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3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粉末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末电致发光器件的改进。
粉末电致发光器件在很多文献中已有记载,如“〔苏〕M·B福克等著《实用场致发光学》1984年,科学出版社”和“葛葆珪编著《电致发光学原理及应用》1985年,测绘出版社”等书中就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国内也有厂家小批量制作。这种发光器件的大致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玻璃基板(1)、透明导电膜(2)、发光层(3)、金属导电层(4)和两个引出电极(5)构成。它的电极引出方式是从透明导电膜(2)上引出第一电极,从金属导电层(4)上引出第二电极。这种结构的发光器件可以等效为一个具有损耗的电容器。这种发光器件有如下缺点第一,电极是从仅有数十微米厚的发光层两面分别引出,给制作工艺带来极大的不便。如制作大屏幕显示中的一个象素就需要切割导电玻璃(玻璃基板上喷涂有透明导电膜)、清洗去污、光刻第二电极引出处的导电层、涂发光层、蒸镀金属导电层、银浆固定电极铜片、防潮密封等七、八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光刻工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过程,不仅用到光刻设备和材料,而且光刻工艺要求精密细致,费时费力。第二,由于电极铜片用银浆固定,牢固程度较差,接触不良的情况时有发生,常常造成器件的报费。第三,由于引出电极是以铜片引出,使用时还需要从铜片上焊接引线接到电源上,给器件的安装、使用、和更换也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要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电极接触可靠,便于安装、使用和更换的粉末电致发光器件。
本实用新型由玻璃基板、透明导电膜、发光层、金属导电层和两个引出电极构成,主要技术特征是将两个引出电极从发光层同一面的两部分面积相等或相近的金属导电层上分别引出,其结构等效为两个有损耗电容器的串联,从而实现了电致发光器件的平面工艺化。
发光器件可以与底座封装在一起,两个引出电极分别垂直固定在底座上,且在两个引出电极的内端分别带有金属弹簧片,与相应的金属导电层弹接,形成良好的电接触,所说的底座与器件的玻璃基板大小相等,它是由绝缘材料制成,可以是塑料或胶木板等。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玻璃基板和透明导电膜合称导电玻璃。导电玻璃可直接用市售的导电玻璃,导电膜通常是透明的二氧化锡导电薄膜,但用具有相同功能的类似导电膜所制作的导电玻璃同样是适用的。所说的发光层一般是由电致发光粉和粘合剂组成。市售的自制的均可应用。所说的金属导电层是真空蒸镀在发光层上的两部分彼此分隔的铝膜或锡膜等。该金属导电层的形状为显示对象的反应。金属导电层的分隔和金属导电层的形状都是通过掩模来实现的。掩模是用铜皮或铝皮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粉末电致发光器件工艺过程如下(1)清洗透明导电玻璃;(2)在透明导电膜上涂激发光层;(3)在发光层上用掩模的办法蒸镀出两部分面积相等或相近的彼此分隔的金属导电层;(4)将器件分装在予先制作好的底座上。事实上,在制作过程上,可根据器件的大小规格,一次工艺过程就可制作数十或数百块发光器件。例如制作大屏幕显示象素(30×30mm),可取一块300×300mm的导电玻璃,按照上述工艺过程制作,在放置掩模并蒸镀金属导电层后,按规定尺寸划片,就可切割成一百块等面积小块,最后分别分装在底座上即成。
图1为已有技术中粉末交流电致发光屏示意图。图中的(1)是玻璃基板;(2)是透明导电膜;(3)是发光层;(4)是金属导电层;(5)是两个分别从透明导电膜(2)上引出的第一电极和从金属导电层(4)上引出的第二电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粉末电致发光器件结构示意图。图中的(1)是玻璃基板;(2)是透明导电膜;(3)是发光层;(4)是金属导电层;(5)是两个引出电极;(6)是与金属导电层(4)弹接的金属弹簧片,(7)是封装底座,(8)是(4)所示的两块金属导电层间的隔离缝隙。
图3为制备大屏幕单元象素器件时掩模放置示意图。图中(a)为放置的掩模,点线条(b)为切割线。
图4为制备固定式文字显示器件时掩模放置示意图的一个实例。图中的黑体部分为放置的掩模。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引出电极都是从发光层同一面的金属导电层上引出,实现了发光器件的平面工艺化。使得制作工艺大大简化。与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光刻、银浆固定等复杂工艺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第二,本实用新型把发光器件与底座封装在一起,不仅器件电接触可靠,而且便于器件的安装、使用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制作成大屏幕显示屏和各种固定式字符,图画等显示器件,也可用于平面光源。
实施例1制作如图2所示的一种粉末交流电致发光的大屏幕显示屏的单元象素。以制作100个30×30mm的象素为例。取300×300mm秦皇岛导电玻璃厂生产的透明导电玻璃一块,清洗干燥,将粘合剂(618环氧树脂丙酮草酸=4351)均匀地喷涂在导电玻璃的透明导电膜上,然后用软毛刷将电致发光粉(山西大学分子科学研究所生产)均匀致密地刷于其上,120℃下烘烤固化,在固化后的发光层上放置如图3所示的带状掩模(a),掩模用宽1~1.5mm铝皮制成。并置于真空镀膜机内蒸镀铝导电层,然后揭去掩模,沿图3中所示划片线(b)切割,即成30×30mm的小块,压在予先用胶木板制作好的底座上,并在熔融的纯地腊溶液中浸泡密封。在压片封装时要注意将两部分铝导电层与底座上的两个铜制弹簧片对应吻合。
实施例2本实施例描述一种固定式显示文字的发光器件,它的层次结构和采用材料以及制作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的只是规格大小和蒸镀金属导电层时用的掩模不同。如要制作20×50cm的显示“山西大学”四个字的发光器件,即取20×50cm的导电玻璃,采用如图4所示的铝皮制成的掩膜。它的电极引出方法是在四个字上引出四个电极。使用时将他们分成两组,并分别接到电源的两个极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粉末电致发光器件,由玻璃基板、透明导电膜、发光层、金属导电层和两个引出电极构成,其特征在于两个引出电极是从发光层同一面的两部分面积相等或相近的金属导电层上分别引出。
2.按照权利要求
1所说的粉末电致发光器件,特征在于发光器件与底座封装在一起,两个引出电极分别垂直固定在底座上,且在每个引出电极的内端带有金属弹簧片,与相应的金属导电层弹接。
专利摘要
一种粉末电致发光器件,由玻璃基板、透明导电膜、发光层、金属导电层和两个引出电极构成。两个引出电极是从发光层同一面的两部分面积相等或相近的金属导电层上分别引出,从而实现了电致发光器件的平面工艺化。制作过程简单,器件电接触可靠,便于安装、使用和更换,可用于大屏幕显示和各种固定式字符、图画的显示,也可用作平面光源。
文档编号H05B33/12GK87201951SQ87201951
公开日1987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13日
发明者刘永才 申请人:山西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