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产品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80876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3c产品外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3C产品外壳,包括一长方形底板及由底板周缘分别向下弯折延伸的至少二个侧板,其中,底板及至少二个侧板由至少二层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重叠黏贴,并经加温加压而成,任二个侧板的相邻侧边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边分别结合二个侧板的相邻侧边,以使长方形底板的周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四个连续的侧面。由此,不但能让3C产品外壳具有足够的强度,且能有效减少整体的重量。
【专利说明】3C产品外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3C产品外壳,尤指一种可达到保护效果、具有足够的强度、且能有效减重的3C产品外壳。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市面上常见的3C产品外壳,大多是以塑料或金属材料一体成型,在制成一壳体之后,再以喷涂、印刷或溅镀等方式,于壳体的表面形成一装饰膜,以供套接于3C产品的外表面,使达到保护的功能。
[0003]而为了让3C产品外壳具有足够的强度,并减轻重量,目前在市面上已有将金属片与塑料结合为一体,以制成3C产品面板的技术。然而,利用上述方式所成型的面板与基板二者的材质并不相同,虽然可由黏贴的方式结合,但二者之间的结合力量并不稳固,容易在长久使用之后,因胶剂的黏着力减弱,使面板与基板分离,且重量也减轻不多。
[0004]因此,即有业者考虑直接以模内射出的方式,将一塑料框射出成型于纤维板的周缘,以降低材料及生产作业成本,并克服面板与基板分离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然而,由于塑料框与纤维板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塑料框由射出高温冷却之后,即容易因变形而拉扯纤维板,使纤维板产生扭曲现象。再者,在纤维板的周缘射出成型一塑料框时,为了让塑料框具有足够的强度,仍需要一定的厚度,如此一来,在整体重量上尚无法符合3C产品外壳轻、薄的要求。
[0006]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并改善上述的缺点,设计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0007]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能达到防护的效果、能让外观完整、能确保产品的强度以延长使用寿命、且能有效减重的3C产品外壳。
[0008]为达上述创作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3C产品外壳包括一长方形底板及由底板周缘分别向下弯折延伸的至少二个侧板,底板及至少二个侧板由至少二层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重叠黏贴,并经加温加压而成,所述侧板的侧边不相连续,任二个侧板的相邻侧边之间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边分别结合二个侧板的相邻侧边,以使长方形底板的周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四个连续的侧面。
[0009]实施时,该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为树脂渗入人造纤维之后,经加温加压硬化而成。
[0010]实施时,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结合部,而二个侧板的相邻侧边分别设有第二结合部,供分别结合第一结合部。连接板的顶端设有第三结合部,而长方形底板的周缘设有第四结合部,供结合第三结合部。
[0011]实施时,上述第一结合部为凸片,上述第二结合部为对应于第一结合部形状大小的凹槽。
[0012]实施时,上述第二结合部也可为形成于侧板的侧边的孔洞。[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仅达到防护的效果,能让外观完整以增加产品的价值、能确保产品强度以延长使用寿命,且能有效减重的3C产品外壳,极具产业上利用的价值。
[0014]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详述于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倒置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A部份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倒置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倒置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设有固定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3C产品外壳-1 ;底板-2 ;第一边-21 ;第二边-22 ;第三边_23 ;第四边_24 ;侧板_3、3’、5、5’;第二结合部-31 ;第四结合部-32 ;连接板_4、4’、6、7、8、8’;第一结合部-41 ;第三结合部-42 ;人造纤维板_9、9’ ;电路板-91 ;固定件-92 ;头部_93 ;固定部-94 ;孔洞-95 ;3C 产品-96。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实用新型3C产品外壳包括一长方形底板及由底板周缘分别向下弯折延伸的至少二个侧板,底板及至少二个侧板由至少二层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重叠黏贴,并经加温加压而成,所述侧板的侧边不相连续,任二个侧板的相邻侧边之间设有一连接板,连接板的两侧边分别结合二个侧板的相邻侧边。
[0024]请参阅图1、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3C产品外壳I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长方形底板2、二个侧板(3、3’)及二个连接板(4、4’)。其中,长方形底板2的周缘具有一第一边21、一第二边22、一第三边23及一第四边24。长方形底板2及二个侧板(3、3’)由至少二层形状大小相同且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9、9’)重叠黏贴,并经加温加压而成,实施时,该长方形底板2及二个侧板(3、3’)也可由至少二层形状大小不同且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9、9’)重叠黏贴,并经加温加压而成。而上述任一片人造纤维板(9、9’)为人造纤维片渗入液态树脂之后,经加压、加热以使树脂硬化后而成。该树脂为环氧树脂、聚酯树脂、酚树脂、聚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而该人造纤维片为多条玻璃纤维,或为多条碳纤维、石英纤维、尼龙纤维、棉纱纤维或克维拉纤维等人造纤维混编或单向纤维组合而成。
[0025]该二个侧板(3、3’ )由长方形底板2周缘相互平行的第一边21及第三边23分别向下弯折延伸而成,二个侧板(3、3’)的侧边不相连续,且二个侧板(3、3’)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数个凹槽,所述凹槽做为第二结合部31 ;长方形底板2周缘的第二边22及第四边24也分别设有数个凹槽,所述凹槽做为第四结合部32。
[0026]而该二个连接板(4、4’)分别为长方形板,较佳以射出方式成型,以在任一连接板(4、4’)的两侧及顶端分别形成数个凸片,其中,一连接板(4、4’)两侧的数个凸片对应于第二结合部31的数个凹槽,各凸片的形状大小与各凹槽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凸片做为第一结合部41。而一连接板(4、4’)顶端的数个凸片对应于第四结合部32的数个凹槽,各凸片的形状大小与各凹槽的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凸片做为第三结合部42。实施时,第二结合部31也可为形成于任一侧板(3、3’)两侧边的孔洞,该第四结合部32也可为形成于长方形底板2周缘上的孔洞,同样可以让底板2、二个侧板(3、3’)与二个连接板(4、4’)紧密结合,使长方形底板2的周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四个连续的侧面,以供结合于3C产品的外表面上。
[0027]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3C产品外壳I的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长方形底板2的周缘分别向下弯折延伸三个侧边不相连续的侧板(3、3’、5),所述连接板(4、6、7)分别结合于任二个侧板(3、3’、5)的相邻侧边之间。而图4为本实用新型3C产品外壳I的第三实施例,其与第一、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长方形底板2的周缘分别向下弯折延伸四个侧边不相连续的侧板(3、3’、5、5’),而所述连接板(6、7、8、8 ’)则分别结合于任二个侧板(3、3 ’、5、5 ’)的相邻侧边之间。
[0028]请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3C产品外壳I的第四实施例,其与上述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二层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9、9’)之间夹置一电路板91,以形成一具有电气传输或通讯之类功能的外壳。实施时,该电路板91也可为直接形成于二层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9、9’)之间的电路层,同样可产生电气传输或通讯之类的功能。实施时,该电路板91或电路层也可直接结合或形成于二层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9、9’)的最内层表面上。
[0029]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3C产品外壳I设有二个固定件92的剖面示意图,其中,固定件92的数量也可为一个或二个以上,任一个固定件92为定位销,实施时,固定件92也可为螺丝。固定件92包括一头部93及由头部93向下延伸的固定部94。而二层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9、9’)的其中位于内层的人造纤维板9’设有二孔洞95,固定件92的头部93埋设于二层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9、9’ )之间,固定件92的固定部94由孔洞95向外穿出。由此,即可将固定件92的头部93固定,并利用固定件92的固定部94连结于一 3C产品96的外表面上。
[0030]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完整,且以人造编织纤维片直接成型底板及至少二个侧板,因此,不但能有效达到防护的效果、确保产品的强度、且能有效减轻重量以符合使用者携带及操作方便上的需求。
[0031]综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预期的目的,提供一种不仅达到防护的效果,能让外观完整以增加产品的价值、能确保产品强度以延长使用寿命,且能有效减重的3C产品外壳,极具产业上利用的价值。
[003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3C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长方形底板及由该底板周缘分别向下弯折延伸的至少二个侧板,该底板及该至少二个侧板由至少二层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重叠黏贴,并经加温加压而成,所述侧板的侧边不相连续,该任二个侧板的相邻侧边之间设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的两侧边分别结合该二个侧板的相邻侧边,以使该长方形底板的周缘向下弯折延伸形成四个连续的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C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该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为树脂渗入人造纤维之后,经加温加压硬化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C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结合部,而该二个侧板的相邻侧边分别设有一第二结合部,供分别结合该第一结合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C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部为凸片,该第二结合部为对应于该第一结合部形状大小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3C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结合部为形成于该侧板的侧边的孔洞。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C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板的顶端设有一第三结合部,而该长方形底板的周缘设有一第四结合部,供结合该第三结合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C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夹置于该二层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C产品外壳,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至少一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一头部及由该头部向下延伸的固定部,而该二层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的其中一层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更设有至少一孔洞,该固定件的头部埋设于该二层已硬化的人造纤维板之间,该固定件的固定部由该孔洞向外穿出。
【文档编号】H05K5/02GK203399450SQ201320533792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黄介儒 申请人:和成欣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