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0445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包括:上层壳体和下层壳体;所述上层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中空部分,所述上层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上层壳体的表面垂直的结合体;所述下层壳体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下层壳体的底面垂直的上侧围边、下侧围边、左侧围边和右侧围边,所述上侧围边、所述左侧围边和所述右侧围边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上层壳体的凹槽,所述下侧围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结合体相应的空隙,所述结合体能够通过所述空隙与所述下侧围边结合成一体。本发明可实现上层壳体与下层壳体的结合分离,方便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专利说明】移动终端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等各种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移动终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为了保护移动终端,避免移动终端被磨损、摔坏等,用户会在移动终端外设置移动终端保护装置,通过移动终端保护装置保护移动终端。
[0003]然而,目前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都是一体式的,安装和拆卸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装置,所述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包括:
[0006]上层壳体和下层壳体;
[0007]所述上层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中空部分,所述上层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上层壳体的表面垂直的结合体;
[0008]所述下层壳体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下层壳体的底面垂直的上侧围边、下侧围边、左侧围边和右侧围边,所述上侧围边、所述左侧围边和所述右侧围边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上层壳体的凹槽,所述下侧围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结合体相应的空隙,所述结合体能够通过所述空隙与所述下侧围边结合成一体。
[000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0]将移动终端保护装置设置为上层壳体和下层壳体,将上层壳体推拉出下层壳体的凹槽,即可实现上层壳体与下层壳体的结合分离,方便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上层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上层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
[001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下层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下层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
[001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
[0018]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0019]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下层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0]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下层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四;
[0021]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0022]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4]实施例一
[002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和图11,该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包括:上层壳体10和下层壳体20 ;
[0026]上层壳体10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中空部分体101,上层壳体10的底部设置有与上层壳体10的表面垂直的结合体102 ;
[0027]下层壳体20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与下层壳体20的底面垂直的上侧围边201、下侧围边202、左侧围边203和右侧围边204,上侧围边201、左侧围边203和右侧围边204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卡接上层壳体10的凹槽205,下侧围边202上设置有与结合体102相应的空隙202a,结合体102能够通过空隙202a与下侧围边202结合成一体。
[0028]其中,上层壳体10的第一中空部分体101的大小,与使用该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大小相应,可以根据使用该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移动终端的屏幕的大小进行设置。
[0029]具体地,可以将上层壳体10推拉出下层壳体20的凹槽205,实现上层壳体10与下层壳体20的结合分离。
[0030]优选地,结合体102的背面设置有连接设备103,连接设备103的上侧设置有与移动终端的通信接口对应的公通信接口 104,结合体102的正面设置有母通信接口 105,母通信接口 105通过连接设备103与公通信接口 104连通。
[0031]其中,公通信接口 104和母通信接口 105可以是USB接口,也可以是MicroUSB接口,也可是目前移动终端中采用的其他各种接口。
[0032]具体地,通过公通信接口 104与移动终端的通信接口连接,母通信接口 105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使得可以在不拆除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前提下,实现使用该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移动终端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使用户使用更加的方便。
[0033]优选地,下层壳体20的底面设置有第二中空部分206。
[0034]其中,下层壳体20的第二中空部分206的大小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背部的大小进行设置。下层壳体20的底面设置有第二中空部分206,可以将移动终端的背部裸露在外,增加美感和用户的体验感。
[0035]优选地,下层壳体20的第二中空部分206下面的壳体上设置有指纹识别装置207。
[0036]其中,当下层壳体20的第二中空部分206下面的壳体上设置有指纹识别装置207时,下层壳体20的第二中空部分206的大小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背部和指纹识别装置207的大小进行设置。
[0037]优选地,指纹识别装置207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接触点207a,连接设备103的底面上设置有与多个接触点207a对应的耦合点103a。
[0038]具体地,待上层壳体10和下层壳体20耦合,则接触点207a能够与耦合点103a连接,就可以给下层壳体20中的指纹识别装置207通电,则可以通过指纹识别装置207利用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认证,文件、图片、媒体的加密解密等与指纹相关的各种应用。
[0039]优选地,下层壳体20的下侧围边202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卡接下层壳体20和上层壳体10的主卡接设备208,上层壳体10的结合体102的连接设备103上设置有与主卡接设备208对应的用于辅助卡接设备卡接的辅助卡接设备106。
[0040]优选地,主卡接设备208包括:控制开关208a、第一移动杆208b、弹性机构208c、第二移动杆208d和卡接杆208e ;
[0041]其中,控制开关208a镶嵌在下侧围边202中,第一移动杆208b设置在下侧围边202内侧,第一移动杆208b的一端与控制开关208a相连接,第一移动杆208b的另一端与弹性机构208c相连接,弹性机构208c设置在下层壳体20的底面上,第二移动杆208d的一端与弹性机构208c相连接,第二移动杆208d的另一端与卡接杆208e相连接;
[0042]辅助卡接设备106具体为与卡接杆208e对应的用于卡接卡接杆208e的凹孔106a。
[0043]具体地,通过主卡接设备208和辅助卡接设备106可以实现上层壳体10和下层壳体20的锁定和解锁。当用户将上层壳体10推进下层壳体20的凹槽205,上层壳体10与下层壳体20耦合时,卡接杆208e插入凹孔106a中,第二移动杆208d、弹性机构208c和第一移动杆208b推动控制开关208a弹出,实现对上层壳体10与下层壳体20进行锁定。当用户按下控制开关208a时,第一移动杆208b、弹性机构208c和第二移动杆208d带动卡接杆208e从凹孔106a中脱离出,上层壳体10底部弹出,实现上层壳体10与下层壳体20的解锁,然后将上层壳体10拉出下层壳体20的凹槽205,实现上层壳体10与下层壳体20的分离。
[0044]优选地,上层壳体10的材料为塑胶、硅胶或金属等;下层壳体20的材料为塑胶、硅
胶或金属等。
[0045]其中,金属可以是铝制的或者其他金属类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0046]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将移动终端保护装置设置为上层壳体10和下层壳体20,将上层壳体10推拉出下层壳体20的凹槽205,即可实现上层壳体10与下层壳体20的结合分离,方便移动终端保护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将上层壳体10推拉出下层壳体20的凹槽205,即可实现上层壳体10与下层壳体20的结合分离,使得在安装和拆卸移动终端保护装置时,不会对移动终端的表面造成损坏(如刮花、刮伤等),利于用户使用。通过控制开关实现上层壳体10和下层壳体20的锁定,使上层壳体10与下层壳体20的接触更加的稳定。
[0047]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4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包括: 上层壳体和下层壳体; 所述上层壳体的中部设置有第一中空部分,所述上层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上层壳体的表面垂直的结合体; 所述下层壳体的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下层壳体的底面垂直的上侧围边、下侧围边、左侧围边和右侧围边,所述上侧围边、所述左侧围边和所述右侧围边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上层壳体的凹槽,所述下侧围边上设置有与所述结合体相应的空隙,所述结合体能够通过所述空隙与所述下侧围边结合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体的背面设置有连接设备,所述连接设备的上侧设置有与移动终端的通信接口对应的公通信接口,所述结合体的正面设置有母通信接口,所述母通信接口通过所述连接设备与所述公通信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壳体的底面设置有第二中空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壳体的第二中空部分下面的壳体上设置有指纹识别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接触点,所述连接设备的底面上设置有与多个接触点对应的耦合点。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壳体的下侧围边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下层壳体和所述上层壳体的主卡接设备,所述上层壳体的结合体的连接设备上设置有与所述主卡接设备对应的用于辅助所述卡接设备卡接的辅助卡接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卡接设备包括:控制开关、第一移动杆、弹性机构、第二移动杆和卡接杆; 其中,所述控制开关镶嵌在所述下侧围边中,所述第一移动杆设置在所述下侧围边内侦U,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控制开关相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机构相连接,所述弹性机构设置在所述下层壳体的底面上,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接杆相连接; 所述辅助卡接设备具体为与所述卡接杆对应的用于卡接所述卡接杆的凹孔。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移动终端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壳体的材料为塑胶、硅胶或金属;所述下层壳体的材料为塑胶、硅胶或金属。
【文档编号】H04M1/02GK103491208SQ201310357152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5日
【发明者】王国芳 申请人:金硕澳门离岸商业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