈31相互作用,从而使得振动件2整体产生振动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振动马达,通过在壳体1的两个角部15上设置限位块4,由于限位块4的限位面43相对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为一个斜面,因此在振动件2振动过程中能同时沿垂直第一侧壁11的方向和垂直第二侧壁12的方向对振动件2进行限位,而且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长条形限位块,本实用新型同样长度的限位块4具有更大的限位面积,因此无需过多地增大限位块4的长度尺寸就能够增强限位块4的限位效果,从而减小限位块4在壳体1内的占用空间。另外,由于限位块4的第一支承面41和第二支承面42分别与壳体1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抵接,仅需通过一个顶面与顶盖13固定就可保证限位块4固定的稳固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