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机全自动封装机的端盖装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8050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微电机全自动封装机的端盖装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电机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微电机全自动封装机的端盖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微电机是常用的驱动装置,一般采用电池进行直流供电。
[0003]微电机一般包括外壳、转子和端盖,外壳的下端设有轴孔,外壳中设置有两个极性相反的磁片,转子包括转轴、线圈绕组、风车片和换向器,线圈绕组安装在转轴的中部,风车片安装在转轴的下端,换向器安装在转轴的上端,端盖外面设置有两个电源接头,端盖内面设置有两个与电源接头相连接的电刷。
[0004]在进行微电机装配时,先将转子的转轴下端插入到外壳的轴孔中,然后盖合上端盖,并使转轴的上端穿过两个电刷之间的间隙。
[0005]由于转子的线圈绕组与外壳中的两个磁片配合较紧凑,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吸附的作用力,导致转轴与轴孔难以准确对位,造成全自动封装的困难,而采用精密的机械手进行封装则成本太高,甚至比人工封装还要高得多,因此,目前对于微电机的封装仍旧停留在人工封装的状况,导致微电机的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
[0006]另一个导致微电机难以实现全自动化装配的重要原因是:外壳、转子、端盖安装后,端盖上的两个电刷必须与设于转轴上的换向器紧密直接配合,即是两个电刷必须能够抱紧换向器,这样,两个电刷一般采用两个导电弹片构成,两个导电弹片具有向中间夹合的趋势,常态下,两个导电弹片几乎夹合在一起,导致在端盖的装配过程中,转子的转轴难以准确穿过两个导电弹片之间,导致装配后,两个导电弹片无法抱紧转轴上的换向器,从而导致装配后的微电机出现较多的不合格。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电机全自动封装机的端盖装配装置,这种微电机全自动封装机的端盖装配装置,能够使转子的转轴及转轴上的换向器准确进入至IJ两个电刷之间,提高微电机的合格率,确保微电机能够实现全自动装配。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微电机全自动封装机的端盖装配装置,包括夹具和夹具驱动机构,夹具安装在夹具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撑开所述端盖上两个电刷的片状插刀,片状插刀的宽度自上到下逐渐减小,片状插刀安装在所述夹具上。
[0009]当夹具驱动机构驱动夹具向下运动夹起端盖时,片状插刀自端盖上的条形插孔向下伸到端盖下面,片状插刀自下端的窄部到上端的宽部逐渐将两个抱合在一起的电刷撑开,当夹具驱动机构驱动夹具将端盖压合在外壳上时,转子的转轴上端穿过被撑开的两个电刷之间,转轴上的换向器也进入到被撑开的两个电刷之间,然后夹具松开对端盖的夹合,并在夹具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向上离开端盖,片状插刀也随之从端盖上的条形插孔向上抽出,这样两个电刷就抱紧转轴上的换向器。通过在夹具上设置片状插刀,在夹取端盖的同时,片状插刀将两个抱合在一起的电刷撑开,使得在端盖装配时,转子的转轴及转轴上的换向器能够准确进入到两个电刷之间,提高微电机的合格率,确保微电机能够实现全自动装配。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夹具包括夹具座和两个夹片,两个夹片分别安装在夹具座的两侧,所述插刀的上端与夹具座连接。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插刀升降气缸,插刀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夹具座上,所述片状插刀的上端与插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通过设置插刀升降气缸,在夹具下降夹紧端盖后,插刀升降气缸才驱动片状插刀从端盖上的条形插孔向下伸到端盖下面,片状插刀自下端的窄部到上端的宽部逐渐将两个抱合在一起的电刷撑开,这样动作过程更加稳定;更重要的是,在夹具仍将端盖压合在外壳时,插刀升降气缸驱动片状插刀从端盖上的条形插孔抽出,避免在片状插刀抽出过程中造成端盖的移位。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夹具驱动机构包括平移机构、平移座和升降机构;平移座安装在平移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升降机构安装在平移座上,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向下露出在平移座的下方;所述夹具安装在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平移机构为平移气缸,所述升降机构为升降气缸。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5]通过在夹具上设置片状插刀,在夹取端盖的同时,片状插刀将两个抱合在一起的电刷撑开,使得在端盖装配时,转子的转轴及转轴上的换向器能够准确进入到两个电刷之间,提高微电机的合格率,确保微电机能够实现全自动装配。另外,通过设置插刀升降气缸,片状插刀的插入动作更加稳定,而且,在夹具仍将端盖压合在外壳时,插刀升降气缸驱动片状插刀从端盖上的条形插孔抽出,避免在片状插刀抽出过程中造成端盖的移位。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夹具及片状插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9]如图1、图2所示,这微电机全自动封装机的端盖装配装置,包括夹具1、夹具驱动机构2、用于撑开端盖5上两个电刷的片状插刀3和插刀升降气缸4,片状插刀3的宽度自上到下逐渐减小;夹具驱动机构2包括夹具平移气缸201、平移座202和夹具升降气缸203 ;平移座202安装在夹具平移气缸201的活塞杆上;夹具升降气缸203安装在平移座202上,夹具升降气缸203的活塞杆向下露出在平移座202的下方;夹具I包括夹具座101和两个夹片102,两个夹片102分别安装在夹具座101的两侧;夹具座101安装在夹具升降气缸203的活塞杆上;插刀升降气缸4安装在夹具座101上,片状插刀3的上端与插刀升降气缸4的活塞杆连接。
[0020]当夹具驱动机构2通过夹具平移气缸201、夹具升降气缸203驱动夹具I向下运动夹住端盖5时,插刀升降气缸4驱动片状插刀3自端盖5上的条形插孔6向下伸到端盖5下面,片状插刀3自下端的窄部到上端的宽部逐渐将两个抱合在一起的电刷撑开,当夹具驱动机构2通过夹具平移气缸201、夹具升降气缸203驱动夹具I将端盖5压合在外壳7上时,转子8的转轴上端穿过被撑开的两个电刷之间,转轴上的换向器也进入到被撑开的两个电刷之间,插刀升降气缸4驱动片状插刀3从端盖5上的条形插孔6向上抽出,这样两个电刷就抱紧转轴上的换向器,然后夹具I松开对端盖5的夹合,并在夹具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向上离开端盖5。通过在夹具I上设置片状插刀3,在夹取端盖5的同时,片状插刀3将两个抱合在一起的电刷撑开,使得在端盖5装配时,转子8的转轴及转轴上的换向器能够准确进入到两个电刷之间,提高微电机的合格率,确保微电机能够实现全自动装配。另外,通过设置插刀升降气缸4,片状插刀3的插入动作更加稳定,而且,在夹具I仍将端盖5压合在外壳7时,插刀升降气缸4驱动片状插刀3从端盖5上的条形插孔6抽出,避免在片状插刀3抽出过程中造成端盖5的移位。
[0021]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微电机全自动封装机的端盖装配装置,包括夹具和夹具驱动机构,夹具安装在夹具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撑开所述端盖上两个电刷的片状插刀,片状插刀的宽度自上到下逐渐减小,片状插刀安装在所述夹具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装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具包括夹具座和两个夹片,两个夹片分别安装在夹具座的两侧,所述插刀的上端与夹具座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装配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插刀升降气缸,插刀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夹具座上,所述片状插刀的上端与插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装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具驱动机构包括平移机构、平移座和升降机构;平移座安装在平移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升降机构安装在平移座上,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向下露出在平移座的下方;所述夹具安装在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盖装配装置,其特征是:平移机构为平移气缸,所述升降机构为升降气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机全自动封装机的端盖装配装置,包括夹具、夹具驱动机构和用于撑开端盖上两个电刷的片状插刀,夹具安装在夹具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片状插刀的宽度自上到下逐渐减小,片状插刀安装在所述夹具上。通过在夹具上设置片状插刀,在夹取端盖的同时,片状插刀将两个抱合在一起的电刷撑开,使得在端盖装配时,转子的转轴及转轴上的换向器能够准确进入到两个电刷之间,提高微电机的合格率,确保微电机能够实现全自动装配。
【IPC分类】H02K15/00, H02K15/14
【公开号】CN204733034
【申请号】CN201520360468
【发明人】张彦志, 陈祉浩, 蔡章锦, 杨壮凌
【申请人】广东超力微电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5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